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回顾:
考试选校尘埃落定后,暑假期间带西姐去学校买好了校服,就准备9月的新学年入学了。私校校服一般都带有Logo,价格不菲,基本上购置一套校服(衬衫,裙,西装服,外衣,运动服,游泳,体操等等)在600镑左右。一般学校在学期中会组织二手校服卖场,在英国大家对二手校服都很看得开,孩子的衣服没穿几个月就小了,尤其是不菲的校服,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购入二手校服。
校车
西姐考进的这家私立学校B离家很远,9月开始,西姐开始了她的校车生涯。每天6点半起床,7点15出家门,7点30坐上校车,8点30之前到校上课。下午4点放学,5点到家附近的车站接。西姐的书包也变成大大的双肩包,外加一个大大的运动包,有时候还有乐器要背,每天出门都像要出远门一样。西姐第一次坐校车还有些小紧张,到了车站,发现全都是在等不同校车的学生,各自身着不同款的校服,每天在清晨的马路边就像一道固定的风景线。和西一起坐校车的多是学校中学部的大姐姐们,最小就是她了。
说起校车的利弊,现在反省一下,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好处当然是不需要大人接送,对多子女家庭几个孩子不同学校的帮助很大。在社交方面,西姐也因为坐校车,跟全校很多年级的同学都迅速熟悉起来。
但是实践操作起来,才发现弊端真是不少。一是要早起比较辛苦,一个小时的车程也不算短,西姐出现了好几次晕车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校车时间不灵活,放学就得走,学校提供的早晚兴趣班完全不能参加,不然就需要家长自己接送了。不能参加兴趣班,进私校全面培养的氛围就大打折扣了。而下午到家很晚也几乎没有时间再安排过多的课外活动,也是很遗憾的。而不去学校接送娃,和其他同学家长见面沟通的机会就少了太多,纵使有家长群,但交往程度相差甚远,各类消息也不灵通。住的远的弊端还在于跟同学的playdate非常不容易安排。另外,每个学期500镑的交通费也是一笔支出。总之,还是近是王道,觉得校车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家长要三思而行了。
大私校VS小私校
西姐上的B校是3-18岁贯通式私立女校,分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学部每个年级2个班,每个班24个孩子。这个容量算是私校里面最大的了,跟公校30个人一个班差别不是很大。英国的私校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适合不同需求的孩子。很多私校采取更小的班级,少的甚至10人以下,每个年级一个班。对比大私校和小私校的区别,我个人认为大私校能够提供更多地设施和机会让孩子们发展体育、音乐等方面的技能和素质,而小私校对孩子的人文、学术上的关怀更个体化,家长需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去选择。西姐是个很外向也相对活跃的孩子,比较容易融入集体,在大型私校里也如鱼得水。西姐虽然3年级才加入到班级中来,但人缘很好,也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游泳队,弦乐小组都有她的身影。第一个学期结束后,在新学校西姐又一次被全班选举成为School Council,收集同学们意见向学校反映建议并帮助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
自我管理
还一个重要变化是B校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学生有planner(效率手册)了。手册里有已经标有学校的重要的日子、校规、行为准则、课程表、重要联系人等等。西姐开始学习自己安排计划每日的作业、活动了。每周老师会检查planner的记录内容,家长也根据planner对每周内容进行检查并签字。
House System
另一个明显不同就是B学校使用的House System。除了以班级为单位以外,小学部所有学生都分属4个不同的House(家),每个House的名字用颜色命名,Bronte(蓝)等等。每个House里,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孩子们都混合在一起。每年House之间都有很多活动,体育竞赛、绘画、手工等等,每个学生代表自己的House参加这些活动,为自己的House挣House Point(积分)。学生在学校做了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情也会得到一定的积分,比如积极举手给一个House Point,迅速站队给一个House Point,等等。每个学期结束,学校会评比选出获得最高积分的House。这种垂直管理的体系不仅让跨年级的学生有了友谊,低年级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高年级的孩子培养了责任心和领导力,让孩子们有种家的感觉, House之间的竞争又让孩子们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获得最多积分的个人也会得到嘉奖,比如安排和校长的下午茶会等等。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感觉英语、数学的比重比较大。此外还有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体育、音乐、法语、西班牙语等。
B校设施完善,虽然西姐遗憾的错过了不少课外活动,但学校提供的课外课程比公校要丰富的多。
在戏剧、音乐方面的培养,B校的投入也是用心的。不仅有各类乐器的单独私教、课外班、乐团,每年都会有大型的学生戏剧演出和音乐会,给孩子提供演出机会。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其中,西姐参加排练的《狮子王》全剧在校内的剧场演出,非常的精彩。
班主任/老师的角色
西姐的班主任虽然非常温和但给人尽在掌握的感觉。西姐之前公校的老师也很nice,查看作业评论一般都是鼓励赞美类的语言,用词“nice work!excellent !”等等。B校老师更专注细节,在细节上给予评定的同时总会引导一下孩子如何进一步提高。比如西姐下面这篇作业,造句使用正确标点符号。老师在肯定了西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同时引导她使用不同的词去替换“说”,再试着添加形容词来描述怎么说。西姐随后把“说”改成了“喊”,又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了“坚定的“、”小声的”来形容说话的方式。我非常欣赏这样像导师一样的老师,总是能够引导孩子够到更好的自己。
另一个感触,家长会上班主任在肯定表扬的同时,一定会告知在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支持。比如,老师在家长会上对西姐在数学专用词汇的掌握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让西姐带回来一个信封的词汇,还发了邮件告知我如何使用,更多资源哪里找到。很感激西姐遇到这么细致用心的老师,对每个孩子的长处短项了如指掌,并且帮助家长提供解决方法,尽职尽责。公校里面我相信也会有这样的老师,老师、家长、孩子三方面的沟通不流于表面,真正是三方一起把教育做好。
家委会
和西姐原来的公校一样,B校也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是组织家长一起支持参与学校建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举行各种形式的筹款活动,比如说夏天为家长们组织的黑领晚宴舞会。在晚宴上会有抽奖、拍卖等活动,这里面有孩子们的作品,也有有资源的家长拿出来送给学校的物品和活动体验等等,当晚筹得资金都会用回到学校。

纵观西姐整个一学年的B校生活,我对当初的转校决定是非常庆幸的。西姐原本突出的英语在B校也仅仅是中等水平,在一个水平相当的群体里更能找到共同语言,老师的教学内容和作业也更符合西姐的水平。而在数学方面,西姐竟然后来居上,这一年中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从落后生一跃进入快班学习。是的,3年级开始,B校已经开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分班教学了。在学年末的时候,学校采用GL考局的测试,西姐的数学和英语都还取得不错的成绩,尤其在数学上的分数肯定了她的努力和进步。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天花板,总会想办法让西姐挑战下未知,保持好这颗好奇的心。学习进步的同时,作业量并没有增加,每周各门功课仅有1篇作业,寒暑假没有作业,大多数学习任务都在校内完成了。但是,西姐确实更加忙碌了,忙着参加各种体育比赛,netball、cricket、体操、游泳,忙着School Council的杂事,忙着排练、演出。西姐的生活充实又快乐,讲起学校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每天清晨看着背着大包小包冲出门的小背影,真是觉得她无论在思想还是生活上,在自立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如果不是家里爸爸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不得不选择搬家,不得不离开这所和西姐搭配完美的学校,相信西姐一定会在B校快乐的成长。而这一次搬家找学校,又是在时间极其紧迫的情况下,并且不是常规入学年份,我们的选择少之又少,最终,在西姐结束B校一学年的学生生活后,在2018年的秋天,入学了另一所私立学校O。而O校是Prep预备校,学校和学生都比B校的规模小了很多,西姐是如何适应的呢? 关于这次转学和私校对比请静待下集。
◇◆◇◆◇◆◇◆◇◆◇◆◇◆◇◆◇◆◇◆◇◆◇◆◇◆◇◆◇◆◇◆◇◆◇◆◇◆◇◆◇◆◇◆◇◆◇◆◇◆◇◆◇◆◇◆
此文为“英国养娃那些事儿”原创作品

作者马佳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