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关于新冠状病毒的最新数据是
总确诊人数9529(+1542),总死亡人数565(+43)后在英国死亡的人数增加了43,达到总数:465
这是自3月17日以来以来,单日因为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单日增长最小的一次。
但是同时也是单日感染数量增长最多的一天,达到了总共9,529例,净增长1542单日。 
43名死者中,包括一名47岁,没有其他特殊健康问题的中年人,其余死亡者包括一名93岁的老人在内,都存在潜在的健康状况。
伦敦抗疫日记 第12天: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大晴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昨天英国移民局出台了新的针对疫情下的移民政策,总的来说是相对人情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2点:
延长有效期 :签证长度根据疫情变化,再次自动延期至5.31日。例如签证在1.24-5.31之间过期的持有人,包括探亲,旅游,学生签证等等,疫情期间统统算到最后一天:5.31日。 
增加灵活度 :放宽条件更加灵活的处理由于疫情产生的不能入境或者离境的签证申请。例如老政策下旅游签证不能在英国转结婚签证,疫情期间特事特办,可以在英国境内递交。 
紧急翻译,解读的同时,感觉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相关的信息。 所以临时紧急的准备了一场线上的介绍活动讲座。 从昨晚开始,就一直在联络其他的税务专家,金融专家,协调沟通,测试系统,各种文件准备,政策分析数据,到今天早上继续安排团队配合,召集,宣传,组织。从12点中开始讲座,到3点半讲座结束,总共收看收听人数:8677人。 
这个数字说实话,还真是没有预料到,看来目前疫情下,大家都在家里宅着,有些网络的分享,对大家还是有吸引,有帮助的。 讲座可以回放,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击阅读全文,直达讲座的现场回放,里面有很多的内容,特别是税务,政府补助方面的信息,十分的有帮助,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要感谢英国英杰会计师事务所腾邦会计师事务所,英国圣玛丽私人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的多位专家,同仁,帮助解答了很多目前华人急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例如:疫情下的英国签证政策解析
例如:如何领取80%的人员工资补偿
例如:如何申请政府的无息贷款;
例如:如何申请中小企业的税务减免
例如:央行大放水情况下,如何用好银行贷款投资房产?
等等等等,其实大部分英国的华人企业中,只要从事一个行业超过10年以上的,还没有倒闭,还没有跑路的,基本上都还是靠谱的。 (此处应有掌声,我做同一个行业16年了。。。。哈哈哈,话说,我除了会这个,也不会别的了,唯一的被动收入就是投资点房产收租金)。 
这几天,会争取整理出进一步的语音,文字版本出来供大家参考,因为政策也是刚刚出台,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进一步完善,落实相关的细节问题,敬请期待。 
今天网络偶得一篇对张文宏的讲座,问题是关于他对海外疫情的变化和趋势的判断,觉得很有道理,加上张文宏的专业度,所以特别摘讲座中的他的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张文宏教授:想要把日子过好,就不能纠结于互联网(的各种新闻消息)。目前(留学生们)是围城:在 外面待着(觉得)危险,回国(觉得)没劲。所以,还是要对疫情有一个科学的预判,才是最重要的。我大概不会回答大家,是买张机票回国,还是继续在德国待着。但下面我会和大家分享,基于哪些事实,可以帮助你们自己做出科学的判断。(对于过去几周欧洲的疫情而言),德、英德防疫措施相对是浅薄的。但让人比较欣慰的是, 虽然每个国家应对的策略不同,但都在采取越来越积极的措施。
首先我谈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我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新冠是一种和 SARS 非常接近的病毒,但是没有 SARS 厉害。可是正因为它没有 SARS 厉害,所以早期你识别不了,还到处跑,所以传播的就很快。有些患者的低烧,可能连体温计都测不太出。而 SARS 一生病就是重症,你想跑也跑不出来了。所以,不太厉害的病毒,传播性反而很厉害。如果给予最好的治疗,SARS 的病死率是 10%,而新冠的病死率呢,在德国是小于 1%的,在中国也是。
冯总领事,我想问您还记得吗,2009 年的大流感,也波及到了欧洲。(冯答几乎没有印象) 没有印象,为什么?因为它病死率低。所以说新冠就是这样一种病毒。但这个病的特殊性是,如果你管控不好,那么后期是要很麻烦的。比如武汉,重症病人达到 20%。如果病人很多,几万人同时生病,城市是对付不了的到时重症病人住不进去了,那么病死率就会变得很高。
我这里有确切的数据,德国新采购了 10000 台呼吸机。假如 5%的病人需要呼吸机。(此处是张教授以上海的情况类推的:上海有 350 个重症,25 人使用了呼吸机。)那么,我不考虑德国存量的呼吸机,就说这 10000 台,对应的就是 100000 个重症病人了。而你看现在德国的病死率,是不到1%的。(此处表达了对德国的乐观态度,关于医疗资源冗余,后面还会提到。) (今天英国政府已经订购了10000台呼吸机,从dyson - 补充说明by peter liu)
所以差异就在于态度,在于对疾病的管理。谈到对疾病的管理,德国有Robert-Koch,这个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疾病研究室之一---当然中国的现在也很好,但毕竟人家已经好了 100 多年了。上海几个礼拜闷下来就真的没有(新增)了,但德国要不要也采取上海的策略呢?可是,德国一是没有到中国(发病扩散)的程度,二是你也没有赶上春节啊(春节假期对我国封城效果起到作用)。我认为目前德国的策略还是正确的,也就是出来一个(确诊),就治一个, 而不是封城。能不能封城呢?---杜塞尔多夫关掉了,而柏林没关掉,那你问题就大了。所以说,想短期见效,就必须采用激烈的手段---但这个激烈的手段必须统一。你德国封了,那欧盟都得封,你欧盟封了,还得看美国封不封。
中国做的好在两方面,一是输入人口的管控---这个全球都能做的到;二是社区的管控--这个可是除了中国全球都做不到的。所以我提出的策略是两个,一是 lock down,二是 slow down。德国现在做的就是 slow down。( slow down 是基于冯总领事介绍的,德国目前关闭了娱乐场所, 学校,非必要的集会等。)这个疫情总体的态势是,过一段时间到了夏天,就比较少发,或是散发(零散发病),那么南半球就是冬天,再给我们输入一点;再到冬天,我们又多了起来,就再给南半球输入一点,所以搞个一两年也正常。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别生病(别感染之意)。你肯定会问,那怎么样才能别生病?记住,这个病毒只有唯一一个感染风险,它只出现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现在有人说,你避免不了不必要的 Social,那你还谈想回国干嘛呢?你回国了不就是主动断掉所有和德国的 Social 了吗?所以,你们吃饭自己吃自己的,不聚会或小范围聚会,华人戴上口罩,减少接触,勤洗手,通风,分餐。对于那些中资企业,可以要求华人戴上口罩,德国员工自愿。 
🙋‍冯:对于那些症状很轻的人,要不要去急诊呢?
👀张:不要。去了也不给你按新冠处理。这里对于症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有没有呼吸困难。怎样知道有没有呼吸困难,很简单,你走两层楼梯,一试便知。 
🙋‍冯:默克尔总理在日前发表的讲话说,会有 60-70%的人感染,您怎么看?
👀张:默克尔很高明,她不讲这句话,德国的娱乐场所到现在也关不掉。而且,传染病理上讲,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这个疫情到最后最坏的结果,就是会达到 60-70%。比如,我和你冯总之间隔着10个人,而我是感染的,我就会传给第1个人,接着第1个人传染给第2个人,以此类推……但是传染到第6个人时,也许就传染不动了,因为他有抵抗力。(注:因此,感染率达到 60-70%,传染会进入一种非常缓慢的状态)。所以,默克尔把最坏的结果告诉给你了,只不过她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政治家很厉害,将来如果德国只有 10%,那你看这就是她的政绩。所以政治家比经商的厉害,经商的比我们做医生的厉害。 
🙋‍冯:您能不能预估一下疫情的走势。
👀张:我无法预测疫情的走势。(和每个国家的防控措施有关)。但最坏的结局是可预测的,我们叫做免疫屏障,那就是60-70%。(相对最坏结局而言,)德国到目前的成果还是比较理想。
🙋‍冯:德国的医疗水平(条件)能够应付疫情吗?会出现超载吗?
👀张:这个就得看重症数量与床位数之间的相关性。80%的确诊是不需要住院的,住院主要考虑的是重症。我这里有数据说,德国是 30000 张床位应对500个重症,所以德国的冗余度比较大。以目前的态势而言,我认为德国可以应付。
🙋‍冯:关于检测,在德国不是你想测就给你测,我们的同胞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德国要这样对待呢?
👀张:我要说明,中国也不是都给你测。在中国也是只测来自疫区的人口,只测疑似。人人都给测,会产生巨大的医疗浪费,会带来医疗资源的挤兑,那么到时重症病人怎么办?北威州 1000 多万人口,而只对应 2700 名确诊的人,试想人人都去测,那是很昂贵的,那医保系统是会崩溃的。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挑战它(德国的关于检测的规定)。 
🙋‍冯:在德国一旦确诊,就被要求居家隔离,这是否反而会推波助澜?
👀张:如果不是居家隔离,那实际上就是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了。如果是轻症,治疗意义是不大的,80%的人最终还是自己痊愈的。居家隔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看国情),中国居家隔离是不好,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小。而且,中国政府的决心是,2-4 个月内就控制住疫情。(每个国家的决心和措施都不同)。 
🙋‍冯:在德国许多留学生都是合租,这怎么防?如果出现疑似怎么办?
👀张:这个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更好的办法。多读书,少社交。共用厨房不会感染,共用卫生间也不会感染,只有密切接触才会感染。在杜塞尔多夫,感染率是万分之一。你只要自己降低接触,你在 10000 个人里只会遇到一个感染者,而且你非要和他密切接触吗? 
🙋‍冯:大家都在关心的一件事:疫苗什么什么时候出?
👀张:1-3 年。从历史上看,等到疫苗出来的时候一般传染病都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们对疫苗的研制,实际上是为了下一次爆发做准备。疫苗在实验室里的成功,不代表临床的成功,不代表你可以使用到它。或许我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更好。 
🙋‍冯:德国是限制中药的进口的。而最近听说一些中药是有疗效的,如连花清瘟等等。那么中药到底管不管用?为什么德国不能特事特办,在非常时期允许我们进口中药?
👀张:这个大家要考虑一下对等原则---德国的药在中国的使用,也不是想用就用的,都是要经过临床研究的阶段。(举了瑞德西韦的例子)。同理的,你无法要求德国政府放开对中药的限制。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些现状,那你就不能通过私人途径带一点过来用吗? 
🙋‍冯:为什么就连最权威的Robert-Koch也只提倡医护人员戴口罩,而不倡议普通人戴口罩?
👀张:首先我们说,戴口罩有没有效?肯定有,没有效医生们干嘛要戴?但这里有一个国家对风险评估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这件事好处足够大(而代价足够小)时才会要求你去戴。而德国为了万分之一的感染率,要求全体人民戴口罩,一是德国人精神崩溃了,二是哪里有那么多口罩给你戴。(初期时捐给我国很多)。那你问为什么中国接受的了,一是东亚的习惯问题, 二是效率高---中国政府就是要求2-4 月内高效的控住疫情。 
🙋‍冯:不戴,有感染风险;戴,会遭遇很多尴尬,左右两难,有什么解决办法?
👀张:在一个疫情不高的地方戴口罩是效率低的,而且德国也没有那么多口罩。德国认为, 等发病率高的时候,生病的人戴不上才是最麻烦的。所以,不要试图去改变德国人的思维,你能做的还是保持社交距离。口罩的确是有效,但不要高估了。我在视频中见过的,一群华裔聚会,一边离得很近一起吃饭,一边还骂着德国不给戴口罩,所以这就很不像话了。你改变不了德国,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总的来说,我觉得张文宏医生的观点和看法都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对于海外疫情的分析和判断也非常客观,并没有说是一定要抄中国地区的作业,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采取的手段也不一样。 
而且,张医生对于口罩这个事情的分析,也是我非常赞同的,而且回答的非常有技巧,点赞。 东西方文化不一样,国情不一样,自然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而且从目前来看,英国德国都已经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控制措施,今天的确诊人数大幅增加,极有可能是由于增加检测人数所造成的增加,所以完全不要被误导而产生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慌。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思想动态报告,特向各位领导呈上,还请不吝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一起携手走过这黎明前的黑暗!而且,我特别同意张文宏医生采访中的最后一句话: “你改变不了德国,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们在英国的华人,改变不了英国人的主流行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保护不了英国人,至少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做好自己能做的,要相信: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接下来的每日美食栏目,大家可以猜一下我这做的是啥,食材是啥,我要做的是啥做法?
对了,前几天猜账单最准确的领导,请单独或者留言联络我
包邮口罩需要地址哈。
最后,送上一首 
七律 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祝所有在英国的华人同胞,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度过疫情,百毒不侵!
我们坚信,这场持久战,最终将取得胜利,现在需要做的是
保持良好心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社交活动
加油!抗疫必胜!
— END —
作者 l  大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