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我和我的祖国》引爆国庆档,作为主旋律拿下31亿票房,比“建字三部曲”总和还多一倍,究其原因还是接地气,虽然还是国家民族大概念,但切入点够小巧,短短片名里有两个“我”,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主席写过一首七律《回韶山》,其中有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和我的祖国》大致映照着前半句,而《我和我的家乡》则聚焦“日月换新天”,被无数仁人志士保护的很好的祖国,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看看海报上的面孔与名字,张艺谋总监制,张一白总策划,宁浩总导演,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五组各导一段,国内一线明星基本到齐。
刚开场是悠扬的《我的祖国》,前天主旋律盘点,《上甘岭》里唱到这首歌时弹幕上一片泪目,“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条河,那就是祖国;乔羽的词与刘炽的曲真是绝配,在我心中这是非官方国歌。
我放一下,这首歌无数人翻唱过,听来听去还是最喜欢郭兰英老师的原唱。
我下面把五部分的剧情与点评简要一说,《家乡》和《祖国》不太一样,没有众人皆知的大事件,剧透还是挺影响观感,我尽量Hold着点儿写。
一、《北京好人》 导演宁浩
去年葛大爷演的张北京人气爆棚,干脆续集接上,上次希望张艺谋能给自己扫个镜头,今年却说拒绝了张导的邀约,牛掰格拉斯!

这次聚焦飘在北京的异乡人,一天老舅来访(因辈分原因张北京更老),说自己甲状腺出了问题,但没有医保不敢手术,张北京亲情上头就说你用我的卡,剃个秃瓢悄默声的去,谁也看不出来。
演老舅的是《平原上夏洛克》里,
把唾沫当发胶用的老哥占义。
《北京好人》是典型宁浩风格,以误会为切入点,把真情内核托出来,背后主题是城乡医疗,经过十几年投入,新农合已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人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没什么可说的,葛大爷是万能的,他无论演什么怎么演,老中青观众都能接受,这就是实力。
二、《天上掉下个UFO》 导演陈思诚
中秋之夜,贵州黔南阿福村惊现UFO,全国上下引起震动,《再进科学》栏目的老唐和小秦两名记者闻声而来,要查明UFO真相,他俩出场时浓浓的唐探即视感。

渤哥演个民间野生发明家,特色是发明“废品”,但凡有一点儿实用价值都算我输。
阿福村离著名的“天眼望远镜”只有15公里远,隐隐映照着“科技兴国”主题。
贵州这两年很红,以前是地无三尺平的老大难穷省,现在却成了全球数据中心,那些让人望之生畏的山间高架桥是奇迹般的存在。
这段拍的太疯了,不是我的菜,结尾我惊呆了,你猜年轻黄渤的扮演者是谁?又是彭昱畅!!我强烈怀疑导演在故意玩梗。
三、《最后一课》 导演徐峥
与子女住在欧洲的范老师犯了阿尔兹海默症,脑子里只剩下二十多年前在望溪村教书的回忆,儿子没辙,就打电话给望溪村现村长,希望帮忙场景还原一下1992年、那间破旧教室里的最后一课。
范老师曾是村里唯一的老师,语数外全能,在望溪村一呆十年,把最好的青春留在这儿,当年破衣烂衫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了村里栋梁,这个忙无论如何要帮一下,从而引出有笑有泪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催泪,范伟演的太好了,雨中送颜料那场戏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要说瑕疵的话,《最后一课》的结尾李易峰是不是相对于其他人太年轻了?但范老师演技满分,不耽误泪目。
几个笑料很不错,继《祖国》里被宋佳嫌弃,雷佳音此次又中招了。
四、《回乡之路》 导演邓超、俞白眉
故事发生在陕西毛乌素沙漠,曾是人人都想逃离的不毛之地,从小在这长大的乔树林刚上来是个油滑商人,师姐闫妮是风头正劲的带货女主播,乔树林就拼命舔,希望占个坑位卖自家“沙地苹果”。
这段的人物心理跃迁幅度最大,前半段乔树林满嘴跑火车很油腻。
后面大爱无疆,原来所有的市侩钻营都是面具,邓超是个好演员,只要有空间他就能发挥。
我个人挺喜欢《回乡之路》,可能是刚刚讲完《焦裕禄》,对防风治沙造福一方的英雄格外钦佩。
电影里明星太多太挤,顶流吴京老师只能演个卖羊汤的。
五、《神笔马亮》  闫非、彭大魔导演
阵容主要是麻花系,沈腾、马丽演对手,开头几分钟观感一般,觉得故事太扯了,一个机关里的画家,放着著名的列宾美术学院不上,非得下乡扶贫。
没想到啊,后面越来越好,笑梗频出满堂彩,沈腾不愧是长在笑点上的男人,麻花最好的作品效果也就这样了。
而且立意很高,之前四个大多跟“温饱”有关,而《神笔马亮》上升到“美育”,谁说农村不需要美?以后提起农村,不止是天然淳朴,还有精心设计构建的美景。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几个大公司的年轻设计师,走上街头免费为摆摊的摊主设计Logo,让人很感动。
马丽最后那句:“我的丈夫选择了伟大的事业”!我几乎就要哭出来。
《祖国》里有些沉重的东西,《家乡》的五个短片则全是喜剧,气氛更像春节档电影,喜剧比正剧更难拍,我个人是满意的,符合预期。
家乡和祖国是连在一起的,中国人对“没有国就没有家”这句话印象最深刻,现在国家强了,家乡自然会更好;每年的巨量转移支付、精准扶贫、各种振兴中西部计划,国家没有忘记几十年前对人民的承诺。
大家不要觉得“向前发展”是理所应当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原地踏步,倒退的也不在少数。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对家乡变化有感慨,先说说我的吧。
我小时候青岛是个不大的城市,从家到石老人游泳需要坐二十多站地,跟到天边儿似得,我家现在住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当初我妈买房我还埋怨,这破地儿猴年马月能发展起来?
短短十几年,现在青岛已扩大了N多倍,石老人踩两脚油门就到,跟朋友去郊区农家乐,大爷大婶和城里人也没啥太大区别,聊微信刷抖音,临走结账扫个码。
让最普通的中国人过上有奔头的生活,这是一项很伟大的事业。
那天还琢磨,我儿子闺女这代人可能没有我这代人幸福,因为我见证了国家从匮乏到繁荣的巨变,他们从生下来就物质富足要啥有啥,感觉活的都没什么戏剧冲突。
《我和我的家乡》总的来说还是挺值得一看,现在票房暂时落后《姜子牙》,两部我都看了,觉得《家乡》会反超夺冠。
有条件的话,带上爸妈去,表孝心的时候到了。(票请尽量在我这儿买
收工。
今天推个最近很红的“空气炸锅”,样品到那天我岳母兴奋坏了,天天炸东西吃,虽然味道肯定不如油炸的爽口,但真心健康,觉得吃多少都没心理负担,不做饭的同学买个送父母当礼物也不错,少油少盐身体好。
出乎我意料,这么厚实一个大家伙竟然价格不贵,推荐!

往期周末佳片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