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即将要添加辅食了,这对新手妈妈来说又是一项新挑战,一开始吃什么、哪些东西不宜1岁前吃、怎么避开食物过敏、怎么吃才营养健康……想必大部分妈妈心里都会有超级多疑问。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妈妈是比较淡定的,轻松地根据传统路线每天每餐都是给宝宝喝粥;而有一些老人家还会认为宝宝1岁前不能吃肉,所以宝宝吃的大多是南瓜粥、山药粥和汤水,这些做法又是否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呢?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辅食添加这个话题。
下面我们将会给大家明确一下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添加时有些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则,以及1岁前各月龄阶段辅食添加的关键和安排建议。
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吃辅食”这个问题。网上有些文章说4个月就可以添加,有些文章则说6个月才适合加,让家长很纠结,不知道哪个才对。
其实,4个月可以添加辅食的建议,来源于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英国卫生部的建议,但世卫组织在2001年已经将此建议更改为满6个月时添加。
目前,在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以及国内几个相关指南的最新建议中,都一致推荐等到宝宝满6个月(180天)时再开始添加辅食,这是对孩子更稳妥、更合适的引入时机。
当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宝宝的身体到了6个月左右,肠道的很多消化酶才开始运作。其次,宝宝肠道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A也要到7个月左右才会猛增,在宝宝出生头几个月含量是十分低的,IgA有助防止有害过敏原进入。所以过早添加辅食的话,宝宝的肠道尚未准备好,既难以消化也有相对更高的过敏几率。
安全、均衡地构建宝宝的营养辅食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吃”这个问题。
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有3个大原则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评估新食物是否过敏,二是留意避开风险食物,三是要做到营养均衡。
01
评估新食物是否过敏
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直到满一周岁,都建议大家坚持每次只给宝宝提供一种新的食物,并等待3-5天之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在此期间,要观察宝宝吃了这种食物会不会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皮肤肿胀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就要马上暂停喂养这种食物。等宝宝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尝试,如果还是出现同样的不良反应,建议由专业医生评估后确定是否对这种食物过敏。
这些过敏反应,有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症状,也可能在24小时以后出现,有些宝宝甚至会在5天后才表现出来。因此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并留出三五天的时间来观察,能更好地评估宝宝对这种食物的接受情况。否则一次同时添加几种新食物的话,出现过敏也不好判断宝宝究竟是对哪种食物过敏。
02
留意避开风险食物
至于风险食物,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除了不要给大肉块、水果块、整颗坚果、整颗花生、糖果等有窒息风险的食物外,还要避开致敏风险较大的鲜牛奶,以及本身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蜂蜜等。另外,辅食保持原味,不加盐、糖,将有利于提高宝宝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以及防范成长后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风险。
03
留意食物的营养均衡
营养均衡是比较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一环。一般来说宝宝在9月龄开始形成一日3餐的格局后,食物的平衡体系才开始建立,届时宝宝每天的饮食,建议大家合理安排好这四大类食物。
母乳/配方奶
1岁内最主要的营养来源
谷薯类
碳水化合物来源
蔬果类
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来源
肉蛋鱼
蛋白质和丰富铁锌等矿物质来源
而在6-9月龄时,我们也可以依照相对平衡的食物结构去逐步构建宝宝的辅食。家长可以有计划地将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每类食物都逐步引入。比如第一次引入了谷薯类的米粉,下次引入的新食物可以是蔬果类的胡萝卜,再下次引入肉蛋类的蛋黄。
当一种新食物排除了致敏嫌疑被成功引入后,就可以参与到食物搭配变换中,不断丰富宝宝的食物种类,建立宝宝对多样化食物的接纳度。
再回顾到我们在开头提到的两个常见例子,其实都是饮食单一化的表现。第一个长期只喝粥的例子,只满足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其他营养素将无法得到充足的摄取;而另一个1岁内不吃肉的例子,会导致错过了肉中所含的优质蛋白质和铁等带来的好处,甚至会对宝宝的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
各阶段辅食添加的关键
  • 6-7个月
在引入辅食初期,基本上每天添加1次泥糊状辅食,一次1茶勺就足够了。辅食添加早期的目的是让宝宝接触新味道,而非填饱他。
当宝宝接受了新食物的味道后,辅食的喂食量和次数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酌情增加,但以不影响奶量为准。这个时期母乳或配方奶依然是主食,每天要求保证600-800ml的奶量。
至于辅食的首发食物,传统上大家都较多地以谷物为第一口辅食,但在2017年,美国儿科学会就已经更新了观点,提到对首次引入给宝宝的辅食食物种类没有严格要求,铁强化米糊、蛋黄泥、肉泥、蔬菜泥之一都可以作为初始引入的食物。
  • 8-9个月
这个时期,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会比辅食添加初期多。到满9个月时,奶量基本上还是维持每天600-800ml的量,但由于宝宝需要的总能量增加,所以相对而言,辅食的添加量也需相应增加,大概要达到所需总能量的1/3。
另外,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很有限,在有限的体积里,如果接纳的食物一直太稀,营养密度低,就会无法满足营养需求。所以8月龄开始,泥糊状食物里可以出现小软块,浓度逐渐变稠些、甚至少量剁成细末状,以达到更高营养的供给目的。而且食物性状的进阶也有利于宝宝的咀嚼能力的发展。
另外,这个阶段为了避免影响奶的摄入量,辅食的进食时机就非常重要了。一般来说,安排在跟家人吃饭一致的时间喂辅食是比较好的,错开了喂奶的时间之余,又培养宝宝与家人共同进餐的习惯。
举个例子:
时间
食物
7:00
10:00
12:00
辅食(比如菜泥配肉泥)
15:00
18:00
辅食(比如果泥配米粉)
21:00
夜奶
除了辅食量有所增加,食物种类也要继续扩大,而且可以将成功引入的食物混合制作,比如果泥伴强化铁米糊,除了口味更香甜,含维生素C的果泥也有助促进铁的吸收;胡萝卜和瘦肉一起打成泥,这样在颜色上会更讨喜,让宝宝更有食欲。
  • 10-12个月
这个阶段的辅食引入有两个关键,其中一个是引入块状食物以锻炼咀嚼能力;另一个是顺着宝宝的自主意识让宝宝尝试自己进食,训练手眼协调的同时,也为之后良好的进食习惯打基础。
所以,这个时期的宝宝的辅食质地应该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的小颗粒,并可尝试小块状或条状的手抓食物。总的来说,一天的辅食是泥状、颗粒状、块条状共存的。
其中,手抓食物的引入时间目前并没有一个绝对化的说法,在部分国外的指南会提到7、8月龄时就可尝试,而我国的一些指南会提到10月龄开始,对此家长可以根据宝宝手部能力和自主进食意愿来选择引入时机。
而且在引入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好手抓食物的大小和软硬,确保宝宝食用该食物的安全,当宝宝吃手抓食物时,也要有大人在旁照看,以避免发生噎食的风险。
而关于自主进食,近年来也有一种BLW( Baby-Led Weaning)的喂养方式比较流行,其倡导从六个月一开就让宝宝自己进食,以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过这种喂养方法操作起来对家长要求比较高,也有一些有争议的地方,这里先不展开讨论。
但整体来说,无论是6月龄还是10月龄,如果宝宝有自主进食的兴趣,家长都应该支持和鼓励,提供合适的手抓食物或小勺子给宝宝,让宝宝亲自进食,不用过于介意宝宝弄脏弄乱。
至于完全放开让宝宝自己进食,还是辅助喂食,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而定,有些宝宝真的很喜欢吃,可以把食物大部分都吃进去;而有些宝宝可能以探索和玩为主,吃进去非常非常少,这时可能需要家长在旁辅助喂食,或者帮助宝宝把他拿在手上的勺子往嘴里送。
最后再强调一点,1岁内母乳或配方奶依然是挑大梁的营养主角,在10-12个月这个阶段仍要保证每天喂奶3-4次,奶量600-800ml,辅食可穿插喂食约2-3次。
举个例子:
时间
食物
7:00
+少量辅食
(比如蛋黄泥、水果粒)
10:00
12:00
辅食
(比如碎菜肉末软面)
15:00
+少量辅食
(比如牛油果粒+紫薯粒)
18:00
辅食(比如南瓜鱼肉粥)
21:00
这样下来,一天就可以吃到奶类、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了,小颗粒状食物也给宝宝提供了自己进食的机会。
.....
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辅食添加的开始和推进都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了。
6-12个月的辅食添加更像是一个小火慢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每尝试一种新食物都需要耐心等待3-5天,确保宝宝对该食物不过敏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而在添加过程中,我们注意分量从少到多,性状从稀到稠再到块状,而品种也要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化,谷薯类、肉蛋鱼、蔬果类在确保不致敏后都要合理引入添加,为宝宝搭建一个丰富且均衡的膳食结构。
另外,这个阶段母乳或配方奶依然是主要的营养来源,辅食的添加量要尽可能以不影响奶量为原则。
好了,今天关于早期辅食添加的建议就先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分享或疑问,欢迎在下面留言哦~
.....
更多干货
点击上面文章链接可查看更多干货热文,或在我公众号回复“目录”查看所有文章哦~
笼包粑粑作者简介
中立奶粉评测平台「奶粉123」创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在这里,你能看到商家不会告诉你的内幕和真相,从此不花冤枉钱,选对每一样母婴好物。(公众号名称:笼包粑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