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别忘了置顶公众号
题目是不是很怪异?别误会,特朗普和吴三桂当然大不一样,但我这里说的是对形势的判断,以及决策之难。
1
在一般人眼里,吴三桂是大汉奸。即便不能排名第一,至少也是前三位。好像满清入关全是他的“功劳”。这厮如果能一直从清也好啊,顶多被乾隆打入《贰臣传》。但他最后还反叛了,更是身败名裂。所以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没人说他一句好话,里外不是人。
真实的吴三桂是这样的吗?其实,我们越了解他,就越觉得他是个悲剧人物。
特朗普呢?当然和吴三桂大不一样。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角色也不同,好像各方面都没有可比性。
但在我看来,他们有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他们都是乘势而起。而在面对复杂的形势时,都做出了一系列漂亮的决策,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最后面临极其为难的局面,都有点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决策。最后都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导致最终的失败。
本文的重点是吴三桂,不是特朗普。本文的主要依据是李治亭教授的《吴三桂大传》。此书好像最近不再版了,过去印过几次,也远传日本印刷过多次。李治亭教授对于明末清初历史有比较深的研究,在充分的史料佐证下,本书的很多结论都令人耳目一新。
我写本文时(2021年1月12日),或许一些特朗普的粉丝(我也是)认为,特朗普还有机会,还没有失败。但是,他已经失败了。对此我也很遗憾。因为他已经远离了政治中心(华盛顿),也不能掌控军队。历史上看,这种情况只能失败。
还是回到吴三桂,结合李教授的研究和我的阅读和感悟,给大家说说不一样的结论。
2
关于明末清初的吴三桂,限于篇幅,先给出几个结论。
1、即便没有吴三桂“投降,清朝也会入关,而且也会取胜的。
当时,多尔衮已经下定决心,带领大约20万精兵,已经准备入关。但他事先准备的是走西边,绕过山海关。只不过,他当时也没料到吴三桂会来谈“合作”。在接到吴三桂的“合作”书信后,果断决定改变行程,取道山海关,帮助吴三桂打败李自成。
从清朝、吴三桂、李自成的兵力情况来看,如果没有吴三桂的帮助,清朝打败李自成会困难一些,但还是会取胜的。而取胜之后,孤立于山海关的吴三桂,地位就更尴尬了。
2、夹在清朝和“大顺朝之间的吴三桂,虽然有四万精兵,但无论如何不可能独立支撑。所以吴三桂如果不想死,只能投靠一边。
他已经投过李自成了,但李自成(刘宗敏)对他家人很不好,把他全家抓了起来,还霸占了陈圆圆。所以吴三桂别无选择,只能选清朝“合作”。

如果当时吴三桂和清朝死战到底,有作用吗?
其实一点都没有。
顶多就是留下一个好名声。
但是,他的军队,未必想和他一起干。

这是因为,当时他和清朝死磕,已经失去了意义,顶多就是帮助李自成抵挡一阵。但明朝已经灭亡,李自成对他又那么恶劣,他凭什么要为李自成卖命呢?
所以对于当时32岁的吴三桂来说,理性的选择就是投靠清朝,依靠清朝的帮助,打败李自成,既报家仇,又有希望报国恨。
他,就是这么选择的。
所以吴三桂如果不想死,他的选择很理性。
3、吴三桂,一开始确实是想和清朝“合作”的。
吴的最初想法是利用清朝,打败李自成,恢复明室。然后把北边的大量土地割让给清朝。他觉得不这么办就无法报答清朝的“大恩”,而明室这边也好交待,毕竟有恢复社稷之功。先恢复社稷,以后慢慢再说。
只不过多尔衮的水平太高了,他等吴和李自成杀得两败俱伤,然后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李自成,让吴没有了选择。
因为究竟是“合作”还是“投降”,归根结底由双方实力决定。和李自成大战之后,深谙实力对比的吴已经元气大伤,要想活命,只能投降。
其实多尔衮也很狡猾,他始终担心吴三桂和李自成唱双簧,把他和清军骗进去。所以必须看到吴军和大顺军死磕,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他才真正相信吴三桂的诚意。
瞧瞧,大家都不是傻瓜。身处当时的环境,每个人都必须多个心眼,否则很可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4、清朝对吴三桂也够意思,始终没有完全把他当臣子对待。
吴是不是清朝的臣子呢?当然是。
作为臣子,是否应该听皇帝的话?当然应该。
但是,历史上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就是名义上是大臣,但始终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基本上说了算。
明朝就有这样的人:沐英。
沐英是朱元璋的武将,他带兵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就让沐氏家族“永镇云南”了。所以终大明将近300年,沐家始终镇守云南。在云南,沐家有自己的兵将臣子,实际上是一方诸侯。
这极为罕见。尤其是想想朱元璋在晚年杀了那么多功臣,而独留下沐英,以及其他极少数的几个人,这对心狠手辣的朱元璋来说,太罕见了。
当然,沐家也很听话,他始终奉大明为主。
朱元璋之所以不动沐英,一方面是因为沐英确实听话,但另一方面,是因为云南地处偏僻,派个人去管,不影响中原大局。
清朝,从多尔衮到顺治,再到鳌拜(康熙早年),都非常尊重吴三桂。他们给了吴三桂充分的权力,即便作战失败,处罚的也都是清朝自己的大臣。对于吴三桂,甚至连一句批评都没有,更别说处罚了。
入关时,吴和多尔衮还结为异性兄弟。后来虽然多尔衮暴死,他的势力垮台,但后来的统治者延续了多尔衮的传统。
当然,这也是因为吴的表现确实很出色。他很少打败仗,而且只要打仗,每次都是冲锋在前。
这样身先士卒的勇将,又在清朝入关时立下了大功,又在为清朝打江山,后来又立下了一系列大功,清朝统治者怎么好意思批评呢?
只能不断表扬,不断升官。
更何况,吴始终有自己的嫡系军队。而且他的军队极为能打,单兵战斗力不在八旗兵之下。
吴也很会做人,前期和中期都很谦虚低调,对清朝派来的官员也都很客气。
所以基于上述多种原因,清朝统治者对吴始终都很客气。在吴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内,他有充分的决策权,清朝始终很尊重他的意见。
这给了吴三桂一个幻想:
我能不能像沐英那样,永镇云南呢?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他的想法一点都不离谱。理由有三:
1、吴对清朝的功劳,一点都不亚于沐英对明朝的功劳。可以说是远远超过。
2、和明朝一样,云南同样地处偏远,无关中原大局。
3、清朝不仅对吴很客气,而且对早期投降的另外三个汉人: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同样非常客气。后面三位是在皇太极时期投降的,简称“三顺王”,皇太极对他们始终都很尊重,让他们保留自己的军队和势力。到了多尔衮时代,孔有德战死了,势力逐渐消失。但是对于耿家和尚家,仍一如既往地尊重。
清朝初年,耿家控制福建,尚家控制广东,都是一方诸侯。而功劳和实力都远大于他们的吴三桂,清朝更是尊重。
4、从皇太极到多尔衮、再到顺治,对于这几个汉王,态度一贯是“共治天下”。当然,这几个汉王必须名义上臣服清朝。
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想永镇云南,是完全合理的。
打下云南后,他也确实是把云南当成自己的领地,认真治理。清朝也给与他极大的尊重,他在云南说了算。
可惜,等到14岁的康熙搞掉鳌拜、开始亲政后,一切都变了。
3
我们现在都知道康熙是雄略之主,放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王史上,他也能排名前十位。
但是,搞掉鳌拜的康熙,还是太年轻了。他对历史并不尊重,甚至有可能当时不了解历史,轻视了三王尤其是吴三桂的贡献。在年轻的康熙眼里,既然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吴三桂之流也必须听命于己,搞独立王国是不行的。
这一点,吴三桂没能及时体会到。但是坐镇广东、已经快70岁的尚可喜,感觉形势不妙了。
尚可喜的实力远不如吴三桂,他已经看出康熙雄心勃勃。加上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残暴易怒,他很担心儿子以后不听管教,给家族带来灭族之祸。所以他想趁自己健在时主动削弱家族势力,为后代保平安。
于是尚可喜上书康熙,说要“退休”,回到辽东。
这正是康熙求之不得的,立刻批准。
不仅如此,康熙还把尚可喜的请求退休的奏章,传给了吴三桂和耿精忠(耿忠明的孙子)。
这意思很明显:尚可喜要退休,回到辽东养老,你们呢?
这就让吴三桂很为难了。
学尚可喜吗?万一康熙真同意了呢?
不学?这也太不谦虚了。
想了又想,此时已经60岁的吴三桂,还是决定学尚可喜,也上了一表,请求退休(“致仕”),回辽东养老。
这当然是姿态。
当时朝中大臣,普遍认为应该让吴三桂继续镇守云南。因为这是历史传统,吴的大功也让他有资格永镇云南。
但是年轻气盛的康熙不管这么多,立刻批准了吴三桂的辞呈!
不仅批准,康熙还派了官员,催促吴三桂赶紧上路。
这让吴三桂手下的将士,群情激奋!
4
因为在这些将士们看来,他们浴血奋战几十年,为清朝打下了一小半江山,现在很想在云南享福,根本不想回寒冷的辽东了。
更何况,现在是清朝背信弃义。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在云南已经镇守了二十多年的吴三桂,是很得军心民心的。他的军队常年打仗,不断平叛,战斗力始终保持。吴三桂也始终很重视军事训练,军中的二代也已成长起来,战力同样强悍。
现在这些人要拥着吴三桂,“造反”或“起义”,恢复汉家河山了。
吴也很为难。他不想反,想永镇云南,但康熙根本不同意。
思考再三,他还是决定“造反”或“起义”。
他会成功吗?
5
其实他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他已经有了20万雄兵。而清军已经有20多年没打过仗,老一代八旗兵已经老去,新一代八旗兵早已变成了纨绔子弟。
其次,当时汉族人仍然普遍痛恨满族人的统治。只不过缺一个挑头的,或者其他挑头的人都不行,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只要吴三桂敢挑头,只要打一些胜仗,全国形势立刻就会对他非常有利。
他当时也是这么看的。
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没错。
1673年11月,吴三桂自封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1674年,吴三桂称为“周王”元年,两个多月就打到了长江边,势如破竹。
清军每战必败。于是,广东的尚之信(尚可喜的大儿子),反了。此时尚可喜还健在,可谓痛心疾首,但没办法。1674年3月,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
更重要的是,曾经是吴三桂的部将、文武双全的王辅臣,此时正坐镇西北。他是吴三桂和康熙都着力拉拢的对象,因为两个人都知道此人水平了得。当初康熙把他调到西北,原本是想分化瓦解吴三桂的力量。康熙对王辅臣也很好,王辅臣也洒下热泪,说要誓死效忠朝廷。
但是,经过一系列阴差阳错,王辅臣也反了。这是1674年12月的事。
此时,清朝大局已经十分危险。吴三桂率兵打过长江黄河,甚至直捣北京,都很轻松。
处在当时的境况,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康熙毕竟是个小屁孩,做事太莽撞。也就在北京城嘚瑟嘚瑟,何必去招惹兵强马壮的吴三桂呢?这下好了,清朝被打回东北还是轻的,有可能会亡国。
另一方面,1674年吴三桂的声望和势力,如日中天。假如他真夺了江山,建立了大周朝,过去献出山海关投降清朝、杀掉永历帝,都不是什么大事。后世人会把吴三桂当成忍辱负重、老谋深算、恢复汉家江山的超级大英雄。他的历史地位和名声,绝不比朱元璋差。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吊轨。吴军在长江以南声势浩大,但就是不渡过长江。
这让康熙抓住了机会。他赶紧调集八旗兵和蒙古兵,不断把新兵调上前线,接受战争的洗礼。凡不能打的将领,一律撤换,提拔能打的将领。于是,清军越战越强。
与此同时,他敏锐地看到了吴三桂胸无大志,于是先在长江边防守,重点解决西北的王辅臣。康熙派出最精锐的军队,并在西北大肆募兵,给王辅臣很大压力。
王辅臣向吴三桂求援。但吴三桂仍不进兵,王辅臣逐渐独木难支。
1676年,王辅臣势穷力孤,又投降了清朝。
王辅臣这一投降,西北彻底平定。于是,康熙派出重振雄风的八旗兵、蒙古兵和西北兵,开始了对吴三桂的重点围剿。
吴三桂逐渐败多胜少,节节败退。
看到这种情况,尚之信、耿精忠又都投降了清朝。
尤其是广东尚家,开始从背后打击吴三桂。这让吴军更加穷于应付。

1678年,吴三桂见大势已去,赶紧称帝,过把瘾就死。
1679年,清军兵进云南。1681年,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
6
既然吴三桂兵败身死,后世人等,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无论是清朝、民国还是新中国,对他的评价都很低。大汉奸、卖国贼、反贼、阴谋家、野心家、丧心病狂的蠢货、为了女人出卖家国的叛徒,都是他的标签。
其实,吴三桂在他大部分的时间,都非常英明。
否则,也不可能混到那么高的地位,并长期赢得属下的一致拥戴,享有崇高威望。
我们也很奇怪,一向雄才大略的吴三桂,他当时怎么不过长江呢?
以当时吴军的战斗力,清军根本不是对手。可他为什么不过江,不统一天下呢?
历史资料已经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知道的是,他手下的一个大谋士,曾经给他上过书,说清朝强、我们弱,我们应该趁兵强马壮、天下人心振奋的时候,赶紧统一天下。否则丧失机会,就凶多吉少了。
但是吴三桂没有听。
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吴三桂怎么突然心软或糊涂了呢?
我们也不知道。
但我们知道的是,一旦他心软或糊涂,对手和敌人,可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也绝不会感谢他的心软或糊涂。
由于他心软导致失败,后世对他和康熙的评价,倒了个个。
那么,假如,吴三桂始终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真的统一了天下,就一定好吗?
未必。
7
因为,假如吴三桂成功了,以汉族人的视野,他顶多建立一个类似于宋朝或明朝的朝代。他绝对不会对东北有兴趣,也不会对蒙古、新疆、西藏有兴趣。他建立的,只能是又一个明朝或北宋。
另一方面,始终知道自己是少数民族的清朝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更为稳固,必然会尽量拓展疆土。

所以,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顺治、康熙,以及后来的雍正、乾隆,不仅都非常重视包括黑龙江流域的东北,而且对蒙古、新疆、西藏,也都非常重视。只要有力量,总想多拓展一些疆土,总想让周边政权臣服。
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到了乾隆时代,终于建立了幅员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
如果吴三桂统一了中原,他绝不可能对东北有兴趣,最多只是辽东。而当时,俄国人已经深入东北的吉林一代。吴三桂甚至可能把俄国人当“友军”,“共灭女真”。
那么,俄国人估计早已占据东北了。
甚至,有可能在二百年后,占领长城以南。

这对我们民族,将是多么悲惨的景象?
但康熙不同。当他灭掉吴三桂之后,立刻派已经经过战争考验的精兵远出东北,不仅把俄国人逐出吉林,而且在黑龙江以北重创俄军,逼俄国于1689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让黑龙江流域成为清朝的版图,迟滞俄国侵略达160年之久。
如果吴三桂统一了中原,他也绝不可能对蒙古、西北和西藏有兴趣。那么,蒙古不仅早会形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而且新疆、西藏、青海……今天的形势估计已经不可想象了。
事后来看,恰恰是康熙的“莽撞”,再次锻炼了八旗兵,让清朝重振雄风,并且一直到乾隆,清朝统治者都很注意接受历史教训,始终重视军事训练,保持了尚武精神。
这才在乾隆时期,建立了一个仅次于蒙元的庞大帝国。
并且,清帝国的这种地缘遗产,很大一部分留给了民国,留给了我们。
事后来看,这非常、非常重要。因为1780年以来,英国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欧美在全球大扩张。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庞大的版图,很难想像1840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清末固然腐败,但看看北宋、南宋和明朝末年的那些君臣,难道比清末更好吗?

到了1800年代,如果我们的版图原本就局限于嘉峪关以东、长城或辽宁以南,以后怎么对抗列强的蚕食?会不会被蚕食更多呢?
康熙当初的莽撞,居然“因祸得福”,福泽我国至今。
这当然不是19岁的康熙能预料到的,他当初只想快速削藩,觉得吴三桂没什么了不起。
8
从削藩本身来看,后世历史学家已有定论:康熙的最佳做法是批准尚可喜的致仕,但不要招惹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吴三桂。
当时吴已经61岁,还能活几年?但康熙才19岁,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完全可以熬死吴三桂。所以康熙等得起。
等过了几年或十几年,吴三桂被熬死了,吴军失去了主心骨和战斗力,到时候再削藩,十拿九稳。就算吴军想反抗,也很难有巨大的声势。
等吴家被削藩,福建的耿精忠更不敢动,肯定就被削藩了。
于是,也就不会有生灵涂炭的八年“三藩之乱”,削藩将在康熙手里顺利完成。
但是,恰恰是康熙以差点亡国为代价,再次把清军锻炼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完成了中国的再次统一。并延续了这种精气神,打退了俄国,统一了台湾,平定了葛尔丹……
康熙以及后来的雍正、乾隆,又给我们现在的新中国,留下了庞大的幅员遗产……
历史,就是这么吊轨。
所以,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说得清吗?
我们能简单地说,吴三桂一定成功或一定失败,康熙一定成功或一定失败吗?
历史,就是这么吊轨。
如果已经被“封号”的特朗普了解吴三桂这段历史,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掌握军队?为什么没早点充分利用自己掌权的时候,对拜登们痛下杀手?为什么不敢下狠手?为什么彭斯临阵倒戈……
和吴三桂、特朗普类似的,还有黄伯韬(黄百韬)。
1948年,当淮海战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国民党第七兵团在碾庄被合围全歼时,兵团司令黄伯韬,在被击毙前曾对属下说,自己有“三不解
1、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44军两天?
宝贵的机会一旦失去,就被解放军合围了。
2、合围也没关系,但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早点在运河上架几座浮桥呢?
3、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他不在曹八集接应我撤退呢?
可惜,时机早已丧失,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打赏或传播,继续看老邓的好文章: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关注本号,阅读本号精彩文章。在本号菜单下还有个“行业报告”,这是个经常更新的内容宝库,相关小程序是:报告搜一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