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溜溜妈
转载:跑马溜溜的妈呀
青年时期的路途选择里,一直有一个长久未决的争论:本科毕业后,到底应该先工作,还是先读研?
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有完全的发言权,因为很少有人两条路都走过。但是经历了本科毕业后读研、工作、现在又读研的我,不但有发言权了,还想得特别的明白!
我的答案很坚定:本科毕业后,先工作,再读研。
关于教育,我们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知识改变命运。在这短小精悍的六个字里,什么最能触动人的神经?

对我来说,是“改变”二字。这两个字太让人激动了有木有!我和先生都是高考的受益者,虽然社会阶层并没有本质改变,但至少,我们有机会做出和父辈不一样的选择。
因为“改变”二字,教育变成了一个人人梦想的阶梯,越高越好,越早越好。读完本科哪里够啊?人人都是大学生,都在一个高度,那可不得再来个硕士,早早爬高几级,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经历了一路直上的18年求学之后,我到达了教育能带我走到的最高点:找到北京一家好公司的好职位,拿到比本科生多1000元的月薪。我高兴地和所有考试、论文、书籍说再见,教育,就这么结束了。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然后,我就这样把它甩了?!
我以为,人人都这么做,我也理应如此。直到现在,我带着帝都的寒风和吉隆坡的热气,戴着结婚戒指和“溜溜妈”的名头再次走进校园。
提前来校上暑期英语课的这些天,我终于找到了最让自己舒服的状态——教育充实着生命,生命也回馈着教育。
这话听起来太缥缈,举几个栗子。
01
前天下午,我做写作课的作业,读了一篇《非英语母语人士如何打破玻璃天花板》的文章,按照老师的要求写篇短文,需要总结文章的三个大意,做出两点回应,再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文章很短,意思也很清晰,我以为这就是一次例行的练习,直到最后要提出自己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心中的确有一个从未得到解答的疑惑:英语,只是一个表达工具,还是,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这个问题从我开始工作就一直有:英语水平不上不下,跟美国同事开电话会都插不进话,总部老板来做分享我也完全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自然地交流,安慰自己说英语就是个工具,却始终突破不了它带给我的限制。我如实写下问题,等待周五课堂上一起讨论。
能不能找到答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提问的力量。能在一份日常作业里,有这样的提问练习,实在是很欣喜。
02
昨天晚上,我去听了开放给所有人的讲座,负责学校暑期项目的老爷爷演讲题目是:“未来属于最会讲故事的人——谈美国几大著名的法庭审判”。简单来说,老爷爷给我们讲了四个案子,共同点是辩护律师通过讲好故事,扭转了判决。
最后的提问环节里,大家问的都是案件该怎么判。我一边囫囵吞枣地听,一边心里纠结:要不要提问?我有一个问题,但这是几百人的讲座,没有话筒给观众,第一个提问者就是声音不够大,导致提问效果很差。更重要的是,我从来不在讲座后提问。
只是勇气突然在某一瞬间占据了上风,我举起了手,老爷爷刚好看到了我。于是,我站起来,用最大的音量说“Do you think……”,老爷爷毫不客气,“Cannot hear you!” 我心中骂了句“尼玛”,然后就扯开嗓子喊出了我的问题,英语说得就惨不忍睹了,但大体意思算是表达出来了——“你认为在高科技和自然科学领域,讲故事和在法庭上一样重要吗?” 老爷爷说:“答案是绝对的‘是’!”
好吧,我费半天劲,问了个答案绝对肯定的问题。这不问了等于没问吗?!小心脏依然在砰砰乱跳,却是有一点厚脸皮的阿Q精神——我提问的目的本来就不是真的想问问题,而是想在这个几百人的大讲堂里突破自己。于是觉得他怎么回答都无所谓了。
老爷爷接着回答问题,确切地说,是借我的问题做了这场演讲的总结。他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结尾,让我又有一点觉得,这个问题问得还不错。
03
讲座后回到家,我开始做文化课的作业,一个45分钟的纪录片,主人公是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孩子,他们的肤色通常介于黑人和白人之间。肤色带来身份认同问题——他们到底是黑人,还是白人?
这两年和朋友聊天,最常谈的就是——要不要留在国外?我至今也没有答案,但是在众多考量因素里,身份认同是我最大的顾虑,尤其是溜溜的身份认同。视频里,黑白混血儿面对大学申请表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的种族:亚裔/黑人/白人/拉丁裔/其他”,纠结万分,最后,她选了“白人”。尽管两分钟前她还很骄傲地说:“我是黑人。”
这样的撕裂和纠结深深刺痛着我,每个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无法用国家、政党、民族、故乡的概念来简单划分。然而没有让自己接受的身份认同,那份孤独感,难为外人道也。
这样的体会,我在第一次硕士学习的两年中,从来没有感受到。因为那个时候,自己太年轻、太单纯,也就太苍白。
怀着一颗学知识的心,却从来不知道知识和我,有怎样的联系;从来不知道,我的心里有哪些热爱、哪些恐惧、哪些渴望、哪些脆弱,于是,也就不可能感受到教育和生命的共鸣。而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共鸣需要不同的生活体验来激发。
教育,是有层次的。基础教育要按时做,所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该做就做。但是,之后的教育,不管是硕士、博士,还是职业认证、个人兴趣工作坊,它们绝对不是基础教育,绝对不是下一段人生路的垫脚石。它们需要和我们的生命交织,在我们生命进行的过程中,因时因地插一脚进来,震颤一下心灵,滋养一下大脑。所以,它们没有该做的时间,没有必须做或者不做的定式。
后续的教育也许更像旅行,什么时候想去了,什么时候有钱有时间去了,说去就去吧。
当生命和教育能够彼此理解的时候,便是最美的瞬间。
按我往常的习惯,这么嘚瑟的感受不轻易发。谁知道正式开学后会怎样?谁知道等我找不到实习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会不会推翻一切对读书的赞颂?谁知道冬雪纷飞万物寂寥的时候,我还有没有对这里的喜爱?见光死的事儿见得多了。

但正是因为未来难料,此刻的真实感受便更值得记录。也许,当我在漫长冬夜中怀疑人生怀疑理想的时候,再翻翻这篇坐在图书馆大落地窗旁,面对窗外芳草碧连天时写下的文字,会记起这些最初的感动。
相关阅读:

作者:溜溜妈,转载:跑马溜溜的妈呀。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