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来的是的Lucy的文章,她的公众号是【童言绘语】。

绘本,你真的看懂了吗?
之前,接受朋友的邀请参与了一场绘本主题的沙龙活动,酣畅淋漓的和大家聊了四五个小时。突然有一个感慨,大家现在对绘本如此的热衷与追捧,但是到底是不是拥有了大量的绘本,就证明了我已经真正的走进了“绘本的世界”了呢?
其实未必。
绘本这“东西”,真的不是普通的“小人书”。就像儿子的外婆经常和我抱怨,你给他买的那些书讲的啥东西呀,我怎么完全看不懂呢?甚至连娃他爸,有的时候都会在讲完一本后,一脸懵懂困惑的表情。
我始终认为“共读”这件事,一定不是以“量”取胜,而是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认知!就像我不认为一个家里囤积了成百上千绘本的妈妈,或者是一个上了很多绘本课程的妈妈,就一定会是一个精通绘本的专家。因此我觉得绘本的学习一定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旅程。
走入绘本的一定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同时我认为,阅读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选择,所以我很少写书单,虽然我知道书单很吸睛,但是我不认为一个“书单”能让一个新手妈妈掌握选书的方法和策略。
今天我们就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来走进绘本,讲讲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该如何更好的”解读“绘本。

从图画的角度看绘本
我们总说,绘本是文图结合的最佳载体。两者缺一不可!
但是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的时候到底是从哪里看起呢?从图画还是从文字呢?从成人思维角度来看,我们一定会选择先看文字,因为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更迅速的阅读方式。
但是孩子却不同,他们一定是先从图画开始,因为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更”难“理解一些。但是,在绘本中,图画隐藏了更多的“秘密”。
因此,我建议成人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先从看图开始,当我们真的看不懂图画的时候,再去看文字的时候,你会对绘本的图画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如何看图呢?

一幅图的构成

一幅图的构成无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线条、形状、色彩、质感、光影、比例、空间、秩序、变化、对比、对称、平衡、张力等。
这里面有很多有关美术的专业知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些美术专业的书籍。
这里推荐大家两本书《视觉游戏》、《观赏图画书的图画》

如何抓“主线”

而作为一个初学,其实只要能看懂一些简单的“结构”就基本上能抓住主线了。
比如说,我在拿到书的时候,会先从画面的颜色线条和质感来看,比如颜色带给你的第一观感是愉悦?伤感?恐怖?温暖?等等,其实大概我们就能对故事的“悲”“喜”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
在书中,我们除了颜色,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就是线条。
在故事里一般都是由三种形式的线构成:
1、实际的线 (实线)
2、暗示的线(虚线)
3、表达心理的线(相同的颜色和形状连接出来的)
同时线条表现了个性与情绪:
1、垂直的线:延伸、动的线
2、斜线:最有动感
3、水平:平静、安静
4、折线代表情绪波动大,有危险
5、曲线代表着平缓
6、交叉的线代表着冲突
那么从不同的线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和情感,故事的节奏。

带领孩子“玩”图画

最后看图画的质感和风格,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看了大量的绘本作品后,你会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甚至可以在没有看到作家名字只看到他的“画风”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猜出是哪个人的作品。
所以,建议大家多看一些“大家”的作品,同时可以研究一下这些作品所采用的媒介与工具,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媒介与工具,让孩子去“创意”和“感受”不同的媒介与工具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呈现的不同效果。

 从文字的角度看绘本
从文字的角度看绘本,其实我觉得文字的角度看绘本,要比从图画的角度看更难一些。那到底难在哪里呢?难在语言的“鸿沟”,因为很多优秀的绘本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词不达意的时候,或者说无法把“原”作者更加“地道”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样。
就像中国的古诗词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一些意境似乎也都不再了。难道这样就成了死局了吗?当然不是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能买到原版英文著作的,我们可以尽量的买英文原版的作品。
这样我们可以先用“原版”的文字过一遍。看看作者的语言设计到底是怎样安排的。
 2、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名”译者。
比如彭懿、朱自强、林良、宋珮、柯倩华、方素珍、余治莹等。这些长期研读绘本的“专家”在语言翻译上都是非常的考究。
 3、在绘本共读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绘本的语言和文字一定要符合孩子目前阶段的认知水平。
我们总是说,给孩子看的书,文字一定要是孩子“读的懂”的语言,非常辞藻再华丽,但是无法让孩子在脑海中产生“意像感”,那么就会对孩子理解作品大打折扣。
比如在《玛德琳》中,说到玛德琳做了手术这件事,作者用的是,最让人惊讶的是,玛德琳的肚子上有了一道疤。如果这里说玛德琳做了手术,那么孩子可能就不明白了,什么是做手术呢?做了手术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那么就肚子上有了一道疤来解释做手术这件事情,孩子们马上就有画面感了。
4、多带孩子一起来复述故事。
我们说,读绘本的过程是感受和体验别人的“故事”,那么复述故事则是用别人的结构来讲自己故事的一个过程。
那么在复述的过程中,孩子会进一步的体验到文字所带来的作用和魅力,同时在作者的故事结构中,添加属于自己的“文字”,这是一个让绘本语言再“升华”的过程。
从成人角度看绘本
从成人的角度看绘本,我们有的时候更在乎的是故事有没有“教育”意义,是不是能让孩子看完书之后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会希望在“绘本”里找到可以教育孩子的点。
所以有的时候,在看完绘本后的感受是,这哪是在教育孩子呀,明明是在教育大人呀,甚至有的作品是在“教坏孩子”。因此,也有很多家长会对一些作品提出质疑。就像在我没有深入的学习绘本的时候,我会对《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有排斥感,那里面一个个捣蛋的画面,这不是在“助长”孩子的“坏行为”吗?
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深入的学习“绘本”的初衷,因为我真的非常想知道这些“好”绘本的设计为什么总是那么的出其不意呢?
我们总说成人是最没有想象力的一群人,因为我们被太多的世俗限制了。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绘本,而且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太过看重“教”和“学”的部分,却忘记了让自己去体验的部分。
很多好的绘本作品,看似毫无“教育”意义,但是却总在这种看似无声胜有声的结尾处,让故事得到升华。就像在《和甘伯伯去游河》中,甘伯伯既没有责备也没有埋怨,而是说了一句,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这就是让孩子去体验后果,最后故事结尾处的”下午茶“充满了对孩子的接纳与爱。当最后一个画面出现的时候,一切都那么的井然有序,温馨而美好。我想这就是用一种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和手段,让孩子”甘心“接受教育的方法。这才是绘本的”高明“之处。
(PS:  因此作为成人,请先放下你“成人”的角色,全身心的回溯你的“童年”,想象着一个作为“孩子”的你,如果第一时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怎样看这本书,这本书里你又是否找到了一些自己的“童年影子”呢?)

从儿童的角度看绘本
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绘本,甚至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很大年纪了还是喜欢看绘本,而不喜欢看文字书。原因很简单,因为绘本是最能体现儿童而且最能让孩子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书籍。
就像柯倩华老师说的,孩子非常依赖大人,但是同时他们又非常的渴求独立和自主。但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很多事情无法“自主”,但是他们却仍有独立和丰富的想象世界。因此在绘本的世界里,他们看到了“独立的我”,就如同在《莎莉、离水远一点》,和《迟到大王》中,那个依赖大人的我,和那个渴望“独立”的我交织在了一起。
孩子的学习和阅读一定是以“乐趣为首”。只有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后,孩子才会有想学习和阅读的动力。回到刚才说的《大卫,不可以》,儿子从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一直到现在,每次只要看到这本书他就会让我讲给他听,因为他在书里看到了那个“被接纳的自己”,看到了那个和自己一样调皮的自己,最后还是被“爱他的”妈妈接纳的时候,他的心理获得了足够的安慰和满足。
因此,我觉得看绘本,除了要深入的了解绘本本身的结构和含义外,我们一定要多去学习和阅读一些有关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因为只有你更懂孩子了,你才能更懂“绘本”!
很多人说,为什么外国人写的绘本那么难懂?除了文化的巨大差异外,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教育理念的不同,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育儿方法,例如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游戏力等等,在国外的教育理念中这基本就是教育的”常态“。而在中国,这些育儿理论竟然可以成为一门学科。足以见得,
绘本其实并不难懂,当你能真的俯下身去用心的读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故事的时候,你就会对绘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想只有你读懂了孩子,你才能说你真的读懂了绘本。
作者介绍:Lucy,童言绘语工作坊创始人,国家认证中级绘本讲师、美国正面管教、儿童阅读推广人。
曾在菲律宾崇德学校任小学语文老师,也在深圳卫视少儿频道担任过外景主持人、为少儿频道的赛事提供赛前指导及少儿节目主持培训。目前从事少儿绘本语言及戏剧表演培训、儿童教育讲座工作
我是一妈,教育学硕士,既是育儿漫画作者,又是婴幼儿规律作息实践者。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妈妈的育儿漫画。5毛钱绘画功底,画风鬼畜却轻松。
热门文章回顾:
点下“在看”↓↓↓
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公民应有的素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