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格精酿「体外诊断专场」中,我们邀请了临床医生、药企研发负责人以及资深投资人,聚焦医疗行业中的体外诊断领域。
本期我们聚焦「 IVD 体外诊断创业」,三家公司创始人和两位投资人,围绕体外诊断创业这个话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好的合伙人是成功的一半。IVD 作为高科技领域,在选择合伙人创业具有天然的技术壁垒,除了技术能力的搭配以外,性格、资源和目标也是选择创业伙伴必须考虑的因素。
另一半则是赛道的选择,切入一个合理的赛道需要对行业有深入的认识。在 IVD 领域,我们讨论过的肿瘤、病原微生物、消费基因、自动化方向,哪些“过热”,哪些是大方向,投资人们也在活动上给出了各自的观点。
分享内容整理如下~
- 传送门 -
*安永管理咨询副总裁范佳佳女士关于“改革动向对体外诊断领域创业投资启示”的分享整理请戳👉这里
*圆桌讨论一「肿瘤 IVD 诊断」的分享整理请戳👉这里
*圆桌讨论二「病原体微生物感染」的分享整理请戳👉这里
分享嘉宾:
01
为什么会考虑创业?
王雅琦(锐讯生物创始人):因为当时在硅谷,硅谷的氛围就像传教一样,每个人都在说创业,好像不创业就感觉不对,就迷迷糊糊的创业了。
裴颢(墨卓生物创始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加入的组很厉害,大言不惭地说应该是微流控方面最出名的实验室之一。它有创业的传统,我之前的师兄做了 RainDance 公司,被伯乐收购了。我读博士过程中导师成立了公司,被香奈尔收购了。我们讨论要不然再做一些东西,正好赶上我博士毕业,就决定跟他一起做这个事情。
第二个原因,我也曾在创业公司工作过,很喜欢创业氛围。
李宗文(寻因生物创始人):我在博士毕业之后并没有去体系比较完整的外企,去的都是初创型公司,希望在初创型公司里能有更多元化的接触,包括各种岗位、工作职能,对外的、对内的,也希望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的机会。
基本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积累,一套东西学得差不多。这个时候正好碰上我的合伙人,两个人碰出非常好的想法,就创业了。
02
如何与团队一起合作?
如何打造公司文化来招募、留住人才?
王雅琦:我是做试剂的,我们还有个做设备的创始人,我觉得我做的最聪明的决定就是把他叫了过来。其他的核心高管也是通过他来招募的。
我本人比较喜欢合伙关系,觉得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对方的一些想法,能够各自在团队中发挥自己最大的长处。我比较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就找了一个跟我特别互补的人,这样的协作比较好。
再加上我的性格,用色彩学来说就是绿色性格,粘和型的,所以团队从成立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大的矛盾。最大的矛盾就是我们签投资协议的时候,之后我们都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比较少见矛盾了。
裴顥:我本身是做仪器的,缺的是做试剂的搭档。我们有两位做试剂,一个是纯生物的,一个是做试剂。
做生物的是我们实验室的另外一个北大的本科生,后来跟我一样,读博士的时候去了哈佛。我们之前非常熟悉,不但做过高科技公司的创业,还做过消费化妆品的创业。知根知底,交流起来没有任何的摩擦和信任问题。包括另外做试剂的浙江大学访问学者,也是比较信任的。
现在因为有很多生产,我希望在国内找合伙人。
我的想法有两个,一是我从我的同学中找,二是从我朋友、朋友的朋友中找,通过这种熟人介绍的方式,再加上有一定的时间接触,会比较稳妥一点,因为这个职位比较重要。如果这种职位或者说这个人出现问题的话,对公司的打击就越到后面越是致命。
李宗文:创业初期大家都是熟人法则,这个时候团队凝聚力是最好的,出现的内部困难会很少,因为都是对过去人格魅力的积累,包括对创始人的认识,对项目的看好,所以这些人聚到一起,初期困难可能会很少。
在过去的工作中,他们曾经跟你一个团队,性格或者做事的方式是类似的,你怎么待下属的,你下属自然会知道,无论他是投其所好还是怎样,他会按照这种套路来做事,这种团队是好的。
但团队在扩张时会发现差异,因为不同的老板带出来的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柔和性格和刚烈性格会在团队融合时出现问题。
面临这种问题,有时候团队会认为你在做清洗,但实际上只是做业务、讲事情、安排工作,有的人不适应,他可能就会走。这时候可能会引起团队不好的氛围,所以要去考虑是用制度还是用人性去把团队给黏和在一起,我想这可能是将来我们三个都会面临的问题。
03
跨国企业与初创公司分别面临哪些挑战?
赵瑞林:我上一家公司是 Illumina,再往前是赛默飞。我其实也在小企业待过,也创过业。
我经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这样说?都面临不一样的挑战,外企从外面看是高光,内部还是有很多狗血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怎么跟美国总部去沟通,其实更多是中国地区的代言人这个角色,归根到底还是解决人的问题。
初创型企业管的事也很杂,各有各难的地方。
我觉得对于成熟企业,高管的职责应该是打破条框,怎么把事情做成,因为成熟企业的条条框框特别多。你要想加快速度,这些条框都是约束力。
那反过来在小企业,不规范化、甚至完全都没有规范化的东西,发展到后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制度从无到有,一个新公司,没人用 SOP,慢慢问题多了,就逼着用 SOP。
04
什么样的创始人&业务领域,更受青睐?
1. 企业家精神最重要
赵瑞林:我们还是花很多时间看人,要想好他能把这件事情带到什么地步,如果到了那个地步,后边是不是还有资金上的后续,因为投的时候和公司现在的发展很可能完全不一样了,但他是否有能力转型,是很重要的。他要有这个能力,就会一直跟着大的形势走。
每个公司都会遇到波折,所以创始人有没有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矫正能力,能不能不断地锻炼自己,我觉得也非常重要。
我觉得创始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企业家精神,思想要积极向上。别一上来就跟我讲,世界就是黑暗的,问题就是这么多。世界是有很多问题,但是归根到底你要有阳光的心态。
把任何一个公司从小带到大,你必须得有正能量的思想理念,必须得真正扛这些事,真正一点一点地带着团队走,带他们度过很多难熬的日日夜夜。
2. 体外诊断领域的业务机会
赵瑞林:我觉得今天活动列的这几个,应该说基本都涵盖了,比如病原微生物、消费基因。肿瘤现在坦率讲,有点感觉像热过劲了,又回归理性。
一体机还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包括样本前制备,从 blood in 到 report out,这个东西要做好。因为测序起点还是很高的,近阶段很难跟 Illumina 或 Thermo Fisher 竞争。
但是你可以围绕着它做,前制备能不能做得更自动化一些,后面解读能不能更好一些。市场相当大,但是做好也不容易。
05
创始人眼中的投资人什么样?
王雅琦:我觉得中外投资人有比较大的差异,美国投资人比较喜欢 tool(工具),他看到你这个产品如果卖给谁谁谁了,他就两眼放光
但我聊了很多中国的医疗投资人,他们比较喜欢试剂盒,像我们这种如果只做设备,而没有切到医院去的,他们不理解,因为他们觉得中国的设备都是投放,中国的设备都是买国外的,为什么要买国产的,进医院投放那肯定是不赚钱,如果你试剂盒里面没有做注册证的话,以后公司不会有盈利。
这是我体会到的比较多的,投资思维和偏好可能是跟国情有关吧
我总结了一下,国内的投资人喜欢问到三个问题,做什么试剂盒,注册报到什么程度了,要和哪些医院合作
美国有产业背景的投资商,像丹纳赫、Thermo Fisher,基本上不会问这几个问题。他们就把你的产品拿出来看,跟一些市场上的大头比,比如 Bio-Rad,性能优越在哪里,在中国做哪些客户,如果投资或者收购了,怎么补充我的产品线。他们也说看不懂中国一些做应用的、做试剂盒的,反而我们这种做产品的,看得比较懂。
要说我的偏好,当然是喜欢看得懂我们的投资方。但是我们现在市场扎根在中国,所以自己也在做比较多的思考和转型,是不是我们需要做到下游去。
我们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我们这一帮创始人是生命科学仪器出身的,对中国的临床市场其实很陌生,但我们在这个融资环境下,或者说市场环境下,可能要做一些调整,这是比较有挑战的。
我们跟外企也不太一样,国外的做这种设备的公司切下游的话,对本土企业的威胁比较小。但是像我们这种公司,如果从上游到下游全部都做,那意味着我们在国内要失去很多的合作伙伴,包括现在来找我们谈合作的试剂盒厂商。
因为他们要进医院,选大品牌都很慢,所以选国产的。但是如果我告诉他,你要做的试剂盒我也要做,那他马上就走了。所以说这个东西也是我们在不停思考的。
赵瑞林:我觉得王雅琦说得都很在理,中国和美国确实是有这个差别。但是反过来我也觉得这些东西都还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中,比如十年前回来的海归和现在再回来的海归不一样,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侧重点不同。
比如我们讲基因编辑,有些基金就把几个大牌的教授都跟个遍,这也是一种投资办法。十年前医疗投资在中国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国外的模式复制回来做一个一样的。
现在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国要创新了。而且确实是每隔十年就一代,这一代人的诉求和想法也和过去不一样,也不仅仅是为了生活的苟且,还有远大的理想。所以从基金层面上,肯定更愿意支持大家的这种远大的理想
裴颢:我觉得有这么几类:一类看你的背景不错,然后想跟你聊一聊,但是可能你去聊的时候,他也没多想投你,就是挺好奇的但也听不懂,对这样的投资人我也就不会再花时间跟他多聊了。
一类是,真的不懂但愿意给钱,即便不能带来很多资源,我也非常高兴。
还有一类是个人投资人,不是这个行当里的,但个人资源比较多,也把你当成一个能够发展的新星,去对接他的资源。对我这个在美国待了十年的人,了解中国社会是蛮有用的。这让我思想不断地去改变,让我变成一个真正融合西方思想和中国思想的人。
我想得很简单,我回来创业如果只带着西方的技术和西方的思想,那要我这个中国人干什么;那如果我又不带西方的思想和技术,那又要我干什么。所以只能把握好这个度。
李宗文:像刚才裴颢说的,很多投资人听这名字挺时尚的,但只是跟你聊一聊,建立一个初步的联系。
也有很多投资人非常想了解你的东西,但是他真的没有办法去了解那么深,双方会产生很大的沟通障碍。这当然也有可能是创始人自身的原因,没有办法将复杂的事情讲成通俗易懂的白话。
现在投资人比较审慎,虽然你讲的我也听懂了,但是我不太了解的地方,不想下注,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原来帮一些机构去看项目,因为我过去做前端也做过后端,我首先会看他的产品,因为我最关心的就是公司的产品,或者说未来的产品,应用场景、产品所具有的特质、将来有可能变成什么模样,这些东西很关键,定位要非常地精准。
看完产品我才会去看技术到底有没有可及性。产品和技术对我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判断和把握的,但是对于人这一块,可能是赵总比较容易把握的。因为本身我是一个助理的角色,所以我只看我清楚的。
赵瑞林:我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希望初创型企业给我们一点时间,现在新东西太多了,说老实话我根本学不完,所以给我们一点时间。
当然我再怎么学也学不过你在这个行业里边的这些东西,否则我懂那么多就直接去做了,肯定最后还是得建立对你的信赖,互相学习,就得磨,对这件事情的认可程度是个渐进的过程。
  - 推荐阅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