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暴露出了什么问题?(点击阅读: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突发疫情中,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三文鱼

在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小学衔接阶段,有一个经常引起家长不解甚至不爽的事情:那就是在幼儿园不教汉语拼音的,而在小学教育中,汉语拼音又是比较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提前学习拼音。但教委三令五申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拼音。不过很多早教机构或者幼小衔接机构瞅准这个商机,推出各种学拼音的课程,满足家长需求。
于是就出现了,教委越不许教,家长越拼命想学的奇怪剧情。其实,这里的问题在于,教委只是粗暴的下达“不许提前教拼音”的行政指令,并不解读说明这种要求背后的教育理念。所以从家长的视角来看,这只是教委耽误自己家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又一“罪证”。
但事实上,在幼儿园阶段,为了感觉上多“识”字,过早的引入汉语拼音,对于学前启蒙教育阶段孩子的汉字认知,既无必要也无好处,反而是有弊无利的。

既然要聊为什么幼儿园不应该那么早教拼音,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拼音是怎么来的,是为了什么。
汉字是表意象形文字,和其他的拼音文字不同,记录的是“意”,而不是“音”。这样的好处我们说过不少次,就是即便远隔万里,或者上下千年,口音完全不同,文字还是可以相通的。这是保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且基本保持大一统的基础之一。
但有优势就有缺点,比如很难确认“标准读音”,这让不同地方的中国人聊天闲扯相当费劲,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很难了解古汉语的读音。
汉字历经了数千年的变化,不仅仅是字形变化,读音也在变化。举个栗子:“二”在古代一定不会读成“èr”,而是应该和普通话中“ni” “li”相似的一个音。这个音在粤语等南方方言甚至日语中都有保留,在普通话中也能找到痕迹,比如声旁是“贰”的“腻”,还是读ni。原意是“二”的“丽”字(麗,两只鹿)读“li”等等。
现代普通话中古音残留的很低,所以读起古诗词还没有很多南方方言上口。其实如何弄明白古音一直是中国人头疼的事情 —— 汉字不同朝代读音差别很大,看看日语就知道,因为不断引入不同朝代的中国文化,日语中一个汉字恨不得有八百种读法,吴音、汉音、唐宋音......

这种纠结直到清末才好些,学者陈澧通过研究古代韵书的方式,才逐步的了解和复原汉字在中古时代的读音体系。但也在清末,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
清末东西方文化交流发展迅速,大量中文人名、地名需要音译成西方文字,而同样的汉字,往往因为不同地区读音不同,翻译也千奇百怪。
比如都是姓黄的,在英文中,你看到写成Huang的估计是说普通话的大陆人,写Wong的估计就是粤语区的,如果看到一个大部分中国人不会读的Ng,那八成这位黄家人是说闽南话的。
比如这位黄凯旋,既然叫Benedict Wong,那老家八成就是香港了。
因此,统一汉字读音就是众望所归。20世纪初,当时的北洋政府推出了“注音”体系,也就是我们常在台湾看到的把b、p、m、f、d、t、n、l 写成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的写法,虽然对于大陆人来说,这些看着很像日语假名的东西很别扭,但其实这些注音符号还是颇有古意的,算是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风气。比如 ㄅ(b)就是“包”字的异体字,ㄉ(d)则是来自“刀”字的小篆写法。
但注音只是一种特殊的标注读音的符号,在中外沟通翻译的时候,一样存在需要转换的问题。所以注音还需要一套“国语罗马字”方案来对应,很是折腾人。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筹划推行了用拉丁字母直接标注汉字普通话读音的方案,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拼音。
相对注音来说,拼音简单易用,用英文键盘打字很便捷,加上中国大陆这些年影响力逐渐增强,汉语拼音已经基本成为了汉字翻译的基准。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中文也逐步使用了汉语拼音,台湾也开始逐步放弃注音,改用拼音。
那这样一统江湖的“汉语拼音”,为什么不适合学龄前小朋友用来认知汉字呢?

因为拼音不是用来“认字”的 —— 它是用来“读”字的。
让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教孩子认字,是为了什么?
这个答案不难,认字认字,就是要让小朋友“
认识汉字
那怎样算认识呢,认识的意思是了解每个汉字对应的含义,将汉字的外形和含义联系起来,以后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阅读中再次看到这个汉字,可以迅速明白含义,阅读理解。

但拼音并不能帮助孩子实现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它的目标是让我们,即便遇到不认识的汉字,也能知道这个汉字的怎么读,可以读出来和他人沟通。
可能这么说比较难理解,我们来做个反向类比吧:汉语拼音是用拉丁字符来标注汉字发音,其实反过来,我们也见过用汉字来标注拉丁字符发音的。
.
.
.
.
.

就是这样:

这种直接用汉字标注英语的学习法也有优点,比如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很多服务行业人员就用这种方法突击学习了不少日常对话,提高了服务外国游客的能力。而一些没有英语基础的成年人要出国旅行,也可能用得上。毕竟问一句“砍唉掰伊特太可惜福瑞?”就可能省不少钱呢。
但似乎没有什么英语早教机构用这种“注音”方法来做启蒙教育的吧。
同样的,汉语拼音很有用,但这主要是用来学习汉字的普通话发音,方便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相互沟通,以及顺便为了以后打字聊天做准备。但了解一个汉字的读音,并不等于认字,也不是认字中的核心。

不管是汉字,还是英语,儿童认知词汇的核心都是明白词汇的含义、用法。

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不会读,或者读不对,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它。
比如,在一些名字中出现的“”字,很多中国人都不会读,或者读不对,我们也是查了词典才敢确认这个读 “jué” 。但不会读完全不妨碍我们明白这是个玉的意思,如果想起来“王字旁”其实是“提玉旁”,就明白这个字其实是两个玉了(珏是一对小玉环)。
但如果不明白含义,只知道读音,那这个汉字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表音符号而已,就像“涐瑷焱謃”。
学前汉字教育不学习拼音,不是简单的减负而已,而是希望在启蒙阶段让小朋友了解汉字的基础:字形、结构、字源、含义。
在100年前,推广中文的官方标准读音,让各个方言区的中国人可以顺利沟通这种任务,当时只能靠公布一套标准注音、拼音方法来实现。但在互联网时代,随便打开电视、手机、iPad,到处都能听到普通话。汉语言发展的探讨也已经从推广普通话逐渐变成了保留方言遗产
所以,近年来针对学校语文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已经有很多人在呼吁降低拼音题目在语文考试中的比例,不再纠结各种小众读音、多音字。这其实是对的,因为纠结易读错汉字的读音本身没有太多意义,说不定过几年错误的读音就变标答了(点击阅读:修改读音没问题,只要高考别再考拼音题)。
就像英语中的英音美音澳音都没什么对错分别一样,中文本就有太多的方言,一个字有多种读音是正常的。普通话只是官方读音而已,和方言之间并不是什么对或者错的关系。事实上如果以“原汁原味”作为标准,现在的各种读音估计都是错的,而且普通话可能错的更远一些。

回到今天的标题 —— 为什么幼儿园教识字却不教拼音?
因为小朋友要学的是识字,而不是读字。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
教育
”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 别用识字卡破坏孩子心中的汉字之美
  •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 教育是服务,底线是安全
  • 幼儿园禁授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 数学启蒙的赢家,和谁先数到100无关
  •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 皮纹测智商天赋?算命先生们还是省省吧
  •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 你是哪种育儿风格的父母
  • 清明,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请教会孩子去面对那些“可怕”的人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欧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Time Out
  •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 别了,毁在小升初上的华罗庚金杯赛
  • 给“少数派”家庭家长的育儿建议

  •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 数学好的人,怎么买保险
  • 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 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是去关注那些去不了清华北大的孩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