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传播,前期中国抗疫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后面各国的对策也有不少经验和教训,人们对病毒的认知也得以不断深入。适时的小结和反思,可以让我们的思维不断改善。
  体温测试
  泛滥的体温测试是否必要?
  发烧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应对机制,有很多原因可激发,比如普通的感冒、感染或其它病症。如果是正常人,感觉自己发烧不适,会自己寻找帮助,自我隔离或求医。如果有人发烧了想隐瞒,也有很多办法,吃点退烧药或者冰敷一下即可。
  进出小区、办公地、商业区,每天会被体温枪测N次,这是大多数人目前的生活状态。一直想问一下,这每天几十亿次的体温检测,测出来多少异常个体呢?如此大规模的检测体温规定,是否有过认真的评估?是否浪费了大量的公共人力、物力和民众的时间?
如果没有合理的依据,应该取消绝大多数的体温监测卡口。只需要保留机场、商业中心、地铁大站等人口密集流通区域的红外监测即可。
  核酸检测
  普遍的核酸检测有意义吗?

  目前对核酸检测的争议很大,主要是准确率问题。综合目前的新闻报道,核酸检测的准确率跨度从20%到95%。从医学角度,低于60%的准确率可以认为检测无效,那更低的20%或30%准确率,完全就是忽悠骗钱了。

  即使是95%的准确率,100个病毒感染者里面有5个人被报道是阴性,实际上应该是阳性病毒感染者,这个叫做核酸测不准原理。抗体检测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是95%,那100人中有5人,虽然没有抗体但被认为有抗体,这个叫做抗体测不准原理
  基于这二个测不准原理,试图通过测试来阻止病毒的传播,完全是不可能。目前,CDC已经确认大多数(达80%)的病毒感染者可以自愈,说明轻度症状并不需要检测,那又何必搞大规模检测劳民伤财呢?同时,如果检测结果存在问题,那所谓的健康码有多大意义呢?
  基于上述测不准原理,普遍的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毫无意义。只需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检测即可。
医学与社会
  医学观点和公共观点有何差异?
  在一些讨论中,有人拿着柳叶刀的文章来说明对方不讲科学。拜托,柳叶刀说的是具体病例,是怎么去治病救人。传染病学讲的是怎么防疫,是怎么少死人。这二者都是医学范畴,是公共决策的部分依据,而不是公共决策本身。

  如果公共决策完全按照防疫要求来,那倒是简单了,全世界停航停工,所有人都呆在家里不准动,坚持二个月,这可以确保证短期内新冠病毒导致的伤亡到达最低。这下子医学的任务完成,但对社会并非好消息。
  如果真有这样的公共决策,后果是世界经济崩溃,社会陷入动荡。原来疫情可能引发十万百万级死亡,现在的次生灾害却导致千万级死亡。更严重的是,N亿人的生活倒退数十年,在贫困线上争扎,引发全球人道主义危机。这方面,张文宏医生有清晰的判断,在一定时间封闭后复工才是王道。
  公共决策,是二害相权取其轻。比如,二战末期,美国人在硫磺岛血战后,发现如要打到日本本岛,面对狂热的军国主义民众,本方需要伤亡一百万人,日方伤亡肯定是大几百万。于是,政治家决策投放二颗原子弹,虽然广岛长崎二个军工重地受到毁灭性打击,但这是代价最小的公共决策。如果从医学角度,那会聚集于核弹的损害多么严重,反对核武器的使用。
  所以,不要把医学观点混同为公共决策。但很可惜,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很多人仅仅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正常生活必须重启
  现在很多奇葩的规定,都是在群体恐慌中出台,以示对疫情的重视。
  比如,很多小区只留了一个门,其它门都强制封闭,这给居民日常的生活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请问,所有人都在一个通道聚集,难道不是增加了互相传染的概率吗?还有,超市一直开着,餐厅已经开了,人来人往的很热闹,但健身房却不能开,这是什么道理?有的医院更是如临大敌,不管三七二十一,所有病人先做CT、核酸或抽血,这难道不是人为制造拥挤和传播吗?
  根据目前的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今年美国30岁以下(0-29岁)年龄组中,只有78例新冠病毒死亡。说明一下美方的统计标准,一百多万确诊人数是指病毒检测阳性,而接近九万的死亡人数是指凡是病毒检测阳性的,不管任何实际死因,都算在新冠病毒头上。
  在疫情中美国年轻人的死亡概率,对比一下儿童溺亡数字,你会大吃一惊。从1999年起,美国每年平均有815名14岁及以下儿童因为无意淹死而死亡。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到30岁,淹死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病毒感染的危险。欧美各国的禁足令受损害的,其实是儿童和年轻人。
  随着对病毒的认知不断提升,我们的应对措施也需要调整。防疫不等于封闭,更不是全社会停摆。识别易感人群,比如老弱者和医护人员等,做好重点防护,其他群体保持社交距离,维持正常生活秩序,该上班就上班,该上学就上学,这正是瑞典等地的硬核做法,成效非凡。
所以,正常生活必须重启。只有社会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够有效地面对病毒的进攻。
  最根本的问题是
  谁对你的健康负责?
  是你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还是医生对你的健康负责?或是FDA(政府)对你的健康负责?
  平时,人们看来是自己负责的。吸烟是一类致癌物,国家卫计委说,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一百万,而全球是五百万每年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但人们不怕,烟民到处是。
  马兜铃酸同样是一类致癌物,会导致肾衰和肝癌,至今药典中仍有多个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收录,但人们不怕,还经常当药吃。我们看到,卫健委数据显示,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国。
  但新冠病毒袭来,人们一下子陷入了恐慌。很多人的理由是“人命关天”,其实表达的却是“人定胜天”。我们因为害怕病毒,人们完全交出了对健康的决定权。但生命就是一场冒险,对于天道,对于自然规律,人们只能敬畏。
  如果你对生活没有要求,仅仅是为了生存,那其实最好是不要出生,因为出生就有死亡的概率。走路会被车撞,开车有车祸,所以就不要出门。游泳会淹死,所以就别游泳。前面说了,年轻人被新冠病毒搞死的概率远远低于被淹死的概率,你还愿意被关在家里吗?
  再问一下,假设你已经知道了还能活多少年,那你会选择怎么活?这恰恰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却不敢面对的现实。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应该怎么活?请看下面的视频
  通过这次疫情,我慢慢理解了为什么欧洲那么多老年人平静地面对死亡。这些老年人并非被医院决定放弃治疗,而是他们主动签了承诺书,一旦出现重症问题,需要插管等严重损伤时放弃治疗。从他们的生死观来看,生命的质量远比生命的长度重要,他们要决定自己的未来。生活有尊严,死也要有尊严。
  确实,我们不能够决定自己的生,但是能够努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最后到达死亡。这里面的关键,是每人每天的睡眠、饮食、运动、心理,除去先天性的基因,日积月累的选择决定了每人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这次疫情,让我想明白一点。人类社会最可怕的敌人并不是病毒,病毒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人们面对病毒或类似困境后的群体恐慌。
  No sacrifice, no victory.
  Freedom is never free.
  勇气,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