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西北复仇记”系列的番外篇,主要和读者朋友们针对几个小话题来聊一聊。
    1、历史观
    2、十大元帅的指挥艺术
    3、授衔的考量
    4、“父辈的旗帜”是什么

    番外:广告和留言 
    三篇文章汇总如下:

1、历史观

    虽然在早期公众号的介绍里我们写的是“历史人物悲欢离合,时事政治人间百态”,但就近期和广告商们打交道的情况来看,大家基本都会把本号归类为“历史号”。
    既然是历史号,我们首先来聊一下“历史观”。
    经常有读者朋友在看完文章(尤其是付费文章)之后留言,大概含义是“没看到新东西”、“没有内幕”,“这不都是官方正史上写的嘛”。           

    的确是这样。
    本号的资料基本都来自网络公开的渠道,好些还是参考了“人民网历史”“中共党史(http://www.zgdsw.com/)”等官网的内容。   
    比如像这类文章:
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6-10/18/content_7250269.htm
    稍微有些“内幕”的,大都来自一些“回忆录”、“讲话实录”、“历史人物传记”和“党史书目”等。

    比如下面这本——

    一般来讲,越是小众流传的资料,尺度会越大一些。(微信平台给付费文的尺度就会比普通文章大一些,因为付费文很难流传起来)
    因此书刊的尺度,往往会比网络上的资料大不少。
    有些大家觉得很敏感的内容,其实都有公开出版的资料。
    连张某人在加拿大写的《我的回忆》一书,大陆都有公开出版,只不过封面用的是“黑底白字”罢了。

    再比如公认的“不可碰触”的那次运动,在《上海讲话实录》里也有好几篇的讲话原稿,可以从最一手的角度给大家呈现当时的情况。

    有的读者朋友想被推荐几本党史题材的书,我一般都会推荐杨奎松的“革命系列”(共4册)。

    像本号之前发过的一些文章,很多“思想”或是“出彩的点”其实都是从杨教授的书里汲取的。

    杨教授本人是78届高考的大学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部编辑。
    研究党史的最高殿堂,从来都是官方机构,而不是一心“搞个大新闻”的街头小报。
瑞金苏区时期的中央党校

2、十大元帅的指挥艺术   

    我们先来做个投票吧。
    请读者朋友们默念一遍,能把十大元帅按照排位背出来的朋友点个“Yes”,

    “指挥艺术”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本人而言,会比较佩服林彪和徐向前两位元帅,彭老总算七分吧。
    朱老总、贺老总的军事指挥生涯大部分在早期,限于当时的兵力和装备,可施展的空间比较小。

    叶帅一直作为“参谋长”坐镇中枢,几乎没有到过一线实际指挥,属于参谋类的军事人才。
    罗帅是政工出身的干部,跟军事指挥关系不大。

    大概算起来,主要就是彭老总、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六位元帅。
    徐帅的黄金年代在前期。
    早在鄂豫皖和川西根据地的年代,红四麾下就有七八万大军供指挥,这在红军早期是了不得的事情。

    之后由于站队的问题,才华没怎么得到施展。
    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才重新获得重用,主要战绩是平了山西老乡阎锡山。
    林彪则是从一开始就被重点培养的嫡系爱将。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简直就是被重点呵护和雪藏的“秘密武器”。
    从去苏联养伤,到返回延安,获得的关怀和特权简直无出其右。
    最终林彪也确实不负厚望。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之后,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完全倒向我党,“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我们周围有很多批判林彪指挥作战的文章,有的从四平一直批到镇南关。

    但这类文章大都是带着政治倾向去看待军事问题,是有失公允的。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一般都清楚,林彪在东野内部的威望非常高;直至文革开始前,党内的口碑也一直很好。

    另外,如果在军事指挥艺术的评价中算上大将的话,那么粟裕毫无疑问也是有一席的。

指挥作战时的林彪
3、授衔的考量

    首先大家明确一点,授衔的考量和我们今天创业公司分股权是一样的——越是早期的功劳越重要。

你要是能在1927年井冈山快断粮的时候送来十几担粮食,就够在1955年授个将官。
    解放战争渡过长江后攻城略地的,那基本上不了功劳簿。

    这非常的公平。
    就像当年马云在湖畔花园创业,被一个又一个风投拒绝、发不下去工资的时候,你这时去投奔他,那今天妥妥的亿万富翁。
    哪怕当时只是在马云家里帮忙打扫卫生、上街发个传单,也比今天入职的清华北大博士拿的股份多。       

    很多军迷朋友会为粟裕叫不平,解放战争打的最漂亮的就是华野,为什么粟裕不是元帅呢?

    原因其实就在于此。

    粟裕在早期的资历太浅了。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粟裕主动辞了元帅。

    这其实和上面的逻辑一点都不矛盾。

    粟裕为什么要辞帅?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懂得人情世故和辈分逻辑的人,而不是一介武夫。
    贺龙怎么不辞。
    贺老总中后期指挥的军事作战非常少,读者朋友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个代表性的战役吧?

    但就靠南昌起义这一把,就是个元帅,而且还得是“上半区”。
    这叫做“天使轮投资”……

4、“父辈的旗帜”是什么

    我们用当事人自己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人家曾经回忆往事道:“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有整过人,一辈子没有犯‘左’的错误。”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3/0627/c198452-21988449.html
    这里不能再往下说了,读者朋友们也莫再追问。

    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权来说,政治环境是为战略目的服务的。           
    这是一个大戏连连的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历史书上辉煌的一页。    
番外:广告和留言 
    这段时间以来次条一直在贴广告,而且都是质量不高的广告,很多读者朋友已经在后台反复表达了意见。

    本号没有“小编”和“老板”,只有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

    由于只是业余时间写写文,所以本身对自媒体这个行业的认识是不够的。
    虽然会把一些互联网金融类、股票类、壮阳类的广告拒掉,但还是避免不了几个漏网之鱼。

    像之前一篇西伯利亚挖猛犸象的广告(卖象牙制品),就遭到了读者朋友的强烈批评。

    在此表示歉意。

    今后准备这样改变:

    1、偶尔接几篇头条广告,还望读者朋友们多帮点击一下,作为鼓励。
    2、已经排上档期的次条广告还是要给人按时发完,之后会严格筛选,提高广告质量,减少频率。
    3、将每月付费文章的数量控制在三四篇左右,以1元付费为主。

    4、增加某几个领域文章的转载。
   最后,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留言中莫出现一些人名和职位,否则“留言”这个功能很容易被平台“没收”回去。
    感谢大家的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