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764字 | 阅读需6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编者按:从上到下,谁都知道要改革,但是在改革中谁都反对改革。
1901年至1911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晚清十年,这十年对清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清政府从衰败走向灭亡的十年。1900年中国刚刚遭遇了庚子国变,国人是带着国都被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国破山河在,今后怎么办?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成为清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回銮前,一份诏书便送达到了帝国的高级官员们手中,变法、新政一夜之间成了清廷的重要词汇,清末新政由此拉开序幕。
大清帝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开始了又一轮同时也是它的最后一轮改革。平心而论,这个的改革还是比较全面的,主要涉及经济、军事、教育、官制、社会等方面,但细细看来,变革措施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的深化,这也许是历史的一个玩笑,曾经亲手将戊戌变法扼杀的慈禧太后现在也不得不举起变法这面旗帜
 慈禧太后
老一辈的实干家们已经先后去世,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后,李鸿章已经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再也不能主持一个帝国的改革了,他向慈禧太后推荐了自己考察已久的人才——袁世凯。袁世凯这个日后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因为“二十一条”和“洪宪帝制”而为民所恶,但当时的袁世凯却是一个热心改革的实干家。1901年袁世凯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成为疆臣领袖,也成了主持新政的一位关键人物,另一位关键人物是张之洞,张之洞长期担任湖广总督,任内创办了著名的汉阳铁厂,成为名满天下的人物,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先后三次上奏朝廷,是为《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而后其成为新政的纲领性文件。
袁世凯 

张之洞
新政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改革方面,第一,兴办近代学堂。创办近代学堂最早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特殊意义在于将创办新式学堂作为一项国策进行推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近代学制。第二,鼓励出国留学。甲午战后,赴日留学成为热潮,加之清政府鼓励留学,留学人数大增。第三,改革和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起于隋朝,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1905年清廷下诏正式废除科举考试,开启了中国教育向现代化转变之路。
清末私塾
军事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是机构改革和编练新军,将兵部改为陆军部统领全国军队,编练新军主要以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和张之洞的自强军为榜样进行编练,各省新军将领奔赴北洋新军或自强军进行训练,而后回省带兵,清廷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由于财政紧张和清王朝的灭亡,只编成了新军14镇,18混成协,这些新军成为近代不可忽视的一支军事力量。
新军演练
经济改革方面,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颁布《商律》,商部成立后,成为清政府振兴实业的总机构。
清末新政在逐步平稳推进,直到1904年发生了转折。这一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权益,竟然在中国的领土上展开大战,中国被迫屈辱的保持中立。战争的结果同样令人吃惊,沙俄战败,被迫让出中国东北南部,这场战争的结果在清政府内部引起了热议:蕞尔小国日本在十年前打败大清,今又打败庞大的沙俄,何也?清廷的高层从制度层面寻找原因,得出结论:日本是君主立宪国家,沙俄则是专制帝国,日本战胜俄国乃是立宪体制战胜专制体制!这个结论使得朝野上下兴奋异常,认为大清也应该实行立宪体制,徐图自强。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时合影
大臣们不断上奏,力促立宪,加之当时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能与革命理论相对抗的只有立宪理论,因此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之触动,派遣载泽、端方、李盛铎、戴鸿慈、尚其亨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以备参考。五大臣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向朝廷上奏,立宪有三大好处:“曰皇位永固、曰内乱可弥、曰外患渐轻”。慈禧太后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她希望通过立宪使大清帝国能够延续下去,这样自己百年之后才不会愧对列祖列宗,但另一方面,立宪会损害她的权威,她又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其强烈的人,自从辛酉政变以来,她已经掌权四十多年了,让她放弃自己的权力显然无法办到,因此有了“预备立宪”之说,预备期12年。在清政府看来预备期是立宪的应有之义,很多事情要准备,要花费时间,但在立宪派看来,清政府此举是拖延立宪,中国国势如此,立即立宪犹晚,何况12年?!
《钦定宪法大纲》
“预备立宪”按照清政府的时间表在缓慢进行着,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一切仿佛比较顺利,但接下来的政治变动是谁都想不到的。1908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离世,两宫驾崩,政局大变,三岁的溥仪登上了皇位,其父载沣成为摄政王。这一政治安排当时乃至现在都让人很不能理解,但载沣与溥仪的组合也许不是最优组合却是最佳组合,首先从亲缘上来说,溥仪是光绪皇帝的子侄,他的父亲是光绪的亲弟弟,相对于其他的爱新觉罗子孙,血缘更近,其次,在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逐渐做大,奕劻、袁世凯集团的权势至于鼎盛,慈禧太后深以为患,于是调载沣入军机,以分奕劻、袁世凯之权,因此载沣受过中枢历练的经历远非其他亲贵可比,大清王朝由此进入了载沣时代。
载沣
载沣时代开始了,这是大清帝国真正的生死时速时期,国势颓唐,如何挽救,问题摆在了载沣的面前。作为新一代的领导者,他现在还未获得帝国满洲亲贵的信任,他必须有所作为,首先他罢免了袁世凯,让其回乡,这是对汉族官僚集团的一次打击,也为清朝走向灭亡埋下了伏笔,其次加快立宪步伐,各省成立咨议局,中央成立资政院,载沣似乎预感到立宪问题对清王朝的重要性,以后的历史进程证明了他的这一预感。
尽管在载沣看来立宪的步伐已经加快了,但在立宪派眼中,速度太慢,于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国会请愿运动,在立宪派的重压下,清政府被迫宣布宣统五年(1913年)召开国会,先成立责任内阁,责任内阁的成立成为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1911年5月8日,责任内阁正式成立,总理大臣是庆亲王奕劻,总共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名,其中皇族7名,内阁一经宣布,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普遍认为,这一内阁的成立,是皇族集权的象征,名为内阁,实则军机。立宪派请求重组内阁,遭到了清廷的拒绝,立宪派对清政府失望了。
浮雕"武昌起义"
清朝的灭亡是一个历史合力的过程,由革命派、立宪派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汉族官僚集团共同推动,首先自1895年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先后发动10次起义,立志推翻清王朝,到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为清王朝敲响了丧钟。立宪派本是支持清政府立宪的,但清政府一次次的让立宪派失望,“预备立宪”“皇族内阁”“保路运动”,一次次的打击使得立宪派走到了王朝的对立面,武昌起义后风起云涌的各省独立运动中,立宪派的身影清晰可见,他们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汉族官僚集团本是属于体制内的精英,但最后也抛弃了清王朝,这源于清政府的集权运动,慈禧太后为了遏制汉族督抚,将张之洞、袁世凯内调为军机大臣,明升暗降,本就引起了不满,载沣当政后将袁世凯罢黜回籍,更使汉族官僚人人自危。汉族官僚支持立宪本是希望自己的权力能够巩固,不想权力被尽夺,加之“皇族内阁”的产生,使得汉族官僚对清政府集体离心,结果武昌起义仅仅4个月,清政府就在汉族官僚的逼宫下,被迫退位,一个叱咤了268年王朝黯然谢幕,其中的原委,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礼仪后宣布退位。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