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领工资,永远难致富。单从标题来看,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 房价增长轻松碾压工资增幅,
  • 工资收入无法像资产价格那样数级增长,
  • 员工每周996辛勤付出,到头来是股东赚得盆满钵满,
  • 时间是线性的慢变量,而工资收入直接和时间挂钩。
这些都是大家能轻易想到的原因。
然而,在房价增长大势已去,资产价格扑朔迷离的今天,”领工资难致富“这个命题还意味着什么?那些富起来的人群到底是如何致富的?新时代经济的运行模式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呢?
(瞬变谈相关阅读:美国寒门出得了贵子吗?
富人凭什么致富
巨富人群似乎各有各的致富之道,但总体来看,不难发现一条规律:越富裕的人,总收入中直接运营企业(实业)所得收入占比越高。
从数据比较充足的美国来看。对于处在收入分布第10个百分位的人群来说(超过全社会90%的人群),工资收入依然占绝大多数,达总收入90%,投资所得或企业运营所得比例都很少。但是,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升高,顶端人群中工资占比明显下降,而资本收入(投资等)、尤其是直接运营企业所得的收入稳步升高。
收入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群(超过全社会99.9%)运营企业收入占比高达50%,工资收入的重要性显著下降。这部分人群中的典型,大体是拥有着一家营业额2千万美元、雇员100人左右的汽车销售行、食品分销商、或律师事务所的企业主。
横轴为收入百分位排序,本图包括90-100,越往右表示收入越高,纵轴为该项收入占比。黑线为工资、蓝线为运营企业所得、会先为其它资本收入。Capitalis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mith et al, 2019. NBER Working Paper No. 25442
对于房价飞涨、资本澎湃的近代中国,过去几十年运营实业相较于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也许低于美国,但可以推断,富人中鲜有几个是依靠劳动收入积累致富的。
(瞬变谈相关阅读:科技巨头时代的世界观
Andrew Yang是谁?
2020年美国大选候选人中,赫然有一位华裔面孔——Andrew Yang(杨安泽)。宣布参选之前,Andrew Yang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作者和社会活动家。
而在2014年,Andrew曾经写过一本名为《聪明人应该去创造》"Smart People Should Build Things"的书。
在这本鼓励年轻人去自动创业和加入初创企业的书中,Andrew慨叹当前美国存在的地域技能等层面的人才错配问题,并重新定义了“聪明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Andrew承认,自己早年间认为只要刻苦学习,进入好的大学,然后或者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者进入投行、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大显身手,就是人生赢家。但随着阅历的变化,Andrew的观点发生了根本转变。
进入职场后不久,大部分优秀毕业生开始对做一枚优秀的螺丝钉产生怀疑并失去兴趣,这些庞大甚至臃肿的传统行业领军者往往缺乏活力、等级森严、甚至利用自己的市场势力和政治影响力,阻挠和限制新的企业突围。但高工资和优福利却阻挡他们跳出舒适圈,去做新的尝试。而另一方面,在能源、交通、媒体、教育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尤其是纽约和湾区等经济重镇以外的新型城市,无法招到合格人才担任要职则是头等棘手难题。
Andrew一方面呼吁年轻人挣脱传统束缚、勇于尝试、参与创新,另一方面阐述创新行业和企业增长所能带来的社会价值。他在Venture for American(“为美国创业”)机构中支持青年投身新兴行业和城市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对”聪明人“应该干什么的看法。
(瞬变谈相关阅读:人工智能时代的两场竞赛
曼昆为1%巨富打call
当前社会环境中,为巨富人群代言似乎并不流行。

富人近些年获得了丰厚的受益,收入占总人口收入比例持续升高,中产阶级和低收入群体却被经济增长甩在了后面。而当主流声音在呼吁财富税、收入再分配、对高管限薪等手段时,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曼昆却站出来力挺1%的巨富们。
1%巨富人群与底端50%收入人群收入全社会占比变化
巨富人群与其他群体1980年、2014年收入增幅对比
在一篇名为"Defending the One Percent"(为1%巨富辩护)的论文中,曼昆对50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曼昆看来,近些年的不平等飙升或许并不是什么问题,而只是经济回报创新成果的体现。乔布斯、斯皮尔伯格、J·K·罗琳的高额收入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价值贡献,而在买卖双方自主交易的市场经济中,高收入恰恰体现了买家对产品价值的认可和较高的支付意愿。任何独断的税收或再分配政策,对这些创造者不公,同时对鼓励未来创新有害而无益。
抛开曼昆对当前不平等现象和社会保障需求的政策立场不谈,新技术、产品、业态驱动经济增长、创造巨额财富的观点是很多人所认同的。创新创业者获得相应的报酬,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也是经济活动持续充满活力的体现。
(瞬变谈相关阅读:教了14年,曼昆要走了
*     *     *
科技时代的来临,可能降低了创业成本,抑或提高了创业较于传统薪酬职业的相对回报。同时,与其等昨天的行业领军者去解决明天的社会问题,新的企业拥有的创造和破坏潜力则更值得期待。
- End -

封面和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向瞬变谈提出申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