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行读书看世界 亲子伴读课程
哲思领域 我如何看世界
6个探索主题 航海 第
这是童行学院第
55
本绘本推荐,推荐
龄组阅读,

但知识本身并不分龄,可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展开。
 周三
知识 📓
本文共计3650字,阅读需要6分钟
提供超过30分钟的高质量陪伴时光
孩子将了解:
海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想做什么就能去做吗?
跟随童行学院,一起阅读50本好书,思考100个好问题,带孩子一起童行读书看世界。
绘本推荐
当海盗船长小辫胡爷爷发出邀请时,杰里米·雅各布根本没多想就上船了。
海盗船上有宝藏、水手歌、无拘无束的生活,哪一样不是小朋友的最爱?
杰里米很快就学会了怎么当海盗。他把食物从桌子这头扔到那头,把礼貌和规矩抛到九霄云外,说话声音像打雷,再也不用按时睡觉了。这是他一生中最棒,最无法无天的时光。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当海盗也有不称心的时候。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冒险的梦。在学校要听老师的,回家要听爸爸妈妈的,没法一个人出远门,也没法像大人一样,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在孩子眼里,成人意味着自由。
可是,自由意味着为所欲为吗?自由有什么代价呢?通过这本绘本,我们想跟孩子聊聊自由伴随的风险和责任
同时,作为航海主题的绘本,本期的科学锦囊,我们会带大家了解一些有关海盗的知识。
📖 推荐理由
📚 名家名作:
这本书的插画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凯迪克奖得主大卫·香农。大卫·香农的绘本色彩浓郁,充满张力,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除了这本书,大卫香农的代表作还有《大卫不可以》《鸭子骑车记》等等。
本书的作者梅琳达不仅仅是一个童书作家,还是一位老师。她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小时候的经历和幻想。据说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梅琳达满口都是流利的“海盗话”呢!
💡 人生启迪:
孩子们总是在向往绝对的自由,这种生活无拘无束,不用再听从父母无休止的命令,但是当这种真正的自由到来时,孩子就会怀念起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甚至是唠叨。
这本书不仅能让孩子在幻想中过一把当海盗的瘾,也能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自由,以及自由的代价,从而更加珍惜家庭的生活
《千万别去当海盗》既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探险书,也是一本人生启迪书。
科学锦囊
📝 科学好问题:海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01
什么样的人会去做海盗?
海盗当中有不少人是看中了做海盗可以快速发财致富,还有另一部分人是因为穷困潦倒才干起了海盗的。
16世纪和17世纪的许多海盗,都曾经在商船或者站船上当过水手。他们大多并不是自愿当上海盗,而是被人强制拉到船上的。他们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生活极其艰辛,而且经常还会受到船长残酷的惩罚。
加勒比海盗
另外,还有不少船员是在船只被劫持了之后就自愿成为海盗的。还有一些人,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是被强迫加入到海盗船队中的。比如木匠、舵手等等。
海盗并不是都没有文化,事实上,海盗成员还包括精通航海技术的军官、医生、赌徒、冒险家、逃跑的和尚、没落的贵族、杀人犯等等三教九流的人。
02
海盗是怎么抢劫的?
海盗海盗,盗的意思是抢劫和偷盗别人的财物,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以古希腊罗马时期地中海上的海盗为例子来说说。
当地中海上的贸易开始繁荣时,满载货物的非尼基商船和希腊商船开始不停地在海上穿梭,地中海上就出现了海盗行为。
早期的海盗在小亚细亚半岛附近,他们在选择崎岖陡峭的海岸和爱琴海上的众多岛屿,驻扎下来,当做理想的藏身之所。在浅滩和近海岩石的掩护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海盗感觉到非常安全。他们经常埋伏在这些隐蔽的据点,等待袭击那些满载铜、银、琥珀的菲尼基商船。
爱琴海的岛屿为海盗提供理想的藏身之地
海盗也会在沿海一带抢劫,通常是这样做的:
他们让一名海盗埋伏在高处,密切注意来往的船只。当这名负责侦查的海盗发现值得抢劫的对象以后,就会向他的同伙发出信号。同伙接到信号以后,立刻就会跳进一种平板船上。这是一种两侧都有桨,而且速度很快的船。有些船只有20只桨,有些甚至有50只。这种船吃水很浅,不容易被浅海的暗礁撞坏。相反,路过的商船很容易被暗礁撞坏。
等到夜幕降临,海盗就在黑暗的掩护下开始行动。他们一般会化妆成商人或者游客,勘察好袭击的地点,出其不意地偷袭那些毫无防备的人,抢劫财物和人力。
配有许多桨的海盗船
03
海盗的生活真的好吗?
海盗船上的生活极为艰辛
船上有很多船员,因此甲板上总是挤得满满当当。生活很少有变化,每天的食物,除了发霉、不新鲜的干面包和干豌豆,几乎没有别的了。海盗偶尔才能尝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时候,海盗也有几只海龟补充一下营养,偶尔还会养鸡和猪。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在船上的饮用水非常容易变质。
海盗的居住条件也很差
到了晚上,海盗们就挤在下面的甲板上睡觉。那里的空气闷热发臭,令人窒息,而且还有咳嗽声、呼噜声此起彼伏。甲虫、蟑螂和老鼠四处乱窜。所以他们只有喝上几口酒,才能忘记船上的艰辛,于是海盗常常酗酒,许多海盗似乎从来就没有清醒过。
海盗船上的生活
海盗们的生活并不是毫无规矩。
酒喝多了,争吵也是家常便饭。为了避免暴力冲突,船上制定有严格的纪律。出海之前,全体船员都必须发誓遵守规定的纪律。常见的海盗船纪律包括:在所有重要的问题上人人都想有发言权;船上禁止打扑克,掷色子等方式的赌博行为;每天晚上八点钟必须准时熄灯,过了这个时间,如果谁想要在喝上几口酒,就必须到上面的甲板上去喝。海盗船还禁止妇女和儿童上船。擅自离船者或者是逃跑者都将被处以死刑,或者是被流放到孤岛上。
海盗船的行为规范
另外,许多海盗因为常年在海上航行,患上了坏血病。这是一种缺乏维生素引起的致命疾病。患有这种病的人通常虚弱无力,牙齿脱落,伤口也难以愈合。直到1753年,人们才知道,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可以预防坏血病。
在长达几个月的航行之后,往往有一半的船员死于疾病。因为船上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健措施,当一名海盗在战斗中严重受伤,需要截断手臂或者腿时,除了使用烧酒之外,没有任何麻醉药物。
可以做:
设计一艘海盗船
设计一艘自己的海盗船吧!海盗船和商用船不一样,需要身材小巧才能行动便捷;需要配置大炮等等武器;需要挂上神秘的旗帜,恐吓对手;还需要有地方睡觉。你心目中的海盗船是什么样的呢?快来画一画吧!
哲思锦囊
📝 哲思好问题:想做什么就能去做吗?
🎨 可以问:
1、雅各布怎样成为了一名海盗?
2、海盗船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海盗不吃蔬菜,不用礼貌用语,睡前也不读书?
4、你想当一名海盗吗?你觉得当海盗有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 可以讲:
01
什么是自由?
什么是自由呢?
孩子们,包括很多大人都会认为,自由是美好的,意味着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实际上,恰恰相反,自由不仅不是为所欲为,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约束
想象一下,你像《鲁滨逊漂流记》里的主人翁一样,去一座荒岛上求生。这个时候,可以说你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人管束,不需要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也不需要顾及别人,因为根本就没有别人。可是,这个时候,你需要自己种粮食、做衣服,盖房子,操持生活的一切。这样“自由”的生活,比城市里的生活要难得多。
荒岛求生的鲁滨逊
城市里,我们和很多人住在一起,虽然我们要遵循法律和道德法则,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可是,正因为和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团体,我们才能享受到其他人种的粮食、做的衣服等等。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自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但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它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02
自由伴随着责任和风险
在绘本中,小男孩杰里米的身上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刚登上海盗船的时候,他学习海盗语,不用吃蔬菜,可以尽情的玩,浑身是泥巴也没人催促洗澡,不用刷牙,睡觉也不用换衣服… …
可是,当他兴奋过后,想要睡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需要人塞好被子、需要人给他读睡前故事,需要晚安吻,需要人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抱住他,安慰他。而这些,都是海盗给不了他的。于是,杰里米很快改变了注意,不当海盗了。
海盗洒脱的生活的背后是危险和责任
读完绘本故事,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聊聊,自由伴随着责任和风险
自由可能意味着饥一顿、饱一顿。
自由可能意味着一个人应对危险。
自由就像是海盗船船长手上掌握的船舵,虽然往哪儿转动,全由船长说了算,可是一个错误就可能让整船的人(包括他自己)丧命。
海盗的自由也是责任与风险共存。
🚲 可以延伸:
“假如我是爸爸妈妈”
说完了自由的弊端,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权衡一下自由的利与弊,从而决定是否选择自由。
比如说,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个“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的小游戏。一起聊一聊,如果孩子成了爸爸妈妈,能够多享受哪些自由,又需要多付出哪些代价。
比如说,当了爸爸妈妈,就可以带上钥匙,去很多地方旅行,不需要向家长请示。但是,爸爸妈妈也不能想去哪就去哪。因为周一到周五要工作养家,周末还要陪伴孩子和老人,很难挤出时间给自己。而且,养家需要很多钱,这样,能花在自己身上的就很少。
亲子互换角色,会怎样?
再比如说,当了爸爸妈妈,就有更大的体力和承受力,去承受生活中的困难。大人不像孩子一样,弱势、无助,容易手足无措。这一点是好处。但是,这点好处也伴随着坏处。大人没法像孩子一样,遇到事情躲在父母怀里哭一场,或者像父母求助,他们就能帮忙解决。哪怕再大的困难,大人也有可能要自己承担,连听自己哭泣的人都没有。
爸爸妈妈也可以分享一下,如果自己变成了孩子,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愿不愿意承担风险,互换角色
童行tips
1、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回答,不要强迫孩子非要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当孩子对某一问题失去兴趣,也不要强迫孩子再回到问题上来。这些问题本身也不是一次能“解决”的,而是在多次的阅读中慢慢“消化”的。当然,如果你有其它的视角,也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探讨。
2、孩子可能不会跟着我们的设想提问和回答,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在同孩子问答的过程中,我们要表现出的是对他的提问和猜想的重视,对他勇于表达的赞许,对他探索的支持。
3、在跟孩子的问答过程中,我们也会被问到很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这也很正常,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这种时候,勇于对孩子承认“我不知道”,再同他一起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也是开放的求知态度。
往期伴读
已完结:第一辑&第二辑
更新中:第三辑
获取书单合集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分享和收藏童行的过往书单推荐,我们将童行学院全部推荐书单的文章集合在了一起。除了往期伴读课程,还有景芳、童行教研团队翻箱倒柜搜索的好书 📖
由于内容涵盖面广,数量较多,不便在文章中一一罗列,如果对书单推荐感兴趣,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童行学院”对话框中,直接回复“书单”,或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的「育儿干货」—「书单伴读」,即可🔍查阅合集。
这是童行亲子伴读课程的第71篇智慧分享。
让我们一起把大大的世界送给小小的人儿~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