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上周有米粉在群里吐槽,说早上起来时间本来就紧张,洗漱、准备早餐,喊双胞胎女儿起床吃饭。
她6点半起床,先去准备早餐,刚把米放在锅里,趁着煮粥的时间赶紧梳洗化妆,同时喊两个女儿起床。
说好的自己穿衣服,结果喊醒了大宝,二宝岿然不动;拍醒了二宝,大宝又倒头躺下了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母亲又急着上班,爸爸出差不在家,赶来支援的爷爷奶奶还没到小区大门口呢……
全天下的神兽都有一个共同点:越催越慢,把大人的话当成耳旁风。
穿个衣服能磨蹭半小时,写个作业花样就更多了,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嫌空调温度太低要披张毯子;字没写几行,厕所就去了三趟……
关于这点,米粒妈想先帮孩子说几句话:
时间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会的事情,时间观念不是催出来的,是教出来的。
时间观念跟自律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孩子未来能不能自律,其实基本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上,就是他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
包括孩子能不能理解事情有轻重缓急、掌握事情孰轻孰重,这些都是时间管理能力的一环,都关系着孩子未来不管是学习或是工作,能不能在deadline之前,完成要求事项、达成任务。
那么,几岁可以开始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许多儿童心理学家都建议, 3岁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如果能在3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孩子建立时间管理的概念,到了4岁,孩子能开始习惯一些基本的时间规范了。
到了5岁,这样的孩子就已经有基本的时间管理能力了。
如何让孩子学习规划时间?4个步骤的SOP:
1、训练:先教时间观念,再教时间分配
“时间概念”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在孩子还在幼儿时期时,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孩子“把活动所需要的时间量化”。
例如,可以做一个活动时间卡,然后告诉孩子,洗澡需要花15分钟、刷牙需要花5分钟、换衣服要10分钟、吃饭需要30分钟、读一本绘本需要20分钟……
每次要让孩子做什么活动的时候,就拿这个活动时间卡,告诉孩子,接下来的几分钟内,要完成这个活动。
不要小看这个“把时间量化”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会理解时间的概念。
比如,告诉孩子,还有15分钟我们就要出门了,孩子自然会知道,这个时候就不可能再拿着故事书要妈妈先讲一个故事。
因为孩子可能连衣服都还没有换好,那么这15分钟,他首先一定得先换好衣服,否则根本不能出门。
利用暑假剩余的这些时间,刚好可以训练孩子先建立起时间的概念,把活动需要的时间量化,接着才能进一步训练孩子包括规划活动、计划要做的事情这些生活自理能力。
2、计划:让孩子自主分配时间
米粒四岁的时候,经过儿童心理专家的建议,米粒妈每天给米粒2个小时自主的时间,让米粒自己决定这2个小时,他要做什么。
米粒妈会在前一天晚上跟米粒讨论明天的2小时自主时间内,他想要做什么?
不管是玩玩具、拼拼图、玩球、听故事、去小公园玩都可以,只是如果选择看动画片,最多只能看30分钟。
儿童心理专家告诉米粒妈,这样的“时间规划管理”训练,就跟教孩子“金钱规划管理”是一样的意思:
假设过年的时候,孩子拿到500块的红包,妈妈通常都会问孩子,这500块打算用来买什么?
多数的妈妈也会陪着规划,可能是300块买想要很久的乐高积木,100块买喜欢的那双雨靴,剩下的100可能想买一套绘本。
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在有限的范围内,他应该怎么取舍,哪些是他最想要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
时间也一样,而且事实上,时间更残忍,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一样,不可能更多,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到底要做什么事,就显得非常重要。
每天给孩子自主规划2个小时,让他选择他喜欢做的事情,他就能开始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对孩子是非常有价值的训练,你们一定都试试。
除了自主时间以外,米粒妈还会跟米粒讨论出学习计划表。
对于学龄前的小朋友来说,游戏是他们每天最重要的事,所以玩的时间分配得会多一些。
米粒妈一天只会画出2格,也就是说,一天最多要完成2样学习功课或兴趣爱好,例如,学习英文、跳绳、画画等,跟孩子讨论,然后列出来,就能在彼此都同意的状况下,按照计划进行。
因为计划表是孩子一起参与讨论出来的,配合度也会比较高。
经过小时候这样的训练,米粒很清楚每天下课回家到睡觉之前,除了吃饭时间、做作业的时间,他的自主时间有多少。
这么一来,不用米粒妈扯着嗓门喊,米粒雷打不动下课回家第一件事,自己拿出作业乖乖写完,而且一定不会拖拉。
因为他知道拖拉的结果只是压缩到他自由时间,他没有时间做他想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没有让孩子有自主安排时间的机会,总是帮孩子规划好,譬如今天从幼儿园接了孩子回家,妈妈可能会跟孩子说现在先吃个点心,点心吃完去洗澡,洗完澡可以玩玩具。
孩子总是被动地接受妈妈的安排,他们没有被训练有自主规划生活的能力,于是孩子当然就养成妈妈说什么,他才动什么。
甚至妈妈喊了10次,他才开始动,因为他习惯接受妈妈规划好的生活,没有妈妈在一旁“推波助澜”,孩子还真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3、经验:用玩乐去学时间管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总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要在10分钟内换好衣服出门?”“为什么我要在1个小时内写完作业?”
孩子们总会觉得,为什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可以慢慢做啊。
米粒妈这里有个百试不爽的独家秘笈,分享给你们:
我总习惯问米粒,“你现在玩桌游,需要多久?”
“你现在想去楼下踢球,你要踢多久?”
“离中午吃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你要玩哪一个?如果2个都要玩的话,你怎样分配时间?”
相对于要孩子选择一小时之内要学多久的英文、要练多久的琴,孩子会更乐意从玩乐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分配、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所以这是米粒妈自己的小技巧。
4、诱因:增加自由时间作为鼓励
孩子有自由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
就像米粒,他会一回家不需要催,自己就很快写好作业的原因是,作业写完了,他就有多出来的自由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是个很好解决孩子花太多时间呆坐在书桌前面,学习效率很差的方法。
最后米粒妈再给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孩子时间管理的小秘诀:
  • 3岁起,就应该开始建立孩子的时间感
米粒妈一开始是先跟米粒一起看时钟,跟米粒说,当长的那根针从12走到2的时候,就代表10分钟,也就是你要在这个时间内选好自己等下出门要穿的衣服,然后换好衣服。
当长的针从12走到6,就代表30分钟了,所以在长的那根针走到6之前,你得把饭吃完。
这能同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并建立时间感,感受10分钟、30分钟的长度,之后妈妈说10分钟内把房间收拾干净、或10分钟后出门,孩子会有具体的概念。
  • 帮孩子建立起时间前后的顺序感
孩子对时间的理解不是几点几点 ,而是“现在”和“不是现在”,所以妈妈要开始帮小小孩建立起“先后”的时间顺序概念。
在幼儿园阶段,米粒妈习惯跟米粒一起讨论出生活作息表,就贴在米粒看得到的地方。
每天按照作息表安排活动,其实就是在建立孩子的生活秩序感,包括吃东西前需要先洗手、听完故事就要睡觉,这些看起来很小的生活细节,其实都是为上学后有时间管理的能力打好基础。
  • 教孩子做To-Do-List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除了要上学、写作业、准备考试,还要上才艺班、打球、运动等等,那时候就需要更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
这时候孩子就必须开始学会抓重要的事情先处理,也就是事有轻重缓急,孩子一般都会想要先玩、再做功课。
教孩子把每天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写下来,做成To-Do-List,这样除了可以确保该做的事情都有做到,孩子也通过列出To-Do-List学会哪些事情是更重要,需要优先被完成的;知道“必须做”跟“想做”是两件事情。
孩子都喜欢好玩的事,妈妈只要想办法把“时间管理”变得好玩。米粒妈另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是:
像做周计划表的时候旁边让孩子自己加些图画,或是用孩子喜欢的贴纸。
更重要的是,排时间表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自由时间,绝对不能把行程排得太满,这样只会让孩子很累、妈妈更累!
米粒妈自己也是一个爱写计划表的人,从读书时期开始,列计划表是米粒妈觉得最不容易出错的做事方式,尤其米粒妈一天可以开7-8个会,没有每日计划表,日子肯定各种错乱。
每周阅读计划我也会列出来,今年每周基本能听2本书,想看我的书单举个手吧!
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对孩子来说更有说服力,看到父母有条不紊的安排时间,孩子做事也会更有计划,时间观念不知不觉就培养出来了
点个【在看】,和磨蹭说拜拜~
PS: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点击关注哦),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英文和数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