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作者: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编辑:
知言

社长说
付出型人格,何处才是尽头?
● ● 
为什么付出型人格,讨不来想要的爱情?
01. 我知道讨好换不来爱情,
可我就是控制不了
和同事一起逛街,刚走出十米远,她问我:“你渴吗?我买了瓶水你拿着。”
又走了二十步,她又问我:“你吃口香糖吗?来两颗吧。”
老是接受馈赠,我有点不好意思,想请她喝杯奶茶,她摇头跟拨浪鼓一样:“不不不,我不渴,这只是小事,没关系的。”
我对她说:“你这么会照顾人,老公一定很幸福。”
她说:“我家那个废物,如果我不回家做饭,他就饿一整天,连外卖都不叫。”
我很惊讶:“你不累吗?”
她说:“当然累啊,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有什么办法。”
晚上部门聚餐,女同事继续吐槽男朋友什么都不会,其他同事听了很惊讶,问她:“他是不是很有钱、很有权、长得很好看,让你心甘情愿伺候他?”
她说:“哪有,他就是个死肥宅,认识我之前恋爱都没谈过。不过,他很忠诚,绝对不会出轨。”
其他同事哑口无言,只好笑道:“也是,毕竟人还是要吃饭的,离了你他会饿死,当然不会出轨了。”
她满意的笑了,似乎对一味付出的关系模式甘之如饴。
后来两人结婚,她对男朋友变本加厉的巨婴行为忍无可忍:他连上厕所都懒得冲水了,而她唯一知道的沟通方式,就是一通臭骂。
她的男朋友屡次挨骂,懒惰行为却丝毫没有改变。
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她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负能量的女人,可每到气头上,还是会控制不住骂人。
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可也不愿意离婚,即使深知讨好换不来爱情,她也无法停止付出,只能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慢慢习惯,并期待老公能有所改变。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认为:
如果爱对一个人是如此重要,以致他的全部生活安全感都建立在爱上,那么,他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愿意顺从他人的一切愿望。
而这本身是一种病态的理想。

卡伦·霍妮将这类人称为“依从型人格”。
他们所需要的是如此的微乎其微:
  • 希望他人对自己友好,给自己善意的建议,并且同情和理解自己这样一个可怜的、无害的、孤寂的灵魂;
  • 他们急切地希望给他人以快乐,这就是他心目中所想象、所感觉的一切。 
可是依从型人格并非只想付出,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内心深处也潜藏着攻击他人的欲望。
然而,他们理想的自我是一个高尚无私的圣母,不允许自己攻击他人。
对他们来说,“对别人好”,并非真的希望别人过得更好,而是为了打造一个理想的“圣母”形象,来满足“我很高尚”的幻想。
与其说他们乐于付出是因为无私善良,不如说他们乐于付出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无私善良。
他们害怕被人看到自己自私的一面,害怕被人指责不善良,即使事实本来就如此。
02. 付出和爱情,完全是两回事

前段时间,大S的“剥虾论”刷爆了朋友圈。不少人对大S“粉转黑”,认为她太矫情做作。
面对网友的指责,汪小菲站出来为老婆说话:我老婆卖命生了两个娃,想吃个虾又怎么了?
人家老公愿意剥,你们网友操心什么。
中国男女从没有把“付出”和“爱情”分开过:结婚前,认为爱一个人就要照顾TA,跟照顾自己亲生的娃一样;
结婚后,认为爱一个人就要为TA付出,男人舍弃自由挣钱养家,女人舍弃美貌操劳家务。
如此辛苦付出数十年,如果配偶提出离婚,第一句蹦出口的谴责一定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良心被狗吃了吗?
在他们看来,大S既然已经和汪小菲结了婚,就应该丢掉做自己的自由,当好汪家的保姆和奶妈,任劳任怨地付出才对。
可是在汪小菲看来,辛苦生娃的大S完全有任性的资本,她理应索取属于她的利益。
你在生活中,一定遇见过这样的人:
你称赞他的优点,他说“哪有,我没你说的那么好”,可是当你真的停止夸奖了,他又会感到郁闷;
她很擅长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生活中总是不计较自己吃亏,可是当你真的把她晾在一边,她又会担心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被你讨厌。

阿德勒在《阿德勒的人格哲学》中提到: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很脆弱,他不会锻炼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强壮,而是会跑到能使他觉得自己很强壮的环境里去。
过度付出的人童年缺少爱,但他不会努力提升自信、使自己更讨人喜欢,而是对身边的人过度付出,使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很有爱的人。
爱是什么?爱是我们必须一次次起跳,才能够得着的那个糖果,不是我们轻易伸出手,就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对付出型人格的伴侣而言,爱是馅饼,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必须在感情里不断付出,才能得到关注,结果将恋人变成无法独立生存的巨婴。
魔鬼总是和圣母一起同行,你认为自己遭遇了残酷的对待,却没想到:你的付出就是一种默许,他们的残酷,是你潜意识里允许他们对你这样做。
03. 婚姻里,最佳的推动器“付出有道”
结婚多年的主任出差回来,半夜到达机场,他的老婆想开车去接他,他却自己坐夜班车回家。
第二天聊起这事,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耗时间坐公交,问他是否心疼老婆?
他说:“婚姻就是这样,她今天为我付出一次,我下次会双倍还给她,即使是自己老婆,也没理由白白为你付出。”
我们恍然大悟,难怪在离婚率拔高的媒体圈,主任和他的老婆始终感情很好,原来是“付出有道”。
主任说,这一点是他老婆教会他的,他们还在恋爱的时候,他老婆就明确提出:没有房绝对不结婚。
他拼命买了房,虽然不大,但老婆二话不说就嫁给了他,隔年就生了个娃。
他认为,条件比自己好的男人太多了,老婆要求一套房子有什么过分呢?他知道她不是真的贪图虚荣,反而因此更加爱她了。
对很多付出型人格者来说,喜欢一个人就为TA付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鸡”和“狗”,更多的是心智没有进化完全的人类。
如果真实的你并不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过度付出能够帮你掩盖这一点。
毕竟你付出了那么多,对方也不好意思再追究你的缺点、坏脾气和心理阴影,于是,你可以不用成长,站在自己的舒服圈里享受爱情。
可是这样一来,你们的关系就失去了“真诚”与“理解”,神圣的爱情蒙上了一层灰,变成华丽面具遮盖下的一地鸡毛。
刻意付出者,追求的并不是亲密关系,而是从关系中获取优越感;
他们打造自己很有爱的假象,并非出于无私,而是为了享受“我很高尚”的强大感,同时掩饰“我很脆弱”的无力感。
如果不克制自己追求优越感的心愿,坦诚面对自我,他们所追求的亲密关系,会让自己痛苦不堪,也把伴侣变成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
付出不是索取爱的筹码,不要用自己的好去换取别人的认可。
04
一个乐于疼爱自己的女人,言行举止平易近人,便会让人感到亲切可人,如果偶尔乐善好施,更会让人加倍欣赏;
一个努力实现理想的男人,日常生活不忘感恩,便会让人感到贴心可靠,偶尔拒绝过度索取,更会让人感到自信成熟。
当你不再从付出中吸取安全感,你才能学会真正的付出。
因为这样一来,通过付出来获得安全感的“魔法”就消失了,你开始意识到无条件付出对你并没有好处,便舍弃了旧的行为模式,开始重建自己的内心。
这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多做给自己自信的事,二个是多做给婚姻加分的事。
旅行,给自己增加阅历;学习,给自己增加知识;运动,给自己增加健康,这些都可以增强你的自信。
赞美,给伴侣更多信心;支持,给伴侣更多安全感;顾家,给伴侣更多归宿感,这些都可以给婚姻加分。
如果有人要你付出,请先思考一下:我能得到什么回报?你的认知越是清晰,自我越是强大,他人的索取对你而言是否公平,你一看便知。
过度付出无法让你收获一段满意的关系,真正能够获得满意关系的人,是那些在满足自己的过程中,也能让他人受惠的人。
一如阿德勒所说:
爱情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有各式各样的爱情,当有适当的平等基础时,爱情才会正上正轨,成为唯一的永恒。
关于作者:芒来小姐,三点一弯钩主笔团。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学会会员,老爱瞎说一些好男好女不知道的真相。
● 
1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