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新冠康复患者又检查出阳性,复阳是怎么回事?。(点击阅读:可怕的“复阳”,新冠患者康复后再次检测出阳性是为什么

前段时间写了不少关于中美对抗的文章,很多留言都是关于一个很具体的问题:针对未来的新国际形势,孩子的英语怎么办?因为我们读者大部分的孩子都还小,所以具体来说,就是我家娃的英语启蒙怎么办?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它的学习、启蒙其实
和数学语文科学这些基础学科不一样,跟每个家庭给孩子规划的未来教育、生活路线有很强的相关性
。一个马上 要移民去北美的家庭,一个在顺义上国际学校的家庭,一个在海淀准备拼高考的家庭,还是西部某小镇里的普通家庭。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同,适合的方式方法自然也不同。因此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后台问过几个读者之后,我们的判断是,我们大部分读者的规划是类似这样的 ——
在国内读小学中学,然后看情况是出国读本科,还是在国内高考,之后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留学读硕士博士。至于更后面的,就看孩子的个人选择了。
那基于这种比较普遍的规划,新的国际形势会对英语启蒙的规划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基于目前对国际形势的理解,对未来做几个预测,后续的讨论将会基于这几个判断。
首先,根据以往美国对华政策在大选年犯病,之后好转的常规模式,中美关系在11月美国大选之后,可能会有一定改善,但不会有本质的改变。反中已经成为美国两党几乎唯一的共同政见。无论是拜登,还是他选的印非裔副总统候选人,都曾经批过川普贸易战对中国不够狠,所以即便换拜登上台,也不会改变中美对抗的基调。
而美国作为中国这几十年留学的最重要国家,即便这10年有所下降,也占到了至少四分之一的比例。中美关系的不稳定甚至恶化,将会极大影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机会,也增加了留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毕业找工作的风险。

如果只是美国受影响,那么很多家长会将目光投向其他英语系国家。但英语系主要留学目标国,很可能和美国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美国的国际政策是天下布武,哦串戏了,是全球盟友,认为从东亚到中东,从欧洲到非洲,都有自己的同盟国家。但其实核心盟友,依旧是传统的 Anglo-Saxon 盎格鲁撒克逊联盟,也就是最近一些媒体总提到的“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所谓五眼联盟,其实也就是传统大不列颠帝国独立出来的几个以英国后裔为主的英语系国家。虽然这几家的内心也都有小九九,尤其是史称“川皇乱政”的2020年后都明显开始嘀咕,这些心态的细节很有趣,以后有机会再聊。不过目前这还是美国最核心的盟友圈,至少几个国家在大方向上依然会努力和美国保持一致。
比如这个月初澳洲独立研究中心CIS采访澳大利亚前总理Tony Abbott艾伯特的时候,问他为什么澳洲要损害自己的经济利益去帮美国对抗大客户中国。他的解释就是:作为美国的盟友,总不能让美国把脏活累活都干了吧。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目光也一直集中在学习和追赶美国身上,英语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甚至可以说唯一重视的外语。这也让英语系国家成为中国民众最主要的留学、移民对象国家。根据新东方的统计,所谓五眼联盟国家加起来,占据中国留学生比例的70%。
但如果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其他主要英语系国家又有可能会跟随美国的各种反中政策,我们将孩子的未来人生规划全押宝在去英语国家留学这个方向上,就有较高的风险了。
但我们之前分析过,中国和美国对抗所带来的变化,并不会是中国变成闭关锁国不和外界沟通,而是相反,为了对抗美国的封锁,我们要更努力的走出去,只是不再向以往一样只盯着美国,而是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视线。
从留学的角度来说,欧洲大陆国家、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的优秀大学将会变得更重要。
如果是从未来工作的视角,那可以探索的机会就更广阔了,具体的可以参照一带一路国家名册慢慢找。

这不是说英语变得不重要了。英语依旧是全球最通用的国际语言,这个趋势在可预见的将来,可以说都是很确定的预测(即便中国赢得中美对抗,因为语言差异太大,也很难在短期内让汉语变成国际通用语)。无论是去什么国家,英语仍然是留学或者工作的基本沟通技能。
但如果我们将未来孩子的备选目标,从原先的英语系国家,扩展到大半个世界,就会发现对英语的要求有一个重要的变化 —— 去英语系国家,那英语是当地母语,所以孩子的英语水平越高越好,越接近母语,意味着和当地人的沟通障碍越小,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遭遇的语言门槛影响越少,未来的发展空间越大。
但去非英语母语国家留学和工作,那英语只要能达到一般的沟通要求就可以了,不会因为你有一口流利的伦敦腔英语,就能获得多少加分。如果想在当地认真发展生活,去努力学习当地语言,这样才能破除沟通障碍的门槛,提高上升的玻璃天花板。
所以基于这些对未来的判断,我们认为在英语学习上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不会下降。即便未来文化自信心之类的飙升,我们仍然需要好好学习英语来了解世界,和外界沟通。所以一些读者问的,高考会不会取消英语,我们认为不太可能
但因为中国和英语系国家的关系会遇到比较大的阻碍,尤其是美国可能会针对中国留学生出台更为苛刻的留学、工作、移民限制,一些国家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去美英澳这些英语系国家留学,尤其是当小留学生的“性价比”会降低,因此
将英语按照“母语”学习的意义也会减少

那如果继续注重英语,但不需要当母语来学习,在学习安排上是怎样的变化呢?

把英语当一门普通外语来教学,和要按照母语级别来教学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需要达到母语级别,需要尽量早的在孩子生活中引入这种语言,这是因为人类学习认知一种语言的细微发音差异的阶段,是在很小的时候(一岁甚至之前),错过这个阶段,再学习分辨出母语中没有的外语发音就比较困难了。比如日本人分不清英文中的r和l,很多外国人分不清中文的q和x。
如果是想要让一门语言达到真的母语级别,就必须尽量掌握这些发言的细节。但
如果只是当外语沟通用,这些细微的发音就不会成为障碍
,毕竟日本人一口一个“阿麦力卡”,也没见米国人有任何理解不能的情况出现。

此外,语言是一个典型的“用进废退”的技能。想达到母语或者近似母语的效果,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在生活中日常使用外语听说的环境,否则就算小时候打了很好的基础,也会随着长期不使用而弱化。比如认识一些朋友很小跟随父母移民,虽然小时候母语就是中文,但因为日常学习社交中很少使用,水平逐渐下降,等到十几二十岁,中文就很难算母语水平了。
所以想实现让英语像母语差不多好,并不只是简单的小时候多读点绘本,或者小时候突击上几个月外教英语课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长期保持一个比较“高强度”,近似母语的环境,来“持续输出”。
“持续输出”其实是在语言学习中很重要,也容易被一些中国家长忽略的因素。一部分中国家长在教育中,可能喜欢和隔壁对标,所以容易出现阶段性的走极端模式 —— 这段时间看大家都学英语,就拼命想要把英语提升到母语级别;过段时间看到有人学乐器,就赶快买最好的钢琴找最好的老师;再过段时间又可能变成绘画或者某些体育运动。
这种阶段突击的模式,可能对某些科目有效,但对于需要长期耳濡目染的语言来说,却是效果很差的一种。
对于外语学习来说,重要的不是提前教育,也不高强度的短期启蒙,而是保持一个稳定的语言学习环境。

仔细环顾自己的周围,其实应该能发现:毕业工作这么多年之后,每个人现在英语水平的高低,很少取决于小时候是否学的早学的拼命,而是取决于长大之后是否有一个可以让你继续日常使用英语的环境。
所以如果孩子未来只是把英语当“外语”在使用,那家长需要关注的就不是2-3岁甚至更早怎么启蒙,如何报班。如果短期做高强度的学习投入,但因为时间、财力、精力等原因无法坚持,那不如降低要求,降低到一个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水平。
比如看看英语或者双语的绘本童书,比如看看英语的动画片,大一点看看英语的儿童剧。这样培养孩子日常生活中一定的英语接触习惯,并保持他的兴趣,可能是更有效的“外语”学习模式。
当然,上面的建议只是基于我们个人对于国际形势未来发展的判断,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认为中美关系会和好如初,或者已经安排好留学移民的计划,或者很笃定孩子未来就是去英语系国家留学。那这些建议未必适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看法或计划,那么我们还是认真再建议大家一次:不要将孩子的教育鸡蛋都放在英语系国家这一个篮子里。这个世界很大,拥有好的教育体系的国家很多,下一代的中国人也需要比我们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了。
转一张timeshigheducation网站总结的全球TOP800大学的分布图,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好学校的国家真的很多。减少对英语“母语级”教育的焦虑,其实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之后有时间,我们会继续聊一下,在排除掉这个焦虑之后,会有哪些更适合中国孩子的英语教育方式。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
教育
”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 教育是服务,底线是安全
  • 幼儿园禁止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 数学启蒙的赢家,和谁先数到100无关
  •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 皮纹测智商天赋?算命先生们还是省省吧
  •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 你是哪种育儿风格的父母
  • 清明,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请教会孩子去面对那些“可怕”的人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欧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Time Out
  •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 别了,毁在小升初上的华罗庚金杯赛
  • 给“少数派”家庭家长的育儿建议

  •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 数学好的人,怎么买保险
  • 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 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是去关注那些去不了清华北大的孩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