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金日成驾崩后,朝鲜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人事交接。

经过一段时间的权力巩固,听说老大哥家日新月异,金正日开始在多个场合表达想去中国南方看一看的愿望。
2000年10月25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5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率中国高级军事代表团访朝。
在接见中国代表团时,金正日又提出访问上海的请求。

中国政府马上表示,可以安排他访问上海。
一次颇具“金氏风格”的秘密访问,就这样提上日程。

选自《为了世界更美好》
为了保持神秘,朝鲜方面特意选中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夕访问上海。
朝鲜的“外交砖家”们认为,中国通常不在春节前夕接待重要外宾,可以借此减少外国媒体对金正日秘密访华的注意。
然而金正日的专列尚未出发,日本共同社就于2001年1月14日爆出了金正日可能访华的大新闻。
紧接着,韩联社、BBC、美国之音等也都陆续报道了相关消息,一时间热闹非凡。

那么日本记者究竟是如何做到“未卜先知”的呢?

原来狡猾的驻朝日本记者在平壤火车站接站时,遇到了从丹东来朝的中国朋友。

他们向日本记者透露说:丹东车站开始戒严整顿,不少站台入口通道已关闭,车站保安值勤力量也大大加强。
根据丹东的气氛和安排情况,日本记者判断,金正日的专列很快就要来了。
果不其然,就在共同社发稿的第二天,专列通过丹东车站,经沈阳、天津直奔上海。
朝鲜新义州天际线,多少有点寒碜。新义州位于丹东对岸,是朝鲜第四大城市、平安北道首府
这次上海之行,金正日考察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证券交易所、宝钢、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很多地方。

在上海证交所,金正日看得饶有兴趣,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电子屏幕和上面的数字感到非常新鲜。

另一个引起金正日极大兴致的是上海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当时一个叫杨斌的东北商人在上海建设了大面积塑料棚园区,这让对农业问题一直头疼的金正日“豁然开朗”。
不仅如此,杨斌还趁机向金正日建议开放新义州作为“特区”,对接中国资本和先进技术。
金正日十分欣赏杨斌开发新义州的构想,深深记住了这个“对朝友好的华商”(实际上杨斌是荷兰籍)。
杨斌和他轰动一时的沈阳“荷兰村”

返回朝鲜后,金正日正式提出建设“经济大国”的构想,设定在2012年打开建设“强盛大国”之门。
朝鲜建设“经济大国”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学习中国设立“经济特区”。

于是在2002年初,金正日拍板建立了新义州和开城“一北一南”两个经济特区——一个毗邻中国,一个毗邻韩国。
构想还是很不错的。

当年2月,金正日对新义州进行现场考察指导。
令大家惊讶不已的是,中国商人杨斌竟然随同视察,还就开发新义州问题与金正日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就这样,朝鲜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迅速落地。
而杨斌,则被金正日任命为新义州特区首任长官。
新义州在朝鲜战争前曾是半岛重要的轻工业中心,设有化妆品厂、纺织厂、制鞋厂、搪瓷器厂、造纸厂及营林工厂等。
一场战争打完,朝鲜将全国“要塞化”,原本以轻工业闻名的新义州从此经济萧条、一蹶不振。
此番被金正日设立为特区,新义州人民纷纷憧憬美好的未来。
新义州当地民居的标语
2002年的9月23日、9月27日,新义州特区行政长官杨斌在平壤和沈阳两次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
在平壤,新晋特首杨斌表示他计划向新义州特区迁移50万人口,还会根据欧洲法律体制推出一套“特区法”,并计划举行选举推选立法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从西方国家聘请法官。
在沈阳,杨斌宣布新义州特区三权分立、免关税、免签证、外币使用自由,将成为一个自由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至2052年12月31日为止。
朝鲜、特区、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来自中国的特首……
一时间杨斌和新义州特区成为轰动的大新闻。
就在杨斌兴冲冲准备去新义州当“特首”的时候,10月4日,人在沈阳的他突然被警方传讯。
杨斌的罪行有四项:欺诈性投资计划、行贿、提供欺诈合同和非法占有农业用地。
后来,杨斌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直到2016年9月提前四年出狱。
杨斌的被捕给初创的新义州特区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从此成为东北商场上多年为人谈论的一则传奇故事。

面对“特首”被捕,朝鲜政府不得不以一个“对外经济合作推进委员会”集体领导的方式取代了杨斌和“特首制”。
没有了大胆的杨斌,朝鲜的官老爷们脑子里一点新鲜想法也提不出(不敢提)。
再加上中国对于朝鲜办特区也不积极,新义州就这样再次黯淡下来。

2014年7月,朝鲜政府宣布将“新义州经济特区”降格为“新义州国际经济区”,一段历史就此作古。
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内的全家超市

相对北方“出道即巅峰”的新义州,南方的开城工业园区办的要好很多。

开城工业园区是2000年6月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平壤会晤的重要成果。
作为《北南共同宣言》的落地方案,韩国出钱在朝鲜南部建了一个“特区”,离军事分界线仅一公里。
2002年11月下旬,朝鲜通过了《开城工业区法》,决定以此为基础设立第二个经济特区。
与停留在纸面上的新义州特区不同,开城工业园于2003年6月动工建设,2005年开始运营。
巅峰期有约五万多名朝鲜人在园区内为120多家韩国企业工作,生产服装、器皿、手表及其他日用消费品。
此后的岁月里,开城工业园区命途多舛,经常开开停停。

美韩军演——朝鲜停。

朝鲜试射导弹——韩国停。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2020年6月16日14时50分,朝鲜毫无征兆的将开城工业园区里的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炸毁。
朝方称,此举是为了顺应民心,让“脱北者”及其“纵容者”付出代价。
开城工业园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在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特区只是一个表象、一个窗口、一块试验田。

朝鲜只看到了中国特区的“表面”,却没有认识到勃勃生机背后的东西。

随着2014年新义州特区的“悄悄摘牌”和2020年开城工业园区的一声巨响,金正日时代创建的两个特区就此寿终正寝。
半岛未来的路,仍然扑朔迷离。
参考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