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静思,编辑 | 桃子
欢迎成为【Eduknow创作者】(后台回复:投稿
我们将支付丰厚的稿酬
引言
康奈尔华裔毕业生答辩时,愤然脱掉衣服,只穿内裤。这件事为什么在中美两国家长中反响不同?它体现了美国的什么文化?
如果在毕业答辩现场导师批评你着装有问题,比如说裤子太短,你会怎么处理?

华裔女学生Letitia Chai选择了“激进”行事——当众脱下衣服,只穿内衣内裤进行答辩。这件事发生在5月5日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表演课程论文答辩现场,因为康奈尔的名校光环和“女性”这样的敏感词“加持”,这件事最近在留学圈闹得沸沸扬扬。
从Letitia Chai的Facebook我们了解到在预答辩时她只穿着蓝色带扣牛仔短裤,但女导师Maggo开口就发问“你怎么穿的这么短?这是你穿短裤的场合吗?“并且认为她的着装“会将男人的注意力从自己的演讲内容上吸引走”。然后问她“妈妈会对自己这样穿衣服怎么看。”
Chai当场怼道:“我妈是女权主义者,性别及两性关系学教授,她可对我的短裤没意见!”最后Chai愤然离场。
接着在三天后的正式答辩里,Chai穿着同样的衣着在开始时脱掉了衣服进行答辩,在场44位学生中有28人也随后脱掉了身上的衣物。Chai说她想站起来 “反对压迫性的信仰和歧视”。
和中国家长谈起这事,大家的普遍反映是外国孩子怎么那么难管教、那么自我?答辩如此严肃的场合就要穿着得体啊,老师没说错啊。我也问了一些美国家长对这件事的看法,家长们一致表示孩子“挺勇敢”、教授“有点越界”了,穿衣打扮属于别人隐私,评价别人的穿着很不妥当。同样的事在两国家长那里有着天渊之别的评价?
两国家长的不同反应很有意思。假如美国教授这次评价的不是穿衣问题,而是对孩子在学术之外其他方面的质疑,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呢?应该怂回去,还是忍气吞声?Letitia Chai是一个很美国化的孩子,我们今天讨论她的事件,希望再一次帮中国家长们“做好思想准备”。在美国读书,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是比文凭更丰富的东西。
你也许不认同,但你不能不知道。想让孩子在美国读书,在生活和感情上更融入、受到外国学生的认可和欣赏,孩子可能会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挑战一:美国孩子不畏惧挑战权威,
为自己争取空间
类似康奈尔女生的事在我的美国朋友Kevin身上也发生过。他研究生毕业答辩时穿着普通的短袖T恤和牛仔裤,然后就被其中一位导师念叨了“你觉得你这样的着装适合参加答辩么?”
Kevin的回答让人有点佩服,他说:“教授,首先如果我的着装冒犯到你了我很抱歉,因为我没有收到任何学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对毕业答辩的着装有要求。其次,我也只是追随了你的穿衣风格,休闲的短袖和牛仔裤。如果老师希望学生在答辩时正装以待,请老师也是平等对待。”
Kevin离校已经10多年、是两个五岁男孩儿的爹。现在提起这件事依旧很自豪,而且他的现场表现并没有影响他的毕业,相反,还让他在毕业之际在学生中火了一把。
当然,Kevin当初这么做并不是哗众取宠或者一举成名,而是很多美国人骨子里不畏惧挑战权威的一种思维习惯。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和权威人士杠?在他们看来挑战权威和强势人群不仅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勇敢精神的体现,还是对这个国家和社会乃至世界的一种责任,所有的进步和真理都是在争论和冲突中加以完善的。
在国内,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这种夸奖在美国是贬义词,他们会认为这是没有个性、没有思考的表现。美国学生从小就被家长和学校鼓励发出自己的声音,注重培养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所以,如果您希望孩子更好的融入美国、享受留学生活,他需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包括对自己的父母。
挑战二:美国孩子努力成为KOL,不当隐形人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简称,核心意见领袖,指“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虽然这个词发源于营销学,但我发现这个词特别适合用来形容美国人喜爱的一种气质。
我们都听说过美国人喜欢领袖气质(leadership),KOL正包含了一种领袖气质;除此之外,KOL还意味着超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他们是群体的舆论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对他人有强大的感染力;以及开放的头脑可以快速接受新鲜事物。
KOL=领导力+超强的沟通能力+强大的影响力+敢于尝新接受新鲜事物,集这3种精神与一身的人通常是美国人喜欢追随的对象。
在Chai正式答辩当天现场44位学生中有28人追随她脱掉了衣服,Chai之前在Facebook上就发文请大家支持,因为她的“遭遇”、发起的目的和形式都很“对美国人胃口”,这才促成了此次事件。所以,Chai不折不扣当了回KOL。
其实很多美国学生领袖气质的形成也是走过一段弯路。“年少轻狂”时喜欢追求cool、喜欢表现、甚至“反智”(在学校表现为看不起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是怪胎)现象严重。但这些行为背后也有闪光点,比如勇于展现自我、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所以当这些精神引入正轨后就会渐渐发展成受群体爱戴的KOL气质。
所以,不要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向分数看齐,要勇于站在台上和人前发声、表达自己。
挑战三:美国人保护“弱势群体”,
不熟悉时要慎言慎行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包容性很强,但这个“大熔炉”却并没有把所有人都炼成铁骨铮铮,反而各个群体特别“敏感”,作为外国学生,您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踩重雷点。
我刚来美国时正值八月开学季,天气炎热、阳光暴晒,习惯了夏季在国内打伞的我自然也就带着遮阳伞上街。结果有一天就被一位黑人大叔拦下了,问我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皮肤变黑才打伞?女生当然是不希望自己皮肤被晒黑才打伞的,但我突然意识到面对一位黑人这样说似乎不妥当,所以就说自己皮肤对强烈的阳光过敏很严重,所以才会打伞。
在美国我确实没见过本国人打伞遮阳,除了她们没这习惯外,不知道与“黑人”这个敏感话题是不是也有关,但从那以后我就戒掉遮阳伞了,带帽子、穿长袖省事儿。
我曾好奇问过朋友Ken,他是美国白人博士,你们美国人特别保护某些群体,如果我在学校看到一个肥胖人士嘲笑他,会被抓么?Ken说,美国提倡言论自由,法律上不会抓你,但如果学生告发你,学校很有可能会开除你,所以言论自由也是有限制的自由,尤其是针对特殊群体时。对政要、公众人物反而宽松很多,多少人骂总统、商界大佬和明星,他们也没办法,身为公众人物和获益群体,他们有义务被大家“消遣”。
在美国,黑人、残障人士、肥胖人士、女性、儿童群体……算下来没几个群体不“弱势”,稍不注意就会“惹祸上身”,而全社会对这些群体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时言行谨慎些没错。
就像此次事件的女导师Rebekah Maggor其实在事发当时就道歉了,而且学校在公开声明里也说过Maggor过去为女性和少数群体做过很多公开支持,以后也不会少做,证明这位教授并非极端或保守人士,但还是难免“中枪“。如果她发表的言论只是针对”着装不当“学生不会这么大反应,但她在言论中涉及了“女性”这个身份,就很容易招来非议。
在美国,如果想在大环境上过得很轻松,只要把自己封闭在中国学生的圈子里就可以了,但这样的留学在我看来未眠太得不偿失。我们选择一个国家,不仅是因为那里有好的学府,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我们不该逃避的差异化。
拓宽眼界的决心,求同存异的心胸,大概才是留学的一大收获。
作者简介:静思,坐标美国, ”轻职场”概念创始人,专栏作家,在美国育有一子。
点击下列图片 
获取更多精彩原创 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