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加拿大之声 汉加风 Canadian Voice 》youtube视频频道(请上www.google.com 搜索即可),点击subscribe提交。
   祝贺加拿大之声出品的视频节目“温哥华街头游行抗议大PK:中国留学生大喊:妈妈叫你回家吃饭;香港人士踩场大陆游行者这一边“在youtube点击突破5.7
从谷歌到脸书,印度人和中国人的两种命运
在美国硅谷,从Google谷歌总部山景城,到Facebook脸书总部门洛帕克,开车只要20分钟
就在这两家全球瞩目的高科技巨头,今年下半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似乎隐喻着华裔和印裔员工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
01
9月19日,脸书总部,一个38岁的中国男子从办公楼的4层跳下,当场死亡。他叫陈勤,浙大学霸,赴美攻读硕士后入职脸书。据离职的同事透露,陈勤生前日夜工作——不止996,经常工作到半夜一两点,却面临被开除的风险,把陈勤的死因直指公司内部的恶性竞争和职场霸凌。
02
12月3日,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双双宣布卸任,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掌门人的位置,传给了桑达尔·皮查伊。这个被中国人戏称为“劈柴哥”的印度人,和陈勤背景很相似——
谷歌新掌门“劈柴哥”
出身于普通家庭,并非从小生长在美国,在印度本土一路从小学读到大学,之后到美国攻读硕士。加入谷歌时的职位也和陈勤一样,都是软件工程师,基本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猿或码农。
美国有句名言:硅谷是在印度人和中国人的背上建立起来的
美国最多的移民来自墨西哥,其次就是中国和印度,人数基本一样,各占美国移民总人数的6%。(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数据)。
那么,人口基数差不多,同样接受精英教育,印度的基础教育还远远落后于中国,在美国的世界级公司里,印度人和中国人做高管的人数总该差不多吧?
错!印度人才在美碾压华裔,印度人高管数量远超中国人。
《财富》500强里,印度裔人才领导的公司占到了33.2%,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根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研究报告)。和印度人比起来,华人高管少得可怜。
硅谷三大IT公司,除了苹果,谷歌和微软的掌门人都是印度人
微软CEO 印度人萨提亚·纳德拉
好在还有一个中国人,沈向洋,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也算是华人在美国科技巨头里担任的最高职位了。可是,也就在今年11月13日,微软CEO 印度人萨提亚·纳德拉,在公司内部邮件中宣布:沈向洋将于 2020 年初正式离职。
各大中文媒体一片哀嚎:“美国科技巨头公司再无华人高管”。
为何印度的精英教育没有职场天花板?
同样接受精英教育,为何华裔总在底层苦逼地996,印度裔却纷纷做高管?
先说说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个看法。
01
第一个就是印度妈妈比中国妈妈更鸡血。
我有个朋友住在美国,隔壁邻居就是带着三个娃的印度妈妈,朋友对我说:
以前,我们总吐槽美国的教育风气被华人带坏了,搞得太鸡血,鸡体育,鸡艺术,课外辅导班一大堆。现在,我们开始吐槽印度人了,不管在哪个方面,印度妈妈都比中国妈妈更鸡血!
印度电影《起跑线》剧照 
幼升小,中国妈妈想让娃上好学校,想出的办法也就是:公办嘛最多就是花上几百万买一个学区房,民办嘛就是从上幼儿园开始鸡娃多学语数英外加跳绳拍球手工团队合作。
而印度妈妈不限于此,想象力和行动力更彪悍,在印度电影《起跑线》里就有典型的描述:
好学校自己考不进,后门走不进,送钱送不进,那么就只好冒充穷人,因为优质学校每年都会把一定比例的名额分配给穷人。
印度电影《起跑线》剧照 
在印度冒充穷人可不容易,是“装穷人吗?送命的那种。”
为了进个好学校,鸡血妈妈一家从豪华社区搬到贫民窟,没有自来水,没有抽水马桶,劣等大米要每天排队去领晚了还没有,街道屎尿横流,容易传播霍乱,老鼠和伊蚊在房间里窜来窜去,传染黄热病和登革热。
印度妈妈当然也怕呀,但和上好学校比起来,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印度电影《起跑线》海报
02
第二个就是印度家庭更重视英语教育,沟通能力和交流欲望更强。
如今的雅思听力考试,加入了非英语国家口音,如果正好考到印度人说英语,考生就会很郁闷。
印度英语听起来还不如中国英语,我在外企工作时,印度人很多,IT部门尤其多。我们每次Oracle系统更新,或者上什么新系统,都会和印度人开电话会。
印度人词汇量很大,经常拽一些偏门的单词,说话语速快,关键是,一说起来就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但他们的发音和语法准确度实在难以恭维,我们这些中国同事,插不进话,听印度人说话又很累,经常是听着听着都睡着了。所以,我们总结道:
印度人英语不地道,催眠效果却是极地道的。
印度电影《起跑线》剧照 
但是,老美还是觉得印度人英语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本原因是印度人脸皮厚,不管自己英语多不标准,都敢乱说。
中国人总觉得,说100句不如做一件印度人可不这样认为,做一件事,就得说上100句。
所以,中国人1分钟能说清楚的事,印度人可以和你掰斥1个钟头。
到底是中国人沟通能力强,还是印度人沟通能力强,真让人凌乱了。 
但是,公司高层特别是西方领导,似乎更喜欢话痨印度人,他们不可能在你边上天天看着你干活,所以想听听你在干些什么,公司发生了什么,这样他们对你的工作和公司现状就会有更多了解。
其实不管哪里的领导,都讨厌失控,讨厌意外,所以过程中的透明和主动,是领导欢迎的。而低调的中国人,总觉得让结果说话更重要,没结果就瞎哔哔有啥意思。
在跨国大公司求生,敏于行而讷于言,显然不是个好习惯。
03
第三个就是印度人喜欢学管理,也更能抱团。
印度人还特别喜欢学个管理学学位比如MBA。
从下面表格可以看出,在美国,取得非MBA硕士学位的华裔比印裔多,博士学位华裔也占压倒性优势,但是印裔学MBA就比中国人多得多。
这说明,中国人更偏好研究技术和学术,而印度人在技术基础上还喜欢钻研管理,也就是美国人最喜欢说的领导力。
在硅谷和印度人并肩工作的华人也印证了这个推测,在谷歌工作的软件工程师戴杰说:
很多华人同事用功刻苦,技术过硬,但和印度裔同事相比较,华人工程师似乎不太擅长展示自己和自己的产品。印度裔同事有着更强烈的表现欲,也很善于表达。
而高管,核心本领是管人,而不是管技术。
领导者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努力把事情做好,用行动证明自己;
第二个层次是讲出来影响别人,说服别人追随自己;
第三个层次是写出来,更大范围更深远地传递价值观。
而华人工程师,通常能够做到第一个层次,很少有人能做好第二个和第三个层次。
与华人相比,为何印度的精英教育没有职场天花板?上面说的这3点都是重要原因,却不是根本的、底层的原因。
选择更多幸福,还是选择少更幸福?
你们有没有去过印度?
很多朋友去过印度,感觉很魔幻,这是一个让人又恨又爱的地方,脏乱差,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贫富分化严重,却有着异常的活力,也有着神秘的宗教意识,可以让人去探索内心的平衡。
但是,更多中国人的体会是:玩玩还可以,要我长期住在那里,肯定不行!比中国差远了。
有意思的是,很多受过精英教育的印度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他们一旦有机会离开印度,就不愿意再回来。
这就像在中国农村或小城镇苦读的孩子,一旦有机会考到大城市,就不愿意再回农村,一定要扎根在北上广深。
这才是在美印度人才碾压华裔的根本原因——
比起中国人,印度人是没有选择、没有退路的,所以他们才会比中国人更鸡血、更抱团。
硅谷投资人,原谷歌资深算法工程师吴军在硅谷工作多年,对这个话题他也有这样的看法。
他在《见识》一书里也提到,英语好、抱团、喜欢沟通,这些只是印度人成功的表层原因,这样的中国人也有,但为什么在北美职场上中国人就不如印度人更有前途?
他指出,这是因为这些年祖国发展迅速,中国人选择太多了,往往在全球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国内就有机会向他们招手,于是他们就没有在那里深耕下去,而是不停地跳槽以取得更光鲜的简历和更高的收入。
而印度就没有这么多机会,印度人绝大多数不会再想回到印度,只好死心塌地在新的国家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在狭窄的上升通道里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往上爬。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不管是在公司做到高管,还是技术做到顶级,都是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的,像谷歌新掌门“劈柴哥”,虽然进公司不如一些华裔老员工早,但是他没有什么事好分心的,比中国人坐得牢啊!
所以,如果从更大的版图去看,我们就不用再纠结为啥印度高管比华人高管多,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华人都回到中国当高管了,而印度人却不像中国人那样想回家!
但是,到底是选择多更幸福呢,还是选择少更幸福?
吴军的话让人深思:
很多时间,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如果你人在北美,可以扫描点击收看“列治文市政府門前舉牌抗議 要求校長辭職 教育局門口大唱Glory to Hong Kong 是蹭新聞熱點?政鬧?“的Youtube视频
如果你人在北美,可以扫描点击收看“推特、脸书封禁大批账号;腾讯封杀美分账户;想要市场就得忍受“莫须有”?的Youtube视频
如果你人在北美,可以扫描点击收看Cyber Monday 最值得买什么? Coach、Calvin Klein 打多少折?血拼值不值?大型outlet Tsawwassen Mills 探店购物分享| Back Friday Shopping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