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的“坑”与“景
MATLAB、北斗:中国科技的短板与底气
文 | 沈淮
本文原载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20年6月刊
6月,炎夏来临,伴随着气温的上升,中美科技战也日益白热化,其中有两个消息令人关注。
一个是坏消息。6月12日,哈工大MATLAB(一软美国商业数学软件)被禁用,消息曝出,顿时引发热议并持续发酵。从光刻机到MATLAB,从华为到哈工大,从高端芯片到基础软件,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一步步从针对性较强的个别产业、企业发展到影响范围更大、打击面更广的科研、学术领域,并给中国的相关产业和科研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系列卡脖子的流氓行径之所以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乃在于中美科技的确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科技的短板也十分突出,这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另一个是好消息。6月23日,北斗的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至此,标志着中国通过长达26年的艰苦努力,使GPS对中国的战略钳制作用消失殆尽,更令人振奋的是,北斗也将在全球范围对GPS的垄断地位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6月23日,北斗的收官之星成功发射
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凸显了中国科技发展中一个屡试不爽的规律,那就是,别人卡脖子的东西我们自己往往发展得更好,别人放开让你用的东西却往往成为短板,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最终难以承受被卡脖子之重。
前一种情况不胜枚举,“两弹一星”早已为人熟知,即便在改革开放后科技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这样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1997年,德国盾构机开价3.5亿,维护工费每小时4000元,现在,我们的盾构机只卖几千万,销量全球第一;
2003年,荷兰绞吸船开价3亿,中国不得不自研出了天鲸号和天鲲号顶级绞吸船;
前几年,荷兰沉管技术开价15亿,中国自研成功并用在了港珠澳大桥上。
还有,高铁、5G.....以及刚刚收官的北斗,无不是在面对封锁、排挤、打压或嚣张的漫天要价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到了世界前列,进而成为改变产业图景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
2020年8月3日10时,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召开
后一种情况也不鲜见,温水煮青蛙,往往让我们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和危机感。我们不能不反思,为什么拥有百万码农、BAT等庞大规模互联网企业的中国竟然创造不出一款MATLAB,反而是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的游戏软件、消费软件大行其道?为什么一台光刻机就可以让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通信企业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这些致命的短板恰恰是在习以为常的安逸中不知不觉形成,并成为被打击的命门。
痛定思痛,未为晚矣。在这场没有硝烟却事关存亡兴废的中美科技大碰撞中,中国,并非没有底气。这个底气建立在几个牢固的基石上:
人才。中国目前每年理工科大毕业生数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总和,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庞大的人才资源和储备。
体制。中国科技既有采用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行政优势,又有市场体制下的利益驱动机制,二者互补,完全可以兴利而除弊。
资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类资本将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中美科技竞争的主赛场。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全球最大的市场,二者的结合,将为科技发展提供最强劲的动力和回报。
最后,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经典语录:“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而这,历史已经证明,未来也必将证明,正是中国科技的底气所在。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好文推荐
电子杂志
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优秀企业及产品推荐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林紫、娜娜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
策划部:孙国锋、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张萌、姜河
业务部:记军、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媒体合作等事宜,敬请加微信:Juice0212
投稿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13810322995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惠新东桥分部):肖均
· 大会负责人:周雷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语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