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小朋友能主动吃健康食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好好学习,遇到困难不退缩,取得成绩不骄傲,有理想,有目标,肯奋斗,那该多好。
这种心甘情愿,专心刻苦,积极主动把学习/生活当成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做的娃,人称自推娃
可惜,现实是:
吃早饭,小朋友喜欢吃荷包蛋,妈妈觉得油煎的东西太上火,不让吃,应该吃鸡蛋羹或者水煮蛋。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小朋友在全班排名中上,孩子自己觉得挺高兴的,家长不满意,觉得再努努力就能拼进前三名。
学钢琴,小朋友虽然感兴趣,但是不想每天练琴,更不想每天练一个小时。家长觉得,既然要学就要尽最大努力,不拿奖不考级,不是白学了?
上大学,孩子从小对建筑感兴趣,想学建筑设计,爸妈觉得未来是电脑的时间,是AI的世界,要求小朋友学计算机学 AI。
怎么办?软磨硬缠,威逼利诱,还是摆事实讲道理?
家长不让吃煎蛋,给蒸了鸡蛋羹,我可以不吃那碗鸡蛋羹,或者干脆不吃鸡蛋了。
妈妈让我晚上好好学习,把手机Ipad漫画书玩具全收走了, 我照样可以只坐桌子前面发呆,你总不能给我脑子上发条吧?
虽然我一心想学广告,但爸妈逼我学医。即使我无心复习没考上医学院,爸妈还是想办法花钱把我送去了菲律宾的医学院(入学要求低),拿到了医生执照。我无心从医,行为失当,被吊销执照。(这是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
不管家里的孩子是6岁还是18岁,家长和孩子之间肯定逃不过如下矛盾:
  • 孩子不愿意做的事,家长再逼,孩子也不一定会就范。
  • 孩子不感兴趣的事,家长再劝,孩子还是不喜欢。
  • 孩子自己喜欢的事
    ,家长再阻拦,孩子还是会喜欢,甚至更喜欢。

当然了,不是说自推娃就会在所有方面都自推,也不是说跟家长之间完全没有以上的矛盾。要判断家里的孩子是否自推(特别是学习方面),家庭环境是否有利于培养自推娃,咱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列表,对号入座一下。
如果你们家大部分选项在B,那恭喜你,你们家已经有个自推娃,如果出现问题矛盾,那么自主权在孩子手里,他们有动力去解决。
如果你们家大部分选项在A,那么估计家里的情况或者是放养,或者是家长使劲推。
话又说回来了,谁不希望有个自推娃啊?不是逼不得已,哪个家长愿意那么费劲地推啊?
而且身边的案例,有些家长确实能推出效果,这个培训那个班的题海战术也确实提高了成绩,总比不推好吧。
所以,咱们再先强调一下培养自推娃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培养自推娃
肯定有家长说,这重要性还用说么,自推娃成绩好还不用家长操心,谁不想啊。问题是我不推,孩子就不学,我不得不推啊。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点,咱们这里说的自推娃
强调的是自推这个特性
不是成绩好这个结果。
被家长逼着推出来的高分娃,
不是我们的目标。
为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个对比表
这里的每一项区别,都是经过近四十年教育学和心理学实验证明的,有兴趣细究的话,可以读一读Edward Deci 教授写的 Why We Do What We Do的书。
内驱力-自推的关键因素
    Edward Deci, Richard Flaste等教授在近四十年做了一系列实验,专门研究小朋友和成年人学习工作的内在和外在驱动力。根据这些实验结果,他们总结出来一个心理学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根据这个理论,人学习做事的动力可以分为
  • 外驱力(extrinsic motivation)
  • 内驱力 (intrinsic motivation)
外驱力主要包括金钱,名誉,奖励,地位,别人的称赞,外表样貌,等等。
内驱力主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我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两者的对比包括:学习工作的目的,是否能快乐,是否有热情,是否容易产生好奇心和创造力,等等。如下图
    具体来说,外驱动力虽然很多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但是局限性在于:
1. 因为驱动力来自于外界的反馈(压力/评价/奖励),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大,导致抑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在自己达不到设定的外在目标的时候,会有整个世界都踏了的感觉。
2. 时限性。给个棒棒糖跑两步的做法,一旦棒棒糖这个外在的驱动力消失,学习行为也会停止。(Deci最有名的一个实验是,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玩拼图。一组对象在拼到一定目标数后会有奖励,另一组没有任何奖励。结果是有奖励的这组,在奖励结束之后的自由时间里大多数人都没兴趣再碰拼图了。没奖励的那组反而在自由时间里还饶有兴趣地拼图。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实验都证明了这个结果:奖励是对内动力最有效的消除方法。即使是原本有兴趣的事,一旦被系统性地附加上了奖励,原有的兴趣和内动力也会消失了)
3. 外驱力推动的学习,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远远低于内驱力推动的学习。因为内驱力会推动自己做最大努力,而外驱力只要做到能达到外在目标就好。
4.  外驱力推动的学习工作中,会更多地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达到目标,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都远低于内驱力推动的情景。
5.  过多受外驱力影响的人,过于在于别人的看法和反馈,失去主见,行成讨好型人格。(如果这些条条太难理解,可以自动脑补一下小美好里的英子,明明自己想吃豆浆油条,为了怕妈妈不高兴,使劲夸妈妈做的早饭,即使吐了也不敢说海参不好吃。)
    而内驱力,因为是出于兴趣,好奇心,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主动学习,以上外动力的局限性都不存在,而且一旦小朋友在小时候经历过因为内驱力促成的成功,体验过这种不受外界控制的快乐,长大后以后会更有信心地继续追求这种成功和快乐。
    好处不用多说,内驱力的唯一局限性就是:
不知道怎么培养啊?!!!
其实自推娃,即使有某些天生的自推性格,也一定是要在后天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长成学有所成的自推娃。而再普通的孩子,也能通过改变环境和交流方式,大大提高小朋友的内驱力,变成自推娃。
构建内驱力的三个因素
    根据Deci教授的一系列研究,构建内驱力的有三个因素:
  • Competence: 能力和才干;
  • Relatedness: 认同感和归属感;
  • Autonomy: 自主性
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项目,或者学科上同时拥有了这三点,就容易在努力的过程中有强大的意志力,驱动力,和专注性,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最美好的自推经验。
今天咱们就分别讲讲这三个因素,特别是如何通过相应的沟通教育方法,帮助小朋友获得这三个因素。咱们按从易到难(对家长来说)的顺序来说。
能力-内驱力因素I
《虎妈战歌》里有句名言“Nothing is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 也就是说,任何学习,只有在你水平高的时候才会变得有意思。虽然这句话带着最强烈的推妈色彩,但确实说对了一点
在任何学习和工作上,如果没有一点能力和水平,就算一开始再有热情,也难有持续的努力和投入,更不会再有那么大的兴趣。只有当一个人看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才会继续这份努力。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了,之前不是说分数,奖励,薪酬这些评估都是外在动力,不利于培养内驱力么?。但是要培养内驱力,又得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那么不看成绩不看奖励,怎么知道成果呢?好像很矛盾啊。
这就涉及到了谈论分数和给予奖励的几个最关键之处:
第一,分数和奖励的关系
如果把孩子的分数作为家长给予奖励的条件,那对于孩子来说,分数和奖励都是外驱力,而且这个奖励是被家长作为控制自己的工具。
举个例子:如果在考试前就说,如果你这次能考xxx分,爸爸妈妈就给你买xxx,那么无论家长的出发点是什么(很可能就是想鼓励激励孩子),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个分数和奖励就很可能被理解成爸妈控制自己的工具。
而如果把分数和奖励作为对孩子努力和成果的认可,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那分数和奖励就是孩子认知自己能力的一个健康渠道。
再举个例子:如果考试前只是鼓励好好考,爸爸妈妈相信你会努力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然后等考试结束了,成绩有进步,爸爸妈妈祝贺表扬吃个庆功宴买个玩具旅个游,这对孩子来说就是真心的承认他们的成绩。
第二, 学习的目标:理解 vs 高分
把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作为目标,这是在鼓励内驱力,而如果把分数作为最终目标,那就是鼓励外驱力。
把分数作为学习的目标,在教育心理学里称为performance goals (表现性目标). 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称为mastery goals(掌握性目标). 
无数实验的结果归入上图总结。
  • 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孩子更愿意接受挑战,注重于提升自己的水平,愿意为之努力。
  • 以分数为目标,孩子更注重于做给别人看,觉得学习可以通过捷径获取成果,等等。
具体来说,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强调小朋友要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也是在强调自身提高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一个概念一个解题过程的小朋友,能把这个新知识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一点点扩大自己对这个学科的认识,会觉得更有意思,也更能灵活运用这个知识。分数只是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一个反映。
而如果把分数作为学习的目标,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除了理解所学的内容,还有很多其他捷径,比如背解题套路,套考试题,作弊,贿赂阅卷人。所以说,如果小朋友考试作弊,考试解题套路没用对,先不要批评孩子,想想为什么小朋友会选择用错误的方法争取分数。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分数比理解更重要
第三,分数 vs 孩子眼中自己的能力
对内驱力有影响的是孩子眼中自己的能力。如果他们觉得这件事太难,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那自然不愿意去尝试,懒得去努力。
但是孩子眼中自己的能力,并不一定跟客观成绩成正比。下面这个数据图,很有说服力。这是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跨国/地区考试的数学成绩(红色标注)和每个国家学生对自己做企业家能力的评估(蓝色)对照表。
从最左边开始,地区分别为:新加坡,韩国,台湾,芬兰,瑞士,日本(最低的那个蓝色柱子);最右边的几个国家为:阿拉伯,希腊,西班牙,冰岛,葡萄牙,美国,英国。也就是说,靠左边这些国家的学生,数学分数非常高,但是对自己做企业家能力的自我评估分数非常低。右边的那些,正好相反。
而另一个国际知名的跨国测试TIMS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 结果也一样,研究者发现,每个国家/地区孩子的分数 (国家之间的比较,不是同一国之内孩子的比较),是跟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成反比的。(更不幸的是,分数跟是否喜欢这个科目也成反比。)
所以说,绝对不是分数越高,孩子就会对自己越自信,越有兴趣和信心去学好。
这跟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有关系。对特别小心谨慎,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不足的孩子来说,即使从客观角度来说孩子能力很强分数很高,但是如果他/她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弱点,不确定自己的水平,他也不一定愿意去尝试。对闯劲儿很大的孩子来说,就算有百分之一的成功机会,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不可能的,就会去追寻。
所以家长最需要注意的是在跟孩子分析考试成绩时,尽量客观的讨论这个成绩所反应的水平。不要为了激励孩子的斗志,故意贬低孩子的成绩和能力,或者夸大不足之处和劣势,这种带有目的性的扭曲的评价,不仅达不到激励的效果,还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变相操纵自己的行为。
同样,如果为了鼓励小朋友增加小朋友的信心,故意夸大小朋友的能力天花乱坠地表扬,在孩子客观认识到了自己的真实能力后(不要嘀咕孩子对自己真实评价的能力),会把家长夸大的评估和表扬看成对自己控制的手段,不但没有鼓励的效果,还会有让孩子逆反的反效果。
除了性格和客观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会让即使得到高分的孩子,也不觉得自己的能力有多强。那就是
第四,家长越俎代庖做决定,帮忙,即使最后取得了高分,也会剥夺了孩子的成就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谁使得劲大,这件事的主导权就归谁,功劳也就归谁。家长越使劲,小朋友越不用使劲。久而久之,学习这件事就成了家长的目标,家长的追求,家长的努力。就算是成绩好了,最高兴的也是家长。小朋友感到的是家长在利用孩子,达到了家长的目的,满足了家长的目标,却不清楚这其中能有多少功劳算是孩子自己的。因为也并不能从得到的高分中获取多少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认同感-内驱力因素II
先说个我们家的事儿。
背景:大壮从小就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小时候带大壮小美去公园玩,小美全程爬上爬下飞檐走壁,大壮则是全程蹲地上挖石头看蚂蚁。各种运动班挨着报了一圈,愣是没找到一个喜欢的。所以小学一二年级的体育课,他真是痛苦,每到要上体育课的那天,早上就开始哼哼说不想上。
到了三年级,开学第二个星期,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我好喜欢上体育课啊,今天又有体育课了,我好高兴。我 ?????怎么突然180度态度突变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学校换了个体育老师。以前那个老师不苟言笑,成天板着脸(开学家长会见过),上体育课的内容也经常是跑圈蛙跳俯卧撑这类的基本项目。新换的这个老师,风趣幽默,体育课的内容也经常是把锻炼编到游戏项目里玩。
大壮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高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下半学年,有一天回家拿了份家长同意书要我签字,说要报名跑步俱乐部,每礼拜三次,每次一小时。我听到惊讶得真是眼珠都快掉出来了,这个平时能坐在就不站着的娃,居然主动要求去每礼拜跑仨小时的步?这个老师的魔力真是太高了。接下来的三个月,我本来以为会听到大壮至少偶尔抱怨一下跑步很累,结果居然一句都没听到,倒是每到要跑步的日子,人就早早准备好催我准时出门送他去学校。临到期末还参加了个1600米。
这就是内驱力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对家长/老师/同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简单说就是
  • 认同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自愿自主地询问和接受老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或者
  • 跟同学朋友的价值观和目标相似,在友情的基础上自愿共同努。
孩子喜欢老师,认同老师的方法和思维,学习上就能事倍功半。
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方法怎么办?
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一,老师的做法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小朋友不理解
这里家长就可以起到解释和调解的沟通作用了。
再举个我们家的例子。
大壮的第一个钢琴老师是美国人,要求非常不严,基本上弹成什么样子都一通表扬。现在这个老师是台湾的,虽然不凶,但是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
有一次上课,大壮自认为练得很好的曲子,还是被老师揪细节指出很多不足。然后他就崩溃了,上课时候各种故意不配合。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我问他为什么那么不高兴, 他跟我说,本来这个曲子他特别喜欢的,也用心练了,自己觉得练得效果也不错。但是到了老师这里,怎么还能找出来那么多毛病和不足,觉得好失望,而且本来很喜欢弹的曲子,现在不喜欢了。说白了就是“他自己觉得弹得好” 跟“他觉得老师认为他弹得不好”的矛盾。
我一想,其实俩人都没错,他是弹得不错,但老师的目的也只是希望他能弹得更好。于是给大壮解释说老师的目的不是批评他没弹好,只是帮助他弹得更好。又举了一堆跨文化教育学的例子,比如亚洲的小朋友和老师更注重进步,即使分数很高了,还会找不足;美国的小朋友和老师更注重自我感觉,所以在实验里,即使分数比亚洲小朋友低,美国小孩还是会感觉自己很厉害。听到这里他跟小美都笑翻了,觉得怎么会分数低的人反而觉得自己更厉害。那时候他知道了能力的高低不一定跟自己的感觉完全对应。也了解了钢琴老师的用心,解开了心结。从那之后老师再纠细节改进,他就没抵抗心理了。
所以在老师的出发点和方法都不错,但是孩子不理解的时候,家长的沟通和解释作用就很重要了。
二,老师的方法确实对孩子学习没有正面积极效果。也就是说,家长也觉得跟老师不对付,怎么办?
不对付也可以是个动力啊。我就是要证明给你看,你说的不对,我说得对。这种死倔的对抗其实可以隐藏着很强的动力。
再举个例子,这次是我自己的。
记得我高一的时候,我们全班就不知道为什么跟地理老师特别不对付。好像是她嫌我们太懒散而且不尊重老师,我们觉得她太古板太严肃。反正就记得她经常一边批评我们班一边夸别的班。有一次考试之前,她放话出来说我们班肯定全年级垫底。于是这句话就成了我们最强劲的动力,那次考试之前全班那叫一个齐心协力啊,一起总结重点,课间互相问答,督促复习。结果考完试,全年级几个班里排第二,我们那叫一高兴啊,特别有成就感。
老师不鼓励孩子的学习方式,不看好孩子的成绩。那咱们家长跟孩子站一队,证明一下自己。
除了老师,家长也是经常被孩子抵触的角色。那么
家长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
孩子认同家长的价值观,并不只能靠那些积极向上的经历。孩子看到家长努力和成功的积极状况同时,也会
受益于看到家长如何处理失败,如何对待自己不感兴趣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家长让孩子认识到人都会经历起起落落,遇到不顺心的事,才能让孩子对家长的选择和做法更好奇,更想知道为什么。否则家长跟神一样的高高在上完美存在,跟孩子的距离感很难拉近。

    所以,当孩子遇到不喜欢的人,不想做的事,先认真听听孩子的想法,分享一下自己类似的经历,比说教如何应对有效得多。

    在这些负面情况中,最难让家长产生同理同情心的情况就是考试考砸了。这时候家长轻则忙于批评孩子,帮孩子分析错误总结经验,重则打骂加惩罚。其实,当孩子考试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的时候,十有八九情况下自己就已经很失望,不高兴了(虽然有时候不表现出来,或者假装不在乎)。共情安慰之后再总结经验没问题,但是如果这种情况下一上来就先是批评惩罚,让孩子产生抵制情绪,后面再说什么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除了共情之外,还有以下也需要注意。

  1. 就价值观的传递效果来说,身教 > 言传。如果家长一边让孩子好好学习,自己一边整天打游戏,那估计说一百遍也没什么用。
  2. 一次理性的讲道理 > 轰炸式的唠叨。
  3. 认同孩子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
  4. 允许孩子有不接受家长观点的自由。说不说是家长的决定,接不接受是孩子的决定。
最后,说一个常见误区,可能有家长会认为,孩子对家长的认同感,跟平时相处的时间多少有直接关系。家长对孩子的事物参与度高,双方的认同感就会强。如果家长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向孩子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孩子就应该体量家长的用心良苦,认同家长的目标并且为此发奋图强。
然而无数身边的例子证明,
很多时候,家长投入时间越多,孩子越想远离;家长灌输越多,孩子越抵制;家长越关心,孩子越感觉到和家长的距离感

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自驱力的第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也是咱们华人家长最容易忽略,最难培养的一项:自主性。
自主性-内驱力因素III
    Autonomy (自主性)是自推娃最根本的特性。其重要性也很简单:自己选的目标,自己喜欢做的事,肯定更容易去努力去坚持。
    但是自主性不代表听之任之,更不是大撒手的散养,也不是说给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就能保证孩子理性地选择目标并且坚持下去的。
    培养自主性,以下的每一条,能做到的越多,孩子收益越大:
1. 从小给孩子自主权和选择的自由
    孩子在乎和关心的,是跟他们自己有关系的事,而不是跟家长有关系(跟自己无关)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种对自主选择的向往是每个人的天性。
·    自主权让小朋友有动力去为自己的选择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有自主权的孩子,更愿意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扩展自己的活动学习方向。
    所以说,在非原则性问题(涉及到安全的,为原则性问题,涉及到他人的权益为原则性问题)上,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穿什么衣服,穿多厚的衣服,吃饭吃多少,亲子阅读想读哪本书,
    有些事情,即使孩子不能百分百做主,也可以尽量给他们选择权。比如,
  • 作业不能不做,但是他们可以自己选择作业是想一回家就写,还是歇一会儿再写;写作业的时候是安安静静的还是要放音乐 (关于尊重孩子不同的学习方式,看这篇)。
  • 琴不能不练,但是他们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练。或者像我们家一样,每个礼拜有一天是练琴休息日,他们可以自己选哪天不用练琴。我们家的两个小朋友可珍惜这个选项了,每个礼拜都把这一个星期的特殊活动和安排都问清楚,然后再计划自己想哪天休息不练琴。这么一个小小的自主权,让他们感觉到了练琴的日程还是他们做主的,既能锻炼他们的日程计划习惯,他们在该练琴的日子里,也都自动自觉不叽歪地去练。
  •  如果学习效果一直不理想,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有哪些辅助方法,是在家里多做点额外的题呢?还是请家教?上补习班?上网课?选哪个老师比较好?让孩子自己选择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往往会事半功倍。自主权里对孩子的支持,是通过鼓励而不是压力
2. 家长做顾问的角色,给孩子提供自主决定需要的信息
培养自主性不等于家长零参与,要鼓励孩子做出成熟合理的自主性决定,前提是要尽量让孩子有机会做出informed decision--在收集了充足的信息和进行了适龄的逻辑思考后再做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成年人的知识, 经验,信息量,还有成熟度,都有重要的作用。只不过,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的这些信息怎么能在孩子的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呢?
    方法就是:家长以顾问的角色给孩子提供信息和建议。也就是说,我(家长)提出我的建议和信息,那是家长的事。但是孩子听不听,是否接纳,或者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什么决定,是孩子的事
    举个例子,我们家以前也经常出现“你妈觉得你冷”的经典斗争。我觉得要穿长袖的时候,小美坚持要穿短袖;我觉得该穿外套的时候,人家说一点都不冷。后来我们实在不想在这上面再浪费精力斗嘴,但是又不能跟温度严重不符地穿衣服(比如10摄氏度穿短袖)。于是趁大家都冷静的时候,讨论出来一个指引表。如下图
    图文并茂列出个温度范围和大概应该穿什么衣服。打印出来给他们一人一份。从那之后,在换季的时候,他们最多问问我今天的温度范围,然后自己决定穿什么,我不管。这样既做到了有足够的信息去参考,又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有时候虽然他们决定的会比我自己想穿的少一点,但也不会到过分的地步。

    同理,在学习和升学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顾问式地提供相当多的信息,比如说成绩需要提高,有哪些方法可以选;想练习英语口语,有哪些渠道;中考高考的分数线是什么。提供信息这点肯定难不倒现在的家长,难就难在,在提供信息之后,孩子仍然很可能做出跟家长预期不一样的选择,这是他们的自主权。
    这时候,要理解孩子的性格,经历,和年龄特点跟家长不同,即使有了相关的信息,结论依然可能跟家长不一样。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那么家长提供的信息就会被孩子理解为控制自己的工具
,因而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以后就算是家长提出再客观的信息,孩子也再难接受。

    可是,光让孩子有自主权,他们就真能成熟理性么?
    也不是,所以以下的这点一样重要。

3. 让孩子有机会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让孩子自己做主,人家做了不明智的选择怎么办?或者胡乱选,故意做对自己不利的选择怎么办?

    智慧来源于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历。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让孩子自己承受选择的后果,他们才会一方面,在选择的时候更认真的权衡利弊,另一方面,在之后根据自己选择的后果总结经验。
    关于这一点,有本五星好评的书,专门讲家长放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失败,会有哪些长远的好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对于不愿意放手的家长,普遍有两个称号。
  • 一个叫Helicopter parent(直升机家长),顾名思义,就是永远在孩子上空盘旋,帮孩子做决定,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没机会犯错。这是最直接的违背自主性的做法。
  • 另一个叫Bulldozer parent ( 推土机家长),跟直升机家长不同的是,推土机家长倒是愿意让孩子做决定。但是孩子决定之后,事前为孩子铲平一切困难,事后出现不理想后果,再铲平一切麻烦。虽然给了孩子自主权,但是孩子没有机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依然无法成长。
所以家长帮孩子铲平困难,不如给孩子把铁锹,让他们自己去铺平道路。
帮助孩子成长的,并不是他们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会安全不犯错的安逸感,而是自己有能力有勇气去客服困难征服挑战的信心
。如果想孩子通过自主决定成长成熟,只有在赋予他们选择权的同时,让他们自己承受后果,才真正有效。

不过问题又来了,如果自主权的后果超过可以承受的范围,或者后患太大,怎么办?接下来的这点也很重要。
4. 对于孩子的自主权,设立明确的界限
    培养自主权跟放养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设立界限。

    如果完全没有界限,事事彻底让孩子做主,负面影响包括:
  • 出现家长和孩子都不能承受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安全问题)。
  • 家长半路上想清楚了后果影响太大,无法承受,再中途干涉孩子的决定。这样家长在孩子心中的诚信就没了。
  • 考虑的问题超过孩子的思考和执行能力范围,孩子因为难以做出合理决定而压力过大,焦虑。
    所以给孩子自主权之前,先根据孩子的年龄考虑好界限,比如5岁之前不能自己出门,12岁之前出门之前要先告诉家长去哪里,16岁之前家长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社交有监控权,18岁之前晚上不能超过几点回家等等。
    如果家长不能做到接受孩子自主决定而产生的后果,那就要在放手之前先想好这个决定是否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或者是不是自己需要扩大一下自己的承受范围。毕竟成长的道路上,摔一小跤,走错一段路,生一次病,感一次冒,不及格一次,被老师批评一次,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这些经历能让孩子真正的成长,都是值得的。

    如果确实无法承受后果,那才真是需要设立界限。

5. 自主不等于独立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在合理的情况下和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是愿意付出的(精力和时间)
    自主(Autonomy)和独立(independent)这两个概念往往容易被混淆。
自主是指自己做决定,独立是指不依靠别人的帮助完成一件事

    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有自主而不独立的情况。比如说,孩子决定自己要学小提琴。但是学琴的过程中,无论是接送去上课,支付学琴的费用,家长陪练,等等,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

    同样,也可能有独立而不自主的情况。比如日本家长决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幼儿园年龄的小朋友自己去完成购物任务。从来回的交通,寻找货物,支付,等等,家长都不予帮助。但是去购物这个决定完全是家长做的,并非孩子的自主决定。

    我们这里说的培养自主性,主旨在于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让孩子独立完成一切。毕竟人是生活在一个群体的社会,完全孤立无援只能全靠自己的情况在真实情况下并不常见。学会利用周围的资源,有问题寻求帮助,对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有利无害。培养自主性,让孩子学会做informed decision,就包括让孩子在做决定之前充分了解:
  • 执行这个决定需要自己做什么,
  • 需要哪些别人的帮助,
  • 自己能不能得到需要的帮助。
  • 甚至包括,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自己有哪些后备选择。
    所以,在跟孩子讨论他们自主做决定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家长会在哪些情况下提供哪些帮助,他们还有什么其他资源(人力,时间,物力上)需要考虑。还有就是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有哪些plan B后备选择。
    这种态度,会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真心尊重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会大大的减少孩子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从而能更自信地执行自己的决定和轻松地全力追求自己制定的目标。    

7. 对孩子的现状有客观真实的认识,并且接受现状
    作为家长,各种焦虑和纠结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现状的不满:总觉得如果自己能做更佳的决定,现状肯定会更好。于是去搜寻关于教育的各方面的信息,去打听别人家的娃走的是什么路线,希望借此能为自己的孩子找到那通向塔尖的指引。
    而且我们会觉得:如果家长都那么难做出最佳决定,那么年龄经历知识都远不如家长的孩子,怎么能做出好决定呢?我们家长连对自己的决定都没有十足的信心,怎么能让我们去相信孩子的判断呢?
    要解除这种焦虑和不安,我们最需要认识到的是:
孩子不是机器人,没有操作指南,更没有一套固定的指令的程序能让孩子的成绩达到最高值

    随着年龄的变化,孩子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思维变化,再加上男女孩之间的不同,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具体有哪些不同,以前写过“
如何去了解孩子的“材”,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没有公式可循。孩子的现状,虽然不一定是家长满意的,但很可能对于他们自己的成长轨迹来说正合适。
最可行的决策方法,真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内心所向,让最了解他们最在乎他们的人(也就是孩子自己)自主做决定。

·     当孩子知道家长对自己现状和内向的认可,不把家长的言行理解成为自己的现状纠错,会更加信任家长,更容易向家长敞开心扉。也会更真实地判断自己的现状。
    自主性+认同感+能力,帮孩子集齐这内驱力的三元素,对家长来说并不简单。甚至比单纯的送去上补习班或者请家教更难。但是只要我们是真心希望培养出有主见,责任感,自主性,自律,并且开开心心追寻自己目标的孩子,这份做家长的内驱力,也足够我们去努力的了。
 这个话题是今年最想写的内容之一,本来打算趁开学更新的。结果发现自己比预期的唠叨,却没有计划的勤奋。写了改改了写的又拖了一个月才写完。

    正好赶上十一,借机再多唠叨几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更爱祖国的人民。衷心希望祖国的人民越过越好。不光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光是成人,更包括孩子。
    而且我希望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句每年喊几次的口号 。即使我再遥远,再渺小,也想为这个愿望做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努力。
    所以这个一亩三分地的公号,就是我的这份努力。我能做到的是不为争那教育界上千亿的大饼去贩卖焦虑,不为涨粉或者赚广告费去哗众取宠。唯一的目标就是希望尽我所能地,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教育心理的知识以最真实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只要多一个父母能觉得有所帮助,多一个孩子能在成长中受益,这份驱动力就足够了。

    这个公号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留言功能(18年五月之后的新公号都没有)。如果大家有希望我写的话题,欢迎给公号发信息留言。
更多教育心理学和基础教育的文章
关于作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