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建筑学子,
在自己的青年时代都有过困惑。
对自己,对这个行业,以及未来。
成功的途径固然离不开“努力“二字,
但如果有人能解答你的疑惑,
是不是就可能少走弯路?
Archidogs带着年轻设计师的问题,
与50余位国内国外的业界大牛进行深入访谈,
为大家带来了他们的独到见解。
在本期ArchiDogs访谈合辑中,
让我们重温他们各不相同的“气场”,
帮你找到自己的“立场”。
编辑 | Yihan  Shirley Chen

以下按推送时间排序

王开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
JOA开间建筑事务所

重塑和回归是王开的关键词,重塑是作为新生代设计师的动力,而回归则是他个人对于设计的反思和提炼,即独特又朴实的方法论帮助他从OMA到JOA一直向前。

气场 | 王开:从OMA到JOA, 以讲故事的方式审视空间

陆轶辰

Link-arc主持建筑师
清华大学学士 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
意大利米兰理工建筑学院、美国雪城大学任客座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轶辰:“我想,可能建筑学就特别适合这样的人——他们不善言辞,也找不到其它渠道来真实地表达自己,建筑学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工具。“

气场|Link-Arc陆轶辰:我是通过盖房子来表达我内心想法的

唐芃 Tang Peng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
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
正所谓不会编程的设计师不是好建筑师!今天我们走近的就是这样一群在建筑数字化技术领域探索的“极客(Geek)”们。那些炫酷的成果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他们真的如我们惯常所见在做奇奇怪怪的事情么?运算化设计与目前为止的建筑设计到底有些怎样的关系?如今运算化设计又有哪些应用与发展阻碍?且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的唐芃老师为我们一一详述。

气场|inst.AAA的昨天今天明天:专访东南大学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

俞孔坚
土人设计(Turenscape)创始人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罗马大学名誉博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 

俞孔坚院士在2018ASLA年会上的演讲主题为“Chinatown Needs a New Image”,主要介绍了他在美国主导设计的两个中国城城市空间设计项目:西雅图中国城的“庆喜公园” 以及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本期为大家带来俞孔坚院士的讲座回顾与访谈。

气场|俞孔坚:海外中国城的变迁与设计 Chinatown Needs a New Image

 Ken Smith
Iowa State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任教哈佛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
纽约、加利福尼亚等注册景观建筑师
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研究员
Ken Smith,世界上最著名的景观建筑师之一,致力于探索艺术、当代文化和景观之间的关系,创造景观特别是公园和其他公共空间,以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在ASLA期间,ArchiDogs特地采访Ken Smith,为大家分享Ken Smith的工作经历、设计实践以及教学的那些事。
Liliane Wong
Vassar College BA in Mathematics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GSD MArch
马塞诸塞州注册建筑师
ArchiDogs特地采访罗德岛室内建筑系主任Liliane Wong,请她来解读罗德岛最新的招生要求,作品集评价体系以及对新政的看法。

气场 | 申请美国顶级设计院校究竟看的是什么?罗德岛室内建筑系主任专访

王川竞伟
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
工作于美国波士顿Rauhaus Freedenfeld & Associates 事务所
是怎样有趣的动物医疗建筑设计吸引了他?动物医疗建筑设计与普通的医疗建筑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如何处理人、动物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本期王川竞伟将为大家分享他的心路历程,一起来聊聊动物医疗建筑设计。

气场 | 王川竞伟:从UPenn天马行空的参数化到温馨舒适的动物医疗建筑

陈栋帆
纽约唐人街备受关注的公共艺术作品《龙与花之歌》的作者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
曾任清影艺术空间的艺术总监
陈栋帆曾形容自己的作品为“另一种现实,一种记忆,一个精神的世界,感觉和错觉的交织,而非梦境”,人们需要时间去寻找它的入口。

气场 | 陈栋帆:龙与花之歌,用笔触与色彩构筑精神空间

杨小荻 
小库科技COO联合创始人
普集建筑Projective Architecture Office联合创始人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硕士
“人工智能建筑师小库”是第一款在实际设计层面应用了人工智能的智能设计云平台,它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显示等多种先进技术,融入到最简单易用的云端操作界面中。怎样让建筑师从繁琐、重复、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干有价值的设计工作,是他们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气场 | 杨小荻:人工智能将把建筑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

徐皓田
多重建筑创始合伙人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
哥伦比亚大学GSAPP硕士
从东南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再到多重建筑,在不同身份与环境的转变之中,徐皓田始终坚持对事物道理的深入探索,正如柯布西耶所言:“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告诉我们要注重积累,对于建筑师来说积累的广度和深度都同等重要。

气场|徐皓田:格物致知——“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罗雨翔
雪城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 建筑学学士
GSD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硕士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攻读了区域经济硕士
城市空间复杂性的背后有哪些作用因素,我们又该如何去研究这些因素? 本期作者城市规划分析师罗雨翔通过三个案例的解读,来分析空间、政治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大家分享在设计中除空间设计以外的一些思考。

气场 | 罗雨翔:设计为什么不一定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邹嘉盟
绿田建筑主持建筑师
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他,是绿田建筑创始人,带着对建筑的热爱和执着,带着对“在地”文化的思考,走在探索乡建的路上;他,是面向大众的发声者,用真挚的情感,不断拉近公众和建筑之间的距离。

气场 | 邹嘉盟:根植于文化,做独立而批判的“在地水泥佬”

张一鸣
品辰公共艺术创始人,创意总监
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会员
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它与建筑、建造、雕塑、景观之间有什么关系?又是否会成为建筑师的下一个市场?带着这些问题,Archidogs采访了位于广州黑盒子社区的品辰公共艺术的设计总监、创始人张一鸣先生,为读者解读关于公共艺术的相关话题。

气场 | 张一鸣:公共艺术产业,大有可为

Richard Weller
LA+ ICONOCLAST 竞赛评委主席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建筑主任
“当纽约中央公园被毁灭,你将如何设计它?”这是2018LA+ ICONOCLAST景观设计竞赛的题目。如此具有未来感的宏大命题,针对中央公园这一世界级地标的竞赛计划,开始于怎样的思索?ArchiDogs独家对话LA+ ICONOCLAST 竞赛评委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建筑主任 Richard Weller,对竞赛主题进行官方解读。

气场 | 宾大景观系主任官方解读LA+ ICONOCLAST设计竞赛

宋刚
竖梁社创始人之一
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
他身兼多个头衔:他是竖梁社创始人,是YOIMO家具的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师,黑盒子建筑社区创始人,独立策展人,更是梦想家。他远见卓识,告诉我们建筑教育不应当只针对毕业后的5年,而应当考虑到未来50年的人生轨迹。

气场 | 宋刚:我希望学生们都能了解,建筑师可以做些很不一样的事

隈研吾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
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90年成立建筑师事务所
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作为日本当代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隈研吾先生对于建筑的思考与尝试融合了对天然材料的组合与运用、对不同地方特有的文脉气质的发掘和延续、以及对建筑光影独特的感知和表达。他对建筑的思考在同时代狂热的工业化潮流下独辟蹊径,试图采用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方式,形成独特而充满感召力的建筑氛围。

气场 | 隈研吾:在年轻的时候要去看很多东西

刘松恺
美国十城记纽约章节作者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设计硕士
建筑师 / 独立建筑摄影师
“而如果你作为帮助设计师拍摄的建筑摄影师,则需要寻找通过体验空间、形式等等并从中找到彩的点。往往摄影师和设计师对于设计的出彩的点的认知不一样,这就体现了设计和反馈的不同。”

气场 | 透过他的镜头,你看到的是一个别样的纽约

于珺之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学景观专业学士
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景观硕士
曾在美国Terrain Studio工作
现任职于上海张唐景观
《美国十城记》休斯敦章节的作者
2015 北美景观设计基金会(LAF)“奥姆斯特德学者”称号
景观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看似每个专业不如其他行业有那么深入的专业度,但它需要和各个行业的专家去结合、去交流,以实现更好的设计目的。所以我觉得未来需要不断拓展各个方面的技能。

气场 | 从新西兰到美国,他是如何将异想天开的创造力转化为项目落地的执行力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UAL城市建筑工作室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本科毕业,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工作?听闻行情不妥,作为应届毕业生该何去何从......面对人生的岔路口,一个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萦绕在建筑学子耳边。针对时下普遍的疑惑,小编请教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老师。与其说是一场采访,不如说是一次激烈的讨论与交流,在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韩老师以学生为先,站在学生的角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答棘手的问题,小编时常被他的妙语连珠所折服。让我们一起走近韩冬青老师。

气场 | 韩冬青:建筑师的培养并不只是以造房子为目的

刘珩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创建人, 主持建筑师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兼任副教授(2011–今)
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大学(ETH) 客座教授(2015–2016)
柏林AEDES当代建筑论坛创办于1980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文化传播平台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曾在AEDES当代建筑论坛展出过的普利策奖获奖建筑师包括:弗兰克·盖里、伊东丰雄、王澍、 彼得·卒姆托、妹岛和世、 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等等,足见论坛规格之高。此次究竟因为如何的机缘,来自中国的建筑师能够站在这一舞台上向世界展示来自深圳,而策展过程中又有哪些精彩瞬间?ArchiDogs对刘珩老师进行了专题采访。

气场 | 刘珩:用一种“水土不服”的冲劲,做一场跨界的建筑展

赵国兴
澳大利亚柏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总建筑师
他是柏涛的董事/总经理/总建筑师,拥有30年的建筑设计实践经验,致力于提高中国社区人居环境,诠释城市空间及建筑的当代性。作为建筑师的你,是否了解住宅建筑的独特之处?是否对住区设计存在偏见?想知道甲方看中建筑师的哪些特质?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有趣有料的职业生涯,聊聊这些年关于房地产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气场 | 赵国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误解了地产建筑设计

芋头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
UCL  BARTLETT学院可持续城市硕士学位
宅匠ZESTMAN创始人
一群来自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背景,对家宅的营造充满热情的人。创立一个家装品牌——宅匠, 可理解为专注塑造家宅的匠人;Zestman,意为充满热情,有趣味的人。宅匠的创始人之一,芋头,同我们详细讲述了宅匠的萌生的初始与他们在一直坚守的理念,让我们看到了建筑师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气场|宅匠:坚持“天然,耐久“的家宅匠人

 刘悦来
上海四叶草堂自然教育理事长
同济大学景观系教师
他满怀着对自然的情怀,凭借着扎实的设计基本功底,在社区花园营造领域深耕细作。带领着团队在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慢慢创造出一片“食物森林”,使“归园田居”的梦想在都市也有了实现的可能。

气场 | 刘悦来:我们在上海建了30个社区花园,把景观营造主动权还给民众

赵春水
天津滨海图书馆中方项目负责人
日本工学博士
国务院特贴专家
天津勘察设计大师
天津城市规划研究院 总建筑师
天津城市规划研究院建筑分院 院长
天津市滨海图书馆以其诗意的流畅曲线和丰富的空间变化,被封为“中国最美图书馆”,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建筑爱好者前来“朝圣”。到底“最美图书馆”是经历了怎样的设计过程?它又是如何发挥出作为图书馆本身的功能的?通过对这座图书馆的总设计师之一的赵春水院长的采访,赵院长不仅同我们讲述了滨海图书馆的建成始末和它背后的故事,也分享了他对外界质疑声的思考和审视。 

气场 | 赵春水:揭秘天津滨海图书馆的前生今世

张永和
非常建筑创始人
同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
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系主任,哈佛大学(GSD)教授及任教多所大学
2018年张永和与鲁力佳两位老师来到纽约,为当地的建筑师们分享了非常建筑最新的项目成果。会后,ArchiDogs有幸对他们进行了专访,就读者非常关心的建筑教育和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本文中总结呈现。

气场 | 张永和:年轻建筑师要想认清自己,必须多实践

董功
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 主持建筑师
清华大学(本科,硕士)
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
北京建筑大学ADA“自然光和空间”研究室主持人
70年代生人的他经历过国内的建筑教育,之后又留学美国、交换于德国,对建筑教育的看法更加多元而强调本质;关于光,他拥有独到的理解和感受;之后回到北京建立独立建筑事务所,10年的项目积累,让他懂得了坚持理想的不易和坚守本心的重要。对中国20多年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媒体的责任,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气场| 董功:城市复杂如生命,需要我们的重视与尊重

张斌
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Architecture Studio事务所担任访问建筑师
《时代建筑》杂志专栏主持人
致正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评委
他是学者,是《时代建筑》杂志的专栏主持人;他是教育家,是在同济大学注重学生思考而坚持不直接改图的教授;他是事务所创始人,是带领致正建筑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样的方式同中国社会变迁互动的领导者;他关注建筑本身,坚持关注建筑的空间和使用的问题;他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当下建筑师对社会的作用与多重角色的塑造;他勤于思考设计发出建筑不仅要有建造层面更要有社会性思考的警示。

气场 | 张斌:塑造建筑师的多重角色,是我们的突围机会

齐帆
几里设计合伙人/设计总监
浙江大学 建筑学学士
宾夕法尼亚大学 硕士
曾任职于美国SWA Group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学科导师
从浙大,到美国,往香港,再归重庆,齐帆在近十年间,体验了不同的角色。他强调,建筑人不能囿于自己的小圈子,而是要跟上时代的脉搏,用架构的理念来督促自己为城市的发展出一份力。

气场 | 齐帆:求学浙大宾大,任教港大哈佛,他却最终选择了创业实践之路

唐克扬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独立策展人
唐克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曾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他是《癫狂的纽约》的中文译者,他是独立策展人,在他看来,展览是“有思想的建筑”,而策展的过程是不断否定并提升自我理解的过程。他拥有四个不同专业的学位,包括哈佛设计学博士、北大比较文学硕士,他却说这是意外。他是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建筑师常常只是跟在众多身份之后,他不以为意,不断从周遭发现可能性。

气场 | 唐克扬:论一名“斜杠”建筑师的养成

庄慎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客座教授
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实践建筑师,他注重研究、思考与设计的结合,关注城市问题,并提出建筑在社会生产消费中的全局性思考。他的工作在尺度上、类型上跨度很大,体现了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的复杂与多元。

气场 | 庄慎:我们的工作和真实生活没有界限

刘晓都
都市实践(URBANAUS)创建人之一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策展人之一
在创立Urbanus之前,刘晓都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美国建筑事务所工作多年并担任设计负责人;1999年与孟岩、王辉共同创立URBANUS都市实践。刘晓都曾应邀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并在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建筑系等任客座评委。
何志森
澳大利亚都市非正规研究工作室

(UrbanInformality Lab) 联合创始人
Mapping Workshop发起人
广州扉建筑事务所学术顾问
从2014年至2016年,何志森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70多个建筑院校和设计机构进行巡回演讲,并通过 mapping工作坊的形式穿梭在中国的不同高校之间来参与中国的设计教育。
Tom Leader
汤姆·里德
TLS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哈佛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建筑学学士
TLS景观设计事务所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所世界知名的事务所。事务所创始人Tom Leader拥有超过25年的专业景观实践经验,致力于景观规划和设计,项目多次获得ASLA(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在内的多个国际奖项。
 赵磊 
著名媒体人,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伙人
曾任南方都市报部门首席编辑(2007-2012)
中国建筑传媒奖(2008-2012)以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2007-2011)发起人及总策划人
历经三年,有方品牌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专业媒体的一面旗帜。从南方都市报部门首席编辑到有方合伙人,作为资深媒体人的他究竟如何与建筑结缘?又是如何展望中国建筑和媒体的未来?
 徐志伟 
SWA资深景观设计师,工程监理,助理董事
澳大利亚注册景观建筑师
从建筑学专业毕业,到拿到景观硕士和MBA学位,从台湾,澳大利亚到中国上海,Vincent已经进入设计行业近20年时间。目前他更多的负责景观项目的施工和质量管理的工作。他走过了一条怎样的景观设计师成长之路,又有怎样的想法和体会希望和年轻人分享,我们相信本期的访谈内容可以给大家不小的启发和真实的感动。
 Vivian Lee 
理查德·迈耶事务所合伙人
“建筑是设计、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如果我只知道如何做设计,而不知道如何将所有的东西组织起来,最终变成一个真实的建筑,那么这个设计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纸上。” 对谈迈耶合伙人Vivian Lee女士,让我们了解这家知名事务所背后的故事。
 彭铭博 
Thornton Tomasetti 建筑可持续化顾问
CORE Studio 程序开发员
宾夕法尼亚大学绿色建筑硕士
绿色建筑是否仅仅是屋面上装的太阳能板,或是用来节水的马桶,甚至像很多设计师效果图中爬满高层的绿色植物?本期ArchiDogs文章,专访了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绿色建筑专业毕业,并就职于美国顶级绿色建筑咨询公司Thornton Tomasetti (宋腾添玛沙帝)的彭铭博。让我们这些“真假”门外汉们了解一下建筑工程咨询公司是如何用最新技术实现他们的环保理念,并与建筑师们通力合作,完成出那些举世瞩目的环保新地标的。
玄素,因一 
玄素 本科及研究生均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
因一 本科及研究生均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
系园,隐匿在南京的一栋老房子中,是一处怡然自得的角落。系园主人玄素和因一,一对建筑师夫妇,来自北方和南方的组合,热爱传统文化,亲手给自己造了个园子。造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建筑师的自宅可以是什么样的?青年建筑师夫妇造园背后的故事有哪些?ArchiDogs有幸对系园主人进行了独家专访,让我们一起听听玄素、因一的故事。
何勍
中旭理想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曾任加拿大H/Q设计顾问公司总裁
北京主题工作室合伙人
加拿大Y+W建筑师事务所及加拿大Kirkor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
厦门大学建筑系讲师
世上本没有诗歌,因为有了诗人而有了歌。
"老西门",一个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举措,原本没什么值得讴歌,它裹挟着的空间与瓦砾,既可以不指向过去,也可以不指向未来。
老西门,改造前曾经肮脏丑陋的街巷,糟朽与衰败,绝不先天孕育今日的文昌与繁盛,也不保佑未来的人潮如织紧锣密鼓。
——何勍 《常德老西门涅槃重生手记》
  栗茜 唐辰曜 (Archidogs 主创)
栗茜 ArchiDogs 联合创始人
建筑设计师
宾夕法尼亚大学丨东南大学
唐辰曜 ArchiDogs 主创之一
建筑设计师
哈佛大学丨东南大学
我们是一帮做建筑的ArchiDogs,一路从中国做到美国,带领苦逼的学弟学妹们在建筑的不归路上狂奔。
如今我们身兼建筑师与媒体人的身份,今天我们在ppp party,为大家揭秘建筑公号ArchiDogs两年来的创立始末,以及在美国学建筑和做建筑的各种秘辛。
冯纾苨
建筑学学士/景观学硕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
曾任非常建筑主任建筑师
现任梦想加空间产品/设计总监
从清华到宾大,从非常建筑到梦想加,面对时代洪流的席卷,她始终初心不改。是什么让她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一路打怪升级高歌猛进的背后,有着哪些探索与执着?本期ArchiDogs独家专访爆改办公室而走红网络的清华女学霸,“梦想加”的设计总监冯纾苨。
Pekka Salminen
佩卡·萨米宁
PES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高级合伙人
曾任芬兰建筑协会主席,芬兰建筑师事务所联合会主席
1998年被芬兰总统授予教授荣誉称号
(芬兰最高学术称号)以及白玫瑰骑士勋章
佩卡·萨米宁教授是芬兰当代最具国际性和声望最高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基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强调功能和用户体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已建成的项目包括中国无锡大剧院,德国圣玛丽音乐厅以及赫尔辛基-万塔国际机场等等,近期的项目则包括中国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
周啸
张唐景观事务所(Z+T STUDIO)项目负责人、商务总监
还记得小时候在楼下的院儿里捉迷藏、跳房子和疯跑的日子嘛?即便是一片小小的空地,在当时的我们眼里也有着无限可能。即便连简单的设施也没有,为了尽情玩耍,我们也能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想象力。本期采访张唐景观事务所(Z+T STUDIO)设计总监周啸,听他与我们分享去年夏天最火爆的项目“云朵乐园”背后的故事。
冯果川
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首席建筑师
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学士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建筑学硕士
冯果川老师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云淡风轻而亲切幽默的。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冯老师常是不留情面且颇具批判性的,但面对后辈时,他却对我所提出的问题极富耐心,深入浅出地答疑解惑。在建筑实践与建筑批判之外,冯老师和他的“童筑”团队还致力于儿童教育,“童筑”活动也走进了今年的UABB双年展。他相信教育可以为下一代带来好的改变。
李涵&胡妍(绘造社)
李涵: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作为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
现为绘造社主持人,
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研究与绘本出版工作。
胡妍:毕业于加拿大Concordia大学。
长期从事品牌策划和产品设计工作。现为绘造社主持人。
还记得2013年风靡建筑圈的《一点儿北京》么?正投影与轴测图的构图特点,近似机械的线描平涂画法,宏大而不失细节、斑斓五彩的城市景观,绘造社把北京几个最有特色的地方呈现得严谨细腻又不失通俗可爱,也因此圈粉无数。去年年底他们又放大招,带着最新作品“脏街42号楼的轮回”在“深双”亮相,于光阴流转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两股力量相互博弈的故事。今年年前,ArchiDogs有幸来到绘造社藏在居民楼里的工作室,与李涵和胡妍夫妇漫谈他们为期10年的“绘造”历程。
冯路
无样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系博士
多家学术杂志编委、特约编辑及撰稿人
正如他工作室的名字那样,他的设计风格,谈吐间给我的印象,都有一种从固定的模式、僵化的样板中退出的特点。“无样”——退到“有”之前进行反思,以寻找新的可能性。如果说是探索,无样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黄怀海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设计四院 执行总建筑师
清华大学 建筑学学士/硕士
瑞士库尔建筑学院访学
单是“西藏”两个字,已能让无数人开始关于神秘、壮美和未知之地的美好想象。然而,走进西藏,你会发现:她,早已不是詹姆斯·希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安静富足、不为人知而从未远离世界,可永恒探求未知的神秘世界;今日的西藏,传统与现代裹挟前进,矛盾、活力与生机共存。而在这里的建筑实践者,又是如何回应这壮阔的雪域高原的呢?
张之杨
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iNgAmE)
创始人/主创设计师
未来的城市究竟是怎样的?也许这个问题在未来来临之前,没有一个人心中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这却并不妨碍建筑师们畅想未来,设计未来的城市生活。本期采访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iNgAmE)创始人/主创设计师张之杨,听他与我们分享他的城市设计理念,以及本次深双作品“起飞吧,城中村”背后的故事。
Steven Grover
史蒂芬.格雷夫
美国SGA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执照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
曾在斯坦福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接受教育
斯蒂芬格里夫有逾38年的建筑及基础设施设计经验,项目多次获奖。公司近期项目和研究包括自行车和行人高速公路,铁路桥梁和地下通道,楼梯和坡道设施,创新的高速公路隔音屏障,以及城市地标自行车停放设施和多用途通道设计。事实上,所有这九十个大型和小型项目都以创造性,优雅和人性化的设计解决方案为特征,巧妙解决几何和工程约束,综合完成功能目标和要求。
林威 
United Design Practice (UDP) 创始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专业出身
曾任TBWA群创意总,
Saatchi&Saatchi创意总监
Landor高级设计师等职位
从建筑专业毕业,他在毕业后的第一年换了四份工作,从摄影到影视全部涉猎。08年他到北京时加入了Jack Morton, 当年负责雅典奥运会branding的公司。32岁的他我当上Saatchi的创意总监,到腾迈广告做了群创意总监。这位天子骄子一样的人物走到哪里似乎都是最最年轻的创意总监。如今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UDP,从品牌营销的建筑设计逐一涉猎,他是怎么“做多又做精”的?
夏慕蓉
Mur Mur Lab联合创始人
90后独立设计师Samoon和她的Mur Mur Lab, 已经有了多个建成项目。
她还有一个公众号,记录着她的设计、生活和日常的惊喜。就像建筑师的兔子洞,也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她在那里做梦、创造,构筑空间,邀请人们去参与一个假定世界的意识和经验。掉进这个兔子洞,迎接你的会是怎样的美妙世界?“保持创造力,相信自己第一眼的感觉。”
Rui Li
平面/工业设计师
中央美院学士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研究生
2014德国IF设计奖提名
2015/2016 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参展设计师
“我们有创新的思维、生活态度和表现方法,以及对设计的认知,这可以理解为“新”;另一方面,对传统也是格外的重视,因为这是设计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出口。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新兴的思维、模式去体现、传承,甚至去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态,以及中国人骨子里的观念性和生活态度。”
感谢所有参与气场系列的设计师。
我们的访谈计划仍在在继续,
如果你希望我们“撩”谁,
请在文末留言!
编辑 | Yihan  Shirley Chen
版权声
版权归建道筑格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获得授权。
 THE END 

推荐阅读

职业考试|ARE 5.0 NCARB官方讲座与答疑,为你揭秘考试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在场 | 究竟要怎样的“十项全能”,才能在20天内盖出一栋房子?

荐场 | 建筑师都在忙着跨界转行,他却从土木转行做建筑师

海外名校谈|三个风格迥异的Studio课程,带你解析宾大新新建筑方法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