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您分享了吗?
欣姐碎碎念
大家好,欢迎围观本期欣姐医话。我们最近在谈的一个话题,是医疗行业在疫情过后会有什么变化。其实未来医疗行业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大家对健康日渐增长的需求。前两期欣姐讲到的“互联网医疗”和“分级诊疗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产生的新服务模式。本期要谈的是另外一类分散化医疗服务的形式——第三方检验和影像。
核心观点:第三方检验和影像是指独立于医院、诊所以外的公司或机构,承担日常的临床检测和影像检查。对患者来说,第三方最重要的优点在于高效率、低价格。第三方在美国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很成熟,疫情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三方在中国起步不久,尚未形成体系,但未来会借着疫情的“东风”生根发芽。
n
03
第三方检验和影像
第三方检验和影像,直白的说,就是日常抽血、验尿、拍片等,不需要去医院,拿着医生开的单子(可以是电子化的),到一个独立的机构做检查;检查结果直接反馈给医生,若一切正常,则无需面诊,发现问题,再跟进治疗。
第三方的优势,显而易见,是分担了大医院做检测、影像服务的压力,属于上期讲的“分散化”医疗服务的一部分。这个优势在疫情期间更明显:大医院承担主要诊断和治疗新冠病人的任务,非紧急医疗服务被迫暂停。所有疑似病人都在大医院等待检测和影像,不仅效率低、周期长,也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让医护人员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如果检测和影像可以在医院以外的地方进行,会对集中性资源挤兑起到缓解作用
在美国,第三方检验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整个市场已经比较稳定。Quest和LabCorp是美国目前最大的两家第三方检验公司,市场占有率共计在30%左右,这两家可检测的范围很大,从血常规、早孕、到高端的基因和癌症筛查,多数可以完成。除这两家外,还有很多中小型的公司,和临床研究机构的独立实验室,这些的价格和检查范围不一。(这里插一个题外话,可能有朋友要问,既然美国这么多做检测的,为什么新冠检测起初这么慢?这件事,欣姐之前八过,简单的说,设计一套检测需要资金和时间,不是不能做,是没做好准备,临时抓瞎了。后来大量开始检测,第三方公司的贡献不可或缺。
第三方影像,在美国存在的时间短一些,大概起源于80年代,毕竟大型影像仪器CT/MRI等,比血液分析仪昂贵的多。所以
市场更分散
,大多是区域化的机构/公司。比较有名的是加州的RadNet,中部的CDI,南部的MedQuest等。

大家可能觉得,除了疫情期间,平时去第三方多麻烦。本来去一次医院能解决多个问题,结果变成了要去多个地方解决一个问题。确实如此,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第三方检测和影像,很重要的优点是价格低。比如血常规在LabCorp做,最低可以在10美元以下,麻省总医院可能要100美元以上;CT在CDI做,价格几百美元,公立大医院则普遍收费2000美元以上。(不同机构收费区别大,这事的水很深,欣姐以后找机会再八)
回到主题,上面说了美国。在中国,第三方检验和影像,还是“小宝宝”。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其中专门提到了“鼓励检验实验室连锁化、集团化”。这条相当于官宣了对第三方检验的鼓励。目前,检验方面,比较有名的有华夏检测、金域医学、华大基因等,影像方面,有一脉阳光,东软,联影医疗等;不过,这些第三方的商业模式,是与公立大医院合作。因为牵扯到患者习惯、资源分配、医保覆盖、人才瓶颈、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因素,距离完全独立于医院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基于中国现有的公立医疗体系,第三方独立未必是最佳的出路。只要能起到分流的核心作用,与公立医院合作未尝不可。当然,对患者来说,该模式下,第三方未必会有突出的价格优势。
新冠疫情中,虽然主要的检验和影像都是公立大医院承担的,但上述民营公司也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贡献。疫情过后的严防死守中,全民检测或成为最终的目的地;若如此,仅依赖公立医疗体系很难满足14亿人的检测需求,除了目前火爆的IVD行业,第三方检测也会借着东风异军突起。
小结:第三方检测和影像,也是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的方式。在美国,第三方检测已是成熟的模式,具有高效率低收费的优点。在中国,第三方检测刚起步,商业模式尚依赖于公立大医院。除了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支持,疫情带来的大量检测需求,可能是未来第三方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源动力。
未完待续
欣姐原是工科出身的PhD一枚,误打误撞进入了医疗行业,从此发现了新的人生意义。海漂十余年,曾游学于欧洲大陆几十个国家,近年定居于美利坚博士屯。混过医疗仪器,生物制药,现栖身于数字医疗领域,闲暇时顺便在查尔斯河畔的某不知名小学校修读医疗管理MBA。
有收获的话就点下“在看/WOW”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