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最近因为疫情,挺关心孕产妇的情况,很多医院产妇都要戴着口罩生孩子。还看到不少调侃的,说全国人民都因为疫情坐了个月子。今天这篇就来聊聊真正的月子,更准确的说是“产褥期”。
关于疫情期间的孕期产检,我们之前发过:
这次小伙伴访谈了4位刚生产完的妈妈,和其中一位的丈夫。
正文共:8073 字 59 图
预计阅读时间:21 分钟
这次5位受访者分别是:
小夕夕的妈妈和爸爸、九月妈妈、大桐妈妈和安安妈妈。
其中,夕夕妈妈和九月妈妈是生头胎,大桐妈妈和安安妈妈刚生完二胎。
内容比较多,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①分娩
②产后恢复
③喂养
④睡眠
⑤家庭分工
⑥妈妈的心情
关键词:顺产、剖宫产、胎盘娩出、侧切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
安安妈妈两胎都是顺产。
老大女儿生于2018年,从破水到生,总时长11小时左右,密集疼痛时长6小时左右。
那天凌晨3点刚跟老公打完“王者荣耀”,她就破水了,全家人集体出动去往医院。到了医院办理入住,等到了早晨7点,值班医生询问痛感如何,她说很痛了,是不是快生了?医生哈哈大笑:“你还能说出话,看来还早着呢。”
然后是一个人进入待产室(当时医院不能陪产),打上了催产素,用微信和老公聊天。10点多,医生加大了催产素的计量,她开始感到剧烈的疼痛,并开始呕吐。
我一遍一遍地呼叫护士帮我内检,想早点打上无痛,终于熬到了开了三指可以上无痛时,发现因为当天是周末,只有一位麻醉师值班,要等他下手术。等着等着,我奔溃了,催产素导致疼痛剧烈且密集,一口气还没下去马上又开始疼了。
我拿起手机骂队友,找护士催麻醉师,用拉玛泽呼吸法调节。
吐了一地、一枕头、一被子,场面极其惨烈,内心非常绝望。
差不多熬到下午1点,麻醉师有空了,护士说宫口已经开了六指,是否还需要打无痛?安安妈妈还是要打。最后进产房,在助产士的鼓励下,一鼓作气,生下了女儿,7斤8两。
有了第一次生娃经验,老二就显得从容许多。
同样是39周+4天,老二发动了。刚好正值全国抗疫时期,想着疼痛剧烈再去医院。但婆婆催促着早点去,毕竟二胎可能生得快。
到了医院,宫缩已经3分钟一次。进了待产房,护士内检发现开了二指但宫颈口还未展平,又让她回病房再等等。“终于有机会跟着其他妈妈一样来回走,走几步歇一下,感受开指的痛感。还跟队友信誓旦旦说这次二胎会很快的,无痛都不用打了。”安安妈妈说。
9点再入待产房,继续等待开指。
由于疫情,全程带着口罩,呼吸不畅又痛疼难忍,开指也不顺利,一直到11点都是三指。想想还有很长路要走,赶紧让麻醉师上了无痛。除了大便坠感强烈,其他真的是一身轻松。等到最后感受到憋都憋不住大便的时候,护士赶紧扶我进了产房。
二胎也没有那么轻松。头太大,硬憋了几次没成功。医生关了无痛,助产士按着肚子,数着节拍,感受着宫缩使劲、使劲,太疼了,真的是太疼了,那短短的几分钟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绝望,一瞬间后悔万分为什么熬了一个又要再来一个
还没洗澡的弟弟
夕夕妈妈是第一次生产。她的宝宝出生后,胎盘娩出不顺利。她看过一些文章,都说熬过了前面的阵痛和生产,后面医生手动剥胎盘和侧切伤口的缝合都不算什么了。但她的感受是,取胎盘和缝合比想象中的时间更长,非常难受。至于压肚子,虽然也痛,但还能忍受。
九月妈妈是剖宫产,她第一次进手术室,心情十分迷茫和害怕。所幸一切顺利。
关键词:尿潴留、清宫手术、痔疮、乳头皲裂
夕夕妈妈生产过程挺顺利,但产后比较折腾。一是尿潴留,二是子宫有残留物。
生完休息了一两天,护士来拔尿管。她喝了很多水,去洗手间,还把水龙头开得很大,听着水声,还是没能成功小便。护士就又给她把尿管插回去,再过3天看看情况。
到第二次拔,她就非常重视这件事,但还是没能成功。原本要安排做一个B超看膀胱剩余尿量,来判断是否能自主排尿。但她喝了很多水,只尿了很少,所以B超也没做的必要了。第三次插上导尿管,要插7天。
所以,一般顺产完三四天就可以出院的,夕夕妈妈住了1个多星期。医生让她带着尿管和尿袋回家了。
又过了7天,她回医院急诊拔管,自主排尿还是失败了。“我很崩溃。”因为生产的医院是妇婴医院,没有泌尿科,所以下一步是去综合性医院看医生。她询问做产科医生的朋友,从医多年因为尿潴留住院很久的产妇只见过1例。
不知道要带着尿管生活多久,出了月子,是不是要带着尿袋出门?产假结束,带着尿袋去上班?我心情就很低落。
她一共去综合性医院看了2次。第一次的医生可能不是很有经验,让她做一个尿动力检查。夕夕妈妈查了资料发现它是一个侵入性的检查,并且有各种因素可能让结果不准确,并且当时因为已经插尿管很久有轻微感染,客观上也做不了这个检查。“就诊完,觉得更没有希望、更迷茫了。”
还好,第二天又看了另一个医生,她很有经验,镇定地说,把尿管拔了,买一次性导尿管,自己学习导,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自主排了。
前前后后,夕夕妈妈一共用了半个月的尿管,才正式恢复产前自主排尿
另外,她产后做B超发现子宫有残留物,观察了几天后,残留物并没有自行消失。本来以为是血块,在医院也每天打缩宫素,希望能自然排掉。但最终还是要做一个清宫手术。
这几次产后重回医院,夕夕妈妈都是把母乳提前挤出来,不够的话,家人就给宝宝喂配方奶。通常半天、一天也就接回来了。
还没出院的夕夕
这些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但痔疮痛、侧切痛、乳头皲裂的疼痛,则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开塞露、网红产品马应龙,都用过了,还买了那种中间有个洞的坐垫,坐着哺乳时,痔疮和伤口不会痛得太厉害。”夕夕妈妈说。“回到家,2周左右,这些就都好得差不多了。”
关键词:母乳喂养、配方奶、供需平衡
从刚开始产奶到供需平衡,不同人的时间长短不同。
安安妈妈产后第二天开始有少量母乳。不过她有乳头内陷,乳盾的效果也很一般。大约20天左右磨合成功。
九月
大桐妈妈生完老大3天都还没奶,当时对纯母乳喂养非常坚持,不愿意加配方奶,但儿科医生勒令她添加,因为孩子脱水太严重对健康不利。当母乳慢慢开始分泌,在混合喂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最终还是实现了纯母乳喂养。
这个追奶的过程太痛苦了。因为小孩很饿,我母乳不足,喂一次奶基本上要花费1到2个小时,右边完了左边,再右边、左边。在最初的这段时间,我的乳头永远得不到休息,皲裂很难愈合。一胎经历了3次乳腺炎,每次都是高烧,并且很疼。
第二次情况好了很多。首先是很快有了母乳。不过,老二比老大更能吃,所以母乳量依然不足,月子里依旧混合喂养。
大桐妈妈家的哥哥(左)和弟弟出生时的照片


关键词:吃吃睡睡、清醒时间短、胀气、昼夜颠倒
月子里的宝宝,每天的睡眠量很大,基本上,吃着奶就很容易睡着了。几位宝宝在最初的几周时间内,睡眠的规律都差不多。
九月妈妈说,最初两周,宝宝属于吃吃睡的状态,基本没有清醒的时候。后面两周抱着睡比较多,并且有明显的肠胀气,会闹腾。满月后,“落地醒”慢慢出现,两觉之间的清醒时间更长了,并且要抱着哄。
小九月
第一胎的月子因为住在月子中心,安安妈妈并没有感受到宝宝明显的变化。定时喂奶,高兴了自己抱着玩一玩,累了就给护士,自己睡一觉。
第二胎自己在家坐月子,会感觉到第一周很好带,吃了睡、睡了吃。慢慢地,醒的时间变多,胀气的情况时有发生,身体扭动不安、抱着哄哄才会好。除了必要的喝奶、睡觉,大人还要安抚他的情绪,帮宝宝做操通气。体重也蹭蹭地长,有时候抱起来喂奶都有点累手。
二宝现在刚满月不久,一次睡眠稳定在3小时左右,比较规律。但最近晚上越来越不好哄,胀气集中在半夜12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越来越难熬。
安安妈家的老二
安安妈妈对老大新生儿时期印象最深的是肠绞痛。“从晚上8点一直哭到凌晨12点,连续嚎哭了4-5个小时。期间换了3-4个大人抱着连走带唱,依然安抚不了。非常无助,看着孩子那么小想为她生病的心都有了。”她回忆。
现在也会担心老二是否也会持续受肠绞痛困扰。“排气操、飞机抱、趴着、安抚奶嘴、西甲硅油、我们全部准备好,严阵以待。”
安安妈妈家的姐弟,同期同pose照片
夕夕妈妈希望孩子可以规律喂养,进而有更好的睡眠。她早期目标就是3小时一个“吃、玩、睡”的周期。但由于宝宝太小,吃完后清醒一小会儿就睡了,睡醒还没有满3小时,如果不喂奶,孩子就会大哭。而要想固定早晨起床和夜晚入睡两顿奶的时间,对于新生儿来说更是不可能的任务。“我觉得很挫败。”夕夕妈说。
夕夕爸爸认为不应当这么死板。他会尝试各种方式,比如提前喂奶(配方奶),并抱抱安慰孩子。
后来,夕夕妈询问了身边的妈妈朋友,大家建议她,照顾新生儿需要灵活,把周期缩短到2小时也完全能接受。这成为了她在孩子喂养上的一个转折点。(小土注:的确如此,新生儿进食不太规律,不要强求3小时)
“喂奶就要喂半小时,玩耍很愉快,玩到不开心了就睡觉,小觉可能只有半小时,睡醒起来2小时就过去了。这样的节奏好多了,宝宝哭的频率变低很多。”她说。
趴睡可能有安全风险,请一定要留意
夕夕在月子后期出现了昼夜颠倒的现象。这在新生儿里面并不罕见。
(我们前阵子推送过关于昼夜颠倒的内容:在家呆久了,小的昼夜颠倒,大的越睡越晚……) 
夕夕妈妈因为自身产后情况比较多,原本只是公婆从外地来到上海帮忙月子,后期她的父母因为担心女儿,也来到这个小家。夕夕妈从孩子一出生就想记录作息,但后来发现不太可行,因为宝宝在不同大人的手上轮转,她很难搞清楚孩子上一觉睡得怎么样。
晚上一般是奶奶或外婆会帮忙弄小孩睡觉,没和爸妈一个房间。所以我没啥感觉。之前总觉得,小孩这么小,不管白天、晚上,睡得多大概也是正常的。直到第4周,觉得不太对了:怎么白天一直在睡,晚上又那么难睡?才意识到是昼夜颠倒了。
夕夕的昼夜颠倒比较严重,几乎是“美国时间”。早上8-9点就进入夜间模式,睡得很沉,喊不醒。到了傍晚17:30之后就很难睡了。
临近满月(近年关)时,四位老人都离开了,夕夕爸妈开始独立照顾他。
我也试过白天叫醒、喂奶时保持清醒、弹宝宝的脚底心、做被动操、洗澡、用湿纸巾擦脸、换尿布、脱一件衣服。都很难让他在“夜间模式”清醒过来。心力交瘁。
夜里困到爬不起来的时候,孩子多哭了一会儿,心里又会非常内疚。那时候一想到夜晚,心里蛮沉重的,觉得“这晚上要怎么过啊”。
夕夕和妈妈
没想到,改变的契机是满月打疫苗。打完疫苗当天,夕夕破例,晚上也睡得很沉,没有太闹腾。后来作息就慢慢发生变化,从一早就“入夜”,变成下午16:30才进入夜间模式,凌晨3点再进入白天模式。白天该做的努力继续尝试,慢慢,夕夕的作息又正常了,晚上7点正式睡夜觉。
大桐妈妈家的老二睡得很好。
在宝宝睡着时观察他,看到睡眠中一惊一乍,或是无意识地一笑,虽然只是生命最初的一些条件反射,还是会一下子让我觉得生命真是特别不可思议。
一个新生儿最初的成长,让我思考更多的是,其实你要理解这个小生物还挺不容易的,有太多作为父母未知的东西,不能想当然。
大桐妈妈家的弟弟“二墩”
关键词:疫情、月嫂、老大、爸爸
最近生孩子碰上疫情,去月子会所的人少了很多。这次我们访谈的四个家庭,都选择了在家度过产褥期。
大桐妈妈两次月子都是请的同一个月嫂,这次住在自己妈妈家,老人一切听月嫂指挥,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沟通成本。
姥姥主要负责做饭。姥爷负责陪老大玩。爸爸是“小叮当”,哪里需要哪里替补。妈妈照顾好自己,并给老二喂奶,同时依旧在老大的吃喝拉撒睡上亲力亲为。月嫂照顾老二及妈妈,还有打下手干各种家务活。
大桐妈妈家的弟弟
但因为疫情,老大不能出门放风,这个月子还是非常挑战的。
首先月嫂早早就回家“隔离”,我们再开长途接她来家里,根本不敢尝试任何公共交通。
老大原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1.5小时的户外时间,全部取消了,在家和大人生憋。
在疫情出现时,我们考虑过如果月嫂来不了怎么办?月子中心也去不得,因为不知道人员是否有接触史。
最后还算幸运,一切都得到了多少解决,虽然付出的人力物力好多。可是想想疫区的准妈妈们,真心太知足了!
夕夕妈妈产后第一周都在医院,白天婆婆带饭过来,帮忙一起照顾孩子,夕夕爸回家补觉,晚上再过来陪夜。出院后,因为外公外婆都来了,家里人手众多,夕夕妈基本就负责喂奶和自己休息,其他人负责家务和孩子。
满月后,家里变成只有夫妻俩和孩子,那时候昼夜颠倒的问题还没得到彻底解决。一开始很担心,后面发现两个人也是可以的。老公很给力,我觉得不行的时候、小孩狂哭的时候,都是他上。像洗澡这种比较大的工程,月子里是婆婆洗、老公辅助,后来变成老公洗,我配合。
夕夕妈妈一直盛赞老公带孩子灵活。当被问到是否觉得深入参与带娃会有损所谓的“男性气质”,夕夕爸说:“完全不会,相反我觉得挺开心的。如果别人说我是个‘超级奶爸’,我会觉得是对我的夸奖,我蛮享受这个的。”
 夕夕和爸爸
在孕期,他们夫妇还专门去刚有宝宝出生的朋友家观摩学习,让朋友亲自示范拍嗝、换尿布,拿别人家的娃“练手”。
说起育儿经,夕夕爸有一个基本的认定,就是小孩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他看似很娇嫩柔弱,但不会说因为一不小心,就出了什么大问题。在战略上,胆大,不用害怕,当然战术上,还是要尽量多小心。
他认为,观察和尝试是最重要的,不能照搬一套理论去硬套。要去观察宝宝,可能是什么情况呢?然后试试这样,再试试那样,最后得出一些结论,不断调整。
“一开始毕竟没经验,有的也只是理论。真正去做的时候,也会担心自己的姿势对不对?力道对不对?凭借着一些原本的认知,然后一点点试,看宝宝是不是舒服,大人是不是顺手,慢慢就一点点试出来了。”
谈起这第一个月的体会,他说,体力上的累已经缓解了很多,但是和老人的相处有些累。
对四个老人我一直都是比较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觉得应该多跟他们合作,体谅他们的辛苦,但另一方面我希望在带孩子的事情上能够做主,而不是他们来指手画脚。
爷爷和爸爸因为给宝宝拍嗝的事吵过一次。爷爷觉得爸爸拍得太大力了,小孩很娇嫩会被拍坏,爸爸觉得力道正好,太轻了拍不出嗝。父子俩就争执起来。还有因为孩子穿多穿少等,都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外婆来之前,宝宝是睡在婴儿床里,房间也会保持通风,温度控制在20度到22度之间。外婆来之后,就把门窗关紧,小孩跟她睡大床。这样对大人来说,安抚起来的确更方便了,但夕夕爸爸还是有些担心孩子的睡眠习惯。那段时间,他基本上放手给老人带。
安安妈妈为二胎到来做了不少准备,毕竟老大姐姐不满两岁,还是个宝宝呢。
因为我和队友都是独生子女,身边并没有兄弟姐妹,基本上对于二孩生活我们也是一头雾水。
怀老二的时候,我把市面上讲二孩养育的书基本都看了一遍。也买了很多绘本,给老大讲宝宝的孕育出生什么的。
还给老大看她小时候的照片,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讲妈妈去医院的三天发生的故事,替老二送个礼物给老大。
还包括培养她和阿姨睡觉,延长和爷爷奶奶玩耍的时间,慢慢让大家都融入她的生活,而不是让妈妈占主导位置。
我也考虑了很久二胎是否去月子中心,周边是否有小托班、有无游乐场。看了一圈还是家里合适。于是又计划在家的时间如何安排……
我觉得,两个娃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每个人一碗水。
弟弟满月时,好不容易抓拍到一张姐弟合影
关键词:激素、沮丧、挫败、敏感
产后体内激素急剧变化,很多新妈妈会经历一轮baby blue。
月子里的心情一直保持得比较稳定,就有一次因为宝宝胀气严重,老公不在身边,有点情绪崩溃。心疼宝宝,而我无能为力。
九月
心情犹如过山车,时而开心时而难过。我一直告诉自己哭可以,荷尔蒙断崖式下跌造成情绪失落,哭完就好,不要钻牛角尖。
比如乳头又一次皲裂,每次喂奶前我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也因为后悔哭了几次。但我知道过了几个礼拜不痛的时候就是真香时刻,有了盼头。那会老大乳腺炎的时候生不如死,感觉到人生灰暗,想一走了之,现在熬过来也就熬过来了。最近一次哭是因为痔疮便秘,太痛苦了,坐在卫生间里我就哭了好几次,现在好了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很感恩的是我只有身体上的痛苦,没有像是婆婆月嫂不合这一类的麻烦事。队友也事事把我摆在第一位。
我在深夜喂奶也会一直刷抖音,上面有些妈妈真的很辛苦,自己弄娃还要配合家里人作妖,那肯定奔溃。
安安妈妈家的老大
可能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初我总想,如果有人可以教我如何做一个妈妈、如何喂奶如何安抚小孩,就好了。每次老公顺利哄娃,我都要问他是怎么做的,并尝试跟他讨论出一个SOP(标准作业程序)出来。
但我当时就是很焦虑,觉得自己做不到,及面对小孩哭泣就会产生烦躁情绪。人家说妈妈最能分辨小孩哭声是饿了还是困了,我就觉得我听不出来,压力很大。
夕夕妈妈记得月子里两个印象深刻的画面。
一个是在医院,半夜小孩哭了,她就去把小孩抱到床上来喂,因为刚生完不久,抱着孩子就不太方便行动。而老公在旁边躺椅呼呼大睡,叫不醒。“我坐在床上抱着小孩看着窗外星星点点的灯光,十分无助。还好不久护士来量血压,他就醒来了。”
满月的夕夕
还有一个是刚出院不久,有一次抱着小孩喂奶,然后就想唱歌给他听,打开QQ音乐,播了张悬的《宝贝》,跟着唱了两句就哽咽流眼泪了。“那一阵子听跟小孩有关的歌都会流泪,除了《宝贝》还有陈奕迅的《Baby Song》。”她说。
生老大那次,一下子从很繁忙的工作停下来,开始休产假,然后喂奶一喂就那么久,很不适应。我一开始特别不能接受这种奶牛的设置,感觉像浪费生命,不觉得给一个小生命哺乳、补给能量有多重要,一心还想着自己曾经的那些铁马峥嵘的时光。
老二嘛,就已经内心平复很多了。
大桐妈妈家的弟弟
宝宝初生的第一个月,的确有太多值得记录的。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字舍不得删,好像不管缺了哪一部分,“月子”就没那么完整了。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差异,我们也只是尽可能详细地访问了4个家庭而已。希望对于即将迎接新宝宝的准爸爸、准妈妈,能有一些参考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在被问到 “关于月子,有什么最想补充和强调的”这个问题时,四个家庭都说到了父亲的角色很重要。
我从一开始就不觉得照顾孩子是老婆和老妈的事。我觉得我也很有责任,要投入。而且我有一个想法是:如果我不投入,等于就把这个主权的拱手交出去了。那今后对于孩子的教养、教育方面,我就没有发言权了。
已经两个月大的夕夕
如果能力范围内最好和老公一起养育孩子,长辈能够不介入最好。有长辈在,父亲总会觉得这些事他们都会包办,他可以逃离。我觉得需要让爸爸知道养育孩子的辛苦以及愉快。
对月子,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老公在医院照顾我们的那5天时间。给宝宝拍嗝、洗屁股、起夜喂奶,都是我老公做的。看着他忙碌的样子,我觉得这才是三个人的生活。
他从第一天不敢抱孩子,到后面样样顺手的:比如刚开始不会拍嗝,向护士取经;从一给宝宝洗屁股就说“臭死了”,到开开心心洗屁股……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让我们一家人更接近。
“一个月”的九月和初生的九月


我觉得月子里老公的配合很重要。
生完老大,我老公很想帮忙,但明显有心无力,小朋友他完全不敢碰,就倒倒垃圾、刷奶瓶做许多周边服务。到了老二他就游刃有余了,给新生儿换洗胎便,搂睡等等,这个变化还是挺明显的。
第二次生产由于疫情,全程只允许一个家属进入医院。生完的那一刻,爸爸需要剪脐带和看医生对孩子做体检等等,但是他没有忘记第一时间仔仔细细地看看我好不好、累不累,给我关爱的问候和眼神。
我认为这是新妈妈、二胎妈妈能够不畏艰辛的动力源泉。这份爱很重要。
大桐妈妈家的兄弟俩
我非常感谢队友一直支持我,在我痛到扭曲的时候做我坚实的受气包,尊重我的决定,体谅我的不易。只要想到但凡我需要,他就会在,我就非常安心。
我们出过一系列的深度访谈,朋友们可以参考:

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以下关键词,可以提取相关文章:
【睡眠】辅食】如厕】【沟通】【亲子游】
早教】【绘本】【玩具】【游戏力】
幼儿园】【音频资源】【情绪】【心理学】
英语】【励步】学】【火花思维】
【拼音】【识字】【写字】【艺术启蒙】【钢琴】【国际象棋】
二胎】【养育男孩】【化妆】【重疾
【妈妈有力量】新书预售中
你好,我是小土,很高兴有缘相遇。我是两个男孩蛋蛋定定的妈妈,蛋蛋7岁,定定2岁半。
我是《婴幼儿睡眠全书》《妈妈有力量》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巨蟹座理工女,爱思考擅总结。从老大出生后开始写自媒体,6年时间,一字一句写成了百万读者信任的博主。
可能你也是无意中关注到这个号,不管经历着什么,请相信生活会变好,人生种种只是经历,终会拨云见日。
在大大的世界,小小地努力,我们一起做更有力量的父母。
和大家聊聊你的月子故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