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电影《让子弹飞》上映,距今已经整整十年。
然而十年过去了,这部电影的热度不减当年,甚至大家讨论热情越来越高,各种隐喻、各种模型、各种解读层出不穷。知乎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让子弹飞》又火起来了?”
我回答说:不必遮遮掩掩,这件事只有一个根本原因——《让子弹飞》热的本质就是毛泽东热,“今日欢呼孙大圣,只源妖雾又重来”。
然后我这个回答就被知乎删了。
这个事情很有代表性,无论是之前的主流媒体还是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对于毛主席的态度都是耐人寻味的。还拿知乎举例子,之前有个问题是“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绝大多数回答都认可是毛泽东;但随即这个问题就被官方删除了,上千个回答不知所踪。之后被人骂的太惨,又假模假样地开了“谁是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人?”这个问题,掩耳盗铃的痕迹不要太明显。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85岁高龄的著名京剧演员、《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老先生,就发微博批评京剧中删掉了有关“毛主席”的台词:
再比如去年的国庆献礼片《攀登者》,公然给历史真相打了“补丁”:电影开头是60年代第一次登顶,少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元素——领袖的半身像不见了。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为什么小的细节都要改呢?这是历史上真正发生的故事,为什么主创团队要用一个橡皮擦,擦掉这样一个史实呢?这个行为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就差吴京拿个小铁锤,在雪地里凿凿凿,凿出一张字条写着:此处没有毛主席半身像。
这就是大家对于《让子弹飞》的热情所在:我们人民想光明正大地赞美、歌颂伟人,但是资本家不高兴、文人士大夫不高兴、一小撮官僚不高兴,讨论伟人甚至会成为了讳莫如深的话题,所以大家只能借助隐喻、只能借助寓言故事,于是张麻子、黄老爷、师爷都被赋予了远超于电影、无比丰富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有冤鼓,说明就有冤”,十年来热度不降反升,这不仅仅是《让子弹飞》的生命力,更是人民对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追思与怀念,更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让子弹飞》和姜文也值得充分的赞美与肯定,毕竟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套解构体系,这是绝佳的工具与武器。这几年来我总共使用过四套来自于《让子弹飞》的解构模型与影射体系。其中两套是最基本的、大家都能看出来的,我在《让子弹飞三部曲:从革命历史到后革命时代的叹咏调》一文中详细阐述过,这里简单描述一下。
第一套是“革命与反革命”的二元对立,即“张麻子-黄四郎”的解构模型与影射体系。这个就是电影明面上的主线,大家都能看出来。
【体系1】关键词:“公平,公平,还TMD是公平”“我就是腿脚不方便,跪不下去”“杀人诛心”“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站起来,不准跪!”

第二套是电影中的暗线:麻匪(革命)内部的对立体系,即“麻子、老二、小六子-老三老四老五老七”的对立。
同样是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历史进程,有些人是为了钱和地位:
有些人是为了“解放”:

比如下面这张“世界名画”,看看谁站在阳光里,谁站在阴影中,一目了然。老七这个人思想上同情麻子,但是身体上还是跟老三走了,所以还是把他归到了阴影部分。
【体系2】关键词:“咱们为了什么来了?钱啊!”“你装摸做样带我九筒干什么?”“大哥,还想回山里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邪不压正》中,老三的扮演者廖凡,饰演了“欺师灭祖”的朱局长,这恐怕不是一个巧合,而是艺术家留个我们的草蛇灰线。
李德胜,你的徒弟不随你姓李了。
剩下两个影射体系是属于我“过度解读”的成分,不是影片表达的中心思想,但我认为这可以用——言之有理即可,请各位读者评判。
第三个解构模型与影射就是在《毛主席:跟美国人打交道,要站着把钱挣了》这篇文章中详细阐述的,鸿门宴中的“二八开”与“五五开”。
毛主席的外交政策从不内向与保守,只要愿意跟我们做朋友我们都欢迎,但是有一点,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要“五五开”:
但是有一些人认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他肯跟我们做生意是“黄老爷对我们的恩赐”,所以“二八开”也可以。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就好——“不能拼命,拼命还怎么挣钱啊?”

【体系3】关键词:“七成是人家的”“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门路呢”“我们只要两成就够了”“老汤,你是不是把六子的死当捞钱的成本了?”
第四个模型有点敏感,我没有发在公众号上,偷偷发在了微博:“真麻匪-假麻匪”的二元体系。
简而言之什么是“扛着红旗反红旗”?那个特殊年代李哪一小撮人如何假借“革命”之名破坏革命运动?

【体系4】关键词:“他们怎么发,你们就怎么抢”“有人骗了我”“这么明显的事,一个师爷看不出来?”

还有很多小一些的影射,比如“小六子吃了一碗粉还是两万粉”,这篇文章有详细阐释《毛岸英烈士牺牲七十周年,把颠倒的历史正过来》
比如资本是怎样通过“肉体剥削”和“精神洗脑”来控制无产阶级的:《资本的三重幻境与“杀人诛心”》
这就是我总结的《让子弹飞》的“4+3”构架:四大解构体系和三小影射体系。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我们要借用《让子弹飞》各种不可明说的模型与体系?因为光明正大地纪念毛主席,不打折扣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只手遮天的资本不乐意,一小撮官僚不乐意,旧文人、反动知识分子、媒体人、自由派学者组成的舆论同盟不乐意。这就显得姜文为我们提供的工具如此弥足珍贵了。
然而姜文的影射远不止于此,他还在续作《一步之遥》展示了“资本、官僚、旧文人”们是怎么“不乐意”的。武大帅是谁呢?上海王、浦东王——就是到了上海之后的“老三”。
武七是谁呢?二代,还是个下海经商的二代,靠自己勤劳致富,人民可不能嫉妒。最黑的是武七做生意的钱是武大帅的军费,武七把这些钱给“洗”了,武大帅的新军最后练不成了。
项飞田,髪国人,外国势力在中国的代理人,走狗。
覃老师,知识分子,旧文人。旧文人往往没有独立的人格,不是抱权力的大腿,就是抱资本的大腿。

王天王是谁呢?艺术家、传媒人、公知,生产老百姓的精神消费品,有很强的宣传能力。

这是什么,这就是“官、产、洋、学、媒”的反动同盟,他们联合炮制了一部“反思文学”《枪毙马走日》。
于是,历史的两根柱子都被改写了。
改写历史的两根柱子:一是“杀人”,二是“诛心”。而《一步之遥》中不过只是“诛心”1/2的故事,剩下的1/2在《邪不压正》中:《邪不压正》中“老三”杀死了师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朱局长”,同时也成功改写了历史。第三部中展示除第二部“污名化”之外的另一种“诛心模式”。亲手杀了师父和师母、把土地卖给日本人种鸦片的朱潜龙,成为了枪毙毒贩、伸张正义的大英雄:
而生前最反对鸦片的李师父,塑像立在了一篇罂粟田上。老三年年祭拜,百姓也年年旁观这种活动:老三成为了受人敬仰的英雄,而李师父在围观群众看来,也是再为老三背书,证明着老三的忠诚与报恩。所以说,立塑像的目的不是为了继承,而是为了诛心,老三通过立塑像,也就获得了对李师父的最终解释权,李师父生前反对鸦片的理念也就永不为人所知。老三不但爆了李师父的头,还诛了张麻子的心。
这就是列宁所说的:“马克思的学说在今天的遭遇,正如历史上被压迫阶级在解放斗争中的革命思想家和领袖的学说常有的遭遇一样。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逝世以后,便试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现在资产阶级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作这种“加工”的事情上正一致起来。他们忘记、抹杀和歪曲这个学说的革命方面,革命灵魂。他们把资产阶级可以接受或者觉得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放在第一位来加以颂扬。” 
后革命时代,革命就成为了一种“复古”。于是这个“古”就成为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是一种更高明的诛心模式,曾经革命所反对的群体,反而获得了这个“古”的最终解释权。张麻子就是老佛爷,老佛爷就是李师父。革命已死,死于诛心。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大约在于《一步之遥》向《邪不压正》的过渡期,《让子弹飞》已经成为了“古”,而新兴的青年们,还在寻找自己的“父亲”。
《邪不压正》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前”革命叙事,这里的革命萌芽还未曾成长,但是星星之火用来燎的万里原野已经准备好了;也可以看做是《一步之遥》末日狂欢后的新希望——这三部曲就是一个蛇头咬蛇尾的故事,也可以体现为历史的螺旋上升。李天然可理解成“少年中国”的象征,这部电影就是少年中国的觉醒和成长史。李天然从小天赐大恨,不但有精神上的恐惧,更有肉体上的摧残(我想那一针鸦片不是白打的)。我们民族的近代史何尝不是这样苦大仇深呢?
现在的年轻人们,经历了公知美分的猖獗时代,经历了“官、产、洋、学、媒”反动同盟对于领袖、对于革命、对于民族的污名化运动,长久以来也像李天然一样,在寻找自己的“父亲”。而这十年来,《让子弹飞》热度不减当年,一些颠倒的历史正在被青年们正过来;那么像电影中所预言的,青年们亲手吧老三、武大帅、朱局长们送去给张麻子、李师父道歉的日子还远吗?且让子弹先飞一会。
《让子弹飞》的结尾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革命胜利了吗? 
这是我的回答:不,革命才刚刚开始。 
《邪不压正》的结尾同样给了我们一个问题:老三,你真的赢了吗? 
我的回答同样是:不,革命才刚刚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