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一本关于学习的新书《认知天性》,书中介绍了不少学习方法的心理学策略,核心策略是定期考试。里面的绝多数内容我都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
正文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早在几年前我就专业写过这条策略,就是书中找到的,不要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看看有哪些知识点,检索不出来。

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
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检索,也就是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
知识最终将变成条件反射
书中介绍一个医生在神经外科领域的知识获取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获得一种必不可少的知识。
埃伯索尔德这样描述道:

手术时会出现很多难题。等晚上回到家后,我就会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我能采取什么措施。例如用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缝合方式?
下针应该疏一些还是密一些,或者缝合线要靠在一起吗?要是我这样或那样调整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第二天上班后,我会试验一下,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即便第二天不做尝试,至少我也把事情想清楚了。这样一来,我不仅重新温习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或是复习了别人手术时的经验,而且还在其中增加了自己的感悟。这些补充的内容正是我在教学环节中错过的。
反思会涉及多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或是早期的训练内容,把这些和新体验联系起来,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要想确保新知识在需要时派上用场,“你要记住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担心的事情,把它们排成表:步骤1~4”,然后花心思钻研。这样在情况紧急、没有时间思考步骤的时候,你才能靠条件反射做出正确的举动。“你必须不断回忆这种操作,它才会变成条件反射。就像赛车手处理紧急情况,或是橄榄球四分卫进行避让一样,你必须能不假思索,在条件反射的驱动下采取行动。一遍遍地回忆,一遍遍地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早在1885年,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遗忘曲线”,用它来说明我们的“记忆蔓越莓”从绳子上脱落的速度有多快。我们刚才还读过或听到的东西,有70%左右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忘却。在这之后,遗忘速度开始变慢,剩下的30%左右会被缓慢遗忘。这里面的教训很明确:改善我们学习方法的一大挑战就在于找到办法中断遗忘的过程。
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这就是测验效应,也被称作检索——练习效应。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多次检索,而且检索之间要有间隔。这样才能让人努力达成认知,回忆才不会变成无意识的背诵。重复进行回忆似乎有助于巩固记忆,让大脑中的信息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增加并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
研究发现:当检索练习有间隔的时候,实验对象会在考试与考试之间遗忘一些内容,这会比集中练习产生更强的长期记忆。
比如某项研究表明:在首次学习这个词对后,要是能延迟检索练习的时间,其间插入20个词对进行记忆,记住这个词对的效果要好于直接重复。
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
反复检索不仅能让记忆更持久,还能让知识在更多变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检索,而且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虽然填鸭式学习能让你在马上进行的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但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成果会很快消退,因为和检索练习相比,反复阅读会遗忘更多东西。检索练习的好处是长期的。
只需在一堂课上加入一次测验(检索练习),就能极大地改善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而且,课堂测验进行得越频繁,收效就越大。
测验不是非要由授课者发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练习检索,并不是非要在课堂上做小测验。
自行测验要比重复阅读花更多功夫,所以这种方法可能不受欢迎,但正如前文强调的那样,在检索上下的功夫越多,记住的东西也就越多。
和那些只是重复阅读资料的学生相比,参与测验的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同样地,这种测验能让授课者发现差距与错误概念,从而调整授课方式,进行纠正。
在测验后向学生提供纠正反馈,可以避免他们记住错误的东西,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正确的答案。
在课上引入无关紧要的小测验会让学生们接受这种练习。经常参加测验的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更高。
刻意练习的几条普适性原则
传统观点认为,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复就能学得更好。但心理学们发现把学习与练习间隔开来分期进行,让两者之间隔上一定时间,这样做就能让学习成果更加显著、记忆更加牢固,能有效地形成习惯优势。
间隔多长时间才够?
答案很简单: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从最低限度上说,间隔的时间足够出现一点儿遗忘就对了。练习环节中间出现一点儿遗忘是好事,只要它能让人更加努力地练习就行。
间隔一段时间再练习能巩固记忆。睡眠似乎在巩固记忆的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两次练习间至少间隔一天应该是不错的做法。
卡片法是种很好的方法,可以用ANKI这个APP来自制卡片并进行复习和测试。
在复习进行穿插内容练习,不能是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你需要在每个科目的练习完成前就跳到下一个科目。
作者一个朋友说:“我去上了一堂冰球课,学习滑冰、控球、射门。滑冰练习还没进行多长时间,自己刚刚有点儿上手的感觉,教练就转到控球练习上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灰心地到家后,
我说,‘为什么教练不让我们一次把技能练好呢?’”其实他是遇上了少有的好教练。这位教练懂得分散精力练习不同技能要比下力气一次掌握一件事更有效果。球员感到沮丧是因为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但到下一周,无论是滑冰、控球,还是其他内容,他都会获得全面进步,效果会好于每次只专心练习一项技能。
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更开阔的心理模式。这是一种能力,掌握它的人可以评估不断变化的条件,并调整应对方式进行适应。可以说,穿插内容练习与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超越暂时性记忆,步入更高层次的概念性学习,并把它们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的学习效果。这些学习成果在运动技能中就表现为潜在的习惯优势。
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学习的过程至少可以分成三步:最开始是对短期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这时信息还没有被巩固成长期记忆中坚实的知识表征。巩固会辨识并稳定记忆线索,赋予其含义,把它们与过去的经验以及长期记忆中已经存储下来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检索会更新所学的东西,并让你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总是建立在已知基础之上。我们是通过与已知建立联系这种方式来解读事件和记忆事件的。
长期记忆的容量基本上是无限的。你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为新知识建立联系。
由于长期记忆的容量颇大,所以关键是要有一种能力,让你在需要的时候锁定并回忆已知。回忆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对信息的重复使用(保持检索路径不会被忘却),也取决于你是否建立起了强大的检索线索,因为它能重新激活你的记忆。
阶段性地检索所学,有助于强化记忆间的联系,也能强化回忆知识的线索,同时还能弱化连通冲突记忆的路径。检索练习若是没什么难度,那就不能强化所学的知识;练习难度越大,收效才越大。
当你从短期记忆中回忆所学时,例如快速频繁地进行练习,是不需要花什么心思的,也不会有长期性的收效。但当你过一段时间再回忆时,当你对所学的东西有些遗忘时,你就不得不努力重建这一切。这种耗费心力的检索既能强化记忆,又能让所学再次具有可塑性,引发对所学知识的再巩固。再巩固可以用新信息更新你的记忆,同时可以将它们与最近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
重复进行费力的回忆或是练习,有助于把所学的知识整合成心智模型。在心智模型中,一套彼此相关的概念或一系列运动技能被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能适应随后的各种环境,并发挥作用。开车时的感知和操控就是一个例子。在面对弧线球时知道如何打出全垒打也是同一个道理。
练习的条件如果发生了变化,或是在检索中穿插安排了对其他资料的练习,我们就能强化自己的辨析与归纳能力,凭借全面发展,我们还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在以后的新环境中。穿插与多样化建立了新的联系,拓展并进一步深化了记忆中的知识,同时增加了检索线索的数量。
试着自己想出答案,而不是坐等别人给你答案,或是在拿到解决方案前自行尝试解决一个问题,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让你把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记得更持久。即便有时你会犯错,只要有纠正性反馈就没问题。
要注意:别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上浪费时间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自己把握。销售行业有句老话,站在屋子里打不着鹿。这同样适用于学习:你得拿起装备,走出门去,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达到精通,就需要探索,在涉及复杂的概念、技能与流程时更是如此。它不是考试的学分,不是那些教练可以教授的东西,也不是光靠年龄就可以积累的品质。
接受成功智力的概念。开阔眼界,别局限在自己喜欢的那套学习风格中,要运用你的资源,发挥你的全部“智力”,把你想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练得滚瓜烂熟。说出你想要知道、做到、成就的事情,然后列出需要的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从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知识和技能,再放手去做。
把你的专长看作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把动态测验当作一种学习方法,用它来发现你的弱点,然后在相关领域集中精力提高自己。巩固自己的长处是聪明的做法,但如果你还能用测验、考验、试错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不足的地方加以弥补,你就能更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采取主动的学习方法,例如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和穿插练习。要有进取心,就像那些有很高成就的阅读障碍症患者一样,开发变通或补偿型技能,弥补天赋上的不足。
不要靠感觉做事,好的飞行员会查看仪表盘。你要用小测验、同伴互评,,确保能准确判断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确保你的方法与目标相符。
如果你感到学习很难,不要认为是自己做错了。记住,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你学到的东西才越深刻、越牢固。
提取基本原则,构建结构。如果你是案例学习者,那么一次就要学习两个或更多的案例,不能局限于一次一个,问问自己这些案例在哪些方面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它们不同到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还是相同到可以用普遍的解决方法应对。
把你的想法或想要得到的能力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低级结构构建者或案例学习者,那么在学习新资料的时候,时不时地停下来问问自己其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规则是什么。描述每个概念,并回忆相关要点,哪些是重要的概念,哪些又是支撑的观念和细节?如果你要测试自己对主要概念的理解,你会怎么描述它们?
把这些核心概念组合在一起,你能想出什么样的框架?如果我们把布鲁斯·亨德利的投资模型比喻成旋梯,那么这种比喻应该也适用于类似的事物。旋梯分三部分:一支中柱、若干台面及若干阶梯。中柱连接着我们所在的位置(下方)和我们要去的位置(上方):它就是投资机遇。每一处台面是投资交易的一个元素,防止我们亏钱或掉落。每一个阶梯是让我们向上的元素。旋梯要想发挥作用,台面与阶梯缺一不可,这样交易才具备吸引力。知道车皮的残值是一个台面——布鲁斯知道他的投资不会亏本,另一个台面是有保证的租金收入,与他的资本密切联系。那么阶梯就是即将出现的供给不足,会提升价值;车皮接近全新的状态是潜在价值。没有台面与阶梯的交易无法确保安全,既有下滑的风险,上升的机会又得不到保证。
结构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树、河流或村镇。树有树根、树干和枝杈,河流也是一样;村镇包含街道与街区、住宅、商店与办公楼。村镇的结构解释了这些元素彼此间是如何联系的,让整个村镇生机盎然。如果没有结构,这些元素只是零散地分布在空旷的大地上,村镇会不复存在。
提取重要的规则,将它们整合到结构之中,你将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诀窍。正是这种对知识的精通,让你捷足先登。
扩展阅读: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咕東de蜗牛漫步
325/1000 每天学习一小时

@乐事
新出的对抗拖延课程: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