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
就是你不让娃干的事情,他完全听懂了,但他还是会干,而且并不是忍不住,而是主动地故意地去干。
不但如此,他还很期待你的反应,吸引你的注意,你要是假装生气,他还会被逗得嘎嘎笑。
(图片来自网络)
T2宝宝,为什么总在你发火的边缘反复试探?
“我偏要!
来放个证据先,张小定同学把西瓜水往头上涂:
ps 昨天的吃瓜文没看的可以看着乐一下哈,瓜皮不单可以用来炒肉丝,还可以用来教数学啊:哪里不会啃哪里,吃瓜群众的数学差不了
我在评论里看到很多人为此苦恼:
为什么会这样呢?
前阵子在看今年新出的一本书《孩子如何学习》,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一岁大的孩子,只是无法抵制那些被大人禁止的东西的诱惑,然而两岁大的孩子则是故意要反着来。
两岁孩子,根本不用去看电线,他们会一边不慌不忙、郑重其事、从容不迫地看着你,一边直接把手放在电线上。
学步儿在系统性地测试自己和他人的欲望可能产生冲突的维度。他们之所以向你投来郑重其事的目光,是因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你和你的反应,而不是台灯电线本身。
如果说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理学家的话,
那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是他们做实验用的小白鼠。
《孩子如何学习》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释然很多?
我们能做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怎么办,我想不用过于焦虑,“扮演游戏”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遵守规则是重要的,但养娃过程中,告诉孩子why 永远比只告诉他要怎么样做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规则才不再是空洞的,强压的,而是内化的,自发自主的。 
但孩子克制自己的冲动,需要消耗很多能量。
为了更好但帮助他们,我们可以在扮演的世界里,带着娃尽情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 让他有机会体验掌控感。还可以多角色互换,帮孩子从自我中心,逐渐地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
“假装捣乱,假装打人,假装大哭大闹,假装自己是那个发号施令的大人......”
在游戏里,孩子能感受到情绪都是安全的,自己是被理解的,是有力量的。 而情绪被疏导后,便再也不像压抑不住随时喷发的火山。
我们还可以模拟事情的后果,充分体验过之后,孩子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执行规则,也能够学会换位思考。
假装站在高高的椅子上,摇摇晃晃要摔倒;
假装没注意碰到一个很烫的东西,然后被烫得嗷嗷叫;
假装玩爸爸的电脑,然后爸爸假装急得要命;
假装捣乱,假装玩具被扔得到处都是,再假装要收拾半天;
大人假装生气、假装伤心、假装哭,都能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学习和体验情绪,了解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对自己及他人的影响。
就像活动需要彩排,需要演习一样,孩子在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这样的演习这些完全可以是无实物表演,但孩子会超爱。 
孩子不听话,对着干,也是T2的阶段性特点,
我们除了一脸严肃的说不,还有很多可以做,以前写过一篇:
2岁的孩子,逐渐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向理解他人的感受进发。 
T2到底是“可怕的两岁”,还是“了不起的两岁”?
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全文完,祝大家中秋快乐!
在看,一起学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