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不易,点击上方 少加点班 “设为星标

年纪越大,业余时间越少。今天的社会,又少不了学习。
时间稀缺、学而无涯,两者矛盾尖锐。
缓解的思路清晰。
时间是常量,不好动,那我们就从另一变量下手——知识。
只学最优质的知识,如何?
思路行得通。但我们得先确认两点:
知识存在优劣之分么?
如果存在,但知识毕竟是摸不着的抽象事物,不像骡子和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我们怎么区分优质与劣质?
问题一,显而易见。
需强调一点,早在前互联网时代,关于内容产业,就存在一条「史特金定律」:“任何事物,90%,都是垃圾。”互联网后,内容开放,优质内容急剧稀释,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不加筛选随意“学习”,我们极易吞食劣质内容,你不想为了一粒花生米吃下榴莲壳吧?这提升了我们区分知识优劣质的紧迫度。
那么,怎么区分知识的优劣?
顺带提下,说某些知识“劣质”,未必是因为它“错”或“误导”
不易进食,不好消化,亦属于劣质
我们不妨先拉出一匹马跟骡子对比下:
C12与C13,知识的轻与重
我们先看几个初中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
  • 一切物质由原子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电子很轻,带负电。
  • 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取决于该物质电子的个数。
*比如6号碳,8号氧元素,之所以称为“碳”“氧”是因为它们包含6个及8个电子。
  • 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源自原子核内的改变,而化学爆炸(炸药)的能量源自原子的外层电子的改变。

……
你或许早已将上述知识点抛诸脑后,这很好,说明你大脑健康,当年的学校教育鲜少让学生真正「理解」过上述知识,不理解的记忆,大脑将之清理释放资源,合情合理。
显然,上述知识符合“不易消化”的标准,堪称劣质知识。
那这个劣质知识的优质版本应该是什么?就四个字符
C12 、C13
C是碳元素,12、13是碳元素的两个同位素。
我们看下,为什么仅凭着“C12、C13”的提示就能动态建构上述知识:
首先,无论是12还是13,既是碳元素,说明它们化学性质一样否则就不是碳),原子核不同,却仍是相同化学元素,说明物质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电子。
其次,化学性质相同,但科学家却能分辨12与13,那么通过什么分辨呢?质量。12、13正是原子核的质量数,这逆推出与原子核(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轻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联系现实中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及质能方程,我们不难推测,核能源自原子,化学能源自电子。
任何具备一点常识的人,都能凭着这个极致精简的“提示信息”C12C13逆向构建上述知识。
上述过程发生在我们思维中,它不依赖“死记硬背”,而是逆向还原的动态过程
这个例子很直观,从学习者视角看,表述同样内容的知识,也存在优劣之分
我们从中可初步一窥优质知识的特征:
不仅符合我们的直观思维,还能从尽量少的信息线索中,像考古学家一般,引导我们的思维逆向复原大量的知识
这种逆向复原的动态过程,我们称之为“理解”。
我们不妨复盘下上述“C12、C13”的例子,看看是什么因素使它比化学课本枯燥陈述的“劣质知识”强。
不难发现,这个“提示信息”就是高度压缩的知识,它可不是巧合或某些人拍脑袋的产物,简洁的背后,其实是源自于大量思考跨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及现实观察之后做出的“标志性洞察”。
我在专题“科学让你变蠢了么”谈过“人类理解力”问题,人类理解的实质是借助感官信息“重现”复杂的信息结构
我们能轻易理解感官信息,因为它就源自我们的视听闻的五官直接接受的信息,比如,我们知道“碳的化学性质”,我们都见过烧烤中的碳,燃烧的火焰,很好关联。
从感官信息到信息结构的“翻译”过程,却只有知识多元化、生活阅历丰富的专家能够胜任。
*专题:深度思考你学不会 有详细剖析,此处不深究
谈到这里,我们就找到辨别优劣质知识的绝佳突破点了——我们不从知识本身下手,而是从创作该知识的人下手
不难理解。毕竟,既然目标知识是我们需“学习”的对象,说明我们不具备直接评判其知识优劣的能力。
所以,我们只需像一个挑剔的红娘那样好好评估下作者即可。
评估哪些方面?
主观态度、客观条件。
评估作者的主观态度
我们现实中接触一个人,很好判断对方态度。但是,接触作者不现实,我们只能通过作品的字里行间推断作者创作时的“态度”,怎么做
我们不妨借鉴下职场中工作态度好的员工,他们有什么特点?
勤奋、友善、尽责?或许对,但感觉没谈到点上。
我认为是,他是个有「原则」的人。善始善终、对事不对人、保证工作品质,这些都是原则,是个人品牌。我们很容易直观感受到这一点。
比如,「少加点班」就收到一些企业家朋友的评论,“你不是在做内容,是在做内容品牌。”虽然这些评论高估我了,但我的确无意中往这个方向靠拢。
同理,我们很容易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态度
在知识创作中,态度端正的「原则」是什么?
替读者考虑,但不取悦读者。
一些人会混淆两者,但它们有着天壤之别:
替读者考虑,是站在读者视角做陈述,尽量用读者理解的语言将问题解释清楚;
替读者考虑,是提出一个观点前,先自我进行反复批判、查证,以免误导读者,浪费读者时间
取悦读者,同样是站在读者视角陈述,但考虑的却是给到读者想看的答案,读者想要的答案,通常是简易、可操作、不用动脑、答案唯一、画饼甚至令人上瘾……这些都是获得利益(销量、阅读量、粉丝等)但以损害读者心智、时间为代价。
取悦读者,走的是量而不是质。
略微有价值的文章,至少需经历:选题-预研究-批判-研究-搜集-构思-动笔-修改……等一系列环节,每个环节耗时无数,我观察很多个人创作者,竟能保持每日一篇,还宣称“内容深度”,天才恐怕也难以做到。
取悦读者的内容,很好识别,推文高频、内容浮夸、速成功利。这里不再举例。
但还有一类知识,它不取悦读者,却也不太替读者考虑。
任何一名成熟的学者,都明白“知识的诅咒”,即对于学懂某事物的人,他已经无法感知到,不懂的人眼中,该事物的样子。
为了尽量减轻知识诅咒的影响,一个有原则的知识创作者会在作者立场与读者立场间反复切换;其次,会尽量动用想象力、关联感官可见的事物来诠释概念。
这两个过程,都颇为耗费精力,需要大量“做功”(再次说明高频内容不靠谱)。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C12、C13”,是“用心”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讲,读者越是简单的吸纳复杂的概念,说明作者创作知识的过程越不简单
这类不顾知识的诅咒,不替读者考虑的典型特征有:
  • 写的晦涩难懂却不作解释;
  • 针对的是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基础的知识却不作说明;
  • 看似内容丰厚,但总是以概念去解释概念,鲜少关联感官可触可及的日常世界
这些都是不为读者考虑的表现。
你或许注意到了,破除“知识的诅咒”,把复杂的概念压缩成简洁的提示信息,这不是光凭着「主观态度」能够克服的。
没错,最后,我们讨论下,优质知识创作者需具备的客观条件有哪些。
英雄出少年,良师出中年
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评估作者的客观条件,比如专业、研究以及职业经历等等?这里存在信息不对称。
我给到大家一个莽撞但却非常有效的识别策略:先看年纪
我当然很清楚,“自古英雄出少年”,但请回归咱面临的语境——最大概率遇上优质内容知识) 。
少年的优势是什么?创新、反抗、行动力,但绝对不是“分享知识经验”,这是客观要素决定的。
少年”缺乏足够的时光沉淀多元化知识及现实阅历对知识进行浓缩——这是创作优质知识的充分条件,也是一门工艺
*此处没有任何贬低年轻人的意思,切勿误读,请回到语境中
*如果你是研究“年轻人的世界”去研读年轻人的作品,这是另一码事,请勿混淆
 *“少年”中肯定存在具备多元化知识、阅历丰富且乐于分享的专家,但遇上的概率相对低
牢牢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最大概率狩猎优质知识,我们面临的现实语境:
1.我们的业余时间极其有限
2.当今世上已发布的“优质知识”穷我们几辈子都学不完
在这种语境中,“一竿子打死”未尝不是一个简易优秀的决策方式,我们可以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中挑一个股票,干嘛要去买彩票呢?
没错,严格来说,任何知识,无论多“劣质”,多多少少都存在闪光点,但是,如果我们能选择在富矿山中淘金,为何要去沙漠里碰运气?
许多人挑选内容并未考虑作者年纪,我们看看当下互联网、出版圈那些“热门作者”们的背景,30岁甚至25岁以下,有光环却没多少社会阅历的年轻人占了挺大比例。可见多数读者鲜少考虑作者背景的问题。
你或许会提到新兴行业的知识,新兴行业属于年轻人,但就我个人观察,哪怕是新兴行业,年轻人分享的知识多数适合“了解下行业”,就其含金量及洞察力而言,整体偏低。
我回顾自己看过的知识专题及书籍,品质一流的内容,其作者年纪范围从年长我十几年到几千年。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已经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了,但他出版《人类简史》时也36岁了。
你可以自己去书店做个测试,哪怕是成功学书籍,年长的作者水平普遍高年轻的一个档次。
村上春树(借《挪威的森林》永泽之口)曾言“未死满30年的作家作品一律不看”,看似偏激,却不无道理。
当然,并不是说老头老太太们分享的就都是好知识,在任何群体中,滥竽充数、拼凑论文、专著评职称专家的人也数不胜数,那么,剔除掉“年轻”之外,接下来该怎么筛选?
简约而不简单
科学界流传着一个思想实验:某次大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被毁灭,只能留一句话给后人,为协助他们尽快恢复科学文明,我们留下的这句话该怎么说?
显然,这句话最好能用最少的词汇复原最大的信息
物理学家们最钟爱的答案是:
“万物由原子构成,它们是些小粒子,永不停息四下运动。”
这个思想实验特别符合本专题的研究——优质内容,就是高度压缩的知识精华,它绝不是晦涩的概念,而是绝佳的提示,像C12、C13那样,是创作者思维努力后的极致精简
譬如我在上篇专题,“功利知识与非功利知识的本质区别”中,浓缩了一句话作为标题——大猩猩把一条咸鱼钉在树干上。
顺着这句高度浓缩的「提示」,“猩猩”、“拿锤子”、“鱼”,看过的读者就很容易逆向复原整篇专题的思想
那么,从读者角度,我们怎么从字里行间判断作者为内容进行大量做功压缩呢?
敲黑板划重点,此处是全专题的灵魂
抛出命题,赋予读者逆向解压信息的冲动
这类命题,实际上就是个知识精髓的压缩包,前面提的“C12、C13”,“只留下一句话给后人”都是实例。
*但它们发挥“逆向解压的冲动”,需放在上下文语境中,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刻意体现其“震撼”之处,这里重在发现这类优质内容的共性,协助大家更好的辨认。
下面再举三个例子,协助大家找到感觉:
1.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向盲人描述蓝色
*评析:这个命题,作者动用丰富的想象力,跳出惯性思维,横跨了认知科学、语言学、思维运作等几个领域 。
2.法国思想家内斯特·勒南提出的一个命题“逻辑排除了细节,但真相只存在于细节中。”
*评析:这个命题,既联系了科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又对人类过度简化倾向提出警告,同样超越了惯常思维 。
3.如果我们跟一个100光年的外星文明交流,我们要聊什么才有「意义」?对话一来一回最快需200年,哪些人类社会的命题在200年后还有意义
*评析:这个命题,作者进行丰富想象,横跨伦理学、人类学,倒逼人类反思自身文明的内在定义。
……
我们综合评估上述例子,会发现,能让读者产生逆向解析欲望的优质内容,它其实撕裂了一道全新的视野,展开了一幅全新的信息模式,点亮了一个独立于我们惯常思维体系之外的“外部系统”,弥补我们思维的死角、盲区
这种逆解析欲望,根源上或许来自不完备性定理的隐喻推导:“一个系统引发的问题,无法通过这个系统本身彻底纠正。”
就像两个人争辩总得需要一个公立第三方做裁判一样,我们迫切需要这个第三方,所以产生了逆向解压信息的冲动
显然,一个优秀的知识创作者,要提出这类全新的洞察,既需要一技之长还需要跨界,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生活充满情趣,因为情趣是想象力的源泉优质知识离不开想象力
所有这些,我们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都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官把握。
具体的表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划线频率」来评估。
比如,我看到一些震撼我的关键句时,通常会划个线标记下。如果一篇文章看了千字左右、或一本书看了四、五页都没有多少值得我「划线」的点,那我就视其为劣质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高门槛的甄别方法,比如,内容是否逻辑自洽、或者借鉴贝叶斯定理的推导——是否多维度评估论点等等。
但这些内容都太复杂,从为读者考虑的角度讲,一股脑挤在本专题中,过犹不及,咱以后有机会再细谈。
尾声
对生命以尊重,对知识以残忍
我们把辨别内容优劣的要点再总结一遍。
从知识创作者入手,字里行间,评估他的主观态度、客观条件:
  • 取悦读者-剔除
  • 内容高频-剔除
  • 内容晦涩、堆砌概念-剔除
  • 作者年纪小-剔除
  • 缺乏逆向解压欲望的论点-剔除
嗯,我很清楚,以上标准,苛刻、偏激、残忍、一票否决、血腥满满
三人行必有我师,没错;
只要能让我获得新知的内容都对我有所获,也没错;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以“C12、C13”理解大量平庸的概念陈述,如果我们能够从老姜中得到更劲的“辣”,我们为何要对平庸的知识妇人之仁呢?
各位,各位,请回到我们的现实语境——我们时间太稀缺了,而现存的优质内容,哪怕以最优化的方式筛选出来摆在你面前,也是穷吾辈一生亦无法参透。
切记,任性是强者的特权,我们多数人绝非强者,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既然有所选择,为何不对你的大脑好一点?
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对知识以残忍,才是给生命以尊重
*老读者建议,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惊喜

相关专题: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