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最富有盛名之一的世界名画《造亚当》, 它是世界最富有盛名之一的画家米开朗基罗的杰作。现在保存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位于顶画《创世记》组画中的中心位置(详见此文后面的图解),也是整个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中唯一不能拍摄的名画,可见其多么的珍贵,是梵蒂冈的镇馆之宝。
       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与拉斐尔合称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前介绍了拉斐尔的名画(详见: 圣经故事-伦敦国家画廊与梵蒂冈的世界名画), 此文仅介绍米开朗基罗的这一旷世之作,之后将分享达芬奇的作品。
1. 名画《造亚当》描述
《造亚当》 尺寸:纵280×横570厘米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造亚当》为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图中描写了上帝创造人类第一个人 - 亚当的故事。据圣经记载,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入其鼻孔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取名亚当,并将他及其妻夏娃同置于伊甸园中。此画中的亚当是一个健壮的裸体男青年,却缺乏应有的活力。至高无上的耶和华身披宽大的斗篷,在天使们的伴随下, 正向他飞来。耶和华饱含精力的手指伸向亚当,亚当慵倦地斜卧于山坡之上。亚当成熟、健壮的身躯在深沉的土色中显露出来。他右臂依在山坡上,左腿自然蜷曲,左臂伸向上帝,似乎在那惊天动地的一触之间,他健壮的身躯和浑身的肌肉就要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在这幅作品中,体现了画家对上帝的赞美,以及他对人也充满信心的思想。
《造亚当》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这一形象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联系起来,触发我们对创造者的无限敬畏感,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提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机器"。亚当慵倦地斜卧在一个山坡下,他健壮的体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衬托出来,充满着青春的力与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着。他的头,悲哀中透露着一丝渴望,无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上帝飞腾而来,左臂围着几个小天使。他的脸色不再是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神气,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态。他的目光注视着亚当:他的第一个创造物。他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灌注神明的灵魂。此时,我们注意到亚当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因为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我们循着亚当的眼神,也瞥见了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上,同时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地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
       就作品的结构而言,米开朗基罗的才华也令人赞叹不已。他成功画上帝亚当的身体都充满了动感, 借助两人各自伸出的手臂, 沿着所行方向伸展开来。
        这幅画取材于圣经中的创世记:
“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起来;因为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 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创世记‬ 2:4-9
2. 天顶画《创世记》中的局部画《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受委托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天顶画,大约花了4年时间(1508年至1512年)。根据米开朗基罗的自述,是多纳托·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说服了教宗委托米开朗基罗在他不熟悉的一种媒质上进行创作。这样的话,米开朗基罗与他的对手,正处在高峰时期的顶尖壁画画家拉斐尔相比时就会相形见绌。然而,当代艺术史学家根据现在的证据否认了这个故事,并断定这只是艺术家自己的观点而已。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由九个叙事情节组成,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分别为"分开光暗"、"划分水陆"、"创造日月"、"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亚祭献"、"洪水泛滥"和"挪亚醉酒"。绘制的壁柱和饰带把每幅图画分隔开来,借助立面墙体弧线延伸为假想的建筑结构,并在壁柱和饰带分隔的预留空间绘上了基督家人、十二位先知以及二十个裸体人物和另外四幅圣经故事的画面。米开朗琪罗以自身处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解最终让西斯庭天顶和创世记言归一体。
西斯廷天顶画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天顶画 梵谛冈西斯廷教堂
《造亚当》是《创世纪》西斯廷天顶壁画中的局部画
3. 米开朗基罗的介绍
当我们提及文艺复兴的高峰时期,便不得不说起米开朗基罗·布奥纳罗蒂(1475-1564),那高峰之上的制高点。作为一位举世无双的雕塑家、杰出的工匠、犹疑却技艺超群的画家,米开朗基罗不仅在他所处年代是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更可能是迄今为止最举世闻名的艺术家之一。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双鱼座),意大利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当中均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他的成就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37岁时,世人就把他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基罗非常善于表现潜在于动作力度和冲击力中的运动方式, 堪称一代名师。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他在一首情歌中写道: “哦,女人,几乎是从块坚硬的岩石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当活的形象不断壮大起来时, 石头便会愈来愈渺小。由此,人物的肉体在其残酷和无知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些(高尚灵魂的)好的东西”。灵魂的纯粹完美,寄居在肉体的“暴力”中 --- 这是他坚信不移的基本原则。基督信仰认为灵魂比肉体生存长久的道理,体现在了米开朗基罗夸张地模仿上帝创世工程的创造性动作中。米开朗基罗的艺术规范, 充分反映了一个内在的世界、存在于发自其思想的创造性开始之中。
             米开朗基罗画像
        4. 米开朗基罗的故事
在米开朗基罗只有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他一直跟着自己的父亲生活,在他的父亲把他送到学校之后,他虽然很聪明但是并没有把聪明都用到学习上来,而是对画画表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他上学的时候常常都画画,这件事情被他的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对他严加管教,只要他一画画就打他,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并没有什么用,依然没办法减少米开朗基罗对绘画的热爱,迫于无奈,他的父亲只好把他送到了一个专门学习绘画的工作室里面,这令他非常的高兴。在那里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画画和雕塑,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非常长寿的艺术家,而且一生都没有结婚,这使得米开朗基罗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创作,给后世留下了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
米开朗基罗留下近500封书信, 读这些书信,发觉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有一个不成器的侄儿。米开朗基罗单身终老,没有亲生子女,他非常爱侄儿,甚至像父亲那样地溺爱。
米开朗基罗在给侄儿利奥纳尔多的书信里,不断提到给他寄钱,让他好好打理这些钱,要他去买农场、买地产、买房子投资。利奥纳尔多显然不是这块料,钱都打了水漂,到头来,还是要米开朗基罗寄钱寄钱再寄钱。有一次,老头子发毛了,信里说了一大通难听话:我在这里赚的钱,完全是靠极其艰苦的劳动得来的,对此,像你这样生来衣食无忧的人是根本无法理解的……你感兴趣的只是拼命攫取这不是凭你双手赚来的钱……如果你真的爱我,你应该这样给我写信:米开朗基罗,留着那3000斯库多(19世纪前意大利银币单位)您自己用吧,您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我们更关心您的生命胜过您的财产。
可见,大师心里明白,侄儿看中的是他的钱。他一方面为此气愤,同时也为此骄傲。发泄完了,照样不停寄钱给侄儿。对侄儿爱恨交加的情感,成了米开朗基罗晚年的精神自虐甚至享受,原因在于米开朗基罗的侄儿常常哄老头开心。大师气头上说的话,当然不能全信。实际上,我们从他给侄儿的信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内容:我已收到那些马佐利尼乳酪,共12块。它们实在是美味无比我收到了那些特雷比亚诺葡萄酒,共44瓶,谢谢你。这些酒让我感到非常愉快我收到了那些梨我收到了装着白色和红色鹰嘴豆、绿豌豆和苹果的木桶。这一类的信件有很多,几乎每一次米开朗基罗都会叫侄儿别再寄了,可侄儿总是不断地寄,老头子不断地叫他别寄,两人兜来转去,大师收到侄儿礼物的那一刻,必定是欢欣的,早先他也会把部分乳酪和葡萄酒送给朋友分享。后来有一次,老头子感慨写道:我已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在这里,我已没人可送了。一方面他晚年性格怪癖,不易相处,朋友消失另一方面他高寿,老友凋零后成了孤家寡人, 比如他同时代的拉斐尔37岁就早逝。看到侄儿寄来的成堆美味食品,却没有同饮同吃的朋友,是老人的一份悲哀。
        这些书信,写给侄儿的最多。最后一封写于15631228日,也是给侄儿的,第一句就是我收到了你最近的来信,以及12块美味的马佐利尼乳酪,一个多月后,大师去世。可见,利奥纳尔多坚持给伯父寄乳酪、葡萄酒等物品,直到他谢世。米开朗基罗晚年不厌其烦关心侄儿的婚事,信件里大量篇幅谈及此事,侄儿的幸福似乎也是他的幸福,他把生命的延续寄托在了利奥纳尔多身上。
米开朗基罗痛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他的灵魂都透着痛苦。他几乎没有吃饭的时间,更没有什么休息的时候。他的精神和肉体已经被持续不断的超负荷工作给拖垮了,他一直在和患难作斗争。不过,米开朗基罗有时也认为痛苦可以让他保持清醒与敏锐,他把痛苦转化成了创作的热情。崇尚自由的他不得不长时间仰着头在天花板上画画,让他到最后看起来更像一位老人。
米开朗基罗精神上所受的痛苦比他的肉体更厉害。自卑、多疑、孤僻侵蚀着他;他想躲避权贵,却又不得不为教皇工作;他宁愿自己过着捉襟见肘的贫贱生活,也不会拒绝家里人向他伸手要钱。到了晚年,他痛苦地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曾经的巨作未完的未完,被毁的被毁。他感到力不从心了。也许这才是米开朗基罗最大的痛苦吧。
5. 当代文化生活的艺术价值与生命力
这幅史诗般巨作《造亚当》(The Creation of Adam):上帝伸出他的手指指向一个全新铸造的人,那就是亚当,并将即刻赋予他生命。几乎没有任何艺术家像米开朗基罗那样戏剧化地描绘这个场景。而且即使是在我们所生活的世俗年代,这幅画实际上也常常被作为整个《创世记》故事的转喻出现于当代文化中。它出现的次数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也许会忘记它是艺术剧院中令人赞叹的一幕。
墙上的《造亚当》局部装饰画
木墙上挂瓷盘的天顶画《创世记》,居中为《造亚当》
不论在什么浓烈的艺术场合, 装修精湛的宫殿,还是在一般的居家室中,床头墙上都喜欢挂着这幅画,或者局部作品与一些工艺挂件物品。它深入人心,博得几百年以来成万上亿的人们持续的垂青与厚爱,但这幅后面的故事与含义才是这幅巨作的灵魂与生命力,观赏它时,你不得不去寻找它的真实性与永恒性,这是人被创造的起源与永生的盼望。
在这幅画的面前, 人不可能不带着敬畏的心, 去仰视那位创始成终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上帝。祂是配得永远的赞美与尊崇!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创世记‬ ‭1:26-27‬ 

如果你喜欢, 请多转发,谢谢你的打赏支持!(请戳作者旁 “萧生客” 字样关注订阅)。
往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