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吴强  私人董事会教练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第二十一章
说实话,这章《道德经》对我来说是最难理解的。老子描述“道”的言语含糊不清,但他对“道”的作用又确信无疑。直到前些日子,我第三次听李铁夫教授的讲座,才在某个瞬间似乎明白了老子在说什么。
老子原文的意思并不难懂,难的是你看得懂每一个字,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许因此而让很多人把《道德经》归入玄学。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先看“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首先要搞清楚“孔”是什么?孔与洞是不同的,孔比洞小,是通向某个源头的入口,比如毛孔,非常微小但通向汗腺。“孔”字的象形字是婴儿吮吸乳汁的样子,母亲源源不断的乳汁,被孩子从乳头的小孔中吸出。
“孔德”就是源源不断冒出来的德行。这样的德行,不是人自发产生的,而是源自“大道”。大道是德行的养分、乳汁。只要大道无穷无尽,德行就源源不断,脱离了大道的德行,就像失去了母亲乳房的婴儿。
而“德”字的象形字,是一只眼睛看着道路的样子。看清楚道路,并沿着大道前行,就是德。
老子说的“德”并不是五讲四美,也不是仁义礼智信,而是早期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唯道是从,就是德。
《道德经》谈的是道与德。道是无形的规律,德是道的外在表现。道产生万物,并作用于物,它透过万物的运动和发展,所显现出的功效和属性就是德。
讲到这里,你肯定会好奇:“既然德是道的外在表现,那么道又是什么呢?”
老子这样回答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意思是:道这个东西呀,是恍恍惚惚的。惚呀恍呀,其中却有迹象;恍呀惚呀,其中又有实物;道是那么的深远暗昧呀,里面有无比精微细小的东西,这东西真实存在,而且可验证确信。
一般人听到这种回答,可能觉得老子是大忽悠?我算是老子的铁粉,看完这段“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也一脸发懵—— 老师,这不科学呀!
上周末我的私董会小组在天津开会,这次请的演讲人是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李铁夫教授,演讲主题是《量子计算与世界观》。
铁夫教授花了一下午时间,捋了一遍人类世界观发展过程。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考;从文艺复兴时代“日心说”,到牛顿、爱因斯坦的伟大理论诞生。今天,人类能拍到5000万光年外黑洞的照片,也能把量子特性利用在计算机和通讯领域。
技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当人类观察世界的尺度发生了变化,新的谜题就会诞生,直到某个天才解开了谜题,科学就跃进一大步。随后,技术应用跟上,人类又观察到更大或更小尺度的世界,又会出现新的谜题………
铁夫教授是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但在讲座的过程中,也频频提到“不知道”。
整个宇宙诞生于奇点大爆炸,奇点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它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大爆炸?不知道!
光速是速度的极限,每秒30万公里。在光速飞行的飞船上向前射出一束光,速度依然是每秒30万公里,一米也不会增加。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量子级的物体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是粒子又是波,观测其波动性它就是波,观测其粒子性它就是粒,观测结果取决于观测者的主观性。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当我听得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时,铁夫教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人类生活在三维世界,有着根深蒂固的三维思维范式,我们的语言也服务于这种三维思维。很多看起来矛盾、甚至互斥的东西,在更高的层次和维度上是统一的!只是我们的大脑无法理解,就算理解了,用我们的语言也无法表达!
再回头看老子对“道”的这一段解释,我似乎有些明白。大道,是跨越一切维度的终极存在,老子对它的作用深信不疑,只是无法用人类的三维语言精准描述它。
在回答完“道”是什么之后,老子说:上古至今,关于道的描述代代相传,通过道,就能了解天地的起源、万物的本始。我是如何知道天地起源、万物本始的呢?也是靠“道”呀!
我这个愚蠢的脑袋,无法理解老子的智慧从何而来,但我有一种感觉,物理学越是发展,人们就越能够听明白老子在说什么。
第二十二章
海尔集团的展厅里有一面大镜子,上面印着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句话: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这句话真实不虚,我见过大大小小数千位领导者,从新上任的部门经理到经验丰富的CEO,凡遇到发展瓶颈的,瓶颈几乎都是“自己”。但是,很少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我常问人一个问题:宇宙的中心在哪里?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地球,文艺复兴时代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之后人们认为宇宙的中心是银河系。今天,人们发现宇宙中有无数个“银河系”,宇宙没有中心,时髦的说法叫“去中心化”。
观测手段决定观测结果。对很多人来说,宇宙的中心就是自己。所谓的世界,就是我们能看见的一切。每个人看见的世界,是以眼睛为圆心、以视力为半径,所以你是世界的中心,理所当然。
大部分烦恼,恰恰源于把自己真当成了世界的中心,领导力的失败也是从这里开始。老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领导者应当警惕的四种“自我中心”意识。
第一种是“自见”,就是过分关注自己。不止是自己过分关注自己,而是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自己。
很多人公开演讲会紧张,原因是过于担心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表现,怕犯错、怕出丑。其实,你并没有那么被关注,要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大部分时间人们都在关心自己,没时间关注你。
过于关注自己,头脑就会被各种评判和担心占据,就无法分清事实与感受,看问题自然不客观、不明了。
所以,与其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第二种是“自是”,自以为是。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瓶颈,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有一种被卡住的感觉。但卡在哪儿呢?
那个卡住你的东西叫“我是对的”!
造成你现在困扰的,是你过去的行为;你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行为,因为你认为那样做是对的。如果你一直坚持“我是对的”,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无解。
爱因斯坦讲过这个道理,他说:由某种心智模式产生的问题,如果用同样的心智模式去解决,是一定行不通的。
第三种是“自伐”,就是自我夸耀的意思。有个成语叫“矜功自伐”,出自《三国志》,形容魏国大将邓艾的个性。邓艾战功赫赫、忠心耿耿,但却遭司马昭猜忌,落得父子被杀的下场,这和他自视过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就算有功绩,也容易被抹杀。更何况,这种性格不利于团结群众,指望你摔跟头的人一定比盼望你成功的人多。这种性格的领导,怎么做得出业绩呢?
第四种是“自矜”,就是过于矜持,自怜自惜,老子认为这样的人无法长久。
阿里巴巴的人才观分别是“聪明、乐观、自省、皮实”。皮实的反义词就是矜持。真正的领导者,要经得起失败、经得起折腾。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两个坚持;坚持从失败中爬起来,坚持反省每一次失败的内因。
老子之所以能洞悉领导力的真相,是因为他了解大道。组织性是人性的延续、人性又是物性的延续,大道是相通的。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意思是:弯曲柔软才能保全,屈就反而能伸展;地势低洼容易积满雨水,事物衰败才能更新换代;聚焦专注才能得到硕果,贪多求大反而进退失据。
有智慧的人坚守这一原则,把它当天下事理的范式。
不过分关注自己,才能明白事物的本质;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长久。
你其实不用盯着竞争对手,心中无敌,自然天下无敌。老理儿说“弯曲柔软、方能无所不达”,你以为是假的吗?听话照做,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排版 | 吴恙、林红瑜
审校 | 鲁一主编 | 叶正新
欢迎加入吴强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如果您在经营企业、带团队中遇到难题,可加入吴强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私董星球》,通过支付年费(188元/年)的方式,获取更多资讯。
读者加入之后,可以获得的服务包括:
1、阅读吴强更多未公开发表的专栏文章,分享他对经营管理和世界的思考;
2、作为召开过320场私董会的教练,吴强长期陪伴大量企业领导者成长,如果您有困惑,可以与他私信互动,听听他的建议。
愿意加入的朋友,可以扫码付费加入,下载“知识星球”APP进行正常使用。由于知识星球官方规定,加入后不退款。所以大家慎重考虑。

这5000字里,藏着管理与人性的所有奥秘
点击关键词查看
◎版权声明
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欢迎分享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及作者
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