写在前面
我很少会用“文学”这个词来形容一部剧。
文学的存在远早于影视,它通过笔墨和纸张,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将文化沉淀下来。
在我心底,文学其实具有更大的分量。
但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它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让我想起了《白鹿原》,脑海里不由地蹦出“文学”这个词。
不夸张,它就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所以,看着这部剧从豆瓣开分9.1,评分一路涨到9.4,我也丝毫不惊讶,毕竟如今具有文学性的国产剧,实在是太少了。
《山海情》
我说《山海情》这部剧具有文学性,不仅仅是因为它做了章节设置。
屏幕一暗,黑底白字,出来章节名字——
第一章:吊庄 1991年
第二章:移民 1996年
第三章:种植双孢菇 1998年
第四章:梦的翅膀 2001年
第五章:迁村 2004年
尾声:美丽家园 2016年
这种类似于文学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山海情》具有文学性的骨架脉络。

《山海情》里的文学性
《山海情》的镜头,演员,语言等都融入到了黄沙里,你可以感受到它尘土飞扬的粗粝质感,嗅到干涸的泥土气息。
这是它的文学底色。
剧一开始,主任和县长用方言交流,立马把我们带进西北的环境里。
这一来一往的对话,同时也交代清楚了故事背景:
政府安排吊庄移民的玉泉营是一片待开发的戈壁滩,因此涌泉村的移民从那逃回了老家,主任追出来坐的还是一辆拉煤车
人或车走在这片黄土高原上,镜头总是先出现大远景,从远处凝视着这群农民。
一片苍凉的黄土戈壁,四周没有多少植被,人被衬得更渺小了。
这是对那个年代,对长不出庄稼的穷山沟的客观记录。
人们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个问题,随时都可能遭受沙尘暴的袭击,难以抵抗恶劣的生存环境。
镜头给到每个演员,他们黝黑的皮肤,高原红的颧骨,脸上的斑驳是风沙吹过的痕迹。
平日里没有农活就蹲在墙角,坐成一排晒太阳,脚踝又黑又脏,鞋底板都是泥土。
他们就是一直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农民。
但最能体现《山海情》文学性的,还是它质朴且厚重的故事。
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海固村民,在扶贫政策下如何将“干沙滩”建设成“金沙滩”的过程。
从章节名字也看得出来,它在叙事上没采用花俏的手法,而是通过线性叙事,一步步踏实地去还原这段历史。
这样的大事件,很容易就讲得枯燥、空洞,怎么办呢?

《山海情》将大事件落到人身上,消解成为人与人,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通过群戏,通过讲人的故事,自然地刻画出九十年代西海固的风土人情,讲述了这段变迁的故事,值得被记住的历史。
一个关于农民的故事
那就先从“人”说起吧。
故事的主心骨是西海固年轻一代农民,他们为了让涌泉村的村民拥有更好的生活,付出了很多心血。
《山海情》没有一味歌颂他们的付出,或煽情他们吃过的苦,对农民角色进行一种想当然的书写。
而是以一种贴地的写法,写他们的优点,也写他们的不足,构成复杂的人性,农民的群像。
比如,通过三场喝酒的戏,勾勒出主角马得福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第4集,马得福跟主任喝酒,那时他刚从农校毕业去到政府工作,对家乡未来的建设充满了信心。
但后来,马得福内心出现动摇。
他鼓动村民种植双孢菇,菇价下跌后村民烧棚,集体抗议。而县长请他喝酒,让他在大会上粉饰太平,就保他仕途亨通。
马得福没有立马拒绝,喝醉后他问白老师“独木桥”和“高速路”选哪一个,表明了他内心的挣扎。
他也会迷失。
为了形象工程,为了政绩,他让弟弟接下工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马得福灌下一瓶酒,跟弟弟道歉,选择去补救。
这是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山海情》没有回避,才让主角马得福变得更加立体。
还有,它没有上来就显现女性角色的人物弧光,而是让观众看着她们成长,看到她们身上的变化。
像白麦苗一开始有些任性,去福建工厂打工后慢慢变得坚强,带领全部西海固女工达标,能够重新上流水线。
李水花的父亲为了彩礼把她嫁出去,她逃走后最终选择回家结婚。没想到丈夫意外残了,相比丈夫的自怨自艾,水花更为勇敢。
不断找寻出路,用地板车拖着丈夫和女儿,走了400多公里住进吊庄村;之后不论种菇技术还是开超市,都具有前瞻性,愿意成为第一人。
这样一个处理人物的方式,比上来就说农村妇女勇敢、聪明,更能打破大家的刻板印象。
对老一辈农民的刻画更是精准,他们无形之中好像跟年轻人形成了一种对抗关系。
老一辈农民从吊庄村里逃出来,因为那里等待开发,他们认为未来就是还没有来。
看着庄稼因为没水快死了,一年的收成要没了,他们一急眼,就跟水库工作人员打架 ,还想要把水库砸了。
这些老农民闹出来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背后透露出了他们短视的一面。
对此,《山海情》并没有带着批评的目光,这是历史、环境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老一辈的农民没有走出去过这片黄土地,没接受过教育,不懂市场规则,所以更看重眼前的得失。
这很正常,最根本的原因是贫穷。
他们像供先人一样供着土地,却总是吃不饱,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又如何能看得更远呢。
而这片黄土地的贫瘠,也显得农民的质朴和人情味更为可贵。
第五集,火车站出现一具无人认的年轻人的尸体,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选择厚葬这位年轻人。
送葬的队伍越变越长,浩浩荡荡,无论是原住民还是移民,纷纷赶了过来。
这是出于对黄土地的热爱与尊重,年轻人最终落脚在这里,那他们就要对他、对他以后可能找回来的家人负责。
在送别帮助过他们的凌教授,村民们都跟约好似的,每个人揣着一个篮子,聚集在门口,要把家里的好东西送给他。
这样的盛况与心意,在城市是无法找到的,它属于这片黄土地。
一段值得被记住的历史
我们认识了西海固里的人们,跟着他们走进这片黄土地,走进他们的故事里。
这段迁移脱贫的历史就不再是空洞的大事件,它变成了一个又一个需要人们去解决的问题。
而每一个情节,又有情节之外或者情节背后的东西,它带了更多对社会的表达。
故事一上来就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
马得福一毕业就跟着主任回家,解决移民们逃回涌泉村不肯回去的难题
这一逃一回之间,就把西北地区的贫穷给拍出来了。
打开逃回来农民的家门,他就光着腿躺在炕上,因为三个兄弟只有一条裤子,出门的那个人穿。
把人都动员过去了,就要解决水电问题。
水库不给放水,农民要砸水库,马得福劝阻,他们说:“你是公家人。”

这一句话其实就表明了马得福和其他农民的区别,他们不在一个阶层。
马得福没有庄稼还有工资,农民没有水就什么都没了,他们哪怕是一个村的,也不是完全的命运共同体。
水电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那农民拿什么来赚钱盖房子呢?
福建省过来新上任的副县长给出了第一方案,年轻人可以去福建的工厂打工。
他来这里的第一天,就看出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副县长的公文包被当地扒火车的人给偷了,他说那些扒火车的是“,马得福却说这个字太严重了。
而在这场对话发生以前,是马得福用自行车载着副县长去办公室过夜,一路上黑压压一片的场景。
剧里没有一笔带过,而是让我们感受到路程的漫长。
这段路更能体会出,“贼”这个词争论背后所承载的贫富差距,很多人的贫穷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还不止这些,《山海情》里有很多情节都在映射,政府官僚主义那一套的做法。
为了达到考核指标,上级让白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参加合唱团。
但却没有解决小学生肄业,选择去福建打工的问题,也没有给修建学校操场的经费,说那要等行政关系的变动。
新上任的官员为了庆典,为了政绩,挪用公款,导致拖欠工程队、农民工的工钱。
镇区管辖混乱,政府部门却在互相扯皮,推卸责任。
聚焦脱贫题材的《山海情》敢于批评,把白老师口中说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写出来,也拍出来。
而不是一味地去歌颂,更加还原历史的真实性,以史为鉴,推动社会的进步。
何处是我们的家
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五章以及尾声。
它已经不只是在讲西北地区扶贫脱困的历史事件了,更是在探讨精神层面的东西。
这片黄土地之下,中国人对于“故土”、“根”的执念。
马得福要让全村人都搬到闽宁镇,让涌泉村重新投入绿植建设,改善风沙环境问题。
迁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先人和后人的冲突。
村子里的很多老人起初是不同意的。
老人问马得福:“把房子,庄稼,坟头撇下,那是哈样子的光景,你们敢想吗?
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哪怕知道要搬走,还是会去田里浇水。
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的爱,村子的山坡看着只是一片黄土,但里面埋着的是祖祖辈辈的坟头。
对于老人们来说,这里是扎根的地方。
可年轻人不这么想,会后他们跟马得福试探迁村的事情,马得花甚至用广播跟老一辈对话。
她说:你们光顾着先人,那我们这些后人呢。
涌泉村离医院、学校,离外面的世界太远了,年轻人不搬出去就很难得到发展,这是眼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面没有所谓的对或错。
马得福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那会他只能给出了一个当下的答案,搬出去大家的条件会变好。
所以,他在广播里说:“住的时间长了,那就是家。
先人和后人的争论,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多是根,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可随着城乡迁移,流动人口越变越多,故土和家的概念似乎也跟着被冲淡了。
像马得福这一辈的年轻人迁村以后,他们都忙于工作、赚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
是在外漂久了,把“”给忘了吗?
没有,他们的下一代,孩子们一直想回老家看看,看着父母的无动于衷,他们选择离家出走去涌泉村。
最终因为孩子们,马得福、白麦苗等人又回到了那个“水最甜的地方”,那里不再是一片黄土,长满了绿草和大树,但家还是家。
结局回归美丽的涌泉村,跟故事一开始移民逃回涌泉村,形成了某种照应关系,他们其实都是在回家。
哪里是我们的家?
脚下这片土地就是。
无论何时,我们内心其实都不会忘记,自己扎根生长的地方。
配图/《山海情》
音乐/《黄河谣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
激励计划签约账号『3号厅检票员工』原创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