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最近一直心情起伏,可能昨天晚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今天凌晨,很多人都无法入睡,他还那么年轻,还有未出世的孩子......
就像之前这篇文章说的,内心真的超负荷了,于是今天把微博卸载了,或许抽离片刻,才能平复:刷到太多负面信息,感觉太难受怎么办?
之前看到不少人聊到电影《传染病》,今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请小伙伴七姑跟大家聊一聊吧。
好希望永远看不懂的电影......
by七姑
正文共:6089 字 241 图
预计阅读时间: 16 分钟
这部电影上映于2011年,因为没有在我国大陆地区公映,可谓名不见经传,在豆瓣上迄今只有6万余人评价过该电影,电影的评分也只有6.8分。
一般来说,在豆瓣,6.8的分数就属于传说中烂都烂的挺平庸的电影,不出彩就不说了,连槽点也没啥。同时也因为是末日题材,想看个欢乐的,打发时间好像都不太合适。
如果,2020年的1月是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这可能是一部我永远不会去看的电影;
如果,2020年的1月还是一个普通快乐的春节月,
这也可能是一部迄今我仍然看不懂的电影。
可惜,没有如果......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如何在短短几天内席卷全球、带走上万千人的生命。(这个电影在美国分级是PG-13,属于儿童不宜)
首先,让我们跟着剧情梳理一下病毒扩散、传播的时间线。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电影采用了艺术的叙事手段,将伏笔埋到最后才解开。而我的梳理,会从病毒爆发前开始说起。下面的内容有剧透,介意剧透的就不要往下看了。
第一天:
这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出现的“答案”。
感恩节前夕,中国香港的某地,安姆艾德森公司的工程车正在作业,砍倒了树林,一群蝙蝠失去了家园。(砍伐情节安排在半夜,暗示着可能是非法砍伐)
其中一只蝙蝠找到了一颗香蕉树,从树上叼走香蕉,因为无家可归,它只能飞到一个猪肉养殖场厂栖身。
香蕉残渣掉入了猪圈,一只小猪吃掉了这点残渣。
很快,不知情的人类将小猪送入了厨房。
正在后厨忙碌的大厨,听说贵宾想要和自己合影,在围裙上简单地擦了擦手,就出了厨房。
来自美国的贝丝女士,和他开心地握手合影。
(七步洗手法了解一下)
字幕缓缓打出: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一例病毒感染、携带者贝丝女士为了赶回家陪家人过感恩节,从香港回到美国,从芝加哥转机。
在机场,她有些咳嗽和不适。
同日,香港有一位男青年下班后觉得不舒服。
一位不知道何时何地被感染的乌克兰模特飞抵伦敦,死在酒店的房间里。
当天晚些时候,贝丝女士回到明尼苏达州的家中。
在回家的车上她签署了一份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就是任职于安姆艾德森公司的一名高管。
回到家中,她拥抱了自己的儿子。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日本同事乘坐飞机回到东京,忽然暴毙在公交车上。
在香港的男青年因为难受,恍惚之间出门,遭遇车祸。
第二天,病毒已经造成2人死亡,1人间接死亡,确定病例4人,他们分别位于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
备注:因为电影中这几个病毒携带者所处的时区差别很大,其实很难用同一天的时间概念讲述。可能导演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整理了“特别长”的一天。
第三天:
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奇佛博士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旧金山,一位自由记者,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有名博客的博主艾伦来到报社,跟报社编辑聊到东京的死者,他坚信这是一场阴谋,但是他也有刻意的“设计”一些素材。
病毒的最早感染、携带者贝丝女士的儿子有些不舒服,被他的继父,贝丝的丈夫托马斯从学校接回家中。
贝丝女士也在家中发病。
并且很快去世。
与此同时,被委托照料的继子也死在家中。
第三天,病毒继续造成2人死亡,总计造成4人直接死亡,1人间接死亡,暂时没有显示出扩散的迹象。
第5天:
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相关病情的报告,回顾了一下近期发生的病例与死亡人数。
香港青年的妻子被传染,死于携丈夫骨灰回广东老家的城际大巴上,病毒又进一步扩散到了内地。
同时专家们发现了几个样本之间微妙的联系:
贝丝女士在芝加哥转机时见了自己的前男友,也把病毒传染给了他,他又传给了他的妻子。
法医解剖了贝丝女士的遗体,在脑部有了重大的发现,于是通知了相关部门的人员。(图片略血腥,请允许我略过。)
第六天: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奇佛博士必须展开工作了,他联系到了一位非常得力的专家米尔斯博士,将她派驻去明尼阿波里斯开展工作。(当年泰坦尼克的女主)
女博士只身赴险来到了明尼苏达。
此时托马斯先生已经被医院隔离了起来(他是第一位感染者贝丝女士的丈夫),他的女儿也赶到他身边希望给他支持与力量。
米尔斯博士开展工作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有部分官员认为她说的过于惶恐。
即便对与病毒和病情侃侃而谈,但其实面对这场奇怪的传染病,大家仍然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样本被寄回疾控中心,希望实验室能够给他们答案。
谁料到实验室也一筹莫展,于是实验室又将样本给到了旧金山的萨斯曼。
第六日艾莉博士等科研人员的总结。
第七日:
奇佛博士被官方找到,因为发病期刚好刚上感恩节,有部门怀疑这场病毒是生化武器,用来攻击美国官方
与此同时,部分小学关闭以应对病毒。
米尔斯博士
也开始逐一排查跟
贝丝女士
接触的人,首先从她的同事们问起。

结果在办公室的同事们倒基本没事,当天去机场请贝丝签署文件的同事却不幸被感染。

找到他时,他已奄奄一息,眼前的最后一个画面是急救人员向他跑来。
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的专家艾莉博士奇佛博士对于病毒的凶险达成了更清晰的认识:
考虑到安全问题,要求缩小研究范围,同时要求旧金山的萨斯曼博士停止实验,销毁样本。
第8天:
美国官方关于病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世卫组织也派了流行病学家到香港找出病毒的原点。
此时的病毒传播速度已经到了几乎失控的程度。
而且实验室拿病毒束手无策。
奔赴香港的专家基本已经确定贝丝是那个关键性的病患,于是提出调取相关监控视频。
旧金山的萨斯曼博士被要求销毁样本,但是考虑到现实情况,他背着大家偷偷培养成功了病毒,并且有了重大突破。
第12天
美国疾控中心宣布了这一重大突破,但这只是研究疫苗的第一步。
全球感染人数预估已超过800万。
博客主艾伦联合药厂放出连翘能够有效治愈病毒的假消息。

贝丝的丈夫托马斯因携带抗体可以出院了,但不确定女儿是否也可以免疫病毒,失去了所有的托马斯开始竭力保护女儿。
从医院离开的时候,他们发现医院已经一片混乱了,大量恐惧的民众涌进医院。
米尔斯博士和她的助手着手准备利用体育场馆建多个用以隔离和救治病人的临时医院。
但仍然没有得到当地足够的支持。
奔赴香港的专家基本确定了贝丝就是那个关键的病人,但是香港方面的官员觉得证据链不够清晰。
托马斯带着女儿回家,在新闻里他看到了更糟糕的数字。
第12天,有突破,有希望,却又那么阴霾密布。
第14天
米尔斯博士发现自己感染了病毒。
慌乱了一阵,她摸索着打开了房间的灯,又强撑着开始工作,主要要把和自己有关的病毒控制住。
接着她打电话求助奇佛博士,奇佛博士承诺要带她回家。
体育场的临时医院建了起来,米尔斯医生也被“关”了进去,而且没有等到奇佛博士承诺的救援。
在香港的专家确定了贝丝就是第一个病毒感染者和传播者。
她的助手的母亲之前感染病毒去世,悲愤和无奈之间他绑架了这位女专家,希望借此给世界卫生组织施压早日拿到疫苗。
为了控制病毒扩散,官方将采取非常严厉的管控措施。
他们计划秘密封城避免引发其他问题。
已经无力拯救米尔斯的奇佛博士将即将封城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女友,女友又告诉了自己的闺蜜,而且他的电话还被中心里的清洁工听到了。
第十四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被绝望笼罩。

第18天

之前最早关注东京病患的艾伦被捧上神坛,他发布了连翘可以治病的视频后,惶恐无助的人冲进药店抢购甚至“抢劫“连翘。
超市也被人“洗劫一空”,大家纷纷急着出城避难,却被堵了回来。

整个城市一片混乱。
艾伦仍然在散布连翘能够治病的信息。

米尔斯博士在临时医院去世。
在媒体采访中,疾控中心一直被质疑各处传出来的有效药,为什么没被官方认可。
奇佛博士让女友出城的事情被艾伦翻出用来攻击他,并且还用一个惊人的算法试图证明这一切的失控,是官方和疾控中心故意不让大家买到连翘的。

有关部门也展开了对于奇佛博士的调查。

第18天,失控,病毒、舆论、人心,全部失控。
第21天
最可怕的到来了,病毒发生了变异。

但疫苗研制仍然遥遥无期,只能换个方法,冒着风险尝试活毒疫苗。
全球局势也越来越严峻,死亡率没法控制,再生基数技术还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回顾一下米尔斯第一天到达明尼苏达时,跟当地卫生局官员科普什么是再生基数时的说法:
第21天,还不到一个月,病毒的变异再次让整个世界都乱作一团,一边乱,一边空空荡荡。
第26天

病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开始管辖,定时定点定量给大家发放食物,会出现混乱的场面。
仅在美国,死亡人数就突破200万。

各地也纷纷发生了暴动。

即便住在家里,都有可能被人持枪入室打劫。

拨打911之类已经超量,另外开辟了一条令人心碎的电话专线。
第29天
为了更好的保护女儿,托马斯到已经无人居住的邻居家找到一把猎枪,回家的时候发现女儿不见了。
当他发现女儿和男朋友在雪地里玩耍时,端起猎枪赶走了小男孩。
实验室的艾莉博士在给奇佛博士的电话中表示疫苗研制进展甚微,即便有效也要通过耗时的人体试验之类的,总之情况依然不明朗,结束时,她对奇佛说“圣诞快乐”。
挂掉电话,艾莉回到实验室,发现了一只被注射过病毒和实验疫苗,仍然活着的猴子。
她想了想,大胆地给自己注入了疫苗。
然后,艾莉博士来到了医院,探望她已经染病的父亲。
走过人满为患的医院走廊,她脱掉一切防护,做到了父亲身边,对父亲说,我为自己注射了疫苗,应该没事的。
这个圣诞节,一切都那么不一样。

第131天

对抗病毒的疫苗开始批量生产。

此时病毒已经重创了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随之而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无法忍耐等待。
在疫苗到达美国红十字会的第一天,一直被推到台前做新闻发言人的奇佛家就被打劫了。
他独自在家的妻子遭受了死亡威胁,等到奇佛回家,又被质问了一次:是否被那些人触碰过,毕竟,他们确实也是特殊阶层,明天他们就能拿到疫苗。

为了利益,艾伦仍然要引导人们抵制疫苗,去购买连翘。
结果安全局抓捕了。

第133天
为了更好的解决疫苗数量不够所引发的问题,决定按照生日摇号安排大家注射疫苗的顺序。
第一批幸运儿是生于3月10日的人。
托马斯的女儿抽中的是第144天之后,而她的男朋友将在3天后注射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派出专员去香港,用疫苗交换被绑架的瑞士女专家。

女专家在这个小小的村落给孩子们当老师,这里仿佛世外桃源,充满生机,仿佛从来没有被病毒侵扰,可是之前这里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村民。

疫苗到手,绑匪先给女专家了一只。

结果到了机场,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个世界上的绑架案太多了,所有人都想排在前面,疫苗根本就不够。所以他们刚才给绑匪的是安慰剂。

听到这里,女专家愣住了,起身离开,我想,她是想留下来,继续帮助那些村民和孩子们。
为了防止民众外出,病毒扩散,官方给不同的人分发了不同的手环,比如托马斯这种对病毒又抗体的人,就是可以在扫描手环后相对自由出入的。
此时的托马斯来到商场,给女儿买了一条闪亮的裙子。
艾伦的血液报告也出来了,他不曾感染病毒,所以他拍摄的连翘有助于治愈病毒的视频是伪造的。
但他仍然被保释了。
奇佛夫妇拿到了疫苗。
奇佛却把自己的那一只给了疾控中心清洁工的小儿子,根据法律规定,手环上有身份信息,所以没有给孩子手环。
回家前他给自己带上手环,骗妻子说自己已经注射过疫苗了。
第135天
艾伦恢复自由,仍然四处摄像、采访。
病毒仍然在培育,希望能够更好的找到突破口。
托马斯为关在家里100多天的女儿举办了一个迷你舞会,因为今天,是她的男朋友注射疫苗的日子。
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子对她来说,是安全的了。
托马斯看到女儿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
而就在几分钟前,他还哭过一场。

托马斯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相机,记录了病毒传播的那个瞬间。

02
为什么触动
100多分钟里,为了表现出病毒席卷全球和来势汹汹,安排了太多的人物,辗转了太多的地方,导致故事主线不清晰,叙事上有些散乱,但特殊情况的当下,它却是一部可以触动人心的电影。
如果没有最近的经历,可能很多细节我们看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大呼“太扯淡了”、“怎么可能”,可是......
有担心快递会不会带来病毒的:

用来隔离的体育场:
相关工作人员感受到了隐约的区别对待:
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片中是因为护士罢工)

大批恐慌患者的涌入导致医疗资源的短缺:
那些没有来得及说出的感谢与告别:

不经历这些,我永远不会懂,导演为什么要用那么多镜头来讲述那些看来普通的接触:

有为什么要给门把手、电梯、公交车扶手那么多镜头: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这些行为都会让这场病毒飞速蔓延:
还有奇佛博士在电视辩论上说出的内容:
在影片接近结尾的地方,奇佛博士选择将自己的疫苗给了曾经听到自己秘密的清洁工的小儿子,按理说他泄密的事已经曝光,清洁工威胁不到他,当他仍然选择了让出这份疫苗,注射完疫苗后,他和孩子握了握手说:
“我想病毒也不知道。”一句调侃,却字字扎心。

03
致敬在劫难中勇敢逆行的人
影片中的病毒比我们现实遇到的还要可怕很多,但在这样的情景下,依然有很多闪光的普通人。
比如远在旧金山的萨斯曼博士:
他的实验室安全级别只有三级,但是在餐厅,他观察到那么多危险的接触以后,敏锐地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不顾自身安全培养病毒。

成功了之后,本来可以发表,卖大价钱的他,只要一盒雪茄。
片中最令人唏嘘的,是死在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临时医院里的米尔斯博士。
在奔赴“战场”之前,奇佛博士承诺给她全力的支持:

可是她一直被各种力量拖着后腿:
她顾不上吃饭,睡觉,休息,每天都在面对坏情况和极坏的情况:

在最后一刻,看到隔壁床的病人说冷,需要再要一条毯子,她还是用最后的力气希望把毯子给对方:

最后,助手想要献给她的花,也不知道该置放于何处。

还有勇敢的往自己的身体里注射活毒疫苗的艾莉博士和她的父亲。

她的勇敢来自于她的父亲。

这位躺在医院里垂危的老人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他说女儿这样的行为太冒险了,女儿告诉他,每天都在冒险的是你:

这位伟大的医生之所以得病,是因为坚守岗位救治病人。
在活体疫苗成功投产即将发放的时候,奇佛博士问她,你在干什么?
她不要鲜花与掌声,她只希望她热爱的人和世界都健康。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每天都有人在做,他们是真的勇士。
影片并不不是以病毒结束而结束,只到疫苗发放的第三天,一切就戛然而止。
片中托马斯的女儿得知自己抽到144天之后注射疫苗,悲愤地说道:

托马斯安慰她说:
是啊,生活会渐渐回归正常的。
但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日子,不会忘记这些日子给我们的切肤之痛。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很戳心的话:

17年前你不怕,是因为你还是个孩子;
17年后你很怕,是因为你有了孩子。
如果可以,希望,自己永远看不懂这部电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