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大J的话
昨天的文章没想到引发了大家那么多的共鸣(我的高考故事 | 决定人生的究竟是什么?),虽然写的是自己当年高考的故事,但没想到很多人留言告诉我,这篇对于自己现在的职场也有帮助,对自己育儿观也有帮助。
还有一位妈妈和我说,她把这篇文章和自己快要初三的女儿分享了,觉得也非常有帮助。我不太经常写自己的经历,但是我现在的所有育儿观、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都是受到过去影响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育儿,就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另外,我好佩服你们啊,昨天留言里竟然有不少人猜对了我的高中和大学,也太厉害了吧。
======正文分割线======
小D在这个幼儿园快两年了,我是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个学校的喜爱的,今天文末推荐阅读里也放了之前分享过的各种小故事。
当然这也意味着父母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因为这个幼儿园不会专门教认字算数写字这些。
比起我妈妈告诉我的,国内4岁孩子认字几百字,5岁孩子可以进行10以上加减法,小D包括她们班级同学都算后进生。
但从我角度来看,这个幼儿园关注的是更多无法量化但是对孩子一生更加重要的东西,比如体能、心理情绪、社交体验、思维模式。还比如我今天想分享的故事。
1
展示与分享
这是幼儿园今年开始的一个新活动,每天的“开会”时间,就会有一个孩子站在教室前面和所有人演讲。
幼儿园要求主题由孩子来定,可以从家里带一件东西来和大家“展示与分享”。
记得小D第一次轮到要做这个的时候,我和她进行了一次关于主题的讨论。她坚持要带一根路上捡的树枝去学校,要和班级分享这个。
我好心地、运用技巧地暗示是否换个别的,比如迪士尼邮轮的明星签名簿、比如Elsa公主娃娃、比如新买的100片恐龙主题的拼图等等。
小D坚决否定,和我说,你要讲你真正想讲的东西,我就想讲这个。
再后来,我又好心地提议,那你提前讲一遍让妈妈听一下吧,我们来准备一下。小D又坚决否定。那我继续问,那你怎么决定讲什么呢?
小D和我分享说,首先你需要确定一个你真正喜欢的主题,就是你特别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
然后你只需要想一想:这是什么?你为什么想分享这个?你希望其他人可以了解它什么?这样就足够了。
当时真的把我听的目瞪口呆,当然我也知道这些话绝对不是她能说出来的,她只是在复述老师们的语言而已。但就是这段话真的对我触动很大。
2
对于表达的误解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也非常关注我的表达能力,我从小慢热,不喜欢在大庭广众讲话。父母为此没少花时间“推”我上台。当时背了很多诗歌故事,去少年宫学习朗诵表演。
我不敢绝对说这些经历对我没有帮助,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对于表达的认知。
对我来说,表达首先就是需要讲一件大事,不然肯定讲不出什么的啊,这也是为什么我提议小D带一些“好东西”去幼儿园
而且小时候的经历中,父母老师们总是会去表扬那些整篇背诵流利,完全没有漏字,而且非常字正腔圆的孩子。这也形成了我对表达的第二个认知,那就是必需提前准备的表演。
出国后,我一直觉得老外的表达非常有感染力。以前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反而是这次小D那几句话点醒了我,技巧都好学,但是表达欲望和热爱表达这件事,我从小就没体验过。
我后来问了老师小D的第一次经历,老师和我分享了她说的那几句话。真的一点不夸张,我当时听了就笑着问,啊?!这就没了?
老师也是一脸诧异地看着我说,对啊,没了啊,她把她想说的都说了,我们也都了解了,不挺好。
现在想想,当时我这个下意识的反问,也是受小时候的影响,我总觉得需要有个开头结尾,点个中心思想,最好是总分或者总分总这样的段落(捂脸~)。
老师后来特地加了一句,学龄前的孩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可以讲身边的小事,愿意讲给别人听,这比讲的有没有开头结尾,是否句式工整,更加重要。
3
我和女儿一起成长
这段经历对我启发真的很大,也正因为如此,我开始在日常融入了不少练习表达的小游戏,应该说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小D在做,我自己也在练习,和女儿一起成长。
1、观察和表达
从春天开始,我就会有意识地让小D走长路来提高她的体能。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容易累从而耍赖不肯走,要抱等。我们走路时发明了不少游戏,之前有写过,戳->明明会走了,出门总要抱,孩子的这个“懒病”怎么破?
今年开始的一个游戏就是观察和表达,我和她轮流描述我们所看到的周围环境,描述的越多越仔细越好。谁说不出新的内容了,另外一方可以帮忙补充,但不能重复。
当然一开始为了让小D感兴趣,我每次描述时总会加一点“乱七八糟”的因素,像说太阳是黑色的,看到一个人是绿色的,等等。她就会很开心地纠正我,抢着继续说。
这个就是受到小D的启发,我开始认识到,表达不是只在大场面的,可以即兴地把生活中的小事讲细致生动有趣,才是更加了不起的。
像下面这样的日常,我们经常就是在玩这样的游戏
2、神奇的词组
我和小D也会经常互相编故事,今年开始我们就尝试了一个新玩法。我和她会互相约定一个神奇的词组,比如故事里出现的所有“大家“都需要替换成”汪汪“。
今天天气真好,汪汪一起出门买菜。超市里人可真多啊,汪汪都在选择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这个是考验反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也是表达中很关键的。至少从我小时候的经历来看,我太习惯于”背稿“模式的表达了,有时稍微少背一段,就无法继续进行了。
真正的表达肯定不止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而是需要随时随地都能自信自如表达。
(这里插个题外话,今年我开始多做直播的一大原因,也是希望锻炼自己更加自信地即兴表达)
我一直记得刚刚当上部门经理后,有机会和公司亚太区总裁一起吃个午饭。他就引用了上面这句话,表达的艺术是领导力的体现。
一个好的表达肯定是内在积淀、逻辑思考和表达技巧三者结合的。但更加关键的是,有想表达的欲望。
希望今天这些分享,都能提醒我们从小培养表达的良好(而非劣质)土壤。
大J叨叨叨
谈到锻炼我自己的表达技巧,我今年又折腾了一个新节目。老朋友们都知道,我说话有观点,但容易啰嗦。当时就想,那能不能锻炼一下呢?
于是就有了《大J请回答》,每一集就一分钟多一点,回答一个育儿问题。当时小伙伴们都是看好戏的样子,“Jessica的语速不可能一分钟说清楚一件事的“🤦‍♀️
哈哈,一开始录的时候真的NG无数次,真的好难的,我还发了朋友圈
第一季终于上线了,有视频版也有音频版,内容涵盖了日常护理、喂养辅食、常见疾病、早教启蒙、亲子沟通等方方面面。比如厌奶怎么破?怎样让爸爸多带娃?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等等。
因为时长的限制,我就会把解决方案更加直接说出来了。现在想想,还能方便大家碎片化时间学习。
视频版会在新浪微博和抖音上,音频的话在蜻蜓FM上线,都和公号同名“大J小D”。今天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就能收听蜻蜓FM的音频啦。
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想让我回答的问题,我接下来会继续录的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近期文章回顾
2、表达能力
3、小D幼儿园
喜欢文章,就点个“在看”
让更多的人也看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就能进入蜻蜓FM
收听《大J请回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