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前些天,受美国疫情恶化的影响,几位待业在家的百老汇音乐剧演员,通过隔空对唱的方式演绎了《悲惨世界》中经典曲目《one day more》。

应景的歌词不仅引发网友共鸣,还因几位演员戏精般的表演被疯转。

其实,这部由法国作家雨果写就的著作,早就不是第一次被其他影视娱乐作品当做灵感源泉了。

去年,一部叫《悲惨世界》的同名电影问世,并代表法国出征奥斯卡。虽然影片在文本上和原作并无直接关系,但故事背后的价值内核却和前作一脉相承,被称为现代版《悲惨世界》。
《 悲 惨 世 界 》
电影导演是一位新人——拉吉·利,这是他的首部长片处女作。而这部电影也成为去年的一匹黑马,不仅击败呼声极高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入围奥斯卡,还获得了戛纳的评审团大奖等多项荣誉。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北郊的塞纳-圣德尼省,这里也被称为“93区”,是巴黎最混乱、最贫穷的地区。圣德尼省聚集着大量前法殖民地的非裔移民,治安混乱,毒贩横行,也是盛产宗教极端分子的温床。
导演拉吉·利便出身于这里的街区,他本身也是一名马里裔的移民。因此不难想象片子的主题——
该地区内的种族冲突和阶层矛盾。
导演拉吉·利
电影的开场镜头,是法国人民聚集到凯旋门前庆祝2018年法国队在世界杯夺冠的热闹景象。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大声齐喊,唱着国歌,一派团结。
但随着镜头由近景到中景,再到大远景的不断切换,躁动的人群开始呈现出一种不安和压迫感。而此时,故事的序幕才真正揭开,一派和谐的气氛背后其实暗潮涌动。
宏大的场景转为具体的故事线,剧中的主要人物登场。

街区的扫恶组迎来了新成员——斯特凡,他与两位同事克里斯和瓜达将一同负责街区的治安管理。
在一次巡逻中,三人卷入幼狮失踪事件——一伙来自吉普赛的马戏团成员因为怀疑幼狮被一名黑人男孩偷走,与当地的黑人团伙发生冲突。
三人介入,打算帮吉普赛人寻回幼狮,没想到,却在寻找的过程中用闪光枪误伤偷狮子的黑人男孩,而这一幕又恰好被一架无人机拍到,这使得当地人与警察之间本来就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严峻、复杂。
一场暴力冲突随时可能升级,而三人也开始游走于各方势力,试图压住这起一触即发的暴乱......
影片的故事容易让人想起2005年法国巴黎的骚乱事件,事实上,这部影片也正是受这起事件启发而拍摄。导演拉·吉利当时曾拍摄纪录片《克利希-蒙费尔梅伊的365天》,这部电影便是由此短片扩展而来。
2005年10月27日,巴黎北郊的克利希苏布瓦的三名男孩为逃避警察追捕跑入变电站,其中两个遭电击当场丧命,从而引发法国持续十余日、波及数百个城镇的骚乱。
当时的事件和剧中情景不谋而合。同样是围绕孩子与警方的追捕而展开,也同样是强势力量与弱势群体冲突引发的矛盾升级。导演将此事件重新打磨,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和新的视角,意欲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去呈现事件背后的纹理。

在角色方面,电影用了近乎工整的阵容来呈现冲突的各方。

首先便是处于事件中心的孩子——黑人男孩伊萨,代表弱势群体的一方。
作为他的对立面,影片专门将三个警察设置为性格脾性不同的三人,分别代表事件中的三种立场。
白人克里斯蛮横而粗暴,总是用暴力恐吓解决问题;初来乍到的斯特凡人则老实本分,有很强的正义感,对克里斯的行径总是出手阻拦;黑人瓜达则处于中立一方,劝解两人。
除了孩子和警察,影片还加入了冲突双方的黑人“市长”和吉普赛人,以及宗教极端分子萨拉等各方势力来呈现街区矛盾的复杂化。
在这个混乱的街区,扫恶组以强权维系着这一方的势力平衡。和当地的几股社会势力关系密切,对贩毒、卖淫各种地下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在明面上管管普通民众的违反乱纪行为。
但这种表面的和平只是假象,其实,不同群体间的矛盾早已危机四伏。
在电影的前半段,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去呈现街区的百态。女学生在街头偷偷吸毒,孩子们疏于管教, 不止一次的有过偷窃行为,被父亲谩骂殴打,他们在街区里成群地晃荡,无所事事;半黑帮性质的势力管理着街区大大小小的事物,餐馆老板实则是有前科的宗教极端分子,警察的暴力执法更是家常便饭。
在这样一个街区,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因为愤怒的情绪潜藏在每一个空隙当中,只需要一个导火索,暴力便一触即发。
幼狮的失踪在片中便成为这样一个导火索,当小男孩偷走马戏团的狮子,也搅乱了这一摊浑水。但警察的出现并没有解决这样的乱象,反而在一片混乱中酿下了大错。
影片在呈现冲突上的表现手法相当成功。
几场追逐戏,调动起了紧张的气氛,伴随着跟拍式的运动镜头,宛如新闻事件的现场。

尤其是那场警察与孩子的追逐戏,晃动的镜头伴随着孩子们的追逐,逼近,将警察所面临的执法困境真切呈现的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导演还运用了无人机的俯视以及远景镜头来短暂的抽离出这个街区,在呈现事件本身的同时,也给人以客观冷静地视角去思索发生在街区的一系列事件之间的联系。
在叙事上,幼狮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使得故事情节高潮迭起。
小男孩伊萨被卷入事件中心,他的中枪引发了叙事上的一个反转,随后,无人机的争夺又再次引发一个小的戏剧高潮,直到最后一幕,随着冲突不断升级,刚刚以为处于强势地位的警察解决矛盾,没想到,一个强势的反转,故事才迎来真正的的高潮。
而这样的戏剧化呈现冲突的背后其实也暗含着导演颇深的警示用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男孩身上体会到。

他的经历也代表着“恶”的形成过程。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是如何变成片尾举着燃烧瓶,令人不寒而栗的存在?
其实,透过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遭遇便能明了。从刚开始和朋友们一起闲逛,庆祝法国队的胜利,到被汽油弹打到脸部变形,被一群大人当做工具一样来回撕扯,带到吉普赛人的狮子笼被恐吓,被威胁强迫接受发生在一切。
他就像是街区权利争夺的牺牲品,承受了所有暴力带来的伤害。
而他的堕落,街区的每一方都不能幸免。大人们用暴力解决所有的问题,疏于管教的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学会了以牙还牙。这样一个糟糕的成长环境,也间接成了滋生恶的温床。
《悲惨世界》以一个以小见大的冲突事件隐喻了法国社会潜在的种族矛盾和社会危机。移民群体带来的治安管理困境,宗教极端分子对街区的渗透,对后代教育的缺失,以及管理机构的无力和执法困境。电影像棱镜一样折射出自由法国背后的阴暗面,真实又令人震撼。
种族、阶层、信仰造成的分歧撕裂着现代社会,让人们在互相伤害中走向文明的反面。在一个诉求不被倾听,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执法者拒不承认错误的社会,这样的冲突往往会成为一个死结。
而这片土地上滋生的暴力,某种程度上像一种轮回,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让人看不到希望,也倍感无力。
然而,一切真的就不可救药了吗?也许并不是。

一百多年前,雨果正是在这里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悲惨世界》,一个因偷面包而被蒙受十九年牢狱之灾的贫苦男人,最终在主教的感化下获得救赎。
原著中的核心价值观在片尾被导演用来为开放式的无解结局指出一条路:
“没有坏的杂草或坏的人,只有不好的种植者”。
希望就在于下一代。
如果,在一开始,那个手拿燃烧瓶的男孩没有被当成猴子一样戏耍,而是被正确的对待,也许就不会出现后续的一切,而开头那一幕景象也不会成为一种虚妄。
好文推荐

在看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