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盏甜味花胶混合装
原价¥405,活动价¥299
立省¥106
年轻时拿命换钱

中年危机来临了

拿钱换命
人生一场 赚再多钱买来的命 
本质 也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
前几日我Thea姐姐终于结束了美国回上海的隔离生活,去探了王阿姨。

提醒我说,王阿姨不知道你住院,既惊又忧。
我赶紧打了个电话去,国庆没给我老师打电话,潜意识里不想被她问起孩子的事儿,怕她担心。
这人上了年纪啊,最听不得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
说起我在协和住院保胎俩月了,咕夫成天呱呱叫,说自己坐牢啊,出不去啊,请假三个月,要失业了。

王阿姨嗔怪说,哦哟,他也真是的,失业就失业,丢工作就丢工作,钱不要紧的呀,我跟你讲哦,孩子一定要给我生下来的哦,让他搞搞清爽呀
我跟她讲,群里有对外地的夫妻,保胎一个多月,光是自费药阿托西班打掉40万。
好容易熬到过了危险期,孩子爸爸松了口气,再不回去上班挣钱,家里要断粮,就把保胎的太太一个人隔医院,自己回去上班了。
结果他刚走太太当晚情绪不稳定,宫缩又发,半夜就早产了。
王阿姨说,哎哟怎么能这样啦,钱不重要的呀,孩子要紧啊

挂电话前又反反复复叮嘱我,钱不是事儿,小孩子你一定要给我生下来哦
我奶奶给我打电话,说你可别以为奶奶不懂行情,奶奶知道上海好一点的月子中心,要25万,北京奶奶不知道,钱不要紧,你一定要好好坐月子哦我金条金手镯都买好哦,你爷爷在天上会保佑我们的哦
我妈今儿跟我视频,特地强调她需要独立的空间,生怕我生完孩子不再租一套房子。
她们的口头禅都是,钱的事都不是事,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都不是大事。(当然,这也是我的口头禅,虽然不富有,但真心觉得世上有太多比没钱更糟心的事)
咕夫在旁听得觉得好好笑
“钱不要紧,那钱从哪儿来呢?总要有人去挣钱呀”
“钱能解决的都不是事儿,可我的大事不就是没钱么?”
这些年,我从不写钱的事儿,中产婚姻背后,钱的事儿,其实最残酷犀利地反应整个时代的北上广众生相。
《安家》里有个故事,是带一个女医生看房,为了孩子,为了老公,为了公婆,买房嘛,左算右算,预算永远都是不够的。孙俪演的房产经纪当时就说了一句话,大意是说
像你们这样的高学历夫妇
努力打拼那么多年,
如果还买不起一套称心的房,
这个时代,得多绝望啊
我不写钱的事儿,不是数字敏感,是我俩共同生活了15年,真没算过钱的事儿,不记账,不攒钱,不买房,赚多少花多少佛得很。
我总觉得,钱不是抠出来的,是打拼来的,像我们这样的学历家庭起点,都那么努力了,十几二十多年,还没钱?那这个时代也太没希望了吧

这还让年轻人 怎么有动力打拼啊

我写过几篇房子的文,都被河🦀️了,没写啥,只是讲述了我北漂十几年,没买房,房价从💰💰涨到💰💰💰之类的。
我一直都是奋斗路上不买房的代表,早年写过
到现在,我仍然不主张年轻时太早买房(有父母资助的除外),买房会让你在职场黄金打拼期,不得不放弃更能学习长本事的平台,被迫在爬坡期上升期追求短时利益,被房子孩子捆绑困死。
你35岁40岁过得好不好,能否实现理想人生,是否能实现阶层逆袭,最关键看你20-30这10年,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哪儿了,如何做选择,重要的事如何排优先级和次序。
在大学里打混其实还好,但职场打怪之路是很残酷的,你偷过的每一天懒,惜过的每一寸力,打浑蹉跎的每一份工,最终都是自己给自己亲手挖的大坑,迟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加倍惨痛偿还。
到头来,三十四十五十,回头看抱怨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不如意,其实种子早10年20年就种下了。
年轻时奋斗打拼,在钱和前途之间,只能选一个。在学习成长期,你要想尽快长本事,PK掉同龄人,只能放弃眼前的钱,换取未来的“钱途”。
早早背上房贷,必然只能在钱和前途中被迫选择钱,就算工作很糟心,老板很操蛋,学不到个屁,能力无法提升,重复消耗个人资源被公司榨, 也不敢走,因为要付房贷啊
而事实上,买房的选择也都不是当下的理想之选,
你的钱包永远追不上你的梦想,于是你不仅得背着房贷负重前行,还得在自己买的房子里,和你看不上的邻里,忍受你不认同的社区氛围,毫无裨益的社交圈,就这么一张纸,让你不得不苟且着。
 鸡零狗碎,一地鸡毛,生活常态,哪有希望和幸福感可言
还谈什么从容选择,什么实现理想?
你只能选钱
月月还钱,房贷短信可不管你心中有光芒
我知道,很多人的理念是反正租房,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还不如再多贴一点,好歹房子是自己的。
道理没错,这种想法适合大多数人,但不适合当年的我。
我没办法将就生活标准,我们每个人最终活成什么样子,其实是之前的每一天时间灌出来的,环境会彻头彻尾改变一个人,你的生活方式,社交水准,思维方式,都和你live什么样的life直接关联

只要你在走上坡路,实际上你会发现若非暴富你永远也买不起你看的上的房子

你的眼光眼界阅历在提升 

挣两三万的时候 看七八百万的房子
挣五六万的时候 看一两千万的房子
挣百万年薪的时候,看得上房子都三五千万了
我这些年一直不太愿意买房,另一方面,实在是这年景买房性价比太低了吧(我是说这几年,房价暴涨以后)
近年来,北上的租售比极其低,没法和其他国家的租售比比较,作为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升值空间又很有限了
我妈跟我抱怨说,现在上海郊区的什么高档新盘,一开就是七八万一平,跟神经病似的

租售比高的房子,比如酒店式公寓,没啥增值价值
租售比低的呢,区域热点,还算有点增值空间 
但到底是自主?还是投资 ?基本上是无法两全的
从投资角度,紧凑两房小三房,周转率很高,但是,不够住啊

要么自主,要么投资,怎么算这笔账都算不过来

我特别理解有了孩子想要买房,因为真的是实在不够住啊
你算算吧,想要装得下一对中产夫妇,孩子外婆or奶奶(偶尔来),育儿嫂,书房,2-3年后还会有二宝,怎么也得4房-5房,至少的,3房是绝对不够住的
4房住不了几年又要换房很烦
5房还够撑两三年
前几天,我们要找月嫂,人家月嫂公司问,住哪个小区,现在几平,几间房
我说190,3房2厅
中介马上说,那不够住的呀
我赶紧说我知道,会在同楼里再租一套的。
我老公的同事们,大多都是外籍,一般都有2-3个小孩,每个月宁可花10万租房,也不愿意买,想住哪儿住哪儿。

我老公吧,心痒痒,没事儿老在网上看房,看了一圈,叹气,说还是买不起。
假如是出于自主改善型买房,那么至少要够家里住2、3年吧,不能小于4房吧
北京高档社区楼盘,大平层里有四房五房房型的不太多,选择很有限。
别墅呢,我是典型的city girl,是绝对不愿意这么早就往顺义别墅区、天竺、通州搬的,主要是实在受不了物质精神文化的匮乏。
我又不是一个很爱走邻的人,完全没有family技能,不会也无心烘焙,对园艺不感兴趣,没有社区交际能力。
我就是喜欢滚滚红尘,楼下就有居酒屋、威士忌、brunch、我还没到喜欢乡村生活的心理状态,离不开city的。
我老公被我更变态,他是一个恨不得住在咖啡馆的孤僻老头,我俩为了提前感受顺义妈妈的生活,抽了两个周末去顺义别墅区看了,把生活周边都转了,吃了喝了体验了,回来他跟我说,打死不离开CBD。
大房型,如果是城里的别墅,也不是没有,我也看了好几个盘,想着是不是孩子大一点,换别墅租,有个院子再给崽养条大狗。
但城里的别墅吧,往往年久失修,层高,房型,建筑理念都是当年的,就算保养得再好,人群素质再好,物业管理再好,房子终究是老旧了。

即便如此,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选择不多的那些选择,要买下够一大家子住的,还在好地段的,没个4kw-6kw,根本打不住。
两三千万的,往往就很难兼顾所有因素,总有硬伤,要么地段不好,要么楼盘太老,要么房型不够住。
别说四五千万,就算是两三千万的紧凑型家庭改善型买房,哪儿买得起啊?

三千万房子随便买买的家庭,家庭自由可支配资产总得在6kw以上吧
好,就算把婚前老房子卖掉几套,凑钱,背一身债硬扛买了,经济一不好,夫妻俩万一有人失业呢?生意失败呢?
这种房子想要出手,周转率不要太低哦,降价都卖不出去,救急都救不了,豪宅最容易套牢。
真到那会儿,如果连我们这种中产夫妻都现金流断了,北京有钱人早就跑光了,谁还买这种套牢在手,租也租不出去的房子。
这种几千万房子的升值空间,真的很存疑,毕竟接盘市场小,一旦有个什么zc影响,有钱人如鸟兽散,没影了,有价无市。

更何况,租售比低得可怜巴巴
我们现在租的三房,等孩子生了,还要再租一套,两套大概月租金6-7w,这两套房子如果要买的话,5kw是要的。
这么老的房子,平均2500万一套,只能租3w出头,租客还不稳定,动辄空置,这是何苦呢
3w多一个月,租到何年何月,能把2500万租够本
很多人忍受不了租房,要买房,除了孩子家庭的因素,早年单身打拼主要是受不了租房会被赶来赶去的烦恼。
我租房得有十几年了,其实会被赶来赶去的,基本上都是月租2w以下的房子。
高价租房,租客没那么多的,三五万的待租房,经常一放就几个月,空置率很高。
毕竟这种一个家庭租房,拿着公司房补来租房的外交官,驻京老外高管,港澳台新大职业经理人,疫情后呼啦啦走了一大批,内地人就算舍得这么花钱,也很少一大家子这么租的,早就买房了
当然,家里有几套豪宅的房主对于空置率也无所谓,我以前的房东,是个漂亮的二太太,嫁给一个前外交官后来从商了,在我住的小区里有六七套房,从大开间到三房都有。
我现在的房东,自己都在南方做生意,基本不来北京,在我住的楼里就好几套大三居,交给北京的侄女打理。

早年买房,租售比是真的很高。

我高中那会儿,20年前吧,我爸给我买了套咪咪一朵朵小的酒店式公寓,好像是30多万还是十几万,忘了,地段很好,特别小,但房租也能有三千多一个月。
这些年一直放租早就回本了,我妈到后来就变成佛系放租,挑房客,纯粹冲着交个朋友。

但租售比高的房子,一般升值空间很不咋地,我爸妈给我买过两套酒店式公寓,都是租售比很高,但升值不大行。
我结婚那会儿,爸没想过我会找个穷人结婚,以为我会找个门当户对上海本地殷实的家庭,对方也不用太有钱,跟咱家差不多就行。
结婚嘛也不要什么彩礼啥的,双方家长各拿300万出来,600万给小俩口付首付,买个1kw出头的房子,早点生个孩子,也算当年爸妈眼里的一步到位了。十年前,1千多万的房子,拿到现在看看,真的能一步到位了。

结果,哪晓得我找了个穷人,不仅没钱吧,还完全没有结婚要买房的脑子,我老公当时刚回国也没多久。
在美国结婚哪儿那么多事,没房就没房了,再说美国年轻小夫妻贷款买个联排便宜得很

想着老公家没钱,那我也不拿家里的钱好了,这样建立独立家庭,我们都更硬气,就这么拍拍屁股,俩人跑到北京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租房生活。
现在想来,如果不是突然要生孩子,我俩是不会想起房子这事儿的。

结果算了半天,俩人还是一致决定——买不起,继续租。
人生若重来一遍,早几年咬牙买了房,我们的人生又会怎样呢?
emmmm,房子当然升值好多好多啦

但是。。。
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我了
更不可能敢辞职创业
很有可能一辈子捏着几万块的死工资,手里都捏出汗来,背着房贷不敢从舒适区里跳出来
房子,不只是房子,背后是你对人生的权重排位
孩子,不只是孩子,它会是一列火车,随时突兀改变你的人生轨道。
无论你做什么选择
选了,就不后悔

如果不能选你所爱

就爱你所选吧
超值预售,限时限量开抢
最后一天,手慢无
如果你不知道我是谁👇
www.yuxiaoge.com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