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除了相信这是上帝的计划,我解释不清,为什么是我当选为总统?”(里根)


  “上帝认为我需要被轻轻推一下,祂允许这次暗杀事件发生,借此,祂提醒我,从现在开始,将一切荣耀都归于上帝。”(里根)


 “你我都知道,在我们这片自由的土地上,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他想选择无神论,而不选择相信上帝,那是他的自由。但是我一直愿意某天请一位无神论者吃饭,而且为他摆上最美味的食物,然后在接近尾声时问他,你是否相信有一位厨师存在?”(里根)



1
全国祈祷日(1981年3月19日)

  “我们国家的座右铭是‘我们信靠上帝’,这不是随意挑选的,乃反映了一种基本的认知,即宇宙中有一个神圣的权柄,而我们这个国家臣服于这个权柄。纵观我们的历史,美国人一直信靠上帝,而且毫无疑问的,我们因此蒙受了祝福。最早的移民来到这片土地上,寻找宗教自由。当他们抵达荒无人烟的海岸线时,他们打下了属灵的根基,到如今,我们仍然受益于它。


  我们这个国家得以建立且成为世人所羡慕的,是因为我们国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所享受的自由和他们对上帝的信靠。我们国民的信仰可以在各大城镇找到明证:最古老的建筑群中都有各个宗派的敬拜场所。我们的祖先虽然永不向暴君屈膝,却总是甘心乐意跪拜在上帝面前。当受到大灾难的威胁时,他们转向上帝,祈求上帝拯救;当获得大丰收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感谢上帝。


  在过去的历史中,祷告一直是我们国家一股强大的力量,今天仍然如此。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绝不应该忘记这个力量的源泉。我们知道选择上帝之道路的自由是自由的本质所在,同时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不得不盼望更多公民会通过祷告与他们的创造者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国会认识到我们伟大的遗产,在1952年4月17日批准了联合决议案,要求总统每年留出适当的一天作为‘全国祈祷日’。因此,我,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现在在此宣布:1981年5月7日(星期四)为‘全国祈祷日’。我请求所有信徒在那一天与我一起,为着全能的上帝赐给这片土地的祝福,以及他对我们整个民族的保护而感谢祂。让我们整个国家同心合意地侍立在上帝面前,充分认识摆在我们前面的试炼,完全意识到我们需要也必须倚靠上帝的引导。有了对上帝坚定不移的信心,有了自由,这是我们的遗产,我们作为一个自由的国家,就一定会长久兴盛。”


2
美国圣经年(1983年2月3日)

    “有诸多影响力将美国塑造成为一个独特的国家,其中没有什么比圣经的作用更为重要和持久。深植于圣经的宗教思想激励着众多美洲早期移民,为他们提供力量、品格、与信仰的支撑,使他们承受巨大艰辛、甘冒巨大危险来到这块荒芜的新大陆,共同的信仰帮助分布广泛的各殖民地形成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一共同体意识也为随后几十年中不断发展的美国精神奠定了基础。


    圣经教诲帮助建国先父们形成持久的信仰提供了基础,即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他们发现,这些权利在圣经教诲中是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价值和尊严。这种人权思想形成一种信念,深刻地影响了继承于英国法律体系的美国法律,同样也成为《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所追求的理想。


     几个世纪以来,圣经所强调的爱邻如己使公共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慈善形式延伸到个人慈善、建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废除奴隶制。美国许多伟大的领袖,包括华盛顿、杰克逊、林肯、威尔逊等都认识到圣经对美国发展的影响。杰克逊直言不讳地指出,圣经不异于联邦共和国的基石。


      如今,我们深爱的美国,事实上也包括整个世界,近十年来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相比科技、教育、武器装备,我们更需要获取精神源泉。没有比现在更恰当的时侯了,我们需要向神在圣经中向我们揭示的智慧表达感激、谦卑和急迫之情。亚伯拉罕.林肯称圣经是神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如果没有圣经,我们无法分辨是非。


      美国国会认识到圣经对塑造美国的历史、对塑造美国公民的品格意义非凡,参议院165号联合决议授权并要求总统将1983年确定为圣经年。因此,现在我,罗纳德.里根,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鉴于圣经对联邦共和国和美国民众所做的贡献,特此宣布,1983年为美国圣经年。我鼓励所有公民,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审视和发现圣经中永恒的普世价值。”


  (1983年圣经年时,新闻周刊(Newsweek)做了一篇圣经和美国建国为主题的封面报导,他们做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叙述:“数个世纪以来,圣经深深地影响美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现在历史学家正发现,比起宪法,也许圣经才是我们的建国文献:一个特殊、神圣、为神所呼召来建立社会模范的民族、世界灯塔之美国,圣经乃是此强力迷思的来源。”)


3
人类生命神圣日(1988年1月17日)

  “我们国家不能继续沿着堕胎的道路走下去,因为这与我们的历史、我们的遗产和我们对公义的概念极其不协调。这一神圣的遗产以及我们国家的兴盛和未来都要求我们必须保证无辜者受到保护,必须在全国宣布尚未出生的胎儿是人,且要保护他们的人格。应我的请求,第100届议会第一次会议引进了立法程序,在其中,我请求立法机关宣布‘尚未出生的胎儿有人性,以及几个州因为保护尚未出生胎儿的生命而带来的令人瞩目的好处’。执行机关也同样有责任宣布这件如此基本的事情。我也借此通过这个宣言宣布这件事情。


  因此,我,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现在凭借美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我的权柄,借此宣告:每个美国人,从母亲怀胎开始直到自然死亡为止,都拥有不可剥夺的人格。我还宣告、规定和宣布:我将负起责任,确保有关保护美国尚未出生胎儿的《宪法》和法律切实地得到实施。我真心相信这是一种公义之举,而且有《宪法》为保证。根据这一举措,我恳求人类作出适当的判断,也祈求全能的上帝施恩。我还宣布1988年1月17日为‘全国人类生命神圣日’。我呼吁这片蒙福之土地上的公民在这一天聚集在家中和敬拜场所,为着自己所享受的生命而感恩,也重申自己要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每个生命的神圣性。”


(里根非常关心堕胎的问题, 他相信从道德和宪法的角度来看,堕胎都是错误的。他说:“我们不能宣布‘人的生命是神圣的’这个崇高理想,然后又掉头不理睬每天有4000个尚未出生的胎儿失去生命的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停止,我们的宪法保证‘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但堕胎就是杀死生命。”里根任职总统期间,一直坚持 反对堕胎合法化的立场。1983年,他在基督教媒体会议上发表演讲,说:“我们一度认为胎儿直到5个月大才开始有心跳,但是随着医学设备的改进,我们已经明白了早在5个月之前,胎儿就有心跳了。我们的宪法保护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难道它的保护范围不包括尚未出生的胎儿吗?难道只有等到我们能够百分之百地证明尚未出生的胎儿里面有生命了,我们的宪法才保护他们吗?我认为那些发表这种看法的人要负起证明的重任。”1984年,他对同一群人发表演讲,说:“我相信对于美国人,任何挑战都不及恢复全人类的生命权重要。没有这一权利,其他权利都毫无意义。”)

4
 柏林演讲:拆掉这堵墙(1987年6月12日)

摘选


      “在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曾预言:“我们将埋葬你们”。但是在今天的西方,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安宁。而在共 产 主义世界,我们看见了失败,看见了技术上的落后,看见了健康的倒退,看见了即使连最起码的东西——食品——都极度匮乏的情形!即使到了今天,苏联人仍然不能喂饱自己。在四十年之后的今天,在整个世界面前,耸立着一个伟大和必然的结论:自由导致繁荣,自由用礼让和宽容代替了各国之间古老的仇恨。自由是胜利者!……

     戈尔巴乔夫先生,如果你真的在寻求苏联和东欧的繁荣昌盛,如果你真的在寻求自由化,那么,请你到勃兰登堡门来!把这扇门打开!戈尔巴乔夫先生,把这堵墙拆掉!……


      几年前,当东德开始重建自己的教堂之前,他们建设了一个世俗建筑物:亚历山大广场电视塔。自那以后,东德当局一直在努力纠正(在他们眼中)该塔的一个重大缺陷,往其顶部的玻璃球上倾倒各种涂料和化学物品。然而,直到今天,每当阳光照射到这些玻璃上,阳光还是照射出一个十字架的摸样。在这里,在柏林,爱的符号,礼拜的符号,不会受到压制。


     当我之前从国会大厦,这个德国统一的化身,往外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串喷漆在柏林墙上的话,这可能是一个年轻的柏林人写下来的,’这堵墙终将倒下,梦想终将成为现实。’是的,整个欧洲,这堵墙终将倒下,因为,它经不起良知的考验,它经不起真理的追问,它经不起自由的期望!……”


(1990年2月20日,东德政府开始拆除勃兰登堡门前的一段柏林墙。苏联不久后也解体了,拆掉柏林墙成为东欧剧变的重要因素。1990年9月,已卸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再度去柏林,亲自举起锤子,象征式敲击柏林墙的遗迹。两德统一后首任总统赫尔穆特.科尔表示,他永远不会忘记里根站在他身旁,呼吁戈尔巴乔夫推倒柏林墙。科尔说:“他是世界之福,特别是欧洲之福。”戈尔巴乔夫说:“罗纳德•里根是一位改变了世界的人物,在那个时代我们两个国家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意见,但是他表现出远见和果敢同我们进行会晤。我不知道,当时其他的政治活动家们在他的位置上是如何行事的,因为当时的局势真是太艰难了。他迈出了第一步。”)


5
离任告别演说(1989年1月)

摘选


  “在过去几天里,我想起了‘山上之城’这个词。约翰·温斯罗普曾经用它来描述他想象中的美国。他所想象的事物很重要,因为他是早期的清教徒,即早期的自由人。他乘坐我们今天会称之为小木船的交通工具来到这里,就像其他清教徒一样,他也在寻找一个自由的家园。

     在整个政治生涯中,我一直在谈论这座荣耀之城,但是我不知道我在说的过程中是否表达清楚了我的意思。在我的思想中,这座山上之城高大、富丽堂皇,建造在坚固的磐石上,既挡风,又蒙受上帝的祝福,城里到处是人,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和平相处,城里还有自由港口,港口因为络绎不绝的商业而忙碌不已。如果必须有城墙,那么城墙上会安门,而且这些门会向所有有心且坚决要进城的人敞开。这就是我以前对美国的看法,至今仍然持守这种看法。


  在这个冬日的晚上,这座城市仍然屹立!与8年前相比,它更加兴盛,更加安全,更加幸福。不仅如此,200年,即两个世纪之后,她将仍然稳固、真实地屹立在花岗岩山脊上,不管暴风雨怎样吹打,她的光辉都毫不失色。对于所有必得自由的人,她仍然是一座灯塔,对于来自各个沦丧之地、摸黑回家的所有朝圣者,她仍然是一块磁铁。


  我们已经做了我们当做的部分。在我要卸任的时候,我要向美国所有支持里根革 命的先生和女士们说一句话:8年来,我们成功地复兴了美国。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的确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只是等待时机,而是带来了改变。我们使这座山上之城更加坚固了,我们使她更加自由了,我们将她交在了那位良善者的恩手中。总之,我们所做的并不糟糕,的确不糟糕。朋友们,再见了。上帝祝福你们,上帝也祝福美国。”



    (里根在离任演说中认为自己重塑了美国作为山巅之城的地位, 2004年里根去世时,时任总统小布什说:“里根留给了我们一个他恢复起来的国家和他帮助拯救的世界。在他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摆脱了一个分裂的和自我怀疑的时代,由于他的领导,世界摆脱了一个恐惧和暴政的时代。”)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签署协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