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流行的两个词,莫过于【内卷】【打工人】了。而打工人父母,恰巧是面对教育内卷最最焦虑的群体。
前两天看到了导演奶爸的这篇文章,令我的焦虑缓解了不少。他引导我们去思考了教育内卷的另一面,今天特意分享给大家。
欢迎大家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他和他老婆合写的公众号:导演奶爸成长记
里面有大量的育儿心得实战案例早教干货资源分享,还有他们夫妻俩与双胞胎小佐小佑搞笑又有爱生活日常,家有小宝宝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
各位米粒妈的粉丝们大家好!
文章开始前,先给大家送点【硬核福利】——大猫(Collins BIG CAT)分级阅读1~11级的电子版+MP3
在国内,提到英国的分级读物,大家一定都知道牛津树。但在英国,大猫的地位是不输牛津树的——它不仅是英国本土幼儿园和小学的官方教材、剑桥大学国际考试中心的推荐读物,更是我国教育部“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的配套实验用书。
回头这些东西具体怎么用比较好,我会后续跟大家细聊,先领了再说领取方式我写在了文末
在英文启蒙上,我和佐佑妈也会更加专注地为大家分享干货和内容,敬请期待。
今年,“内卷”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您还没有听过这个词,那么我只能说非常羡慕——说明“内卷”没有以任何形式波及到您,特别是在职场教育婚恋这三个“内卷”最集中的领域。
何为内卷?
1963年,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他的著作 《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首次提出了内卷化(Involution)这个概念。
他发现,当地农民在人口的压力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水稻产量,而不断地去增加劳动投入——但这种持续的投入并没有使水稻获得持续的、更高的产量,而是形成了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上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黄宗智教授将“过密化理论”引入汉语,在1986年中文版《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他首次将Involution译为“内卷”,而对这个词的核心解读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如今,这个词所表达意思,已经在社会的很多方面得到了体现。
我第一次感受到“内卷”的存在,是去年高考之后
近十年清华大学理科分数线变化(北京)
那时我岳父有两个同事的孩子正好参加了2019高考,一个考了640多、一个考了670多,他就随口问我,这分数能上什么学校?
我说,这分数上清北没啥问题吧?
后来结果出来,我彻底傻眼了。虽然那两个孩子最终也上了名校,但我这才知道,原来北京清北的理科分数线已经680+了……
我老婆问我,是题简单了很多吗?
于是,我又去搜了一下试题,发现难度并没有下降(跟北京自己的对比哈),但分数线是货真价实地比我们那时高了很多。
联想到这个时代家长的教育“军备竞赛”、疯狂鸡娃的故事新闻,我瞬间体会到了“内卷”这件事,在教育上是残酷地、货真价实地存在着的
在工作中,内卷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上。
我们公司有个全系统的工作群,旨在总分各个条线彼此分享各自的作品,相互学习、转发,壮大声量。
两三年前,这个群还非常活跃,大家发出来的内容,会有人评论、点赞并且求转发。
那会儿针对各个节气、节日出海报还是件新鲜事,集团刚开始做、得到老板表扬之后,所有的子公司、分公司也不甘落后、有样学样,努力琢磨起怎么把海报玩儿出花来。
渐渐地,群里就开始海报泛滥了,大家纷纷像完成任务般地,在时间节点把自己的海报甩出来。而相对的,群里交流越来越少,这些海报也渐渐成为了负担,又花钱又花精力,实际上已经无法刺激大众(自己都懒得看)的感官了。
今年的热点是:直播
于是,有人开始切换赛道,这些年陆续尝试起视频、短视频、直播等等——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但随着时间推移,群里已经鲜有人说话了,各家把自己做好的东西往里一发就走人。
有时我会翻看,里面确实有些好东西,但也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了。
每个人都很有才、每个人都很努力,但观众每天用于打发时间、看内容的时间就那么多。做内容原本是一个创意产业,被生生给干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了……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非常、非常疲惫——大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却未必能换来预期中的进步和增长。这是我观察到的。
在文本表达方面,内卷更是一直存在。
一些原本能刺激到我们感官的符号、字眼,随着在各种媒体上不断见到、不断重复,人的阈值不断提升,正在渐渐变得无感。
过去我们可以用“超级”来表达“特别”,而如今必须得用“究极”等更夸张的词来吸引眼球。过去我们听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能乐得屁滚尿流,如今众多喜剧、脱口秀节目泛滥,让自己快乐却变得很难。
Adobe宣布将于2020年停用flash
它随着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品成为了过去
大家记不记得,在疫情期间经常被用于表达一个地方启动紧急预案机制的“战时状态”——这个词第一次看的时候伴随着全民抗疫,觉得特别带感,但如今被很频繁地使用,语义中的紧张感和危机感也正在被渐渐淡化了……
扯远了,忘了咱们这是一个母婴亲子教育公众号了
……说回标题中的问题。
“教育内卷”的倾向,从1000多年前就开始了
这个观点来自于我的一个同事姐姐的文章——曾在清华水木社区发表过,它引导我去思考了“教育内卷”这件事的另一面
作为文字和信息的载体,纸张的作用不可替代——而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不仅带来书写材料的革命,更是让很多人有机会接近“学富五车”的遥远梦想。
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在晋朝(公元226年~420年)之前,文字的主要载体依然是竹简、帛书,它们非常昂贵,而这,就是知识获取的天然门槛。
一个生活在晋朝的人
投胎就决定了能不能读书
而随着发展,到了唐朝的时候,雕版印刷术的出现、科举制度的开始和演进、以及学校体制的建立,让教育有了面向大众的可能。
到了宋朝,印刷术逐渐成熟被广泛使用,学校制度也更为完备,寒门学子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接触到知识、参加科举考试,以求改变命运。
宋人殿试图
即便这样,在古代读书的依旧是少数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扫盲”之前,中国的文盲率依然是80%左右。
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40年,我们见证着许多巨变。
大凉山中用电脑学习的孩子们
例如学习知识的途径——最开始,学习只能死磕课本,后来有了各式各样习题集、教辅材料、培训机构,到现在只要有意愿,大山深处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接触到一线的教育资源。
毕业分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我们也经历着学历的“贬值”,“优秀”的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过去,本科生毕业就是天之骄子,国家管分配工作,而现在的一些博士生毕业,必须要从一些基础的机会做起,可能实际的出路远不如当年的本科生。
高考,更多的人入局、普遍更强的实力、更加激烈的竞争背后,本质是知识获取成本的降低和基础教育机会的普及化。而这不正是千年以来,寒门之子们渴望突破阶层改变命运所梦寐以求的机会吗?
它最大限度地将出身、财富等与生俱来的差异减小,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游戏,只要你有能力,便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拥有跨越阶层的机会(尽管我打心底认同人人生而平等,很讨厌把人分层,但它确实存在),改变生活、逆转命运。
读书考学是一条人生的捷径
当然,尽管我们努力去乐观地去看待这个问题,教育内卷带来的焦虑依旧无法避免,因为它会带给我们一种绝望——一种付出很多努力但很有可能依旧是在“逆水行舟”的恐惧感,让我们在空乏其身之后依然看不到结果,变得“不快乐、不幸福”
如今的教育问题,之于我们是一个巨大的黑洞,疯狂压榨着家长、学生、老师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这是身处时代中,我们作为父母的最大痛点,甚至可以说是除了健康话题外的唯一痛点。
在交流群里,有一次这个话题大家讨论了一天一夜,醒来几百条未读留言,字字血泪.....
夜话的冰山一角
面对这个黑洞,我们如何抉择?
我有几个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跟大家探讨,这也是我想激励自己,并向孩子传达的价值观:
1、寻找满足感的平衡
正如上面所说,我们最怕的,是拼尽全力之后,依然看不见曙光——这会让人丧失拼搏的动力。
因此,我们要学会时常“奖励”自己和孩子,来收获前行的动力。
例如,我和我老婆开始做这个公众号的时候,都知道现在公众号难做。我们当然也想成为百万级大号、篇篇10万+,但事实是,现在有些文章也就有几百的阅读量,离期待中的目标相去甚远。
但我们努力看到好的一面来“奖励”自己:
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对我们非常信任,开始在文章下面留言、点名让我和我老婆写一些话题;
我们的交流群非常活跃,天天都在探讨一些带娃的知识心得,我俩也能在中间学到很多;
开号迄今,我们有了几千订阅者,即便是那些阅读量几百的文章,“点赞”和“在看”依旧不少(说明有铁粉是真爱),而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了很多人……这些都是支撑我们拼命做下去的动力。
做任何事,即便再艰难,我们也一定要努力看到它美好的一面,包括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原本已经足够艰难的生活中收获满足感、平衡感,获得前行的动力。
毕竟再苦再难,生活还要继续。
2、追寻兴趣,寻求差异化竞争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琳达·格拉顿所著的《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让我很有启发。它指引我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去思考未来和人生。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三段式生活将被完全颠覆,我们究竟要如何去面对百年人生?
我的结论是:锻炼身体、终身学习(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学会多元财富累积(因为人生百年很费钱),以及终身追寻兴趣——因为只有靠兴趣,才能支撑自己的长期行为。
追求差异化竞争的本质,便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源动力以及感兴趣、擅长的事情——我曾在文章《我同事带孩子参加了“世界名校家长分享会”,回来跟他说…》中的part 2提到过这个观点。
人生百年,我们肯定会做很多我们不愿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一定要想着给自己留些时间,去追寻兴趣。
因为那是我们留给自己的、寻求差异化竞争的机会,也是我们最有可能拼尽全力、不计后果地投入时间精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3、寻求多元的价值衡量标准
这两天,我和一个大哥聊天,他对于自家刚上初中的闺女学习成绩不灵光这件事,非常着急——孩子每天很努力地学,但就是很多问题想不明白、做不出来,全家人都很崩溃。对于孩子的未来,他也感到非常担忧。
而我和朋友们都一直劝他,一方面在这个年龄,孩子的发育程度对于学习会有不小的影响,可能突然某天就会随着生长开窍了、理解能力增强了——就像我们现在去学过去简单的知识一样,会学得非常快。
另一方面,一定要想办法和孩子一起,发现她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进行正向激励。
对于“好孩子”,我们如何定义?
学习成绩优异?文体特长无敌?情商高有礼貌?这些都很好,都是衡量价值的标准,这些能力和品质也都会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
人这一生,要走的路很多,要经历的事情也很复杂。
一时的学习成绩好坏,虽不能说不重要,但不足以成为定义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而如果我们看得长一点、远一点,把学习好只当作标准之一,努力和孩子一起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自信和自我认同——会是更好的选择,也会顺便缓解压在我们身上的焦虑。
事实上,“木桶效应”只适用于考试,真正人生发展的上限,取决于你的优势、你擅长的东西能发挥到多么极致
早一点找到适用于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便能少些畏惧与纠结,从而收获收获坚定和坦然。
感谢大家听我念叨,点个【在看】,在【导演奶爸成长记】后台回复【大猫】即可领取福利啦~
【往期精选】
喜欢的话
请关注我们
点个【在看】
转发一下
我们会备受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