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来的是的蛋挞仔卷儿妈的文章,她的公众号是【蛋挞仔麻麻】

“三岁看大”,可能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非常荒谬。根据一个三岁娃娃的表现,难道就能预测他一生的发展和成就?这个说法虽然太过绝对,但至少说明了一个关键点,即“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至关重要”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非常赞同这个关键点。有不少妈妈为了宝宝这三年的成长,宁愿放弃工作,全职陪伴。Burton L. White在《从出生到3岁》前言中就阐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我们从最近的工作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到一个孩子满14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孩子在其头3年中是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是已经走上了会遇到麻烦的道路。
到满2岁的时候,孩子今后的大体情况就很清楚了。等孩子到了27个月的时候,我相信就很容易看出他是为在6岁时上学做好了最适宜的准备,还是会出现语言、智力和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从出生到3岁》,Burton L. White,P2)
然而,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头三年到底重要在什么地方呢?如果家长做得不够好,会具体伤害孩子哪些方面的发展?今天,我根据自己以往的所读、所学,将这个问题理一理。

首先,出生后的头三年,是孩子生理飞速发展(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力、感官等)的重要时期。
从躺到坐、从爬到走,每一步的变化都激动人心。对于大运动方面的变化,一般只要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及活动空间,幼儿之间发展的差异不会太大。
当然,除了基本的需求外,如果家长能够在合适的阶段提供更好的养育条件,比如游泳、平衡车、滑板车等,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非常有利。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会比同龄的小孩更壮实、跑跳能力更强,甚至个子更高等。 
精细动作的发展差别较为明显,这取决于养育者是否有意引导孩子进行练习以及提供了多少的锻炼机会。比如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穿绳、绕珠、折纸、剪纸等技能,而没有接触过的孩子则会更迟才能学会这些技能。锻炼精细动作对于儿童的手眼协调、注意力、手部肌肉的发展及控制都有很大的好处,也会影响到之后的绘画、写字能力。
其次,孩子的头三年,是认知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时期,包括智力上的攀升、语言水平的不断进步、自身气质的逐渐定型、自我意识的萌芽等。来自瑞典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婴儿期和学步期高质量的养育,与小学期和和青少年期较好的认知、情绪及社交能力有关(Anderson,1989,1992;Broberg et al.,1997)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关于婴儿与学步儿人格的理论指出,婴儿的心理健康成长取决于养育质量,父母温和、敏感的养育行为,以及对冲动进行控制的合理期望,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对养育者及对世界基本的信任感。如果孩子在头几年对养育者未能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没有形成自主性,那么在成年之后则难以与他人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表现为对他人过分依赖,或者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
医学上有种疾病叫“非器质性发育迟缓(nonorganic failure to thrive)”,这是因缺乏关爱而导致的发育障碍,一般出现在幼儿18个月左右。症状为身体消瘦,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常用退缩行为,但在生理方面正常,没有导致发育失常的器官。倘若这种处境一直持续下去,婴幼儿会瘦小体弱,表现出长期的认知情绪困难(《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P137)
当然,一般处于比较极端无爱的家庭环境才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比如父母经常性忽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冷漠甚至打骂、侮辱等。如果儿童长期处于被情感剥夺的状态,则可能造成“心理社会性侏儒症”,表现为身材矮小、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骨龄不成熟,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P230)
再次,孩子出生后的三年,是与养育者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依恋关系,指儿童与养育者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最先应用至人类的婴幼儿与养育者身上,后来成为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熟知的理论。鲍尔比将安全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阶段(0-6周)

这个阶段婴儿对外界所做的反应基本都出自本能,用简单的方式同外界发生最初的联系。他们通过啼哭表达饥饿、身体不适等,以此获得食物或者母亲的安抚。此时婴儿还未与养育者建立起真正的依恋关系,陌生人和亲人(包括母亲)对他们来说并无差异。

2.正在形成依恋阶段(6周-8个月)

随着婴儿认知的发展,以及与养育者越来越频繁的接触,他们开始同养育者逐渐建立起亲密关系和信任感,和养育者的互动模式也逐渐成型。这种信任感和稳定性正是安全依恋形成的基础。月龄越大的婴儿,越能分辨出养育者与陌生人的不同。到了8个月左右,大部分的婴儿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苗头。
对于这一点,我清楚地记得蛋挞仔5个月大时发生的一件事。某天晚上我和仔爸出门办事,把蛋挞仔托付给了爷爷奶奶。我们出门之前,蛋挞仔几乎没有什么反应。等我们回到家时,看到他正在哭闹。爷爷奶奶说,就在我们离开没多久,蛋挞仔便开始哭了。我赶紧接过来,神奇的是,他马上就停止了抽泣。这是自蛋挞仔出生以来第一次表现出类似分离焦虑的症状,也是我头一次感受到他对我的依赖。

3.明确的依恋阶段(6-8个月到18个月-2岁)

这个阶段,婴幼儿对养育者的依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养育者短暂离开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症(具体程度如何,跟婴幼儿本身的性格和气质有关),体现为哭闹、情绪不稳定等,或者采用某些方式试图将养育者留在身边。而当养育者回来时,他们的情绪会逐渐好转。想必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都经历过被抱大腿、蹭鼻涕、挂脖子的苦逼日子吧!
另外,依恋的表现除了分离焦虑症,还表现在婴幼儿会将熟悉的养育者作为安全基地,以此对环境进行大胆的探索。

4.双向关系的形成(18个月-2岁以后)

到了两岁左右,儿童的认知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能够理解“离开”的概念,知道父母离开后会返回。此时儿童的语言水平也比之前大大提升,能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父母也会对孩子作出解释,比如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离开、什么时候返回等。双方在这个阶段互动越来越频繁,共同调整着双方的关系,互动模式基本稳定下来,形成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情感联结。
伯克指出,安全依恋与儿童之后的发展密切相关,健康的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形成高自尊,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包括充满自信的自我概念、较强的情绪理解力、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和成就动机等。
大量的追踪研究发现,与具有不安全依恋的儿童相比,婴儿期形成了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幼儿期往往被教师评定为,具有更高的自尊,社会交往能力和共情能力更强。对11岁儿童的夏令营活动进行的研究发现,婴儿期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被老师评价为具有更强的社交技能。(《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P206)
陈忻老师在“从心理解孩子”的课程中提到了一项长期研究,在孩子1岁时进行陌生人情景测试(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测量1-2岁儿童依恋质量的实验方法),确定孩子的依恋类型。
在孩子3岁半时再次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探索力、好奇心、情绪发展、交往技能等方面)。
结果显示,在1岁时被确定为安全依恋的孩子与非安全依恋的孩子相比,明显更富有好奇心、与同龄人的交往技能更强,以及同老师的关系更好。对这些孩子在10岁、15岁时再次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1岁时的依恋类型通常能预测其在孩提时期甚至青少年时期和他人的交往状况。
当然,早期依恋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影响并非绝对。安全依恋与儿童发展的正相关性,还取决于养育行为的持续性,即养育者与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否是稳定的、持续的。这说明,安全依恋的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过程。
假如父母能够长期对孩子的需求、反应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和耐心,那么亲子关系就会持续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原先的安全依恋关系很有可能转变为非安全依恋关系。
养育者在婴幼儿时形成了非安全依恋,但后期父母通过调整,或者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好的转变,也可能会使非安全依恋转变为安全依恋,使早期情感上受到伤害的儿童发挥“心理复原力”,逐渐从伤害中恢复起来。

这里再简单介绍下“复原力”。复原力指有效应对发展中的逆境,将成长中的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伯克在书中讲述这个问题时举了一个例子:
约翰和他的好朋友加里同住一个破败的、高犯罪率的小区,到了十岁时,他们同时经历父母离异,由单亲母亲照顾至青少年时期。
期间两人从中学辍学、经常出入警局,但之后二人的成长道路表现出质的不同。
到30岁时约翰成为两个孩子的未婚父亲,没有工作,还蹲过监狱、酗酒成性。加里则成为一个加油站和修车行的老板,生活非常幸福。
为何相似的早期经历,却在后面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呢?这就是“复原力”在不断影响和调整着个人的成长。在早期同样经历了不利的因素,有的人会在后期的成长中出现各种问题,而有的人则能避免消极的影响,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影响复原力的主要因素有4点:
1.是个人的性格特征因素。
每个儿童都有内在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假如是天生容易照顾、善于交际的儿童,则比易动怒、脾气暴躁的儿童更能适应生活中发生的不利变化。


2.是儿童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这是影响复原力的关键因素。
这要求父母至少有一方关心孩子,与孩子保持亲密的、温暖的关系。儿童与父母关系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一点从上面的依恋关系理论就能看出了。总之,父母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在他们遇到挫折、困难时提供无条件的关怀和支持。
3.是家庭外的支持。
假如父母没能与孩子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但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人员代替了这一角色,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稳定的及持续的陪伴,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复原力。上面的例子中,加里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朝着健康的道路成长,与他在青春期时得到的祖父的关爱和支持密切相关。
4.影响因素是外界的资源和机会。
例如良好的社区支持,学校里的志愿者活动、义工组织,心理咨询,来自社会的救助帮扶等,都有助于儿童同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

虽然复原力能够逆转儿童在前期受到的伤害,这绝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对待他们在早期的发展。在任何时候,父母都应当尽心尽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温暖的、健康的环境。伯顿在《从出生到3岁》的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我们对0-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在发展良好的3岁孩子身上,已经能够看到那些使优秀的6岁孩子区别于其他孩子的主要能力要素。在3岁到6岁儿童身上,我们发现较为显著的不是新能力的出现,而是现有能力的提高。因此,本书对发展良好的3岁儿童特点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发展良好的6岁儿童,其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从出生到3岁》,P359)
有两个强有力的事实说明了对教育障碍的早期诊断给予密切注意的必要性。
  • 第一个事实是完全有据可查的一旦孩子到了3岁,我们将无法弥补孩子在早期发展存在的不足。
  • 第二个事实是好的一面,那些在3岁时能够很好地达到本书所描述的各项目标——智力、语言和社会能力的孩子,在将来也会获得很好的发展,包括在学校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许多论坛上极力主张公共教育系统将首要目标设立为帮助每个孩子在头3年中实现最好的发展的原因。(《从出生到3岁》, P306)
作者介绍:蛋挞仔麻麻,全职妈妈,家有淘气男娃一枚。记录养娃日常、心得经验以及成长感悟等。
我是一妈,教育学硕士,既是育儿漫画作者,又是婴幼儿规律作息实践者。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妈妈的育儿漫画。5毛钱绘画功底,画风鬼畜却轻松。
热门文章回顾:
点下“在看”↓↓↓
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公民应有的素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