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59年间,西藏存在着一支特殊的部队——藏军。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是一支“英式部队”。
藏军的管理、训练、装备、服装均参考英军模式,教官大都是驻印度的英国人,连操练口令都用英语。
穿制服的藏军步兵,背景为日喀则宗山城堡,1938。仔细看图中敬礼的军官,姿势和香港电影里的“皇家警察”一样,手心朝外
有了英国人的支持,十三世达赖喇嘛野心勃勃。

趁着辛亥革命后中土一片大乱,十三世达赖计划收回所有历史上藏民族居住的领土——包括划归四川省和青海省的藏区。
由于当时川滇军阀正在混战,西线川军实力孱弱,西康一带逐渐被西藏噶厦政府控制。
1918年,藏军攻克西康重镇昌都,并在此建立指挥部。
随后,见好就收的西藏政府在英国代表的调解下与北洋政府讲和,签订了《中藏昌都停战条约》。

“中藏”,自立门户的意味已经昭然若揭了。
在青海,藏军和军阀马家军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边境战争。
马家军的战斗力大家都清楚(《西北复仇记:孤军远征》)。
藏军能和他们打的有来有回,战斗力可见也没有那么不堪。
直到1932年藏军被马家军击败,西藏扩张的势头才被封堵在长江源头以南。
1938年新年在布达拉宫前接受阅兵的藏军官兵
昌都战败后,西藏开启了和平解放进程。(《入藏,1951》)
1951年7月16日,带着签署好的协议,中央西藏工作首席代表张经武经新加坡、加尔各答、噶伦堡等地转机,抵达西藏亚东。
在这里,他与准备流亡的十四世达赖喇嘛会晤,介绍了协议情况。
一番劝说,达赖最终决定携西藏旧贵族折回拉萨,与中央政府合作。

在张经武和达赖返回拉萨的同时,张国华、谭冠三率十八军三千余人进驻拉萨,另有两万余解放军分驻日土、噶尔、日喀则等西藏各地,实现了对西藏各主要城市的控制。
不久,一个难办的问题摆在了张经武、张国华等人的面前——如何处理这支特殊的藏军。
几经周折,西藏军区将尚存的9000余藏军进行了精简,遣散老弱病残,保留了比较精良的七个团约3300人。

1952年2月11日上午,藏军在拉萨正式换装,授予军旗。
出于尽可能尊重西藏原政治生态的考虑,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与达赖喇嘛商议:精简后的藏军除易旗和换装外,驻防地、编制等均保持不变。
就是这个“保留藏军”的决定,为1959年拉萨的骚乱埋下了祸根——他们贡献了日后叛军一半的兵力。
张经武等人并不知道,就在精编后不久,藏军第一至六团的连营长曾集体盟誓:反对改革,准备反抗。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上的签字人员(右起):李维汉(中央统战部长)、张经武(首任驻藏代表)、张国华(18军军长、西藏军区首任司令)、孙志远(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
从1951年解放军进藏开始,拉萨就一直暗流涌动。
藏军对于旧体制和达赖喇嘛有着宗教般狂热的信仰。
而解放军官兵和驻藏干部受新思想的影响,对藏族的很多宗教习俗并不认可,不少人“改革心切”。

为了防止双方发生矛盾,中央对西藏问题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一再要求地方干部不搞土改与民主改革,并将西藏问题决定权收归中央。
不过,这类“特殊政策”只适用于达赖喇嘛管辖的卫藏,西康和青海的藏区并不在“照顾范围内”。
西康和青海的改革措施使西藏高层认识到,西藏的政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965年的拉萨市区
1956年11月,达赖和班禅应印度政府邀请,赴印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纪念活动。
他们从日喀则出发,先到锡金王国甘托克,随后搭乘飞机至印度新德里。
在这次访印过程中,达赖向印度总理尼赫鲁提出了政治庇护的请求。
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前往印度与尼赫鲁会面,并在一个月内与达赖数次会谈。
经周恩来的说服和尼赫鲁的保证,达赖及主要随行于隔年二月返回西藏。
1957年春,藏区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其中又以西康地区的骚乱最为激烈。
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土改手段、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外部势力渗入等。
由于西康地区不在“特区”范围内,大批藏人从西康逃至噶厦政府控制的拉萨,后迁至拉萨南部不远处的山南市。
山南位于拉萨东南部,今天大约1个半小时车程,这里曾是1959年叛军的大本营

当时藏区的骚乱可不是简单的拉拉横幅、游行示威,而是赤裸裸的武装交战。
打仗是要人、要钱的。
反动武装幕后的“金主”,是美国。

中央情报局从1951年开始便立项了所谓的“西藏专案”(Tibetan program)。
在此后长达二十年里,中情局从人员、资金、武器装备等多个方面对藏独武装进行了支持,一手扶植起一支叛军武装。
这支藏族反动武装里的“骨干”,几乎都是由中情局在关岛和美国本土科罗拉多训练后,空投至西康和后来的山南地区。
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叛军规模迅速壮大,发展成一万人以上的半正规军。

1957年前后,叛军随大批藏民一起由西康入藏,以山南哲古宗为根据地,经常与西藏军区部队产生冲突摩擦。
这一时期,中央情报局还聘用外国人驾驶B-17轰炸机,前后分多个批次将在塞班岛接受特工训练的藏人空投到山南的桑耶寺旁。
他们携带美式无线电台潜入拉萨,建立起完整的情报网。
1958年5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中情局策反达赖喇嘛的行动。
负责直接和达赖本人接触的,是早已收归中情局门下的达赖的两个哥哥。
在1959年西藏骚乱爆发之初,达赖的出逃方案也完全是由中情局一手策划的。
估计是达赖自己也不放心他那支战五渣的“藏军”,所以负责护卫他撤离的是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科。
“西藏专案”在中情局持续了整整二十年,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该专案才寿终正寝。
(备注:1972年,尼克松批准给1500名中情局雇佣的游击队员每人分发10000卢比“遣散费”,作为他们在印度购买土地或做小生意的本金,从此结束了对藏族武装的支持。)
1959年中情局用C-130运输机向西藏反动武装空投物资
1959年初,拉萨局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后来谜团重重的“看戏事件”。

话说在当时的关口,达赖已经成了一个双方争夺的焦点人物。
噶厦高层、反动叛军和中情局组成的“叛乱力量”从各个方面对其积极争取,反复动员他“起事”。
尽管如此,达赖本人仍然犹豫不决。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达赖虽然名义上是“叛军领袖”,但他并不能真正掌控形势,有一点作为傀儡被裹挟的意思。

这年的2月7日(藏历年廿九),西藏军区副司令员邓少东与达赖一起观赏贺年金刚舞。
二人闲聊时,达赖提出在大法会后择日去观看西藏军区文工团演出。
(达赖:“听说西藏军区文工团在内地学习回来后演出的节目很好,我想看一次,请你们给安排一下。”——《西藏民主改革50年》
几番商定,观看的地点定在了西藏军区礼堂,时间则是3月10日。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间和地点是达赖自己定的。

罗布林卡大门,1938。罗布林卡是达赖的“夏宫”
3月9日,得知观看演出行程的叛乱方高层认为,“看戏”一事可以大做文章。
当晚,他们煽动市民,大概意思是达赖明天要去军区赴宴,这是汉人准备的“鸿门宴”,要把他劫走……
10日清晨,罗布林卡门口一时聚集了2000余人。
他们鱼龙混杂,既有不明真相的民众,也有叛军骨干分子。
叛军骨干在门口当场召开各种所谓的“会议”,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打伤打死亲中央政府的藏族高官。
在罗布林卡门口,叛军建立了实际取代噶厦政府权力的机构,形同政变。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解放军的“天罗地网”。


解放军阿姨为我梳妆,1959年拉萨,摄影:蓝志贵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