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了几篇,对英国的防疫政策进行了解读。
  3月27日金毛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至今已经10天。前几天他准备结束一周的观察复工,但当地时间4月6日晚,因病情恶化,约翰逊被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目前55岁的约翰逊目前意识清醒,之所以转至ICU,是为了防止病情恶化会使用到呼吸机。他所在的医院,是英国一家NHS公立医院----圣托马斯医院
  和约翰逊27日一起同时确诊感染的,还有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汉考克目前已经康复。
  关于英式防疫,还需要继续说

  约翰逊选择了一条最困难的路
  这条路,并非放任不管,而是更积极的面对。决策不容易,实施有压力,调整需决断,每个步骤,都需要共同的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压力。没有人们的积极理解和参与,这条路完全走不通。其难点主要在于:
一、数据要真实,才能有效应对。
  这个不难理解,可靠的数据是一切管理的前提。有了可靠的数据,就有可能在疫情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调整。
  英国人的统计非常专业,450年前自觉封村挡住黑死病的亚姆村,344位村民中死亡267人。三百多年前英国人的回忆录,清晰地记录了地区普通工人家庭每周吃多少、牛奶和肉,数据很详实每次战争中伤亡了多少人,失踪多少人,都有尽可能详尽的记录。
  英系国家都有这方面的传统,美国的越战名录、911纪念碑,遍布澳洲新西兰的各村庄的一战墓地,都有着具体的人员名录。
二、监督要全面,难以滥用权力。
  曾有人拿二百个专家的联名反对意见来嘲笑约翰逊的防疫政策,但他们不知道,媒体上充斥着对首相的各种批评和质疑,这是英国的常态。同时存在的,还可能有五百个专家支持约翰逊的防疫政策,甚至还会有不少专家批评约翰逊的防疫政策不够主动,他们要求让年轻人主动感染。
  谣言从来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竞争。比如,冠状病毒从哪里来?从蝙蝠来,从老虎来,还是从陨石来,都可以讨论。良好的社会不怕谣言,怕的是禁言,正是禁言导致谣言的泛滥。
  发达国家的媒体对本国的主旋律是批评,有专业新闻研究机构统计英国媒体对各国的褒贬指数
  通过万篇报道的大数据,我们看到英国媒体对自家的总体评价是负值,怼得比较狠的是以色列、土耳其、俄罗斯、伊朗等,对中国的报道相当的正面。
三、齐心共参与,没有人被抛弃。
  不惜代价的结果,就是最缺乏权利的群体会成为代价。现在英国感染人数众多,不止平民,还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卫生大臣,甚至包括现在怀孕的首相夫人,大家一起参与防疫,共同面对病毒。约翰逊前面是轻症,便遵照要求在公寓自我隔离,后面转危重,转至一家NHS医院----圣托马斯医院ICU,这也是普通英国公民的处置流程。
  有人以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约翰逊的病情,实在无法理解这么卑劣的想法。如果我是普通英国人,看到首相的医疗流程,心里会踏实很多。当一个规则,能够得到社会上所有人遵守,良好的秩序就能够建立起来,这样的社会才有团结一心的力量。
在强大的压力下能够以勇于承担、冷静理性、无畏牺牲的精神引领社会前行的人,叫做贵族。在一战中,伊顿公学毕业生战死率是普通士兵的2倍,他们炫耀的,早就不是拼钱摆阔、好吃好喝,而是责任与牺牲。
  优秀的领导者,不需要秀自己的肌肉,而需要展示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相比于前面摇摆不定的梅,约翰逊在脱欧过程中表现的坚定果敢已经让人钦佩,这次他领导英式抗疫展现了妥妥的英式贵族范。
约翰逊情况危急,英国抗疫也到了关键时刻。关于英式抗疫,我手绘了四种结果:
  蓝色曲线
  这是目前最困难最硬核,也是长远代价最低的英式防疫决策构想。社会管制状态在医疗资源上限与社会生产底线之间波动,以最小的代价直到疫情的结束。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对策,就会进入
  红色曲线A
  这是强硬抗疫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然后用强力压制,社会活动停滞打破底线,又进入新一轮震荡。但这样的曲线太过于理想,因为弹性应对需要满足前面说的三个条件。如果经济受到重创,就可能进入
  绿色曲线B
  这是当社会经历长期管制被迫复工后,已经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剧增,但大规模的流动又使得疫情重新蔓延,社会已经无力承担医疗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进个整体的困难时期。如果社会底子较差,那就会进入
  绿色曲线C
  这个时候,全社会主动进入“群体免疫”,医疗系统崩溃,经济基本停滞,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很可能社会进入失序动荡的状态。最后的解决方案,可能以战争或大饥荒结束,这是最差的情况。
关于疫情,该说的话都说的差不多了。全世界的疫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小半。目前来看,我们每个人接触病毒,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无论始如何应对,最后都会期望走英式防疫之路。无论英美法德,还是俄朝委伊,没有国家能够摆脱本次疫情的蔓延。最终走向哪个曲线,大家还是自行判断吧。
  祝愿约翰逊早日康复,带领英国人民早日战胜疫情。
  祝愿全世界的疫情早日平息。
  各位读者安康。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