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鸭蛋
最近,郑爽在节目《我们长大了》上,聊起自己的生娃计划。
华少问她:“你计划要生几个?”
郑爽笑着回答:“三个。”
这个回答,引起了华少的好奇:
“跟男朋友商量过了吗?”
郑爽有点娇羞:
“就没有那么详细的商量。”
此时,陪着郑爽录制节目的男友张恒,在场外也被cue到:
“恒哥,恒哥,生三个哦,压力大了哦,还要龙凤胎的~”
张恒一脸笑意,似乎默许了郑爽的计划。
郑爽一直是活在热搜中的女星。
尤其是她的恋情,更是被众人时刻关注着。
粉丝几乎对她的历任男友,都不太喜欢。
哪个男生和她恋爱,就会被拉进这股漩涡里,微博随即沦陷,遭受轮番攻击。
但,郑爽也从不介意,一直把自己的恋情,晾晒在太阳下。
有人觉得她特别直,特别真。
有人觉得她特别社会,特别任性。
但,真实的她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军事化家庭教育
1991年8月22日,郑爽出生在沈阳一个普通的小康家庭。
父亲在外做生意,母亲在她出生前,是一名普通职员。
郑爽出生后,母亲辞去工作,在家全身心教导郑爽。
心理学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几乎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走向。
郑爽父母的教育关键词,是“控制”。
郑爽的人生轨迹,一直是在完成父母的愿望。
母亲参加采访时,曾理直气壮地说:
“培养她,就是实现我的梦想。”
为了实现母亲的梦想,郑爽从小,就被按照“女明星”的规格教育。
4岁,第一次登台演出;
5岁,学习钢琴、长笛、舞蹈;
12岁,独自出外读书;
16岁,跳级考上北影。
此后的人生,不是在电视台的选拔路上,就是在演出现场。
母亲对郑爽要求很严格,除了艺术要拔尖,学习成绩也不能落下。
稍有不慎,就免不了一顿打。
在后来的各种采访中,母亲聊起教育,都是津津乐道,并且认为,全靠自己的悉心教育,郑爽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长大后,郑爽也没有脱离父母的控制。
比如,她凡事都乖乖跟父母汇报。
还有满足父亲的愿望,带他上综艺,带他红。
另外就是脱离正规公司管理,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管理人员是父母和一众亲戚。
她一直铆足了劲,达到父母的要求,变成一个骄傲的女儿。
孤独的成长和不公对待
但郑爽在同学们心目中,却不是乖乖女,而是怪小孩。
12岁开始,郑爽独自去成都读书。
青春期初期,是小孩性格最敏感的时候。
这时候,孩子需要最多的,是父母给予的安全感。
然而,郑爽得到的,却只有被动的假性独立
这种“独立”,不仅没有达到父母的希望,反而让郑爽的自闭更上一层楼。
为频繁转学、跳级,郑爽和同学们都非常生疏。
读书期间,几乎没有结交到较好的朋友。
加上敏感、自卑,郑爽总是被同学排挤和嘲笑,说是“乡巴佬”。
青春期遭遇的校园暴力,郑爽原本可以和父母诉说。
但父母给的,只有严厉的教条。
所以,她从没和父母说过自己的委屈,甚至连不想出外求学,都不曾提出过。
她不敢反抗,不管对于父母,还是同学们的不公对待。
双面个性
一方面优秀,一方面自卑,郑爽给大众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严重的分裂。
她是一个双面体。
一边是光芒万丈,一边是阴郁无比。
一边是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一边是不允许任何人忤逆自己。
一边是讨好,一边是叛逆。
郑爽曾在采访中说过,她对自己的表演能力毫无自信。
“我从来都没有被那么多人瞩目过,就觉得不好意思,又觉得自己没什么资本,有时恨不自信,我真的很害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演好。”
她总是费尽心思,希望做到粉丝的一切要求。
有段时间,郑爽暴瘦,粉丝们都特别担心,希望她多吃点饭,照顾好自己身体。
原因正是,希望观众喜欢她。
卑微,不自信,郑爽的其中一面个性,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但,另一面的郑爽,却是完全相反的人。
她可以不顾及任何人眼光,当街抽烟。
当街情绪失控,神情恍惚,抱头痛哭。
在《演员的诞生》节目期间,不和对手演员搭戏,自顾自地躲在角落,一副谁也不鸟的样子。
她总说,自己的最重心,是希望获得粉丝的喜欢。
然而却开了小号,用最糟糕的话,怼粉丝。
看到粉丝脱粉,她甚至跑到对方的微博,骂对方,语言非常粗鲁。
她甚至发动粉丝群,人肉某个不顺她意的粉丝。
那阵子,郑爽疯狂被骂,脱粉的粉丝甚至聚集起来,造谣她精神有问题,希望她退出娱乐圈。
更多的人,说郑爽是《致命ID》里的人格分裂体,时而是此,时而是彼,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她。
其实,这两面都是郑爽的真面目。
自恋型人格
郑爽是非常典型的“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所做的一切行为,指向受益者,都是自己。
如果把郑爽的性格拆分,可以发现3个显著的特质:
一、乖巧懂事。
懂事的本质,是讨好。
这个特质,是郑爽从小到大沿用最久的。
这个个性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安全感匮乏。她知道,只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那时,她就会用懂事的一面,去讨好父母,赢得关爱与照顾。
二、卑微脆弱。
郑爽在成名之初,是最脆弱的。
那时的她不过十几岁,成长还没完成,就马上进入娱乐圈的花花世界。
成名早,起步高,观众对她的期望太大,她背负着非常大的压力。
她内心是极度不自信的。
因为从小父母给她的,是高压,是贬低,是不认可。从未被接纳过的她,无法相信有人真正认可她。
于是她无所适从,手足无措,不管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
三、叛逆无理。
如果留心观察,可以发现,郑爽开始破罐破摔时,正是她负评到达顶峰时。
长期压抑+无法负荷的压力,让郑爽迟到的叛逆期,终于来临。
按进化心理学的说法,人的一生,一定会有叛逆期,有些人青春期释放了,有些人一直被压抑着,直到中年、老年,忍无可忍了才爆发。
而郑爽在二十几岁,已经是娱乐圈老人的时候,终于不想再讨好任何人。
她抽烟喝酒,任性无理,情绪化,不理会任何人的感受,不管在什么场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压抑越深,爆发越猛。
她有一股憋屈已久的劲,需要尽情发泄。
可惜,这一切与之前她呈现出的清纯女生人设不符,再度引来泼天非议。
感动自我的爱情
郑爽的“自恋型人格”,在爱情里,也是非常突出的。
很多人都特别心疼郑爽。
因为她在爱情里,就是一个孩子。
拼了命的要,拼了命的付出,给一点甜就能乐半天,受一点苦就天崩地裂。
这就是典型的“自恋爱情模式”。
郑爽的每一段恋爱,目的都非常明确——尽全力控制对方,让对方属于自己。
刚开始和张翰恋爱时,她曾多次被问到,有没有准备想要结婚,她都笑着说,有机会的。
颇有一丝逼婚的暗示。
为了成为一位合格的预备妻子,她在事业发展期,抛下大量工作,做起张翰的贴身助理。
截图来源:妆点娱乐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贞,她坚决不拍有拥抱接吻的戏,宣称只和张翰演亲密接触的戏。
参加活动,必须和张翰一起,如果张翰临时行程有变,郑爽也会跟着毁约、失踪。
每天最大的盼头,就是回家给张翰做饭洗衣服。
最后因为张翰工作忙,信息、电话回复不及时,她以为是自己魅力不足,私自去整了容。
张翰很震惊,这件事成了他们分手的导火索。
不久后,分手从传闻变成了真相。
截图来源:妆点娱乐
后来,她和胡彦斌在一起。
她依旧用尽一切手段控制对方。
放下一切工作,想尽办法,围着胡彦斌转。
据闻,她24小时都必须和胡彦斌保持联系,如果回复不及时,就会一直疯狂打电话,直到对方接为止。
但,好景不长,这段恋情,仅仅维持了一年。
分手后,郑爽出了一本书,写了一段内容,给刚分手不久的胡彦斌。
“关于爱情我说不出什么完整的话语,脑袋里能想到的100件小事,都是我和你。”
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深受感动,甚至不停去胡彦斌微博,攻击他。
但,在这100件小事里,我看到的是郭敬明式的初中恋爱,充斥着自以为是的感动和付出。
比如,不顾对方的感受,强行在大街上,要对方亲吻她,以此宣誓主权。
比如,分手后,死缠烂打,疯狂发短信给对方,即使对方没有回应,也一直这么做。
而且,还有一点,让我非常震惊。
郑爽在这100件小事,说出了自己最核心的一个感情观:
“支持你做任何事情,哪怕只是玩玩感情,我都能够接受你的放纵。”
也就是说,她可以接受对方玩弄她的感情,也能接受对方出去花天酒地。
既不自爱,也不尊重对方。
我们总觉得,卑微到尘埃的付出,是因为害怕失去对方。
但其实,完全不顾及对方感受,盲目地疯狂付出,内心的渴望其实是积攒道德成本,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所以,不管是张翰,还是胡彦斌。
和郑爽分手后,态度都是坚决的,老死不相往来。
张翰杜绝一切复合可能性。
胡彦斌更绝。
首先在微博宣布,从此不再见面。
然后,在节目中被蔡康永问到,是否还有复合机会。
吓得连忙回三次:“不会的。”
可以猜想,郑爽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究竟有多可怕。
竟让一众前任,都划清界限,绝不给大众,和郑爽,留任何一点幻想的余地。
合适对象=成长机会
好在,张恒出现以后,我再次看到了郑爽曾经的笑容。
宣布恋情时,两人面对的,是铺天盖地的负评。
但,两人都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从前面对爱情,她总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比如觉得自己配不上张翰。
能接受胡彦斌玩弄和出轨。
但面对张恒,她觉得,很自在。
接受采访时,她坦言,因为男友,她的性格变好了许多,因为和他一起,生活比较简单。
她需要一个可以晒出来的爱人。
张恒都一一配合。
她需要一个24小时贴身的爱人。
张恒做起助理,寸步不离。
相比,光芒四射的前任,郑爽显然更需要的,是现任的陪伴。
她不需要一个功成名就的英雄,要的,只是足够的安全感。
我们很难预测,这段恋爱,未来会走向何方。
但,至少此刻看来,郑爽在这段感情里,获得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卸下明星的耀眼头衔,她也不过是一个28岁的普通姑娘。
过去经历的伤痛,造就了她渴望被爱,被关注的个性。
如今走到现在,也希望她能慢慢成长,和原生家庭、成长创伤、失败恋情,都一一和解。
也许,她从依赖他人,到真正独立;
从一个巨婴,到一个大人;
从自我价值感低微,到正确认识自己,改善自己,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
但我相信,只要她愿意,她就能走得很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