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零壹空间成功在中国酒泉发射了一枚次轨道火箭。这家中国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试验轨道发射。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记者 Trefor Moss
太空正成为中国公司开拓的最新边疆,中国初创公司准备大胆地与马斯克的SpaceX和贝佐斯(Jeff Bezos)的Blue Origin LLC开展竞争,从航天市场分一杯羹。
这仍是一个有待攻克复杂技术难题的高风险行业,10月底中国西北部引人瞩目的火箭发射最终以失败告终正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分析师称,目前中国已有约80家商业航天技术初创公司投入运营,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取得突破的案例数量可能很快会超过失败次数。
在谈到最近这次火箭发射时,北京卫星咨询公司千域空天(Ultimate Blue Nebula Co.)的创始人蓝天翼说,三年前,没人能想象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做这件事,如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变得十分强大。
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国家太空发展计划。接下来的任务包括今年12月份的无人月球车登月行动以及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计划。根据计划,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20年完成建设,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GPS)展开竞争。
中国政府2014年向民营企业开放了太空业,希望能在迅速增长的全球商用太空市场分得一杯羹。据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卫星产业协会(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该行业去年实现收入3,480亿美元,主要来自卫星的制造、发射和运营。
在蓝天翼统计的约80家中国太空初创公司中,大部分公司从事卫星制造和相关软件应用开发,同时有10家初创公司开发发射装置,希望有朝一日能与现有的国有和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 (后更名为SpaceX)等民营发射机构争夺商用合同。
9月北京,蓝箭空间的工作人员正在公司总部组装一件火箭模型。 图片来源:GIULIA MARCHI/BLOOMBERG NEWS
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Landspace Technology Corp., 简称:蓝箭空间)上个月曾希望成为首家用火箭将卫星发射入轨的中国初创公司。不过,该公司的朱雀(Vermillion Bird)火箭未能完成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的任务,为另一家发射装置开发商零壹空间(One Space)实现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任务打开了大门,后者计划于2018年底将一颗卫星送入轨道。若零壹空间的尝试失败,其他竞争者将陆续在2019年发射火箭。
和其他在航空航天领域没有背景的创业者一样,张昌武(Roger Zhang)看到了政府开放航天工业过程中蕴含的巨大机遇。张昌武曾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和Santander Group的银行家,他在2015年与一群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共同创立了蓝箭空间,这些工程师曾参与推动中国国家空间计划的长征火箭(Long March rocket)的研发工作。张昌武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这个团队之前不知道如何将其知识转化为商业用途。
美国快速发展的私营航天工业成为该团队的灵感来源。张昌武表示:“我们希望做些类似于SpaceX的事情,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蓝箭空间向一些私人投资者和市政府筹集了约7,200万美元,其中包括位于中国东部的城市杭州,蓝箭空间在该市拥有一家工厂。
中国的大多数商业发射初创企业都有国家参与,哪怕只是入资。蓝箭空间竞争对手零壹空间的发言人表示,公司从私人投资者和国有基金那里筹集了1.16亿美元。
张昌武表示,蓝箭空间还需要大约1.15亿美元才能达到开始商业运营的阶段。10月测试的火箭只能承载300公斤(合660磅)的有效载荷,蓝箭空间正在开发一种更大的、技术上更复杂的运载工具,设计载荷为4,000公斤,与SpaceX猎鹰9号(Falcon 9)4,850公斤的载荷非常接近。
虽然SpaceX称发射猎鹰9号耗资6,200万美元,但张昌武表示,客户可以以大约1,500万美元的价格租用蓝箭火箭。蓝箭空间火箭的预定轨道比更为强大的猎鹰9号要低一些。
中国不是唯一一个打算进军商业太空领域的国家,巴西、印度、日本和阿联酋都在积极争夺火箭发射市场。此外,由于美国政府政策限制中国发射安装有美国生产部件的卫星,实际上也就是禁止中国发射美国卫星和其他一些商业卫星,中国开拓美国市场的能力受到限制。
但中国国有航天机构并未因此而失去欧洲合同,与此同时,中国民营部门进入全球卫星业务也提高了发射成本降低的可能性,电信和媒体公司此类长期客户以及寻找新方法来使用这项技术的新兴产业均能从中受益。
图为由零重空间生产的小型立方星。这类小型微型一次可以发射20颗,并可部署在大型卫星群中以提供广泛覆盖面。 图片来源:ZEROG LABS
许多中资民营卫星公司正在开发立方星(CubeSats),此类小型卫星成本相对较低,一次可以发射20颗并可部署在大型卫星群中以提供广泛覆盖面。
其中一家初创公司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ZeroG Lab)首席执行长张北表示,其立方星售价约为10万美元,仅为传统卫星成本的一小部分。
张北曾在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 Inc., 简称:思科)和赛门铁克(Symantec Corp.)担任销售,去年他召集一批航空航天工程师创立了零重空间。
零重空间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第一轮融资中筹资约300万美元,已将三颗立方星送入轨道,到2022年计划再发射132颗。张北说,立方星的遥感和对地观测功能可以应用于各类公司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项目,可以用来监测森林、停车场和航运路线等不同目标。
蓝天翼提到的一个例子是中国农业技术初创公司Beijing Jiage Tiandi Technology Co.,该公司提供基于卫星的作物监测服务,提示农户灌溉、施肥及收获的区域和时间。
蓝天翼说,立方星和商业发射的成本效益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市场”,极大地提高太空服务的可用性,吸引那些之前从未使用过卫星的跨国公司。
你可能还关注 
论人工智能的经济价值,中国可能成最大受益者
中国创新基因疗法敲开美国大门
大家也在读 
中国小电动车搅动大市场
那些恨特朗普的人,到底在恨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