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2044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最近,“内卷化”involution)一词在中国大陆火热起来,其意指近乎滞化现象。同时这个词的意涵也得到延伸,凡事万物皆可“内卷”,从原本聚焦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延伸到一代人的精神状态。
什么是“内卷化效应”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进行考察。格尔茨深入到当地居民的农耕生活中,潜心研究族群文化状态,他发现当地人千百年来一直在维持着以前的原始农业状态,还是刀耕火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也同样保持在千百年前的状态。
换句话来说就是他们这个族群千百年来一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种生活,没有一点进步。回国之后,格尔茨将他的考察结果写成报告,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内卷化效应”。
“内卷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意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作为学术概念,其实并不深奥,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有很多这样的“内卷化现象”。

无处不在的内卷化现象
  中央电视台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为什么?”
  “放羊。”
这段对话,就形象地为这种“内卷化”现象做了注解。
社会生活中这种现象可以说无处不在。
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组织,微观到一个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如同车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无谓地耗费着有限的资源,重复着简单的脚步,浪费着宝贵的人生。
演变成年轻人描绘自身处境的网络用语
“内卷化” 从一个探讨社会经济变迁的专业学术语汇,演变成年轻人描绘自身处境的网络用语,中间含义的转变十分值得关注。
这代表着青年的精神面貌,与总体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大陆互联网行业流行“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说法,其实也是内卷化下的一个显影。
更进一步探究,通常热烈参与“内卷化”讨论的大部分为白领阶层,加上网络媒介的催化,营造出“人均中产”的社会幻觉。所以他们作为“新兴”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面对当前科学化管理、“格式化”技能,处境反而与普通蓝领工人越来越类似。

但因他们一方面不想放弃市场经济带来的丰厚薪酬,另一方面又不满资本主义带来的阶层固化等结构性问题,所以导致他们希望变革,但又不希望变革过度激进而否定现存体制。

年轻人对于未来深感无力,后来发展出看淡一切、无欲无求的“佛系"文化。而更年轻的一辈,他们面对体制深感无力,也知道很多问题并非靠个人可以解决,所以多在网络世界创造新词自我解嘲。
从过去的“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丧文化”(颓废、悲观、绝望等消息情绪所引发的亚文化)、“佛系”(看淡一切、无欲无求)、“打工人”,到近日以在细微处表演高级人生精神的文体“凡尔赛文学”等,在在呈现大陆青年对于快速前进的社会结构感到迷茫和讽刺。
而“内卷化”的浪潮,或可理解为这一系列社会心理发酵后的集成。
内卷化心态的自我小测试
如果一个人想检测一下自己是否有了内卷化心态,那么做一下下面这几个问题就知道了。
1.你是否毕业78年了还在同一个岗位上,薪酬职位没有太大的变化?
2.你的生活没有改观,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行程安排,周而复始?
3.你的心态是否习惯与目前的生活状态,也不想有更大的改变,或者说都到了一定年龄了,这一辈子虽然有梦,但是想靠下一代去完成?
4.你和十年前,相同出身,境况相似的同学朋友相比较,是进步了还是原地不动?
5.承认自己就这么大出息,再也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了?
假如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话,表明你已经是一个具有内卷化心态的人了,这个时候你要是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转变生活态度了。
这个世界无论有没有上帝,都只有靠你自己才能改变。
参考多维、林成思语【留美学子】编辑整理

【留美学子】已发2043
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脚踏实地·坚守6年公益分享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