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更一篇还挺有趣的冷知识小文,上星期就在断断写了,本来想年后推,但现在得了“三天不更新就不舒服斯基综合症”,索性发了。
一个地名能够达到的荣耀顶点就是被当作一个产业的代名词。好莱坞Hollywood原来就是洛杉矶郊外一片栽满了树的农庄,20世纪初一些没多少钱的商人图这儿的低价便宜,纷纷跑来建电影厂,后来逐渐发展成了美国电影工业的代称。
19世纪末的好莱坞
好莱坞的名气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世界其他电影制作中心,都成了它的徒子徒孙。孟买(旧称Bombay)是印度的电影中心,就被叫做“Bollywood”,香港电影在鼎盛时期也被叫做“东方好莱坞”。
除了以上两个“莱坞”,非洲大陆也有一个电影制作中心,它坐落在尼日利亚(Nigeria),这里年产电影数量近2000部,每部电影的平均投资回报接近10倍,秒杀全宇宙一切理财产品。
和孟买类似,由于尼日利亚是“N”字打头,所以被叫做Nollywood,翻译成“瑙莱坞”今儿我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地方
在说瑙莱坞之前,我觉得应该先聊几句尼日利亚这个同样很奇葩的国家。
非洲被撒哈拉沙漠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北非是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伊斯兰国家,沙漠以南是所谓的“黑非洲”,文化与北面截然不同,自成一统,现在所有地球人类的祖宗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普通人对非洲的印象往往是贫穷、落后与战乱,但这几点不适用于尼日利亚,它是非洲当仁不让的头牌国家,政局相对稳定,人口1.73亿,国内年生产总值3757亿美元(2017年),这两项都是非洲第一,同时还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与出口国。
文化也同样最昌盛,有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阿依努•阿契贝,沃莱•索因卡还得过198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去年世界杯上,尼日利亚凭借着风骚夺目的球衣又获得了一大波关注,可真算是文体两开花。
但同时,在一些不和谐的指标上,尼日利亚也是名列前茅
老梁曾经出过一期节目,说尼日利亚人是所有电信诈骗犯的老祖宗,台湾骗子就是从这里学的,最有名的就是“尼日利亚王子”套路。
某天你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打开一看卧槽是个尼日利亚王子发来的,说他受人迫害,有一笔巨款要转到海外,想借你的银行账户一用,你只需要付少少的手续费,事成之后就给巨款的10%作为酬劳,
“尼日利亚王子”后来就成为电信邮件诈骗的代名词。
尼日利亚的人口民族构成极为极为复杂,一亿多人口,竟然有250多种民族与语言,缺乏统一的意识形态,这就造成了“满天飞神灵”的景象。我之前看了个综艺节目,一尼日利亚的小哥说在他们国家的电视剧里,经常演着演着就无缘无故被恶灵附体,失明吐血或者发疯什么的,那是相当的粗暴。
在这样极为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再加上国家相对较富裕,尼日利亚很快成为世界上电影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就显示,尼日利亚电影产量超过“好莱坞”,成为全球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
电影已经成为尼日利亚经济文化支柱产业,产业规模超30亿美元,电影业有100万从业人员,仅次于农业。现有约300家电影公司,每周都能出品40到50部电影,出品电影数量相当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电影出品数的总和,不仅在黑非洲本土具有绝对的文化影响力,近些年也将市场拓展到了海外,Netflix之前就发行过数部瑙莱坞电影。
这种繁荣景象说到底还是市场驱动。早在20世纪初电影就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尼日利亚,不过放的基本都是好莱坞的片子。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人首先要满足生存需求,吃不饱饭,谈任何电影都是扯淡。到了70年代,尼日利亚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石油,即所谓的“oil boom”,普通国民慢慢开始有了可支配收入,精神需求高涨。
尼日利亚是个很“黑”的国家,全国95%都是黑人。好莱坞的电影里黑人不是演坏人就是演配角(七八十年代),尼日利亚人民看了很不高兴!于是就算没经验没人才,他们也架炉生火土法拍片,本土的电影工业开始萌芽生长。
1984年的爆款本土电影《Papa Ajasco》
1992年,尼日利亚的电子产品销售员肯尼斯•尼布历时一个月,拍摄了一部预算仅有1.2万美元的电影《生存枷锁》(Living in Bondage,讲述了一个男人着迷于邪教,竟然要牺牲自己的妻子来换取财富的故事。
这部电影并未在影院上映,完全靠发行录影带获取收入,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部土腥味儿十足的小制作,却售出了100多万份拷贝,其中大多数是靠街头小贩卖出的,它的成功也标志着“瑙莱坞”(Nollywood)的正式诞生。
《生存枷锁》的成功为非洲有志电影的人打开了新思路,即面向人口庞大的黑非洲地区输出。本土民众的精神需求好莱坞的大电影厂才没兴趣了解呢,这里是好莱坞电影的盲点区域,
尼日利亚有着上百种语言和文化,每种都有自己的特色,瑙莱坞把这些故事讲述出去,影片探究了个人与大家庭之间、城市与农村生活的对立矛盾、基督教和传统信仰之间的冲突等。
而且瑙莱坞的精神导向与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点像,大多传达善恶有报的价值观,引导观众明辨是非。这种土生土长的正能量因为接地气,比较符合非洲人民长久以来深厚的部落文化生活经验,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受众,在整个黑非洲地区引起广泛共鸣。
一般认为电影是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纵使有一些小成本“奇迹”发生,也是可遇不可求,尼日利亚虽然在非洲可以矬子里拔将军,但和好莱坞的大资本完全不能比。
前文也交代了,瑙莱坞每年的电影数量惊人,一片蓬勃朝气,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巨低无比。这就造成大部分电影的制作水平就跟闹着玩似得,画风都是这样婶儿的:
非洲Style的子弹时间
一点儿也看不出直升机的玩具属性
超级英雄可以有
这可能是个伦理普法教育电影
不就是暴力美学么?
看到以上路子巨野的镜头是不是觉得国产烂片都不那么让人生气了?
一部成熟电影的制作周期大约需要一年,但是在瑙莱坞,7-10天就够了,而且成本低到不可思议,平均每部电影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10万块,放国内还不够大剧组半个月的盒饭钱。
黑哥哥们拍电影根本不需要布景,旅馆、居民家、办公室,无处不可入画,最耗费时间金钱的可能就是抠绿幕了。

很多时候,甚至连剧本都没有,只知道大体要拍啥,至于对白与镜头,都是到了现场碰,能聊成啥样就拍成啥样。
尼日利亚电影人不是没尝试过拍大片,但那些仿好莱坞大片的高成本投入路线,都宣告失败,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黑非洲的人民经历过太多的战争,实在是没钱。这些电影我们看起来粗制滥造,他们却并不太在乎,意思差不多到了就行,所以才有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画风。
不过我觉得审美隔阂也是个原因,可能非洲人民没觉得这样有什么难看的。我刚才查了下,2018年尼日利亚有个本土选美,下面是第一名的小姐姐:
审美这种事真是很难说,非洲人民看到章子怡可能也不觉得多漂亮吧。
瑙莱坞的产业链不是从电影院走向影碟市场,而是恰恰相反,就跟90年代的中国内地差不多。
黑非洲绝大部份地区都很少有电影院,连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都只是寥寥几家,更别提发行院线了,人们主要在家里通过录像带或光碟看电影。(这些电影也实在没必要去电影院看)
由于有近10亿人口的广大市场,瑙莱坞的电影工业日以继夜的生产着各种类型的“烂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恐怖、惊悚等口味很重的电影,再加上文化中普遍有鬼神传统,画风就极有邪典气质。
再给大家放一个瑙莱坞神片集锦,什么抗日神剧都弱爆了。
相比于好莱坞“一片卖全球”的模式,瑙莱坞的盈利模式更直接也更接地气,只要抓住了本土市场就基本能有盈利,好莱坞再有实力也像用大炮打蚊子,根本威胁不到瑙莱坞,总不能老拍《黑豹》吧。
大家下回和朋友聊电影产业的时候,不光能聊好莱坞、宝莱坞,别忘了,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也有一个粗糙的、生机勃勃的、野性十足的——瑙莱坞。
今儿还有个事儿,要帮一个朋友做的小程序吆喝吆喝,这个很好玩的小玩意叫:“整蛊星球”。
游戏规则很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把你朋友的囧照变废为宝,一边整人一边赚钱”。
你上传一张朋友“不可描述”的囧照或视频,设置好赎金(金额就看你多狠辣),偷看费(其他人可以偷看一眼的费用)以及倒计时
然后发到朋友群里(或单独发给你想整的人),最后你就坐等收钱吧!
赎金的一半会归到整蛊发起者,另一半会分拆成若干个红包,让其他朋友去随机抢。
被套路几次后,我整蛊了一下我媳妇,收获了一笔赎金(足够看完春节档所有电影了),还有好多红包没被领,我借花献佛给大家发福利啦(点击下面的卡片,进去领赎金红包吧),拼手速啦!

往期电影冷知识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