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老号,值得关注,交个朋友!👆
小土叨叨:经常收到很多睡眠方面的提问和留言,于是就整理成了睡眠知识日签,从2019年元旦开始每天发布,已经有将近一个月了。今天把已经发的部分日签汇总一下,方便大家阅读。
睡眠知识日签
Q1:什么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
A:根据脑功能的不同,睡眠被分成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睡眠)分为4期:第1期入睡期,第2期浅睡期,第3期中度睡眠期,第4期深度睡眠期。
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因眼球快速转动而得名。在这个阶段,全身肌肉放松,但会出现弥散而频繁的肌肉抽动,以面部和手部为多,婴儿在这个阶段常有微笑、皱眉等动作。整个夜间睡眠期间,这种NREM到REM的睡眠周期会反复循环3~5次。
Q2:睡眠和体温有什么关系呢?
A:体温是随睡眠周期变化的,这些变化和醒困的周期变化息息相关。温度也会影响到睡眠的结构,比如在适宜温度,深睡眠、REM睡眠的比例可以达到最长。
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在NREM期要比醒时低,在REM期还会被抑制,若环境温度太低,则人会醒来,造成睡眠中断。婴儿后半夜REM睡眠比例高,后半夜尤其要留意室温。
Q3:睡眠对生物钟有什么影响呢?
A:受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变化影响,生物有感知时间的生物钟( biological clock),专门负责从时间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人定时清醒机制的运转周期是超过24小时的,每天我们会把生物钟和自然界的昼夜周期做一次同步调整,1小时的微调难度不大,但如果常常不按时就寝,就容易越睡越晚,出现生物钟的紊乱。
Q4:影响睡眠的作息因素可能有哪些?
A:影响睡眠的作息因素会有很多种。
不困:是否家长过于依据时间表来安排睡眠?是否最近孩子遇到了很兴奋的事情?适当推迟入睡时间是否有帮助?
运动量不够: 有充足户外活动时间么?孩子自主的活动是否受到限制?运动的机会多么?
睡前过度刺激: 是否留给睡眠的准备时间不够?情绪仍未从活动中平复?
过度疲劳: 上一觉结束后是否醒了太久?
并觉:并觉期间,宝宝有可能作息比较乱,入睡困难。
Q5:“玩累了就困了”“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是真的吗?
A: 婴儿常常越累越难睡,很难安抚,出现“闹觉”,无法 “自然就睡”。“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 的说法流传甚广,是因为这某种程度上符合成人自身的睡眠经历,但套用到还不会自主入睡的婴儿身上,却是谬误。对于相对大一些的孩子,累一些则有可能降低入睡难度。
Q6:睡眠信号有哪些?
A:说起睡眠信号,很多人都知道“哈欠”算睡眠信号,其实揉眼睛、眼睛没神、一直啃手、用力咬东西、晃头、抓头发、手乱舞、尖叫等等都有可能是睡眠信号。
关于睡眠信号,需要了解的是:
脾气恶化也是困的信号;
错过了平时入睡的点,可能会表现得异常的兴奋,并且更加抗拒睡眠;
咬东西是一个常和出牙搞混淆的信号;
困时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往往较难,比如平常有声音宝宝常会将头转向声源;
随着成长,有时候给予刺激过多,睡眠信号会被隐藏,不易发觉。
Q7:作息有季节的差异么?
A:是的,作息还要注意冬令时夏令时的区别。
夏天比冬天起床要早,作息可能整体都提前,而冬天睡眠量一般比夏天要多。
所以除了按照宝宝的月龄安排作息之外,还要考虑到季节和天气的影响。
Q8: 睡的点超过平时吃奶的点,需要叫醒么?
A: 一般来说睡眠中无需为了换尿布、吃奶等叫醒,半小时的波动可以有。
但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处理方式不一样:比如新生儿黄疸嗜睡、白天小觉一觉超过3小时、午睡起太晚影响晚间入睡、带宝宝打针等。注意按情况灵活处理。
Q9: 0-3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多少睡眠量?需要多少个小睡?能够清醒多长时间?
A: 0-3个月内婴儿,每日推荐的睡眠时间是14-17小时,出生的头几天数值还更高。
一天不以昼夜严格区分,而是被划分成6-7个觉。平均醒睡间隔在1小时左右,短的甚至只有30-45分钟。
但如果某一觉时间很长,也有可能醒后能清醒很久。注意观察宝宝是最重要的。
Q10: 什么是惊跳反射?
A:惊跳反射, 也称“摩罗反射” ,指婴儿的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或受到巨大或者突然的声音惊吓,会四肢大张,脖子伸长,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然后开始大哭。给新生儿使用襁褓,能减少惊跳反射对睡眠的影响。
Q11:为什么要使用襁褓呢?
A:新生儿无法灵活控制手脚,在临睡时、睡眠周期间隔中,容易被不受控乱舞、抽动的四肢惊扰到。
宝宝裹襁褓时可能会出现扭动等抗拒情况,让人怀疑他可能不舒服、不喜欢,但可以留意观察一下,睡前容易因为困而烦躁,未必是襁褓引起的。
裹襁褓可以缓解惊跳反射,也通过模拟子宫环境让宝宝觉得安心、舒适。早期引入比后期引入要容易。
如果实在不接受,也不用勉强。
Q12: 裹襁褓会不会影响发育?使用襁褓需要注意什么?
A: 几乎所有的睡眠书籍都赞同给婴儿使用襁褓。
权威著作《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也明确提到通过裹襁褓来安抚婴儿的方式。对于发育方面的顾虑可以安心。
但襁褓的使用的确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这点一定要注意。
襁褓要稍微紧一些,不然容易松开或遮住婴儿的脸。
紧包住手臂上部,腿仍然要相对放松,有活动空间,不要强行将腿按直,否则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
尽量仅在睡眠时段使用,避免全天使用,以防束缚身体,延缓大运动发展。
Q13: 襁褓一般多大用呢?如何戒除?
A: 襁褓的使用范围一般是0-3个月,一般宝宝会翻身之后就不宜再继续使用襁褓了。
习惯了裹的宝宝,一旦不裹,睡眠可能会受影响。所以去除襁褓要提前做好准备,逐渐减少使用频率,先尝试放出一只手直至放出两只手完成过渡。
过渡期间可能会出现睡眠倒退,这是常见的,可以适当搂压宝宝,缓解影响。要有信心宝宝最终还是会适应的。
Q14:影响睡眠的身体因素可能有哪些?
A: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
先天不足: 宝宝出生时是否经历过一些特殊的事情?是早产儿、偏轻儿等;
太饿/饱: 奶量充足么?有没有厌奶的情况?白天摄入量不足,肚子饿,夜间就容易频繁醒;刚加辅食么?有没有不小心喂多了?吃太饱也有可能导致睡眠不安;
特殊情况: 是不是快到了长牙的年纪?牙龈红肿么?有没有打疫苗?长牙、打疫苗等;
疾病: 胃食管反流、中耳炎、尿路感染、发热、过敏、湿疹、痱子、腹痛、胀气、腹泻等;
营养缺乏: 宝宝的进食情况良好么?
成长阶段: 宝宝最近在学新本领么?是否在经历猛长期、大运动发展期?
Q15: “不睡觉一定是不困吗 ”?
A: “不睡觉” 是个客观现象,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 “没睡着”。差别在于“不睡觉”强调的是婴儿的主观意愿,意指婴儿“不愿意睡”。“没睡着”并非都是“不愿意睡”,而是有“想睡却没睡着 ”和“不想睡所以没睡着” 两种。
婴儿不能自己拉窗帘,不能自己关灯,不能自己脱衣服,不能自己爬上床,甚至还不能翻身,不能自己躺下……这些身体上的局限,让他们无法“想睡就睡”。
“不睡觉有可能是不困”,但更多时候是 “想睡却没有环境没有能力睡” 。我们需要细心鉴别。不在不困的时候硬哄,也不要错过合适的睡眠时机。
Q16: 宝宝缺觉的表现有哪些?
A: 当出现这几种情况时,可能意味着宝宝缺觉了:
玩耍时: 莫名的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尖叫哭闹、啃咬严重;
临睡前: 大闹,拼命揉眼睛吃手,已经很困了,但难以入睡,或常需借助推车、餐椅、安全座椅才能睡着;
入睡方式: 需要比较强的辅助(摇晃、长时间吸吮)才能入睡以及维持睡眠状态;
睡眠期间: 小睡时长特别短,夜里醒很多次,且无法立即再入睡。
Q17: 小月龄宝宝如何减少胀气?
A:避免太饿才进食;
奶比较涨,流速太急时,注意控制一下,例如用手夹一下,或者稍微挤软一点,尝试手动刺激奶阵;
留意妈妈自身的饮食,像是花菜、豆类等食物,引起胀气的可能性会高一些。如果发现一些食物会明显引起宝宝不适,可以尝试减少摄入。
不过不同宝宝敏感度不同,胀气也并非都是食物的锅,营养均衡很重要,不需要盲目忌口。
不管何种喂养方式,都要注意减少宝宝的哭闹,大哭的时候容易进气。
吃完以后竖抱一会,让气体可以自然上行。及时拍嗝,多给宝宝做排气操,飞机抱。
Q18:宝宝为什么依赖抱睡?
A: 抱睡有怀抱感和温度,和大人又靠得近,身体有角度比完全平躺要舒服,这些都能让宝宝们感到放松; 
抱睡少了“从怀中移到床上”这个步骤,减少了醒的几率; 
持续抱着时,一旦宝宝醒了,一般大人还会接着拍拍,甚至走动下,这个尝试类似接觉了,宝宝于是从上一个睡眠周期进入下一个了,自然睡眠时间也就延长了;
抱睡还抑制了惊跳反射对睡眠的影响。所以,如果小时候习惯了抱睡,就比较容易依赖抱睡。
Q19:以前习惯了抱睡,现在想改,但一放下就醒,然后就大哭完全无法睡了,怎么办?
A: 偶然间接触到睡眠知识,容易突然决定要改变抱睡,刚睡着放下就惊醒,然后反复几次就可能使宝宝不断从睡眠中惊醒,受到惊吓,进而情绪失控,即便抱起也无法安抚。
这种情况下,技巧并不娴熟,沟通也不充分,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家长要有耐心,一次不行可以下次再试,不要急于毕其功于一役。
从睡眠难度低的觉入手,如果实在进展缓慢,不妨暂停,多总结原因,反思改进。
还要跟宝宝做好沟通工作,不要搞突然袭击,耐心一点。
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抱睡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心态上要宽容放松一些,睡眠优先,有些问题随着成长会逐渐好转。
Q20: 为什么好不容易睡了,但睡着30-45分钟后就醒?
A: 婴儿睡眠周期比成人短,早期30/45分钟一个周期结束后,如无法顺利进入下一个则会醒来。
小睡短的起因受发育阶段和习惯两者影响。
首先,发育阶段决定了婴儿睡眠的不稳定性高和周期短,当初次入睡能力都还不强的时候,自然很难在醒来后顺利再次入睡。
一般4-6个月后,随着睡眠周期的延长,小睡短的困扰才逐渐不那么突出。
其次,小睡半小时醒和心理预期有一些关系,很多人看到宝宝小睡哭醒,就认为宝宝不会再睡了,开始起床活动,久而久之,宝宝也不会有继续睡的意识了。
新生儿小睡短是常见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也是正常现象,如果醒来精神状态不错,就无需太多纠结。
Q21:晚上入睡前会吃很久,很大的量,为什么?
A: 夜间长觉前,宝宝会像有预感似的,吃得比白天频繁,就像长途旅行前为车加满油。这是常见的现象。
对策:明了这种需求,增加哺喂频率,比如8点多入睡,尝试在7点、8点都喂一些,分几次。同时,边喂边拍嗝,像我们写文档时,不时地按“ctrl+s”进行保存。
此外还要注意,如果睡前奶过长过频,还可能是很困的表现:
宝宝困时,想靠吸吮安抚自己,但吃太多又容易引起腹胀等不舒适的感觉,进一步想要更多安抚,陷入了恶性循环,容易过度喂养。
对策:区分饿和困的吸吮,注意安抚技巧和睡眠时机,哺乳之外还可以辅助以抱、借助安抚奶嘴来安抚宝宝,别等饿极、困极再喂。
Q22:宝宝吃手要不要干涉?
A:一般在满月左右,宝宝就会爱上吃手这项娱乐活动了,这一爱好会持续很久。
宝宝吃手,主要是自我安抚,自我愉悦,就是“给自己找找乐子”。也是探索和学习的方式。
一般来说无需过度干涉,洗干净,尽情享用即可,但如果睡前吃手时间过长(超过半小时),要考虑,宝宝已经是否过度疲劳或自我安抚能力不足。可以给一些替换物,奶嘴、安抚巾,抱抱他,握住他的手按摩,而非完全无视。
Q23:使用安抚奶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不使用奶瓶代替安抚奶嘴,奶嘴也不适合当成牙胶用;
含着不吸吮时就取出,更不要用安抚奶嘴蘸糖等甜味给宝宝含着;
只在入睡确有难度时才用,没有睡沉之前,尝试取出,如果失败,可以过几秒再尝试,或下次再试;
用专门的挂夹挂奶嘴,而不是用绳子挂在宝宝脖子上,以免勒住;
有喜欢的奶嘴,不妨备份一个,以防丢失时候宝宝情绪波动
Q24:如何挑选安抚奶嘴?
A: 安抚奶嘴也有段位之分,长大了就要把之前用的换掉。一般0-6个月称为1段(S),6-18个月称为2段(M),18个月以上为三段(L)。每个品牌段位略有不同。
材质上主要有乳胶、硅胶两种,功能上还有日用、夜用的细分。
优选仿生型的设计,材质不含双酚A;奶嘴要有透气设计,防止压到小脸、出现口水疹; 鲜艳靓丽的颜色,易受宝宝喜爱,带夜光的奶嘴会更方便夜间使用;选方便微波炉等消毒品种。
Q25: 如果宝宝不接受奶嘴,怎么办?
A: 开始时,先当玩具一样放在身旁,等熟悉了再让宝宝吃,奶嘴上沾一些母乳也能提高接受度;
选宝宝心情好的时引入,不接受可以下次再试,切忌强迫;
奶嘴的吮吸方式和乳头不一样,宝宝需要时间去适应和学习:拉住安抚奶嘴的拉环,轻轻放在宝宝嘴巴上,再顺着吮吸反射的吸力去推拉。是往外拉,而不是一个劲往里送,感觉突然吸紧了再松手。
奶嘴不是必需品,如果不喜欢,可以耐心多尝试一些种类,但没必要太焦虑。超过6个月,效果、接受度也会大打折扣,引入的必要性也不高了。
Q26:吃安抚奶嘴入睡容易了,但是一掉醒,连夜里也要找好几次奶嘴,怎么办?
A:用安抚奶嘴入睡以及接觉和奶睡有一些相似,虽然入睡快,但是可能造成睡眠周期结束后,仍然需要,才能再次入睡。
所以不建议过度依赖,比如一哼唧就塞奶嘴并不可取,比如能只在接觉用就不在睡前用。
一开始用奶嘴不习惯,容易掉,可以帮宝宝捡起,如果已经超过一岁,还是老醒来找奶嘴可以考虑戒除。
Q27:VD需要补充多少?对睡眠有什么影响?
A: VD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防止低血钙性抽搐。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从出生后不久,即开始补充VD 400IU/天,直至2岁。
早产儿、双胞胎的Vd需要量更大。
我遇到过有小月龄的孩子,由于家长没有注意Vd的补充,导致钙的吸收量减少,从而易抽搐,睡眠中易惊。
Q28:多大的宝宝趴着睡不会导致SIDS?
A: SIDS 的全称是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婴儿猝死综合症,是指看起来健康的婴儿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
SIDS是2个月-1岁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仰睡姿势后,SIDS死亡率下降了50%,所以目前的建议是1岁以下要求仰睡。如果婴儿已经能够自如地来回翻转,睡眠过程中自己翻到趴了,则不需要特地翻转,但是入睡还是要求仰睡的。
Q29: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A:1 用温柔有信心的语调,向宝宝做出保证“没事的,妈妈没走远”“妈妈还会回来的”,来去都提前告知宝宝,不突然袭击、不偷偷溜走,增加活动的质量,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时期。
2 可以用“躲猫猫”的游戏,帮宝宝建立起“妈妈虽然不见了,但很快还会回来”的概念。
3 睡前充分的、高质量的陪伴和互动,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换位思考,苦等妈妈一天,还没来得及好好和妈妈发发嗲,就得去屋里睡觉,这样宝宝们接受起来确实有难度。
Q30: “睡太多了所以不睡”是真的吗?
A: 有时候宝宝缺觉、错过睡眠时机,反而容易入睡困难。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他们所需要的睡眠量高达成人的两倍之多。
很多人直觉上认为婴儿“睡得太多”,其实宝宝有时候并没有睡太多,甚至于还没睡够。对于小婴儿来说,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不睡,睡太多只是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
Q31: 有人说,宝宝缺乏安全感需要抱,有人说抱会养成坏习惯,究竟应该怎么样呢?
A: 这是要分情况和场合的,适当的肢体接触、多抱宝宝对身心发育有益,但凡事须有度,如果超出承受能力,就不合适。关于抱睡,3个月之内,实在放不下,也无需勉强,抱睡总比不睡好,但长期来讲,还是需要注意睡眠习惯的培养,减少对宝宝睡眠的干预。对于小月龄的宝宝,使用襁褓能够降低放下的难度。
Q32: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A: 胃内正在消化的食物,经过食道上涌,被称为胃食管反流
(Gastroesophagealreflux,简称GER)。
婴儿的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所以大约有2/3的健康婴儿刚吃完、打嗝时会地吐出一些奶,这是常见的。
一般的反流无害,也无需特别治疗,会随着年龄增长好转。
但少部分婴儿,会伴随拒食、体重增加缓慢、易激惹(哭闹多)、反复大量呕吐、呛咳、出现睡眠扰动,那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症(Gastroesophagealreflux disease简称GERD)。
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诊断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早产儿、被动吸烟的婴儿中,此类风险更高。
Q33:人一走就醒,宝宝是自带了雷达么?
A: 有时已经一动不动睡着10分钟了,人一走就醒,哪怕动静再轻,仿佛自带雷达。
不同的声音对人的觉醒作用不同,遇到这种现象,可以和宝宝打声招呼,比如,解释说:“宝宝安心睡觉,妈妈起身而已,没有走远”。
也有妈妈说孩子对声音特敏感,有时候翻身,床发出很轻微的声音就醒了,只好憋着不翻身。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做脱敏,清醒玩时演示给孩子看:“你睡觉的时候妈妈是这样翻的,然后床就响啦,你听是这个声音哦,不要害怕,正常的。”通过场景再现,复现了声音的来源,帮助宝宝不把这类声音和恐惧关联起来,下次再遇到也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我们还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乐,减少突兀声音对睡眠的干扰。

上周推送了一篇讲亲子游戏的内容,有需要的记得看一下:
眼睛仍然在恢复期,欲知前情可以看看这几篇:
这周瞬间移动出了趟远门,先飞的布拉格,然后大巴去德国看玩具展,回头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点击好看,变好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