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逐渐火热,大量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是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有人站在风口成功起航,也有人从高处跌落,“神话”不再。
而95年出生,高中就开始创业,大学就拿到投资,曾被贴上“最美95后CEO”标签的曲斐煊,最近就因她的公司“学霸一对一”被曝欠薪欠款,而被“千夫所指”。
10月9日,在线教育机构“学霸1对1”被曝陷入财务危机。而在10月8日,公司所处大楼物业就已在其门口张贴公告,“因经营不善,即日起已停止经营活动。”而其官网也已陷入瘫痪状态。
记者实地探访“学霸1对1”办公地点,现场员工表示,目前公司创始人手机已停机,员工正陆续办理离职手续。此外,人事部门已同员工向上海市闸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请仲裁,并对拖欠的工资进行核算。
据家长们自行统计,目前受害学员有1000多名,涉及金额2000多万元。
新买的课一节都没上
王女士的孩子10岁,在班级里英语成绩算好的,美中不足的是英语口语欠缺一点。2017年7月,王女士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则“××作业帮”的广告,做了一些了解后,就跟“学霸1对1”的老师联系上了。很快,老师就安排王女士和孩子一起“试听”了一堂课。
“其实,我们也就是抱着听一听没什么坏处的心态开始试听的。听完之后,我也没有立即答应买他们的课程。老师很大度地说,听完不买也不要紧的。”王女士说,虽然他们嘴上那么说,但是还是经常打电话做她的工作,给她的感觉就是如果不在他们“学霸1对1”上课,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碍于情面,王女士最终还是交了钱。去年7月,第一次交了5000元,购买了40个课时。后来又交4600元买了40个课时。这些课时都是全价的,没有折扣。到今年年初,“学霸 1对 1”的“班主任”又经常在微信和电话里向王女士推销课时,说他们马上要涨价了。如果购买他们的“课时包”,会便宜许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霸1对1”的所谓班主任,实际上就是销售人员。到底要不要买这个“课时包”?王女士犹豫了很久。但销售人员不停地打电话,还让王女士帮忙拉人。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5月3日,王女士最终还是花了23664元,买了包含240个课时的“课时包”。
“去年9600元买的80个全价课时,我们才用了68个,还没有用完。现在这个240个课时的课时包,一个都没有用,‘学霸1对1’就这样关门了!”王女士说,如果不是授课老师告诉她,她还不知道。
原来,10月4日一早,王女士收到“班主任”的微信,里面是一个二维码。让王女士加入一个群。实际上,这个二维码是班主任在3日深夜发送的。“我长按二维码,加入的竟然是一个维权群,当时就懵了。一开始我根本不知道我要维什么权。”
老师为什么要组织家长维权呢?昨天下午,该网络教培机构的授课老师小江告诉记者,几乎所有员工都被拖欠了两个月的薪资,平均每个人约2万元。老师们在讨薪无望的情况下,忍不住就告诉了学生家长。
“名师”是刚毕业大学生
王女士说,当时销售人员向她推销“课时包”时,说要2万多元,她说一次拿不出这么多钱。“其实我也就是找个借口搪塞他们,没想到销售就跟我说,他们那里可以办分期付款,免息的。我心太软,他们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23664元——王女士办了18期分期,每期还1300多元,目前已经还了5期。“我是在得知‘学霸1对1’跑路后,才仔细看了那份分期合同,里面竟然有一笔2910多元的咨询服务费,其实就是给第三方金融公司的贷款手续费。”王女士说,孩子的课没法上了,但分期贷款的钱还要按时还,想想都很郁闷。
张女士的遭遇则更糟糕。“也许是给我们试听的课,老师讲得特别好;也许是孩子第一次上网络课,有新鲜感。试听完之后,我就问孩子,感觉如何?孩子说很好。”张女士说,既然孩子说很好,她就买了课程包。
他们给张女士推荐了48368元的“课时包”,包含480个课时。“我说,哪能一次买这么多?销售说这个‘课时包’不限定上哪门课,孩子想上什么课都行,而且可以一直上下去。如果感觉不好,可以随时退费,15个工作日内一定退到你卡里。”
一次付款近5万元,张女士也感觉到有压力。于是,在销售人员的帮助下,办了18期分期付款,每月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还款2576元。
不妙的是,张女士的孩子上了7次课后,对这个学习方式感到很厌倦,决定不学了。于是,张女士就开始漫长的退费之路。
“推销的时候,他们天天粘着我。知道我要退费了,他们就躲着不见。退款日期一推再推。9月底说好,10月20日之前,一定会把我的钱退回来。10月3日,我得到消息,他们要关门了。”张女士说,她家在苏州,如果不是出了这件事,她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找到这个公司里来。
由于一直在协商退款中,张女士就停止了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还款。“一开始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过来,还有短信,说我欠了多少贷款。我以为是电话诈骗,就没有搭理。因为我印象中从来没有找这些公司贷过款。”
有一天,张女士接通了电话。对方说她有两次贷款没有还,已经进入征信黑名单了。“我还以为是骗子,对方就告诉我,是在‘学霸1对1’办的分期贷款。”
张女士将信将疑,到银行拉了个单子,看到自己果然上了征信黑名单。
一名家长说,销售人员曾表示,从幼儿园到高中,均可以选择“学霸1对1”在网上补习语、数、外等各科课程,且都是名师“一对一”教学。出事后,他们才发现,所谓的“名师”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办公室人去楼空
“学霸1对1”办公室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18栋7层。10月9日下午5点,物业工作人员正式清离了还在办公区核算拖欠工资数额的员工,随后关闭大门。
“物业服务只截至9日,公司还拖欠部分物业费和管理费。”“学霸1对1”员工告诉记者。
物业工作人员在交谈中向记者透露,10月8日,“学霸1对1”租赁的电脑、耳机、摄像等设备供应商到过现场,前台接待人员将租赁合同和人员信息都做了记录,因此物业没有干涉。但是10月9日新来的供应商发现自己出租的设备不见后,出现了争抢设备的情况。
几乎与记者同时抵达现场的某电脑租赁单位工作人员,在欲搬离残留设备被拦下后表示:“200台电脑都被其他人搬走了,暂时是看不见了,总计价值大概四五十万元。”
记者到达公司办公所在地时,还遇上大批从劳动仲裁院返回的员工,当时人事部门负责人正在召集大家按要求计算自己的薪资和绩效并依次审核。
“我6月中旬入职,合同说好8月10日会发7月份的工资,却以各种理由延期,最终7月份的工资是发下来了,但我觉得苗头不对就在8月离职,到现在我8月的课时费还没有拿到。”“学霸1对1”原学科老师小林告诉记者。
“对于老师来说,课时费是大头,一些工资高的老师底薪与课时费可以达到2:8。”陈静负责十几个学生的在线1对1英语督导工作,她说:“到10月份还在职的老师,是在没有拿到8月份工资的情况下9月还上了一整个月。”
当被问到是否提前知晓公司出现困局时,原市场部员工陆成表示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公司发不出工资,之前发薪延期时部门内只是在分析是不是出问题了,但不知道会出现这样严重的情况。
据悉,“学霸1对1”隶属的上海叉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9日,令人唏嘘的是,“学霸1对1”停止营业之日,恰逢叉子公司成立3周年之际。
员工正在申请劳动仲裁
“10月3日,公司开会通知说不行了的前两个小时,我还在给学生上课。”邹老师表示。大多数老师入职仅两个月,来自于暑假期间的集中招聘。
记者在一叠放置于办公桌上的招聘启事上看到,教务助理、学科老师、招聘专员、管理培训生的任职要求只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课程顾问和班主任没有学历要求。有员工向记者表示,班主任实际上隶属于销售部门管辖。
据了解,目前在10月8日办理离职的员工尚未拿到8月、9月及10月中5天的工资,部分老师领取过8月份的底薪。按少数老师与市场部基层员工的表述,大约每人损失1.5万元~3万元。
陆成表示,目前公司员工正走仲裁途径维权,如果公司不执行,会向法院提起诉讼。
聚集在一起的员工

“我社保断交两个月,孩子读书都成问题。”一位在上海已经工作七八年的职工表示,对非本地人的影响更大,明年孩子可能不能在上海读书要回老家。
刚从南通来上海打拼的王璐,来到“学霸1对1”当英语老师,她告诉记者:“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遇到这种事,因为发不出工资,国庆时候只好偷偷把儿时的一笔保险金取出来用。”
针对家长对师资的质疑,王璐表示,全职老师的资格证都是齐全的,自己就是已经工作了几年的培训机构老师,“忙的时候一天工作14个小时。”因此,兼职老师多是因为暑期排课太满才聘请在校大学生。据粗略估计,原在职员工和兼职老师约有1000人。
携款跑路?创始人:呵呵!
“学霸1对1”创始人曲斐煊的梦想是做一名企业家,相比创业类书籍,她更爱阅读毛泽东著作、研究曹操。创办的“学霸来了”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个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
时间回到3年前,记者翻阅“学霸1对1”创始人曲斐煊的个人微博时发现,在创业期间她时时告诉自己要坚持、不忘初心,常熬夜加班、多地出差。她曾写道:“一场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战役,因为肩负了太多人的无条件信任。”曲斐煊的微博已于2017年的7月8日停更。
记者尝试以各种方式与曲斐煊取得联络,但她似乎切断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
公开资料显示,“学霸1对1”的前身名叫“学霸来了”。2015年夏天,曲斐煊获得来自上海隽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隽泰投资)的启动资金,10月,“学霸来了”正式成立。2017年4月,“学霸来了”更名为“学霸1对1”专注推行1对1在线教育。2017年7月18日,其获得由深圳国金纵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金投资)提供的A轮融资。
第三方数据平台“启信宝”显示,截至目前,曲斐煊个人持有上海叉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7.4%的股权,是该机构的实际控制人,隽泰投资、深圳国金投资分别占比6.88%和19.94%,截至目前注册资本变更为123.43万元。
但昨日,这位“失联”两周的CEO却突然通过自媒体“铅笔道”发声,回应称自己也是受害者,目前身在派出所,为了不引起公众事件所以没有发声,并准备向部分报道媒体发律师函。
但对于学霸1对1所欠的高额学费及工资,曲斐煊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面对包括携款跑路、欠下巨额个人债务以及有关公司收购相关的流言,她则只对铅笔道回复称“呵呵”。
在线教育的“冰与火之歌”
事实上,“学霸1对1”的境况只是在线教育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表现为融资上市全面开花。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在线教育融资数量已完成了182起,披露的融资总额达152.73亿元。今年以来,在线少儿英语品牌VIPKID、海风教育、作业帮都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外,新东方在线、沪江教育前后脚计划赴港上市。在线教育行业资本热潮涌动。
另一方面是获客成本急剧增高带来持续亏损。“烧钱”是在线教育行业的普遍特征,这从“学霸1对1”的融资历程里不难看出。而据已披露的在线教育企业财报数据,沪江教育、尚德机构、51talk等多数在线教育企业仍处在亏损阶段。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共享经济助理分析师陈礼腾向记者表示,在线教育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效果认定难、获客门槛高、推广费用高、回报周期长、线上线下竞争激烈等。
随着热潮退去,资本将会从那些盈利能力弱的企业中退出,重新调整和布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目前在线教育产业可分类为OCWC、C2C、O2O、B2C和工具类五大商业模式。而在K12在线1对1赛道中,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服务门槛,而非业务扩张。
陈礼腾评价称,线上教育的灵活性使学习者更加自由,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在线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是非常注重效果和用户体验的行业。”陈礼腾进一步表示,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服务强调个性化、高效。除了系统化、流程化教育服务体系,更多的需求是偏向个性化。这是线上线下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文中涉及“学霸1对1”员工均为化名)
记者注意到,2018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其中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这是针对线下培训机构的,但对于线上教育培训类项目,消费者也不要贪图便宜一次购入较多课程。”姜律师说。
在线一对一是伪命题?
“我一直认为,在线1对1教学是个伪命题,无论教学质量,还是利润都不成立。不管融多少钱都将失败。老师成本60%,招生成本30%,这个概念在真正的运营之后无法成立。更重要的是没有教学效果,行业第一的学而思有效果的教学比例也不足40%。”学乐云教学董事长陈冬华对记者表示。
在陈冬华看来,1对1教育是包装出来的营销概念,首先,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辅导之间没有必然关联。“学习提升的核心在于‘学’本身,而不是‘教’本身。”陈冬华强调,很多强调名师辅导的1对1教育机构就是利用了家长迷信所谓“名师”的心理来做营销。“但是,实际效果很多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因为具体‘学’到了什么程度是很难把控的。”陈冬华表示。
同时,从经营角度,陈冬华认为1对1的模式其实没有盈利可图,老师的硬成本在40%~50%,超过60%的机构也很多。此外,还有营销成本、销售提成和人员工资、办公场地的租金,这些占到35%左右,加上技术研发等。可以发现,尽管1对1课程价格不菲,但是对于教育机构而言没有利润。
相比之下,在线教育机构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因为复购率不高,需要教育机构花费很高的人工成本和推广成本来做营销,要在媒体上投放广告和各种公关传播,包括试听课、电话销售团队等成本,平均一个学员的获客成本高达2000元以上。此外,1对1模式的客户黏性也不强。“如果你的孩子初中毕业了你还会去购买初中的课程吗?”陈冬华强调这种模式不具备重复购买模式也是其致命的问题之一。
无人机教育小飞手朱妮告诉记者,学霸1对1这样的机构客单价不高,差不多一节课100多元,但招生成本很高。1对1教育线下机构会好些,线下机构收费高,只要一直有现金流,没有利润也能维持。
如何摆脱1对1的规模不经济
线上1对1教学这种看似清晰的盈利模式,却让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盈利。而且随着营收规模地增加,亏损也在持续地增加,从而带上“规模不经济”的魔咒。
“相对于小班授课的‘1对1’授课模式,目前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师资资源。1对1授课对老师的专业性和教学能力要求极高,这就极大限制了该模式的扩张速度。”马永纪告诉记者。
1对1的授课,对于学生和教育机构,老师的授课成本都很高。由于老师的成本是刚性成本,很难降低,加上营销推广的成本居高不下,获客成本高企就导致教育机构规模做得越大,亏损就越多。例如51Talk,当销售规模从2016年的4.14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8.5亿元,其亏损额也从2016年的5.148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5.8亿元。也因此,很多在线教育机构开始转变授课方式,不再推行单一的1对1课程,而是纷纷推出小班课。比如掌门1对1、 VIPkid、51Talk等都推出了小班课业务。
然而,这些在线教育机构能否规范经营还需要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姜雯律师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对互联网教育相关的内容做出了较多的补充。”她强调,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明确实施学历教育的互联网教育平台需要取得办学许可证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不得实施需要取得办学许可的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对于互联网教育平台,未来也会有更高的准入门槛以及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新闻晨报、新浪网

灯叔推荐阅读:
————我是分割线————
扫一扫加小编微信
扫一扫关注灯塔EDU
灯塔EDU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实在找不到),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原作者不同意请联系微信:qq94864510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