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众号有不少深度文章(就是带引注那些),读者寥寥。之所以对不同的话题感兴趣,是因为作者对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充满好奇。但往往阅读思考越多,发现自己所知越少。这符合波普尔的认识论,知识的内涵扩大时,外延变得更大。
在2019年5月,作者将中美关系的思考写成两篇长文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上)《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下)》——美国的问题与中国的挑战,在当时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在第一篇文章的开篇,作者写了这样一句话:“美国今天仍是全球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但在一个经济强盛的国度,出现民粹主义浪潮是难以想象的。”但在文章发表后,作者一直在思考这句话是否正确。是否在“经济强盛的国度”,就不应该或者不会出现“民粹主义浪潮”?在川普执政、中美之争的过去几年,全球的高知、精英们都在痛批民粹主义,然而几乎没人讲清楚什么是民粹主义,为什么会有民粹主义。总之民粹主义是错的、是乱的、是不应该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它还会产生?又怎么才能被消灭呢?
这促使我对自己文章中关键的那句话进行“自我否定”,在几乎没有中文资料的情况下,我又踏上了寻找答案的道路。这个过程往往看起来是孤独的,因为在国内“粗放”、“浅显”的思考环境中,的确很难找到能够深度讨论的同好。但正如一位朋友曾经所言,在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过程中,作者每每仿佛是在与“先贤”对话。直到作者梳理完美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才得出了自我否定的结论,原来美国历史上的历次“民粹主义”,都是发生在“经济强盛的国度”和“经济繁荣的时期”。(民粹主义改造美国(增补完整版)
对美国民粹主义历史的深度认知,起步于作者在撰写《百年商超史》过程中所找到的关于Sears百货的历史资料。在Sears的历史资料中,作者发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邮政体系的剧变,让美国广阔的乡村成为全国统一市场的一部分。Sears百货犹如今天的拼多多一样,以邮购、低价打通了全国市场,进而改写了美国的商业史。这个剧变是如何发生的呢?是因为美国乡村免邮费政策的推行,而这正是美国镀金时代的红脖子运动带来的结果如果当年美国粗鄙的红脖子们不奋起反抗铁路、矿业大亨,就不会有后来繁荣的美国商业,这是怎样一部北美资本主义史呢?
作者对美国民粹主义历史的阅读,第一本著作是1874年Edward Winslow Martin所著History of the Grange Movement。如果不了解美国的农民运动Grange Movement,就无法了解美国本土的民粹主义是如何兴起的。而Grange Movement还直接推动产生了美国最早的反垄断法(The Sherman Act),这也是全球最早的反垄断法。今天全球在对数字平台巨头的监管上产生的诸多困惑、疑虑、困难,甚至希望以传统的反垄断法进行规制而难以实现,其实都从对反垄断历史的梳理中都能寻找到有意义的答案。这个话题,今后我们很可能还要展开。今天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法律问题,都到了一个需要细致回顾历史,从历史认知中寻求答案(或者思路)的阶段。
当从Grange Movement开始去阅读美国的民粹主义历史时,作者基本也就走进了一个无人区。即便检索国内美国史研究的资料,也难有对历史久远的异国有更深入的探讨,更不用说国内的历史与法学交叉研究(例如反垄断法史)更是罕见至极。不明就里的新读者以为作者是以夸张的言论,替自己张目。事实是,在上述领域,仅就阅读量、信息来源和知识储备而言,作者已经碾压国内绝大部分相关领域的学者,且不论对实务一线的诸多看法。作者在此前文章中反复表达过,身处这样的思考阶段完全不能体会到高人一等的感觉,反而会有非常多的困扰。因为当你发现真正能够影响现实的研究是如此“粗浅”时,政策制定的讨论是如此流程化时,你还能会有任何满足感吗?思考是需要平等交流的,而不是一片点赞或者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的鸡同鸭讲。
昨天作者发表川普能否连任?一文,是希望读者们能够反思,为什么在新冠大流行如此严重、BLM运动如此如火如荼的美国,川普还能有那么高的支持率,难道这数千万(甚至是上亿)美国民众,他们仅仅是蠢、是笨、是无知、是低智?当看到以下画面时,读者们还会怎样认识大洋彼岸那个国度呢?
这些支持川普的美国民众,会因为川普连任或者不连任就更加团结或者直接消失吗?难道去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不比猜测谁会当选总统,对自己所在的国家更为重要吗?
以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