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笔记侠关注回复“1”领取今日日签福利大礼包

内容来源:本文为公众号用时间酿酒原创首发,笔记侠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进行授权。
作者| 用时间酿酒
封面设计 | 子墨   责编| 嘉琪
第  3928  篇深度好文:4543 字 | 8 分钟阅读
精华笔记•文化生活
本文优质度:★★★+口感:脆爽
笔记君说:
为什么总是感觉又累又困,不得已大早上就靠咖啡提神?又如何解决这个令人头大的问题呢?
别着急,接下来,跟随笔记君的脚步走进今天的文章去寻找答案吧。
以下,尽情享用~
一、人拼到最后,都是拼精力
如果让人们形容一下现状,相信不少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字——“累”。曾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
人与人拼到最后,拼的就是身体。所谓的拼工作、拼职场,好像是靠智商和悟性,但到头来还是拼身体、拼精力。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同样一件事,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下,不仅办事效率会事半功倍,办事的心情也会愉快不少。
于是,为了提高精力,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喝咖啡,每天早晨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一杯咖啡补充下能量,下午困倦来袭时,再冲上一杯咖杯提提神。
朋友曾开玩笑地说:“我的一天,甚至我的命就靠咖啡给撑着了。”
众所周知,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有效兴奋大脑皮层,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从而帮助我们快速提高精力,减少疲乏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喝咖啡对提高精力的效果因人而异,对肠胃不好、孕妇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都不适宜。
而且,咖啡因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精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力不足的事实,甚至长期饮用还会形成依赖,进一步加剧精力不足的现状。
所以,如果你喝咖啡的目的是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精力,不如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早日找到合适的方法。
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提高精力呢?
俗话说得好:对症下药才有疗效。想要从内而外的提高精力,就必须先找到导致我们精力不足的原因,问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很累呢?
二、为什么总是感觉累?
1.不可改变的客观原因
快节奏的社会,无形之中给每个人都上了一个发条,不说为了出人头地,仅仅是为了买套房,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咬牙坚持,现实的无奈逼得我们不得不拼,不得不往前冲。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针对职场群体的压力情况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将近50%参与调查的人都表示“工作压力很大”。
这些无处不在的压力,它们像吸血鬼一样,不断地消耗着我们有限的精力,令人们感到精疲力尽、没精打采。
2.可以调整、改变的主观原因
① 不良的生活习惯
比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睡前长时间刷手机等等,又或是标题所说,为提神拼命喝咖啡,最终形成咖啡依赖,陷入恶性循环。
② 缺乏对工作的热情
每天上班如上坟一样,对工作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情绪,进一步加倍了疲惫的感觉。
③ 过多的精力浪费
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过度纠结,不仅浪费时间,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④ 不会碎片化休息
工作起来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懂适当休息。
客观原因是短期内我们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个人习惯、不良心态导致,通过必要地练习和引导,就能够有效改善现状。
其实任何方法论,我们能做的都是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客观原因,同时盯紧那些可以改变的主观原因。
虽然解决它们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做一定会比什么都不做强得多。
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精力水平呢?
三、4个解决方法
1.逐渐替换掉所有浪费精力的坏习惯
造成精力不足的坏习惯有很多,比如睡前扣手机,缺乏锻炼、暴饮暴食等等,但总的来说,都可以运用habit loop模型丢掉它们。
habit loop模型,翻译成中文就是习惯养成模型,首次发表于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查尔斯·杜希格的著作《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该模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Cue(提示)、Routine(惯例)和Reward(回报)
比如睡前玩手机这个习惯,什么“提示”触发了你使用手机的行为?
答案不尽相同,以打发时间、放松一下举例,想要放松,便是你玩手机的“提示”,玩手机的行为就是“惯例”,而使用后感受到的片刻放松便是你得到的“回报”。
很多人坏习惯难以丢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搞懂什么是替换惯例。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在习惯养成模型中,作者说:
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它。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坏习惯无法完全去除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某种需求下的产物,当需求没被新的习惯满足时,坏习惯就会趁虚而入。
比如习惯喝咖啡是想要提高精力,习惯睡前玩手机是为了放松心情,而当提高精力、放松心情的需求没有通过其它方式得到满足时,坏习惯就永远不会消失。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所以,想丢掉坏习惯,就必须先学会观察自己各种坏习惯所产生的原因,找到它们背后的真正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找到更合适的宣泄方式,并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2.唤醒工作的热情
小时候觉得“苦中作乐”是个伤感的词汇,明明过得不好,还非得找乐子,听起来很心酸,但长大后才发现,苦中作乐是一种能力,是绝大多数需要培养的一项必备技能。
能够在这看似繁琐,充满了压力的生活环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找到工作的价值的人都是厉害的人。
你是否听过三个工人盖房子的故事?
大概是说,工地上有三名建筑工人在砌墙,一位记者采访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起头,对着镜头说:“我在盖房子”;
第三个工人一边干活一边唱歌,热情地回答记者提问:“我在盖一栋非常漂亮的大别墅,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10年后,记者追踪发现,当初第一位工人依旧是一名工人,日复一日地砌着墙,第二名工人则成为一名房屋设计师,第三名工人成了某著名房地产公司的高管。
虽然故事的结局略显鸡汤,但不可否认的是,透过三位工人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待工作的不同热情,也能想象出他们工作时的不同状态。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说: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这便是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同样的一份工作,当我们换一种对它的理解后,做事的动力就会大不一样。
所以当你缺乏动力时,不妨试着给工作赋予一个神圣的意义,让其源源不断地为你带去新的工作热情,从而降低精神上的疲劳感。
具体该怎样做呢?分享两个小方法。
① 列好处表
通过罗列工作带给你的好处,直观地给你带去动力。
② 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
埃克赛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仅仅是用盆栽、艺术品或是你所爱的人的照片装饰你的办公桌,就能让你的生产力增加32%。
3.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哲学上有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而摆在每一个上班族面前也有三大经典提问:“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
在吃什么这道选择题上,想必大家都浪费了不少时间,更消耗了不少精力吧。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无效精力浪费还有很多。
比如去超市犹豫买什么东西,出门前纠结穿什么衣服等等,看似问题不大,但背后的时间浪费、精力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精力管理的高手们,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还记得小时候去发小家里,他领着我参观房间,第一眼就被他家房门背后的“三餐表”给吸引住了,表格上是发小母亲列出的一周食物清单,每天三餐吃什么,都已经有了详细安排。
虽然我早已忘记当时去发小家是星期几,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天中午在他家吃饭时,阿姨并没有按照“三餐表”上的菜谱做饭,而是做了蒸螃蟹。
吃饭时我悄悄问发小:“今天不是应该吃××吗?那个‘三餐表’是假的吗?
发小悠悠地回了一句:“当然是真的啊,平时没客人的时候都是那样吃的。
“那要是想吃别的怎么办?”我追问道。
“那就做想吃的呗”
那就做想吃的呗”,多么简单却富有哲理的答案。当时的我还不足以体会这其中的奥秘,今天回过头再想,阿姨就是精力管理的高手。
正常情况下,按照三餐表做饭:
一来可以有效减少大量做选择的损耗,也就是精力的损耗;
二来,如果家里来客人或是家里人想吃其它食物就果断改变计划,也并不会产生任何损失,毕竟计划永远不是死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去超市购物时也可以提前列出清单,从而减少犹豫纠结的精力浪费,甚至穿衣打扮,也可以提前制定出一套流程。
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喜欢固定的衬衫加V领毛衣,Facebook社交网站的CEO扎克伯格钟爱灰色T恤,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还让好友为其设计了一百件黑色高领上衣。
经典的灰色T恤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做太死板,少了点生活的灵气,但就像发小母亲对待“三餐表”的态度一样。
▲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流程式的计划只是常态化的选择,在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做时按计划办事,遇到特殊情况随时改变即可,这样做不仅没有减少生活的乐趣,反而为我们创造出更大的自由。
4.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休息
全球著名心理学家,精力管理专家吉姆•洛尔博士曾分享过一个经典案例:
人们在研究顶尖级的网球高手和一般高手之间的差异时,一开始很多人以为是技战术又或是基本功。
但研究结果发现,他们最主要的差距竟是谁更会在发球间隙进行快速的休息。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简单琢磨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毕竟能成为高手,大家的技战术和基本功都差不多,此时拼的就是细微的差异,看谁的临场发挥更好。
而这个差异就主要来自于发球间隙的简短休息,虽然只有十几秒,但足以帮助顶尖级的高手快速调整心态,恢复体力。
千万别小看这十几秒,一场顶尖的比赛当中,如果你能够在每次发球时都比对手多做那么一点点,整场比赛下来,就早已甩掉你的竞争对手一大截了。
想想看,日常生活、工作的过程中,你是否曾有意识地安排了碎片化的休息时间?
如果没有的话,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定一个标准,每小时抽出10分钟时间放松一下,去下厕所,或是伸伸懒腰,放松一下眼睛都可以。
四、总结
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家难免会感到精疲力尽,在那些导致我们精力不足的原因中,有些是客观现实原因,无法改变,而有些则是主观原因,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纠正。
主观原因总的来说,一共是四点:
一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二是缺乏对工作的热情;三是过多的精力浪费;四是不会碎片化休息。
针对精力不足的原因,解决方法也分为四点:
第一,逐渐替换掉所有浪费精力的坏习惯。
找到坏习惯产生的根源,肯定自己的需求,找到更好地宣泄方式。
第二,唤醒工作的热情。
通过列好处表的方式找到工作的意义,用装饰办公环境的方法,尽可能地用愉快心情面对诸多挑战。
第三,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用流程式的计划减少一些无效的精力支出,从而把更多精力用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
第四,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休息。
当困意来临时,不要一味地用喝咖啡的方式强撑,适当地趴桌子上休息10分钟就会有大不一样的效果
以上就是提高精力的四大招,不妨从现在开始,就先列出一张你的“三餐表”,先从减少无效的精力支出开始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作者简介——
用时间酿酒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倒有不少失败教训,愿你我都少走点弯路。新书:《反本能2如何对抗人性弱点》已上架销售。公众号用时间酿酒;微博@用时间酿酒  等你来~
笔记侠好文推荐:

嘿,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