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希望对美的爱,对苦难的悲悯,对文明的尊重,对底线的守护,能成为我们民族最引以为自傲的品质。
人们跪在人行道上为燃烧中的巴黎圣母院祈祷和歌唱。
(图源:法新社)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烧遍了朋友圈和微博,这座存在了850年之久的哥特式教堂,幸运地躲过了二战中德军的破坏,却在和平年代非人为的失火。
对此,惋惜者有之、祈福者有之、勾起旅游回忆者有之、甚至哀叹文明“陨落”的也有之。
存在不同的情绪很正常,但不那么正常的,同时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在后续讨论中,我们再一次看到公共舆论的撕裂。
得知火灾的第一时间,《南风窗》就发了一篇报道。在文末的留言中,我们看到大量“罪有应得”和“终于报仇了的快感”:
谁让法国人烧我们的圆明园?
这是报应
敢问圆明园烧的时候有多少人哭泣?
微博上一些人幸灾乐祸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些留言,我们是讶异的。因为从情感上讲,看到美好的东西被毁灭,心生悲悯是一种顺乎自然的情绪反应。
但显然,许多人的情绪并不是如此。这种情绪是那么的“自然而正常”,因为不止我们的微信留言是这样,其他媒体的评论莫不如此。
比如我关注到,专为海外留学生提供资讯的《北美留学生日报》发布了一条巴黎圣母院着火的文章,底下点赞最多的前四条评论,几乎一致地表达了这种想法:让人想起圆明园,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会因为中国在近代遭受的伤害,就产生报复的心理乃至有所行动。但看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许多人的受害者情结还是像膝跳反射一样被挑起。从目前的公众反映看来,这种心理很有代表性:
我不是希望巴黎圣母院着火,但他们毕竟烧了圆明园。平日里我们不计较,不代表我们不生气,现在着火了,我还是有一种恶人有恶报的感觉。
针对这种情绪,当然有表达不满和反思的媒体。4月15号,有同行媒体发了一篇文章,《把巴黎圣母院与圆明园大火混为一谈,不是蠢就是坏》。文章的态度很明确,应当尊重文明,那些把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大火混为一谈的人,应被划入野蛮的阵营。
我理解这种呼唤理性的态度和作出反思的努力,但反思的方式或许出了点问题。
本来是讲道理,但一上来就骂人是傻X和坏蛋,反倒把对方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无助于建立共识。其结果,无非像周濂教授所说的“最后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了东风,而是东风和西风愤怒地向各自方向疾驰而去。”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篇文章的留言中,点赞第二的是:“不好意思,我真的很坏。”
网络评论
当然,在“恶有恶报”的声音之外,我也看到了不少情绪温和的人。他们也很自然地联想到圆明园,因为他们去过那里,看到了那些残破的遗迹,这让他们和圆明园建立起一种直接的生命联系,所以他们想到了圆明园,但不承认自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在我看来,想到圆明园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代表着屈辱的圆明园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将情绪和生理反应建立起联系。
但存在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尤其不加反思的情绪更需要被审慎对待。那些不只想到圆明园,还觉得活该、罪有应得、天道轮回的言论实际上是在情绪的牢笼里打转。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我们还讲逻辑的话,就可以想到,圆明园大火和巴黎圣母院失火这两件事,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它们如今的联系,是情感,而非逻辑。
诉诸情感固然“爽”,但应该被警惕,因为情感是因时因地因人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以一个网友的说法为例,当年江苏人项羽烧了陕西人的阿房宫,假如江苏发生了不好的事,陕西人也要联想到这段历史并幸灾乐祸吗?
在这个例子里,生命力顽强的地图炮也有哑炮的一天,因为在这种情境下,陕西人和江苏人并非对立的双方。
我们希望人们在应该运用逻辑的时候不要诉诸情感,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讲道理,理性地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那才有助于事情变得更好。
4月16日,圆明园官方微博就巴黎圣母院大火发文。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这次的公众舆论中,联想到圆明园的声音是如此普遍,“幸灾乐祸”的心态并不孤单。我们正好借此机会,把它当作一面镜子,来看看自己的样貌。
它让我们看到,哪怕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已经走出国弱民穷的历史,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国家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哪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轻视的第二大经济体,而许多人,还是没有从近代史的伤痛中走出来,还是不能打开“被侮辱与被伤害的”的心结,还是难解植根心底的恨意。
《火烧圆明园》剧照
铭记历史,决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屈辱的历史让人痛苦。是在痛苦中坠入仇恨的深渊,还是从痛苦中反思出文明,这个选择关乎我们的未来,关乎我们是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痛苦不全是坏事,痛苦之中孕育着惊人的力量,这力量的发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恶的,一个向善的。如果愿意相信善与美,愿意让世界变得更好、而非更坏,就应该将痛苦转化为向善的力量,控制内心向恶的冲动,不给它堕向野蛮、滑向深渊的机会。
我想,我们如何看待他国遭受的伤害,决定了这力量朝着哪个方向去。
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希望对美的爱,对苦难的悲悯,对文明的尊重,对底线的守护,能成为我们民族最引以为自傲的品质。
最后还想说,历史悠久的教堂经历火灾或许难免,巴黎圣母院渡劫并非首次,今天坠毁的塔尖便是在上次重建时修起的。
如今,大火已经扑灭,复建仍有希望,大家别太难过。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董可馨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或移步下方点赞。
热文推荐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